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這輩子,徐立誠娶了葉海蘭,那是絕對幫不上男女主一點的。就在她坐月子的時候,葉海蘭也在坐月子。雖然結婚比她晚一點,懷孕也比她晚一點,但倆人前後腳生產,因為小葉懷的是多胎,沒有足月就生了。
徐立誠一下子就擁有了三個兒子。
葉海蘭的母親和嫂子來伺候月子。
徐立誠雖然不像原主一樣在育嬰堂長大,但是他也沒有家人,沒有負擔,亦沒有幫襯。
葉海蘭和他截然相反。
她特別愛自己的娘家,每個月工資的三分之二都交給父母,自己只留三分之一。這還是婚後,婚前是全部上交的。
當然了,她的娘家對她也還算可以,至少伺候月子、照顧孩子都盡心盡力。
9月11日這天,韓景陽離開讓他窒息的家,來到辦公室,坐在辦公桌後面看報紙學習時政,同時放鬆心情。
他看到了嚴其琛寫的文章,臉上的表情有點微妙,小嚴護士竟然是京城人士,父親還能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從文章內容來推斷,她家的條件應該還挺好。
可惜了,立誠當年要是娶了她,現在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岳家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立誠要是娶了她,那小嚴護士大概就會一直待在嘉城,不會去京城,不會去考大學,也就不會遇見自己的表哥,不會和父母團聚。
韓景陽特意拿著報紙去找徐立誠,給他看了這篇文章,說道:「當年小嚴護士辭職,你還打聽過她的住處,一直沒打聽到,現在看來,人家辭職後就離開嘉城了。現在不光和父母團聚,還是個大學生呢。」
徐立誠說道:「說這些幹什麼,那都是老黃曆了。我那時候是對她有好感,但還沒等我說出口,人家就走了。再說了,我現在已經結婚了,孩子都生了三個。你可千萬別再提這些陳年舊事了,讓我媳婦知道了不好。她現在坐月子呢,咱別給人添堵。雖說我和小嚴護士沒什麼,但是我聽說女人都小心眼,這種事能不提就不提。」
韓景陽問她:「你家一下子添了三個孩子,亂不亂?」
「亂!一個哭個個哭,還好有我丈母娘和大舅嫂幫忙,我就上交工資就行了,家裡這攤事她們都不用我,我家那三個臭小子也不給我面子,我一抱他們就哭,用我丈母娘的話說,我別添亂就好了,就甭想著幫忙了,根本幫不上。」
說完自家事,他又問韓景陽:「你家呢?一個是不是好帶不少?」
韓景陽撇撇嘴,「也不好帶,整天都是吃喝拉撒屎尿屁,我娘和我媳婦倆人挺費勁的。」
「也是,要是嫂子的娘家沒走就好了。你丈母娘能來幫忙,她家的幫傭也能來幫忙,那也就不用麻煩大媽大老遠的過來了。」
韓景陽嘆氣,「誰說不是呢。」
以後再生孩子,他直接請人來照顧,不讓他媽過來了,婆媳倆合不來,他在中間受夾板氣。還不如花點錢請人呢。
他主要是想著,媳婦生孩子,婆婆不來照顧似乎有點不合適,誰想到他娘給他整這一出啊。
唉,沒經驗,想岔了。
早知如此,他堅決不讓他媽過來。
韓景陽走了以後,徐立誠沉默了幾秒,笑了笑就放下了。
這都是命。
小嚴護士幸好辭職走了,才能找到父母,在一個高一級的台階上開啟新人生。要是留在這兒,被組織上做媒說給了他,那基本上就沒機會認親了,也應該就不會去考大學了,只能跟他一起過平淡生活。
他心裡是有點遺憾,畢竟小嚴護士人長得漂亮,誰不喜歡漂亮的呢,但是再漂亮他也得放下。他已經結婚了。而且,他媳婦也挺好的,爽朗能幹,家裡家外一把抓,什麼都不用他操心。他得知足。
韓景陽中午回到家,又特意跟喬清霞說起了這件事,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明明之前是立誠喜歡小嚴護士,但是現在立誠對小嚴的事倒不太關注,反倒是他,總想跟人說一說。
喬清霞聽了,本來就鬱悶的心情更加鬱悶了。之前她是大小姐,就算她在外面住宿舍,表現出了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樣子,但那也只是「樣子」而已,她心裡十分清楚,她是有錢人家的大小姐。她身後有優越的家世做支撐。
但是現在,娘家人出國了,她的依靠沒有了。
結婚以後沒多久,她和韓景陽就從組織上安排的小樓里搬了出來,住進了和他們身份地位相匹配的平房小院。院子不大,都裝不下父母當年給她陪嫁的嫁妝,她只好處理了一些。
父母走之前,還把喬家的老宅給賣了,她想搬回自己家都不可能。
現在,她懷孕生子,把日子過得亂糟糟,丈夫幫不上忙,她還得看老太婆的臉色,當年的孤女反倒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她們倆調個了。
喬清霞的心裡五味雜陳,一顆心就好像泡在了醋缸里,酸的冒泡。
「難怪當初她要辭職呢,說不定是老早就開始尋找父母,那個時候就有消息了,知道父母在京城,而且家裡條件不差,所以才敢辭了工作長途跋涉的過去。要不然,她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怎麼可能隨隨便便的就把工作辭了?」
韓景陽略顯驚訝的看了她一眼,就聽她繼續說道:「我和她共事三年,她有了親人的消息竟然都沒跟我說一聲,顯然是沒把我當朋友。人家這是攀上高枝了,看不上我們這些人了。要是她父母是平頭百姓,甚至是窮苦人家,也不知道她還會不會去認親。」
韓景陽的心情更加微妙了,他只是說了一句「小嚴在京城找到了自己的父母,看起來家世不錯」,沒想到就引出媳婦這麼多話。
聽起來,他媳婦也沒把小嚴當朋友,不然的話,她應該是為小嚴感到高興,而不是說出這一大堆酸言酸語。她直接以惡意去揣測人家,卻怪人家沒把她當朋友。
看起來,他媳婦也不像他之前所認為的那樣溫婉大氣、光明磊落。他們兩口子,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卑劣。
喬清霞問他:「你怎麼這個表情?」
「沒什麼。嗐,不管怎樣,那都是別人的事,和咱們沒關係。我就是看到了這麼個事,想著你和她多年同事,可能會感興趣,就跟你說一聲。她是什麼樣的人都不關咱們的事。」
他可不能把小嚴認親的真實情況說出來,那他媳婦還不得惱羞成怒啊?自己對外展示的溫和善良堅強勇敢自立自強的大家閨秀形象被她自己親手破壞掉了。人家小嚴根本不像她說的那樣。這事完全就是個機緣巧合。
喬清霞也覺得自己剛才說的有些過了,就想往回收一收,她嘆了口氣,說道:「不管怎麼說,我還是為她高興的。誰願意自己是孤兒啊,能和父母團聚當然是最好的。」
韓景陽笑道:「就是這麼回事。」
寧安和小桔子看著這兩個戲精,同時「嘖嘖」出聲,果然是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啊。
正樂著呢,就聽到錢德音問她:「樂什麼呢?」
「沒樂呀。」
「你這個表情,一看就高興得不得了。」
「我那是感到人生幸福,時時刻刻都想笑出聲來。」
錢德音也笑起來,小表妹的表情很有感染力,她看了也覺得高興。
寧安問她:「姐,你找我有事啊?」
她叫姐,是因為這個稱呼比嫂子更親近一些。
「我們工學院這周末要辦個小型聯歡會,歡迎家屬也來參加,你周末跟我一起去玩吧?」
「你帶我哥去啊。」
「你哥也去。你要是有空也跟我去玩。都上大學了,活潑一點,多出來玩,認認人。我和你哥有很多朋友,介紹給你認識。」
「好吧,著裝有要求嗎?」
「現在還沒說,等我問問具體情況再告訴你。不過不管什麼要求,你衣櫥里那些衣服也都能應對了。」
寧安得意洋洋:「那倒是,我媽給我做了好多。」
第343章
五零不能生的女人(27)
工學院的聯歡會是在下午舉辦的。寧安作為家屬,也沒有太過於打扮,上衣是一件米白色立領系帶真絲襯衫,下面穿了一件深灰色百褶裙,只戴了珍珠耳釘做點綴,及肩半長發燙了卷。
錢德音笑道:「你這看起來好像是剛從國外回來的。活潑俏麗,非常好看。」
寧安也夸道:「姐姐也很好看,這身旗袍特別襯你,披肩搭配的也很好,看起來溫婉大方。」
衛謙初穿著白襯衫和西裝馬甲,跟錢德音十分相配,寧安這個電燈泡看起來十分晃眼,她都不想和這倆人走在一起。
工學院舉辦這次聯歡會,是因為院裡新增了幾位老師,有的是從外校調過來的,還有的是剛剛從國外回來的,是建國後第一批回國的留學生。此時此刻,他們臉上是躊躇滿志、壯志豪情。
去年底,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召集有關政府部門及群眾團體共15家單位組成了「辦理留學生回國事務委員會」,對留學生採取「一般的號召,在自願的基礎上早日學成回國為人民服務」的原則,想方設法滿足在外留學生的回國願望,並解決回國後工作問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徐立誠一下子就擁有了三個兒子。
葉海蘭的母親和嫂子來伺候月子。
徐立誠雖然不像原主一樣在育嬰堂長大,但是他也沒有家人,沒有負擔,亦沒有幫襯。
葉海蘭和他截然相反。
她特別愛自己的娘家,每個月工資的三分之二都交給父母,自己只留三分之一。這還是婚後,婚前是全部上交的。
當然了,她的娘家對她也還算可以,至少伺候月子、照顧孩子都盡心盡力。
9月11日這天,韓景陽離開讓他窒息的家,來到辦公室,坐在辦公桌後面看報紙學習時政,同時放鬆心情。
他看到了嚴其琛寫的文章,臉上的表情有點微妙,小嚴護士竟然是京城人士,父親還能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從文章內容來推斷,她家的條件應該還挺好。
可惜了,立誠當年要是娶了她,現在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岳家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立誠要是娶了她,那小嚴護士大概就會一直待在嘉城,不會去京城,不會去考大學,也就不會遇見自己的表哥,不會和父母團聚。
韓景陽特意拿著報紙去找徐立誠,給他看了這篇文章,說道:「當年小嚴護士辭職,你還打聽過她的住處,一直沒打聽到,現在看來,人家辭職後就離開嘉城了。現在不光和父母團聚,還是個大學生呢。」
徐立誠說道:「說這些幹什麼,那都是老黃曆了。我那時候是對她有好感,但還沒等我說出口,人家就走了。再說了,我現在已經結婚了,孩子都生了三個。你可千萬別再提這些陳年舊事了,讓我媳婦知道了不好。她現在坐月子呢,咱別給人添堵。雖說我和小嚴護士沒什麼,但是我聽說女人都小心眼,這種事能不提就不提。」
韓景陽問她:「你家一下子添了三個孩子,亂不亂?」
「亂!一個哭個個哭,還好有我丈母娘和大舅嫂幫忙,我就上交工資就行了,家裡這攤事她們都不用我,我家那三個臭小子也不給我面子,我一抱他們就哭,用我丈母娘的話說,我別添亂就好了,就甭想著幫忙了,根本幫不上。」
說完自家事,他又問韓景陽:「你家呢?一個是不是好帶不少?」
韓景陽撇撇嘴,「也不好帶,整天都是吃喝拉撒屎尿屁,我娘和我媳婦倆人挺費勁的。」
「也是,要是嫂子的娘家沒走就好了。你丈母娘能來幫忙,她家的幫傭也能來幫忙,那也就不用麻煩大媽大老遠的過來了。」
韓景陽嘆氣,「誰說不是呢。」
以後再生孩子,他直接請人來照顧,不讓他媽過來了,婆媳倆合不來,他在中間受夾板氣。還不如花點錢請人呢。
他主要是想著,媳婦生孩子,婆婆不來照顧似乎有點不合適,誰想到他娘給他整這一出啊。
唉,沒經驗,想岔了。
早知如此,他堅決不讓他媽過來。
韓景陽走了以後,徐立誠沉默了幾秒,笑了笑就放下了。
這都是命。
小嚴護士幸好辭職走了,才能找到父母,在一個高一級的台階上開啟新人生。要是留在這兒,被組織上做媒說給了他,那基本上就沒機會認親了,也應該就不會去考大學了,只能跟他一起過平淡生活。
他心裡是有點遺憾,畢竟小嚴護士人長得漂亮,誰不喜歡漂亮的呢,但是再漂亮他也得放下。他已經結婚了。而且,他媳婦也挺好的,爽朗能幹,家裡家外一把抓,什麼都不用他操心。他得知足。
韓景陽中午回到家,又特意跟喬清霞說起了這件事,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明明之前是立誠喜歡小嚴護士,但是現在立誠對小嚴的事倒不太關注,反倒是他,總想跟人說一說。
喬清霞聽了,本來就鬱悶的心情更加鬱悶了。之前她是大小姐,就算她在外面住宿舍,表現出了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樣子,但那也只是「樣子」而已,她心裡十分清楚,她是有錢人家的大小姐。她身後有優越的家世做支撐。
但是現在,娘家人出國了,她的依靠沒有了。
結婚以後沒多久,她和韓景陽就從組織上安排的小樓里搬了出來,住進了和他們身份地位相匹配的平房小院。院子不大,都裝不下父母當年給她陪嫁的嫁妝,她只好處理了一些。
父母走之前,還把喬家的老宅給賣了,她想搬回自己家都不可能。
現在,她懷孕生子,把日子過得亂糟糟,丈夫幫不上忙,她還得看老太婆的臉色,當年的孤女反倒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她們倆調個了。
喬清霞的心裡五味雜陳,一顆心就好像泡在了醋缸里,酸的冒泡。
「難怪當初她要辭職呢,說不定是老早就開始尋找父母,那個時候就有消息了,知道父母在京城,而且家裡條件不差,所以才敢辭了工作長途跋涉的過去。要不然,她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怎麼可能隨隨便便的就把工作辭了?」
韓景陽略顯驚訝的看了她一眼,就聽她繼續說道:「我和她共事三年,她有了親人的消息竟然都沒跟我說一聲,顯然是沒把我當朋友。人家這是攀上高枝了,看不上我們這些人了。要是她父母是平頭百姓,甚至是窮苦人家,也不知道她還會不會去認親。」
韓景陽的心情更加微妙了,他只是說了一句「小嚴在京城找到了自己的父母,看起來家世不錯」,沒想到就引出媳婦這麼多話。
聽起來,他媳婦也沒把小嚴當朋友,不然的話,她應該是為小嚴感到高興,而不是說出這一大堆酸言酸語。她直接以惡意去揣測人家,卻怪人家沒把她當朋友。
看起來,他媳婦也不像他之前所認為的那樣溫婉大氣、光明磊落。他們兩口子,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卑劣。
喬清霞問他:「你怎麼這個表情?」
「沒什麼。嗐,不管怎樣,那都是別人的事,和咱們沒關係。我就是看到了這麼個事,想著你和她多年同事,可能會感興趣,就跟你說一聲。她是什麼樣的人都不關咱們的事。」
他可不能把小嚴認親的真實情況說出來,那他媳婦還不得惱羞成怒啊?自己對外展示的溫和善良堅強勇敢自立自強的大家閨秀形象被她自己親手破壞掉了。人家小嚴根本不像她說的那樣。這事完全就是個機緣巧合。
喬清霞也覺得自己剛才說的有些過了,就想往回收一收,她嘆了口氣,說道:「不管怎麼說,我還是為她高興的。誰願意自己是孤兒啊,能和父母團聚當然是最好的。」
韓景陽笑道:「就是這麼回事。」
寧安和小桔子看著這兩個戲精,同時「嘖嘖」出聲,果然是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啊。
正樂著呢,就聽到錢德音問她:「樂什麼呢?」
「沒樂呀。」
「你這個表情,一看就高興得不得了。」
「我那是感到人生幸福,時時刻刻都想笑出聲來。」
錢德音也笑起來,小表妹的表情很有感染力,她看了也覺得高興。
寧安問她:「姐,你找我有事啊?」
她叫姐,是因為這個稱呼比嫂子更親近一些。
「我們工學院這周末要辦個小型聯歡會,歡迎家屬也來參加,你周末跟我一起去玩吧?」
「你帶我哥去啊。」
「你哥也去。你要是有空也跟我去玩。都上大學了,活潑一點,多出來玩,認認人。我和你哥有很多朋友,介紹給你認識。」
「好吧,著裝有要求嗎?」
「現在還沒說,等我問問具體情況再告訴你。不過不管什麼要求,你衣櫥里那些衣服也都能應對了。」
寧安得意洋洋:「那倒是,我媽給我做了好多。」
第343章
五零不能生的女人(27)
工學院的聯歡會是在下午舉辦的。寧安作為家屬,也沒有太過於打扮,上衣是一件米白色立領系帶真絲襯衫,下面穿了一件深灰色百褶裙,只戴了珍珠耳釘做點綴,及肩半長發燙了卷。
錢德音笑道:「你這看起來好像是剛從國外回來的。活潑俏麗,非常好看。」
寧安也夸道:「姐姐也很好看,這身旗袍特別襯你,披肩搭配的也很好,看起來溫婉大方。」
衛謙初穿著白襯衫和西裝馬甲,跟錢德音十分相配,寧安這個電燈泡看起來十分晃眼,她都不想和這倆人走在一起。
工學院舉辦這次聯歡會,是因為院裡新增了幾位老師,有的是從外校調過來的,還有的是剛剛從國外回來的,是建國後第一批回國的留學生。此時此刻,他們臉上是躊躇滿志、壯志豪情。
去年底,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召集有關政府部門及群眾團體共15家單位組成了「辦理留學生回國事務委員會」,對留學生採取「一般的號召,在自願的基礎上早日學成回國為人民服務」的原則,想方設法滿足在外留學生的回國願望,並解決回國後工作問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