第43頁
色老頭說他現在終於知道他師父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力氣在這艘船上布這麼大的固陽陣了。那是為了保護搭乘這艘船的所有客人啊。
我疑惑地“啊”了一聲。
色老頭蹲下指著甲板說你仔細看甲板的木材。
我也在色老頭身邊蹲了下來,看了半天沒發現什麼問題啊。色老頭看著我“嘖”了一聲,說你知道樹葬不?我說這我當然知道,你也太瞧不起人了。
樹葬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葬法,它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於深山或野外的大樹上,任其風化。後來,有的地方稍作改進,將死者陳放於專門製做的棚架上。樹葬也稱“風葬”、“掛葬”、“木葬”、“空葬”或“懸空葬”。
色老頭說沒錯,這船的甲板的木材選的全是樹葬用過的樹木。我又是一驚。
色老頭說樹葬的樹木是安放靈魂的,對一般鬼魂有鎮靜作用。我說怪不得那五六十個鬼魂每個都像吃了安眠藥一樣暈暈乎乎的。色老頭點點頭,說人死後鬼差便來勾魂,隨後將鬼魂押入鬼門關,走上黃泉路。鬼魂上了黃泉路之後先到判官的辦事處接受初次審判,判官根據鬼魂的大致情況將他們劃分歸類,判定它們應該被送往十殿閻羅中哪一位的殿中受審。判官歸類完畢後,便又將鬼魂交給鬼差,由它們押送鬼魂渡三途河分別送往那些鬼魂該去的閻羅殿。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說但是你說的這些跟我問的問題有什麼關係咧?
色老頭說你聽我說完就知道了。色老頭說古時候瓊州海峽一帶經常有漁民失船的事情發生。其中有一位姓周的漁民最倒霉,他在一個月之內接連丟了四條船。他東拼西湊地找親戚朋友借錢買了第五條船之後,心裡非常氣憤,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那些天殺的偷船賊。
周姓漁民連續七天晚上都躲在自己漁船的船艙里,一心想要將偷船賊人贓並獲送去見官。前六天他都不見任何動靜。到了第七天三更過半的時候,他在半夢半醒間突然感覺到有人上船了。他一喜,心說哈哈,蒼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逮到你了!但是當他從躲藏的地方探出頭查看的時候,卻發現船上一個人都沒有。他不由笑了,自言自語說肯定是這幾天太期待捉到賊所以產生錯覺了。誰知他話音未落,又再次真真切切地感覺到有人踏上漁船!而且上船的“人”顯然不止一個!
等到這些陸陸續續上船的腳步聲停止之後,船就自行發動了。周漁民(這稱呼真心是個意外--||,但是還蠻好笑的所以我決定多提幾次,哈哈)知道這是撞鬼了,嚇得一動都不敢動。也不知過了多久,漁船終於停下了,船上的過客開始一一離開。周漁民雖然怕得要死,但同時也很好奇這些鬼的目的地是什麼地方。周漁民趴在船艙耐心地等了很久,等到確實感覺不到外面有東西的時候他才小心翼翼地走出去。他走到船頭,發現附近只有一塊兩三平米大的礁石,除此之外就什麼也沒有了。周漁民好生納悶,這幫鬼偷他的船就為了來這破地方?
☆、第二十七章 又來了個什麼東西!
漁船靠岸之後,周漁民連滾帶爬地跑到小漁村里唯一的一座廟裡。那家廟裡只有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和尚,老和尚不但不化緣,反而經常送一些供佛的素食給小漁村裡的人們。很受當地人歡迎。周漁民遇到這件詭異事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找這位老和尚求助。
老和尚聽完之後完全沒有驚慌的神色,只是淡淡一笑,說他只是遇見鬼差押魂,不用害怕。老和尚告訴周漁民他在海中央見到的那塊礁石是三途河的入口。他們這個小漁村地理位置很特殊,是鬼差押魂往三途河的必經之路。老和尚之所以固守小漁村就是為了保障村民安全。
色老頭說老和尚之所以經常送一些供佛的食品給村民吃就是為了加強他們身體的陽氣,避免被鬼差誤捉。
我終於明白了什麼,說你的意思是這四個鬼差現在正把那群鬼押往三途河?
色老頭說應該沒錯。照他估計,這艘船所走的航線正好經過當年那位周姓漁民看見的礁石,也就是三途河的入口。古時候鬼差押魂需要“借用”漁民的漁船,然而現在年代不一樣了。如今每天都有這樣一艘大輪船定時定點地穿越瓊州海峽,看來鬼差也學會與時俱進了。
這麼多鬼魂出現在船上會使得船上的陰氣驟增。晚上如果有人出現在甲板上就很容易讓鬼差誤以為他也是它們押送的眾魂之一。師祖大費周章地在船上布下“盤龍”陣是為了加強船上客人自身的陽氣,避免客人被鬼差誤捉。作用跟當年那位老和尚送供佛素食是一樣的。
色老頭把“盤龍”破了之後,鬼差果然懷疑我也是眾鬼魂其中之一。色老頭說遇到惡鬼屏住呼吸是為了避免陽氣泄露更加勾起惡鬼索命的欲望。而剛才我們遇到的情況剛好相反。我們需要向鬼差證明我們是大活人,所以便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消化了一下色老頭的話,說這還是解釋不了為什麼我們一走出甲板鬼差就不再追我們了。還有,甲板採用樹葬所用的樹木顯然是為了方便鬼差押魂,但是鬼差們不可能自己動手將樹葬木裝在船上啊,是誰幫它們完成這件事的?
色老頭說這他就不知道了。
這時那四個鬼差突然不再飄蕩,分別懸空停在群鬼外圍的四方位上。靠近欄杆的兩個鬼差指揮群鬼一一下船。待到群鬼離船,後面的兩個鬼差才跟隨下船。
我疑惑地“啊”了一聲。
色老頭蹲下指著甲板說你仔細看甲板的木材。
我也在色老頭身邊蹲了下來,看了半天沒發現什麼問題啊。色老頭看著我“嘖”了一聲,說你知道樹葬不?我說這我當然知道,你也太瞧不起人了。
樹葬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葬法,它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於深山或野外的大樹上,任其風化。後來,有的地方稍作改進,將死者陳放於專門製做的棚架上。樹葬也稱“風葬”、“掛葬”、“木葬”、“空葬”或“懸空葬”。
色老頭說沒錯,這船的甲板的木材選的全是樹葬用過的樹木。我又是一驚。
色老頭說樹葬的樹木是安放靈魂的,對一般鬼魂有鎮靜作用。我說怪不得那五六十個鬼魂每個都像吃了安眠藥一樣暈暈乎乎的。色老頭點點頭,說人死後鬼差便來勾魂,隨後將鬼魂押入鬼門關,走上黃泉路。鬼魂上了黃泉路之後先到判官的辦事處接受初次審判,判官根據鬼魂的大致情況將他們劃分歸類,判定它們應該被送往十殿閻羅中哪一位的殿中受審。判官歸類完畢後,便又將鬼魂交給鬼差,由它們押送鬼魂渡三途河分別送往那些鬼魂該去的閻羅殿。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說但是你說的這些跟我問的問題有什麼關係咧?
色老頭說你聽我說完就知道了。色老頭說古時候瓊州海峽一帶經常有漁民失船的事情發生。其中有一位姓周的漁民最倒霉,他在一個月之內接連丟了四條船。他東拼西湊地找親戚朋友借錢買了第五條船之後,心裡非常氣憤,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那些天殺的偷船賊。
周姓漁民連續七天晚上都躲在自己漁船的船艙里,一心想要將偷船賊人贓並獲送去見官。前六天他都不見任何動靜。到了第七天三更過半的時候,他在半夢半醒間突然感覺到有人上船了。他一喜,心說哈哈,蒼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逮到你了!但是當他從躲藏的地方探出頭查看的時候,卻發現船上一個人都沒有。他不由笑了,自言自語說肯定是這幾天太期待捉到賊所以產生錯覺了。誰知他話音未落,又再次真真切切地感覺到有人踏上漁船!而且上船的“人”顯然不止一個!
等到這些陸陸續續上船的腳步聲停止之後,船就自行發動了。周漁民(這稱呼真心是個意外--||,但是還蠻好笑的所以我決定多提幾次,哈哈)知道這是撞鬼了,嚇得一動都不敢動。也不知過了多久,漁船終於停下了,船上的過客開始一一離開。周漁民雖然怕得要死,但同時也很好奇這些鬼的目的地是什麼地方。周漁民趴在船艙耐心地等了很久,等到確實感覺不到外面有東西的時候他才小心翼翼地走出去。他走到船頭,發現附近只有一塊兩三平米大的礁石,除此之外就什麼也沒有了。周漁民好生納悶,這幫鬼偷他的船就為了來這破地方?
☆、第二十七章 又來了個什麼東西!
漁船靠岸之後,周漁民連滾帶爬地跑到小漁村里唯一的一座廟裡。那家廟裡只有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和尚,老和尚不但不化緣,反而經常送一些供佛的素食給小漁村裡的人們。很受當地人歡迎。周漁民遇到這件詭異事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找這位老和尚求助。
老和尚聽完之後完全沒有驚慌的神色,只是淡淡一笑,說他只是遇見鬼差押魂,不用害怕。老和尚告訴周漁民他在海中央見到的那塊礁石是三途河的入口。他們這個小漁村地理位置很特殊,是鬼差押魂往三途河的必經之路。老和尚之所以固守小漁村就是為了保障村民安全。
色老頭說老和尚之所以經常送一些供佛的食品給村民吃就是為了加強他們身體的陽氣,避免被鬼差誤捉。
我終於明白了什麼,說你的意思是這四個鬼差現在正把那群鬼押往三途河?
色老頭說應該沒錯。照他估計,這艘船所走的航線正好經過當年那位周姓漁民看見的礁石,也就是三途河的入口。古時候鬼差押魂需要“借用”漁民的漁船,然而現在年代不一樣了。如今每天都有這樣一艘大輪船定時定點地穿越瓊州海峽,看來鬼差也學會與時俱進了。
這麼多鬼魂出現在船上會使得船上的陰氣驟增。晚上如果有人出現在甲板上就很容易讓鬼差誤以為他也是它們押送的眾魂之一。師祖大費周章地在船上布下“盤龍”陣是為了加強船上客人自身的陽氣,避免客人被鬼差誤捉。作用跟當年那位老和尚送供佛素食是一樣的。
色老頭把“盤龍”破了之後,鬼差果然懷疑我也是眾鬼魂其中之一。色老頭說遇到惡鬼屏住呼吸是為了避免陽氣泄露更加勾起惡鬼索命的欲望。而剛才我們遇到的情況剛好相反。我們需要向鬼差證明我們是大活人,所以便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消化了一下色老頭的話,說這還是解釋不了為什麼我們一走出甲板鬼差就不再追我們了。還有,甲板採用樹葬所用的樹木顯然是為了方便鬼差押魂,但是鬼差們不可能自己動手將樹葬木裝在船上啊,是誰幫它們完成這件事的?
色老頭說這他就不知道了。
這時那四個鬼差突然不再飄蕩,分別懸空停在群鬼外圍的四方位上。靠近欄杆的兩個鬼差指揮群鬼一一下船。待到群鬼離船,後面的兩個鬼差才跟隨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