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大長公主籌謀多年,此次抓到機會,定不會善罷甘休。
朝中不少大臣站在大長公主一方,對謝韻敢怒不敢言。
能處理好這些的唯有鳳錦時。
即便此刻鳳錦時想留下,與謝韻細述後續之事,也無法做到。
二人深知,唯有壓下不舍,期待下次重逢。
剛見面便要分離,謝韻心中自是不舍。可一想到若不解決眼前之事,便永無安寧之日。
即便滿心不舍與難過,也只能強忍,朝鳳錦時點頭。
「好,你回去吧。我已安排人手護送,至於京城,我已有安排。我離開時,大長公主已蠢蠢欲動,你回去,她定會加快計劃,萬事小心。」
明知這些事鳳錦時應對自如,謝韻仍忍不住多囑咐幾句,實在擔心鳳錦時受傷。
鳳錦時微笑點頭,心中五味雜陳。
謝韻所做,她都知曉。
如今大長公主已成家國威脅,更讓鳳錦時意想不到的是,母親離世竟有她的手筆。
這些年她對自己的好,又有幾分真心,幾分愧疚?
鳳錦時未坐馬車,而是將其留給了姜思瑤。自己與十三及一隊人馬,帶著鳳朝胤,一同騎馬回京。
望著鳳錦時離去的背影,謝韻目光深邃且眷戀。
之前未動手,只因擔心誤傷鳳錦時。如今人已走,自無顧慮。
鳳錦時會解決大長公主,自己便能安心處置眼前之事。
謝韻忽覺,如今自己與鳳錦時仿若回到從前,放心地將後背交予對方。
這一刻,謝韻身心放鬆,這才是自己該在之處。
鳳錦時未曾回頭,謝韻就這般望著她遠去,直至背影徹底消失在視線中,才收回目光。
轉頭騎上馬,對著姜思瑤方向道:「既然她信你,那我便信你。」
二人朝著不同方向奔去,奔向同一結果。
……
謝韻離京後,大長公主蠢蠢欲動。她暗自集結人馬,籠絡朝臣。
短短几日,朝中大臣幾乎皆被其籠絡。
朝政雖仍送往勤政殿,卻有不少暗中送至大長公主處。
有人心中不滿,外界皆傳鳳錦時已死,可總有人堅信鳳錦時絕不可能出事。
就憑謝韻對鳳錦時的在乎,怎會讓她在外遇險?
唯有在她們歸來前,將這些事塵埃落定,方有一線生機。
人手集齊,大長公主看著手下眾人,又瞧瞧手中聖旨,露出得意且勝券在握的笑容。
「諸位,本宮手中所握乃先帝遺詔,當初繼承大統之人並非鳳錦時,而是本宮。當年高僧斷言,她有紫微星庇佑,故而皇位被其所占。如今本宮要撥亂反正,重振我夏國榮光,將那些心懷不軌之人通通驅逐。諸位若信我,今夜便一同成事!」
大長公主聲音激昂,難掩激動,仿佛已望見未來之景。
這些人對大長公主深信不疑,聞其所言,皆激動不已。
「撥亂反正!撥亂反正!」
他們高聲呼喊,大長公主越看越滿意。
天色漸暗,只待今夜拿下京城與皇宮,那皇位於她而言,便唾手可得,畢竟此番名正言順。
「如今時機已至,諸位隨我出發!」
第54章
大長公主本不願親率眾人出手,她雖是女子,武藝卻不遜旁人。
只是這些年韜光養晦,漸令眾人忘卻她也曾是厲害人物。
夜深,宵禁之下,無人街頭行走。
隊伍整齊有力的腳步聲,於夜中格外突兀。
他們以最快速度抵達巍峨皇宮前,大長公主知曉如今皇宮已在掌控之中。
多年暗中籌謀,為的便是掌控皇宮。多年謀劃,即將成真。
「開城門!」
身旁將領上前大喊,城門緩緩開啟,似在迎接君主到來。
大長公主帶人前行,幾乎未費吹灰之力,便長。驅。直。入京城。
「大長公主別來無恙啊。」
大長公主正得意之時,忽聞高敏之聲。
她腳步一頓,示意身後眾人警戒。
皺眉望著眼前女子,滿心疑惑。
她不是已被派往邊關,怎會在此?為何自己毫無消息?若她在此,莫非是謝韻之計?
心思轉動,大長公主未發一言,只是目光緊盯著高敏。
「我當是誰?原來是高小姐。高小姐*未旨擅歸,當斬!」
大長公主扯了扯嘴角,本還擔憂行事遭唾罵,見高敏在此,又生一絕佳主意。
高敏一直留意大長公主近況,早知今夜其有行動,早令人做好準備,總算將人等來。
見大長公主有恃無恐,高敏亦笑。
大長公主自以為一切盡在掌握,迫不及待奪權篡位,只覺無人可阻。
此刻,她並不覺有錯。
「當斬?若我所為當斬,那大長公主假傳聖旨豈不更該死?」
話音剛落,周遭被火光點亮,密密麻麻的士兵將皇宮高處包圍。
他們手握弓箭,對準下方之人。大長公主見此狀況,臉色一黑。
雖知事情未必如所想般簡單,卻未料到皇宮並非完全在自己掌控。
究竟何時生變,為何自己毫無消息。
「看來你們早有準備,就等今日。我自投羅網?」
望著黑壓壓的人群,大長公主還有何不明,自己全然被算計。
高敏卻搖頭,既然大長公主如此想知,那便告知她。
「大長公主,您此言差矣。我們所做,從未想讓您自投羅網,只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您欲掌控整個皇宮,卻不想,皇宮乃皇帝之地,皇帝豈會容您如此行事?」
即便真有成功之日,也無非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否則,怎會如此輕易得逞?
大長公主斥道,「整個皇宮現皆在我掌控之中,你別以為帶人在此攔我,便能勝我。」
「這皇位,謝韻來得名不正言不順,如今鳳錦時不在,就憑你也想阻我?我手中這可是精銳中的精銳!」
行至此刻,大長公主斷無停步之理。
她上前一步,再度威脅。聞其言,高敏只覺可笑至極,早知大長公主不會輕易放棄。
「大長公主所言不錯,您手中隊伍確為精銳。但若我所帶之人乃謝家軍呢?」
再精銳,與謝家軍相較,仍遜一籌。
更何況如今他們守護謝韻,絕不容大長公主前進一步!
「弓箭手準備!」高敏並非開玩笑,她身後的謝家軍皆已做好準備。
「高敏,謝韻給了你何種好處,讓你來阻攔我?」大長公主忽然憶起當初高敏歸來時,被謝韻遣去邊關。
原來那時所做一切皆是誤導眾人!
高敏笑笑,早料到自己現身,大長公主會這般說。
「陛下並未給我好處,若非今夜,您也見不到我。」
謝家當年之事自己已調查得差不多,雖今夜能擋大長公主,卻不代表日後能擋。
大長公主在朝中布局多年,自然有眾多人站在她那邊。今夜他們未動,不代表不知此事。
「公主,收手吧,不論此位歸屬何人,您皆不合適。」
「我不合適?那謝韻就合適?她謀權篡位,我撥亂反正,何錯之有?」
若她非女子,這國家的皇帝早是她的。
還有鳳錦時,什麼高僧斷言才讓其坐上皇位,若不是命好,怎會輪到她?
最讓大長公主無法接受的,便是謝韻。
他人皆可,獨獨謝韻不行!
如今自己只想讓一切回歸正軌,卻遭人阻攔。
先帝有何好,不過仗著長子身份,論才華,遠不及自己!
「高敏,本宮勸你速速讓開,若你執意阻攔,休怪本宮無情。」
哪怕今日在此的是謝家軍,她也定要得到所求,多年來全憑不甘支撐至今。
「大長公主,您得先看清,此刻並非您說了算。這段時日您籠絡朝臣,看似掌控了整個國家與朝政,可您怎不想想,為何今日您的所有援軍皆未到?」
為保萬無一失,大長公主事先做足準備,籠絡的那些朝臣,今日本應作為援軍至此。
算時間,正該此時。可此刻,卻只剩自己一人。
大長公主猛地抬頭,望著高敏咬牙切齒:「是你對吧,這些天你一直未現,看著我籠絡朝臣、把控朝政,其實就是為等今日,將我一舉擊敗,對吧?」
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謝韻走後,整個國家如無首羊群,她以為這段時間是良機,卻未料這是旁人設的陷阱,等她往裡跳。
可她太過急切,急功近利,以致什麼都未看出。
「您此言差矣,當時我也未離開,就在附近,隨時準備歸來。若不是大長公主您今日欲行亂臣賊子之事,我也不會現身。」
高敏笑著搖頭:「忘了告知您,當初您害文蕭皇后早產之事,姑娘已知,現正于歸途中等著找您算帳呢。」
朝中不少大臣站在大長公主一方,對謝韻敢怒不敢言。
能處理好這些的唯有鳳錦時。
即便此刻鳳錦時想留下,與謝韻細述後續之事,也無法做到。
二人深知,唯有壓下不舍,期待下次重逢。
剛見面便要分離,謝韻心中自是不舍。可一想到若不解決眼前之事,便永無安寧之日。
即便滿心不舍與難過,也只能強忍,朝鳳錦時點頭。
「好,你回去吧。我已安排人手護送,至於京城,我已有安排。我離開時,大長公主已蠢蠢欲動,你回去,她定會加快計劃,萬事小心。」
明知這些事鳳錦時應對自如,謝韻仍忍不住多囑咐幾句,實在擔心鳳錦時受傷。
鳳錦時微笑點頭,心中五味雜陳。
謝韻所做,她都知曉。
如今大長公主已成家國威脅,更讓鳳錦時意想不到的是,母親離世竟有她的手筆。
這些年她對自己的好,又有幾分真心,幾分愧疚?
鳳錦時未坐馬車,而是將其留給了姜思瑤。自己與十三及一隊人馬,帶著鳳朝胤,一同騎馬回京。
望著鳳錦時離去的背影,謝韻目光深邃且眷戀。
之前未動手,只因擔心誤傷鳳錦時。如今人已走,自無顧慮。
鳳錦時會解決大長公主,自己便能安心處置眼前之事。
謝韻忽覺,如今自己與鳳錦時仿若回到從前,放心地將後背交予對方。
這一刻,謝韻身心放鬆,這才是自己該在之處。
鳳錦時未曾回頭,謝韻就這般望著她遠去,直至背影徹底消失在視線中,才收回目光。
轉頭騎上馬,對著姜思瑤方向道:「既然她信你,那我便信你。」
二人朝著不同方向奔去,奔向同一結果。
……
謝韻離京後,大長公主蠢蠢欲動。她暗自集結人馬,籠絡朝臣。
短短几日,朝中大臣幾乎皆被其籠絡。
朝政雖仍送往勤政殿,卻有不少暗中送至大長公主處。
有人心中不滿,外界皆傳鳳錦時已死,可總有人堅信鳳錦時絕不可能出事。
就憑謝韻對鳳錦時的在乎,怎會讓她在外遇險?
唯有在她們歸來前,將這些事塵埃落定,方有一線生機。
人手集齊,大長公主看著手下眾人,又瞧瞧手中聖旨,露出得意且勝券在握的笑容。
「諸位,本宮手中所握乃先帝遺詔,當初繼承大統之人並非鳳錦時,而是本宮。當年高僧斷言,她有紫微星庇佑,故而皇位被其所占。如今本宮要撥亂反正,重振我夏國榮光,將那些心懷不軌之人通通驅逐。諸位若信我,今夜便一同成事!」
大長公主聲音激昂,難掩激動,仿佛已望見未來之景。
這些人對大長公主深信不疑,聞其所言,皆激動不已。
「撥亂反正!撥亂反正!」
他們高聲呼喊,大長公主越看越滿意。
天色漸暗,只待今夜拿下京城與皇宮,那皇位於她而言,便唾手可得,畢竟此番名正言順。
「如今時機已至,諸位隨我出發!」
第54章
大長公主本不願親率眾人出手,她雖是女子,武藝卻不遜旁人。
只是這些年韜光養晦,漸令眾人忘卻她也曾是厲害人物。
夜深,宵禁之下,無人街頭行走。
隊伍整齊有力的腳步聲,於夜中格外突兀。
他們以最快速度抵達巍峨皇宮前,大長公主知曉如今皇宮已在掌控之中。
多年暗中籌謀,為的便是掌控皇宮。多年謀劃,即將成真。
「開城門!」
身旁將領上前大喊,城門緩緩開啟,似在迎接君主到來。
大長公主帶人前行,幾乎未費吹灰之力,便長。驅。直。入京城。
「大長公主別來無恙啊。」
大長公主正得意之時,忽聞高敏之聲。
她腳步一頓,示意身後眾人警戒。
皺眉望著眼前女子,滿心疑惑。
她不是已被派往邊關,怎會在此?為何自己毫無消息?若她在此,莫非是謝韻之計?
心思轉動,大長公主未發一言,只是目光緊盯著高敏。
「我當是誰?原來是高小姐。高小姐*未旨擅歸,當斬!」
大長公主扯了扯嘴角,本還擔憂行事遭唾罵,見高敏在此,又生一絕佳主意。
高敏一直留意大長公主近況,早知今夜其有行動,早令人做好準備,總算將人等來。
見大長公主有恃無恐,高敏亦笑。
大長公主自以為一切盡在掌握,迫不及待奪權篡位,只覺無人可阻。
此刻,她並不覺有錯。
「當斬?若我所為當斬,那大長公主假傳聖旨豈不更該死?」
話音剛落,周遭被火光點亮,密密麻麻的士兵將皇宮高處包圍。
他們手握弓箭,對準下方之人。大長公主見此狀況,臉色一黑。
雖知事情未必如所想般簡單,卻未料到皇宮並非完全在自己掌控。
究竟何時生變,為何自己毫無消息。
「看來你們早有準備,就等今日。我自投羅網?」
望著黑壓壓的人群,大長公主還有何不明,自己全然被算計。
高敏卻搖頭,既然大長公主如此想知,那便告知她。
「大長公主,您此言差矣。我們所做,從未想讓您自投羅網,只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您欲掌控整個皇宮,卻不想,皇宮乃皇帝之地,皇帝豈會容您如此行事?」
即便真有成功之日,也無非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否則,怎會如此輕易得逞?
大長公主斥道,「整個皇宮現皆在我掌控之中,你別以為帶人在此攔我,便能勝我。」
「這皇位,謝韻來得名不正言不順,如今鳳錦時不在,就憑你也想阻我?我手中這可是精銳中的精銳!」
行至此刻,大長公主斷無停步之理。
她上前一步,再度威脅。聞其言,高敏只覺可笑至極,早知大長公主不會輕易放棄。
「大長公主所言不錯,您手中隊伍確為精銳。但若我所帶之人乃謝家軍呢?」
再精銳,與謝家軍相較,仍遜一籌。
更何況如今他們守護謝韻,絕不容大長公主前進一步!
「弓箭手準備!」高敏並非開玩笑,她身後的謝家軍皆已做好準備。
「高敏,謝韻給了你何種好處,讓你來阻攔我?」大長公主忽然憶起當初高敏歸來時,被謝韻遣去邊關。
原來那時所做一切皆是誤導眾人!
高敏笑笑,早料到自己現身,大長公主會這般說。
「陛下並未給我好處,若非今夜,您也見不到我。」
謝家當年之事自己已調查得差不多,雖今夜能擋大長公主,卻不代表日後能擋。
大長公主在朝中布局多年,自然有眾多人站在她那邊。今夜他們未動,不代表不知此事。
「公主,收手吧,不論此位歸屬何人,您皆不合適。」
「我不合適?那謝韻就合適?她謀權篡位,我撥亂反正,何錯之有?」
若她非女子,這國家的皇帝早是她的。
還有鳳錦時,什麼高僧斷言才讓其坐上皇位,若不是命好,怎會輪到她?
最讓大長公主無法接受的,便是謝韻。
他人皆可,獨獨謝韻不行!
如今自己只想讓一切回歸正軌,卻遭人阻攔。
先帝有何好,不過仗著長子身份,論才華,遠不及自己!
「高敏,本宮勸你速速讓開,若你執意阻攔,休怪本宮無情。」
哪怕今日在此的是謝家軍,她也定要得到所求,多年來全憑不甘支撐至今。
「大長公主,您得先看清,此刻並非您說了算。這段時日您籠絡朝臣,看似掌控了整個國家與朝政,可您怎不想想,為何今日您的所有援軍皆未到?」
為保萬無一失,大長公主事先做足準備,籠絡的那些朝臣,今日本應作為援軍至此。
算時間,正該此時。可此刻,卻只剩自己一人。
大長公主猛地抬頭,望著高敏咬牙切齒:「是你對吧,這些天你一直未現,看著我籠絡朝臣、把控朝政,其實就是為等今日,將我一舉擊敗,對吧?」
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謝韻走後,整個國家如無首羊群,她以為這段時間是良機,卻未料這是旁人設的陷阱,等她往裡跳。
可她太過急切,急功近利,以致什麼都未看出。
「您此言差矣,當時我也未離開,就在附近,隨時準備歸來。若不是大長公主您今日欲行亂臣賊子之事,我也不會現身。」
高敏笑著搖頭:「忘了告知您,當初您害文蕭皇后早產之事,姑娘已知,現正于歸途中等著找您算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