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這個金屬箱大概有一米長,六十厘米寬,五十厘米高。
海貝上手研究了一番,終於確定這個銀白色的金屬箱大概是個養鴿子的大型鴿子籠。
這種飼養鴿子的籠子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進出口的金屬絲只能向內活動,動物只能自行往裡進,不能自行往外出,除非關在裡面的動物聰明到會自己開門。
這個的工具也非常不錯,這個大小非常適合飼養大型的龍蝦和螃蟹,扔在金屬籠子裡不怕逃逸。不過現在貌似也用不上,再過一陣,如果捕撈到大型的蝦蟹可以直接冷凍。
鴿子籠先扔到倉庫,等哪天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也不遲。
連開兩件都是很實用的工具,海貝信心大增,閉眼從快遞堆里又摸了一件。
這一次是一個普通大小的快遞袋,裡面的東西摸上去像是一件衣服。不過看這個大小絕對不是冬裝,很可能是一件夏天的單薄衣服。
好歹也是衣服嘛,海貝毫不遲疑地開袋,發現裡面的衣服好像有點不一樣。
快遞袋裡還有一層無色透明塑料包裝,一共是一大三小四個袋子。
海貝把包裝全部拆開,收穫了一件黑色的連體潛水服,一雙黑色安全潛水襪,一雙黑色潛水手套,和一個黑色潛水頭套。
這套潛水服擁有很好的彈性,海貝穿上後發現襪子經過加厚處理,像是自帶一雙鞋墊,衣服緊緊貼在身上完全不會滲水。
這身潛水服來得非常及時,雖然海貝不需要潛水裝置也能在水底來去自如,但現在天氣比較冷,有這身衣服簡直就像是加套了一身水裡的冬裝。
而且潛水服的面料是滑溜溜的防水面料,別說是在水裡比較暖和,上岸後也可以迅速擦乾衣服上的水分,只要在外面再套個空調被,從水底上岸後都不用急著跑到生活艙洗熱水澡。
有了這身衣服,海貝甚至都不用特意等到午時比較暖和的時候再下水,光照充足的時候隨時都能下水了。
換好的潛水服沒急著脫下來,海貝打算再拆三個盲盒,拆完不管收穫如何,都先下水試試自己的新裝備。
下一個快遞,海貝選擇了一個非常大的快遞袋,外形非常鼓,看起來像是什麼大型的床上被褥。
然而快遞剛剛扯開一個口子,海貝就知道自己猜錯了。
裡面透明塑膠袋裡是熟悉的綠色網眼布料,也不知道這一大袋是一塊完整布料,還是幾塊布料。
海貝把透明塑膠袋從快遞袋裡扯出來,然後以手丈量新收穫的綠色網眼布料。這個布料明顯區別於做蚊帳的布料,上手比較結實,但又比漁網脆弱一些,應該是綠色防塵網。
海貝扯著布料的邊緣估算了一下,這個網子大概有8米寬,50米長。
很大很完整的一塊布料。海貝有點糾結了。這塊布料是用來鋪設內圍水域?還是用來把兩個內圍水域隔離開?
考慮到不久之後水面需要結冰,結冰期肯定要把水裡的魚網都收起來,那這個網布便是鋪設下去,也鋪設不了幾天就要回收。
而自從海鴨可以到親水平台放風,海貝就考慮把兩個內圍水域隔離開。畢竟海鴨有時候並不怎麼講衛生,再者,若是有過於活潑的海鴨跑到沒有鋪網的海域,海貝也不見得有精力去捉回來,若是跑到其它層的甲板,海貝還要再辛苦打掃衛生。
倒不如把準備給海鴨的活動領域用網布圈起來,只要在中央船艙的一側用這個網布做個隔離帶就可以,到時候還能用棍子做個網門方便自己進出。
拆出來的網布放在一邊,一會兒就去用上。
閉上眼睛,繼續在快遞堆中尋摸,很快抓出一個快遞袋。
這次的快遞袋格外大,有半米多高,裡面可以看出一個圓柱形的模樣。
快遞袋的外面打滿了膠帶,膠帶的縫隙里還能看到淤泥的痕跡,海貝直接使用短刃把外面的快遞單切割開,裡面果然是一個非常大的水桶。
這個塑料水桶是上面略大底部略小的圓柱形,整體為海藍色,上面還有一個同色的塑料蓋,桶的邊緣處有一個比較粗的金屬提梁。
這個塑料桶的高度大概有70厘米,最上面的直徑大概有50厘米,桶底的直徑不太到50厘米,估算一下塑料桶的容量大概有一百多升,若是裝滿東西一定非常沉。不過如今只是一個空桶,倒是很方便搬運。
塑料桶這種東西最好放還是放在沒有陽光的地方,要不然沒有多少使用年限。海貝打算把這個桶先放在倉庫當做儲物箱使用,畢竟這麼這麼大的桶,裝太多東西,海貝也搬不動。
如今還剩下最後一個盲盒,海貝閉上眼睛原地轉了一圈,然後出手摸索。
第121章
現在還剩計劃里的最後一個盲盒,海貝選擇了一個不算小的快遞袋。
快遞袋透過外表能看到t裡面方方正正,像是另外有一個紙箱,這樣的盲盒看上去總是比較有價值,畢竟有多層包裝!
快遞袋拆開,與海貝預測的有些出入,裡面倒是沒有紙箱,只是有一個長方體的大型塑膠袋,這個塑膠袋比普通的塑膠袋厚上好幾層,用料非常紮實,所以形狀也非常規整。
半透明的厚實塑膠袋裡全都是成卷的黑色垃圾袋。又是一次塑膠袋大豐收,而且隔著袋子就能看出,裡面的垃圾袋屬於非常結實的那種。
厚實塑膠袋的密封性很好,裡面更是還有一層單獨密封的包裝。每五卷黑色垃圾袋一個單獨的塑料封袋,整整齊齊排列在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個非常規整的長方體。單看捲成紙筒的黑色垃圾袋的尺寸,就知道裡面的蓋子一定是超大號。
海貝隔著厚實塑膠袋清點,裡面一共有20個單獨塑封的袋子,那就是100卷垃圾袋,那這一箱想來就有5000個袋子。每天霍霍10個都能用一年多呢。
以後使用這種袋子更可以放開手腳了。而且自己擁有塑料熔煉機,廢棄的袋子直接熔煉成塑料球就可以,以後再把塑料球交換給製作袋子的漂流基地,簡直就是無限循環。
海貝倒沒急著給這個大包裝拆包裝,因為自己還有很多垃圾袋沒有用完,完全可以等手上零散的袋子用完之後再拆開這個大包裝。
不過由此,海貝也想起了一件事,如今這個天氣已經非常適合製作冰塊。這樣冷藏室就可以提前啟用。以如今每天日照的強烈程度,儲存在冷藏室里的冰塊不一定會融化。
正好如今製冰機里也沒有什麼東西,海貝打算用比較大的垃圾袋裝滿海水,然後放到製冰機里凍成冰疙瘩,到時候冰疙瘩連著袋子一起扔到冷藏室。這樣即使冷藏室的冰疙瘩外層稍微有些融化也不會流淌到地面。
正好可以從現在開始做起。製冰機里的容量很大,但是如果袋子相互擠壓容易擠出水,海貝一次性只在製冰機里放置兩個裝滿海水的黑色垃圾袋。等到晚上,這兩袋水應該就差不多成了冰疙瘩,正好再換兩袋新的進去。
冷藏室里有十來袋冰疙瘩就足夠維持溫度,到時候就可以把鮮魚扔進去冷凍。
放好需要冷凍的水,又把綠色網布支起來隔開兩個內圍水域,兩個內圍水域之間本來就有中央小船隔斷,只不過底部尤其是親水平台彼此相連。
海貝乾脆就把網布的上半部分固定在中央船艙的護欄上,下半部分固定在靠近牆根的固定柱,剩餘的邊邊角角以膠帶和綁繩加固,把其中一側水域圈成了一個養殖地的模樣。
製作一個門比自己印象中的要複雜。海貝決定暫且封死,到時候通過養殖船艙的上層往來。比較急用的時候,大不了先把網子拆開一個角。
海貝倒是不擔心這些海鴨蹦到二層甲板上,因為甲板比親水平台寬太多,完全壓在水面上,想要從水面蹦到有高高護欄的甲板,需要非同一般的跳躍能力,只要把通往其它地方的通道和樓梯都攔上,海鴨就只能在這個範圍內嬉戲。
做完預定的活計,海貝穿著一身新潛水服,披著一床專門挑出來的空調被,坐在親水平台觀察下面的水域。
現在海水還非常冷,便是手放進去都像是被什麼細密的針扎在肌膚上,所以內側的親水平台也比外側板正得多,即使坐在親水平台上也不會有水漫上來。
觀察一陣後確認,海底的大型生物也並不是太多,而且越是大型的生物,彼此之間的拉開距離就越大,可能因為這裡的海底的物產豐富,不需要爭地盤就都能填飽肚子。
海貝把固定在親水平台旁的漁網拉上來,挑了幾條數量比較少,自己並不打算試毒的魚,短刃隔開傷口之後從內圍水域放下去。每隔一段距離就投放一條魚。
受傷的魚果然引來大型的捕食者,不過這些魚的速度比海貝預想中的要慢,而且受傷的魚墜落水底後,也沒有大型的魚循著味道進到內圍水域。
有危險,但也不算太多。
海貝決定找個機會下水一試。畢竟這麼富饒的水域,漁網隨便一拉就能滿載,錯過了委實太過可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海貝上手研究了一番,終於確定這個銀白色的金屬箱大概是個養鴿子的大型鴿子籠。
這種飼養鴿子的籠子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進出口的金屬絲只能向內活動,動物只能自行往裡進,不能自行往外出,除非關在裡面的動物聰明到會自己開門。
這個的工具也非常不錯,這個大小非常適合飼養大型的龍蝦和螃蟹,扔在金屬籠子裡不怕逃逸。不過現在貌似也用不上,再過一陣,如果捕撈到大型的蝦蟹可以直接冷凍。
鴿子籠先扔到倉庫,等哪天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也不遲。
連開兩件都是很實用的工具,海貝信心大增,閉眼從快遞堆里又摸了一件。
這一次是一個普通大小的快遞袋,裡面的東西摸上去像是一件衣服。不過看這個大小絕對不是冬裝,很可能是一件夏天的單薄衣服。
好歹也是衣服嘛,海貝毫不遲疑地開袋,發現裡面的衣服好像有點不一樣。
快遞袋裡還有一層無色透明塑料包裝,一共是一大三小四個袋子。
海貝把包裝全部拆開,收穫了一件黑色的連體潛水服,一雙黑色安全潛水襪,一雙黑色潛水手套,和一個黑色潛水頭套。
這套潛水服擁有很好的彈性,海貝穿上後發現襪子經過加厚處理,像是自帶一雙鞋墊,衣服緊緊貼在身上完全不會滲水。
這身潛水服來得非常及時,雖然海貝不需要潛水裝置也能在水底來去自如,但現在天氣比較冷,有這身衣服簡直就像是加套了一身水裡的冬裝。
而且潛水服的面料是滑溜溜的防水面料,別說是在水裡比較暖和,上岸後也可以迅速擦乾衣服上的水分,只要在外面再套個空調被,從水底上岸後都不用急著跑到生活艙洗熱水澡。
有了這身衣服,海貝甚至都不用特意等到午時比較暖和的時候再下水,光照充足的時候隨時都能下水了。
換好的潛水服沒急著脫下來,海貝打算再拆三個盲盒,拆完不管收穫如何,都先下水試試自己的新裝備。
下一個快遞,海貝選擇了一個非常大的快遞袋,外形非常鼓,看起來像是什麼大型的床上被褥。
然而快遞剛剛扯開一個口子,海貝就知道自己猜錯了。
裡面透明塑膠袋裡是熟悉的綠色網眼布料,也不知道這一大袋是一塊完整布料,還是幾塊布料。
海貝把透明塑膠袋從快遞袋裡扯出來,然後以手丈量新收穫的綠色網眼布料。這個布料明顯區別於做蚊帳的布料,上手比較結實,但又比漁網脆弱一些,應該是綠色防塵網。
海貝扯著布料的邊緣估算了一下,這個網子大概有8米寬,50米長。
很大很完整的一塊布料。海貝有點糾結了。這塊布料是用來鋪設內圍水域?還是用來把兩個內圍水域隔離開?
考慮到不久之後水面需要結冰,結冰期肯定要把水裡的魚網都收起來,那這個網布便是鋪設下去,也鋪設不了幾天就要回收。
而自從海鴨可以到親水平台放風,海貝就考慮把兩個內圍水域隔離開。畢竟海鴨有時候並不怎麼講衛生,再者,若是有過於活潑的海鴨跑到沒有鋪網的海域,海貝也不見得有精力去捉回來,若是跑到其它層的甲板,海貝還要再辛苦打掃衛生。
倒不如把準備給海鴨的活動領域用網布圈起來,只要在中央船艙的一側用這個網布做個隔離帶就可以,到時候還能用棍子做個網門方便自己進出。
拆出來的網布放在一邊,一會兒就去用上。
閉上眼睛,繼續在快遞堆中尋摸,很快抓出一個快遞袋。
這次的快遞袋格外大,有半米多高,裡面可以看出一個圓柱形的模樣。
快遞袋的外面打滿了膠帶,膠帶的縫隙里還能看到淤泥的痕跡,海貝直接使用短刃把外面的快遞單切割開,裡面果然是一個非常大的水桶。
這個塑料水桶是上面略大底部略小的圓柱形,整體為海藍色,上面還有一個同色的塑料蓋,桶的邊緣處有一個比較粗的金屬提梁。
這個塑料桶的高度大概有70厘米,最上面的直徑大概有50厘米,桶底的直徑不太到50厘米,估算一下塑料桶的容量大概有一百多升,若是裝滿東西一定非常沉。不過如今只是一個空桶,倒是很方便搬運。
塑料桶這種東西最好放還是放在沒有陽光的地方,要不然沒有多少使用年限。海貝打算把這個桶先放在倉庫當做儲物箱使用,畢竟這麼這麼大的桶,裝太多東西,海貝也搬不動。
如今還剩下最後一個盲盒,海貝閉上眼睛原地轉了一圈,然後出手摸索。
第121章
現在還剩計劃里的最後一個盲盒,海貝選擇了一個不算小的快遞袋。
快遞袋透過外表能看到t裡面方方正正,像是另外有一個紙箱,這樣的盲盒看上去總是比較有價值,畢竟有多層包裝!
快遞袋拆開,與海貝預測的有些出入,裡面倒是沒有紙箱,只是有一個長方體的大型塑膠袋,這個塑膠袋比普通的塑膠袋厚上好幾層,用料非常紮實,所以形狀也非常規整。
半透明的厚實塑膠袋裡全都是成卷的黑色垃圾袋。又是一次塑膠袋大豐收,而且隔著袋子就能看出,裡面的垃圾袋屬於非常結實的那種。
厚實塑膠袋的密封性很好,裡面更是還有一層單獨密封的包裝。每五卷黑色垃圾袋一個單獨的塑料封袋,整整齊齊排列在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個非常規整的長方體。單看捲成紙筒的黑色垃圾袋的尺寸,就知道裡面的蓋子一定是超大號。
海貝隔著厚實塑膠袋清點,裡面一共有20個單獨塑封的袋子,那就是100卷垃圾袋,那這一箱想來就有5000個袋子。每天霍霍10個都能用一年多呢。
以後使用這種袋子更可以放開手腳了。而且自己擁有塑料熔煉機,廢棄的袋子直接熔煉成塑料球就可以,以後再把塑料球交換給製作袋子的漂流基地,簡直就是無限循環。
海貝倒沒急著給這個大包裝拆包裝,因為自己還有很多垃圾袋沒有用完,完全可以等手上零散的袋子用完之後再拆開這個大包裝。
不過由此,海貝也想起了一件事,如今這個天氣已經非常適合製作冰塊。這樣冷藏室就可以提前啟用。以如今每天日照的強烈程度,儲存在冷藏室里的冰塊不一定會融化。
正好如今製冰機里也沒有什麼東西,海貝打算用比較大的垃圾袋裝滿海水,然後放到製冰機里凍成冰疙瘩,到時候冰疙瘩連著袋子一起扔到冷藏室。這樣即使冷藏室的冰疙瘩外層稍微有些融化也不會流淌到地面。
正好可以從現在開始做起。製冰機里的容量很大,但是如果袋子相互擠壓容易擠出水,海貝一次性只在製冰機里放置兩個裝滿海水的黑色垃圾袋。等到晚上,這兩袋水應該就差不多成了冰疙瘩,正好再換兩袋新的進去。
冷藏室里有十來袋冰疙瘩就足夠維持溫度,到時候就可以把鮮魚扔進去冷凍。
放好需要冷凍的水,又把綠色網布支起來隔開兩個內圍水域,兩個內圍水域之間本來就有中央小船隔斷,只不過底部尤其是親水平台彼此相連。
海貝乾脆就把網布的上半部分固定在中央船艙的護欄上,下半部分固定在靠近牆根的固定柱,剩餘的邊邊角角以膠帶和綁繩加固,把其中一側水域圈成了一個養殖地的模樣。
製作一個門比自己印象中的要複雜。海貝決定暫且封死,到時候通過養殖船艙的上層往來。比較急用的時候,大不了先把網子拆開一個角。
海貝倒是不擔心這些海鴨蹦到二層甲板上,因為甲板比親水平台寬太多,完全壓在水面上,想要從水面蹦到有高高護欄的甲板,需要非同一般的跳躍能力,只要把通往其它地方的通道和樓梯都攔上,海鴨就只能在這個範圍內嬉戲。
做完預定的活計,海貝穿著一身新潛水服,披著一床專門挑出來的空調被,坐在親水平台觀察下面的水域。
現在海水還非常冷,便是手放進去都像是被什麼細密的針扎在肌膚上,所以內側的親水平台也比外側板正得多,即使坐在親水平台上也不會有水漫上來。
觀察一陣後確認,海底的大型生物也並不是太多,而且越是大型的生物,彼此之間的拉開距離就越大,可能因為這裡的海底的物產豐富,不需要爭地盤就都能填飽肚子。
海貝把固定在親水平台旁的漁網拉上來,挑了幾條數量比較少,自己並不打算試毒的魚,短刃隔開傷口之後從內圍水域放下去。每隔一段距離就投放一條魚。
受傷的魚果然引來大型的捕食者,不過這些魚的速度比海貝預想中的要慢,而且受傷的魚墜落水底後,也沒有大型的魚循著味道進到內圍水域。
有危險,但也不算太多。
海貝決定找個機會下水一試。畢竟這麼富饒的水域,漁網隨便一拉就能滿載,錯過了委實太過可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