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還好,能吃能喝也不怎麼吐。說真的,要不是他時不時踢一腳,我都時常忘記自己懷了。對了媽,我舅媽和我小舅鬧脾氣了,你曉得麼?」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你舅長膽子了?敢和你小舅媽鬧脾氣?」
「有一陣子了。」
這事蘇炎是一點不知曉,當天她就給蘇垚打了電話,接電話的卻是林雲深。
林雲深從來與蘇炎都是有話就說,很少藏著掖著,只是蘇炎太忙,她不想打擾到她。
「炎炎,沒什麼大事,是我自己小氣了。」
其實三言兩語林雲深也說不清楚。
可能因為心態變了,所以看事情的角度就不同了。
她真的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吃醋,也會有不安。
「真沒事?」
「沒事,後面你回來我再跟你細說。我聽講你這次展銷會收貨不小?要不是你家周宣駐守在島上,你老早就能調回南市了。」
「也就雲深姐你覺得我樣樣都好。不過只要能幹實事,在哪裡都一樣。」
見林雲深不願意細談,蘇炎也不強求。她想了想,還是將見著蘇淼的事情告知了他們。掛完電話,又將這個消息告知了爸媽。
柳彩霞聽了這個消息,嘆息道:「她過得好就成。」
到底老夫妻兩個少了一樁心事,從這日開始真的完全放鬆下來。
他們也沒瞞著,又將消息告訴了閆維閆萊兩兄弟。兩兄弟沉默著不講話,好半天才諷道:「她那樣的人,怎麼可能過不好。」
她做事從來只顧自己心裡暢快,哪裡管別人死活。他們這些兒女更是屁都不算一個。但凡能算個屁,也不可能多年一點消息都沒有。
也好,他們也不稀罕沾她的光。如今跟在舅舅後頭接點工程掙點錢,日子不比別人差多少。
他們兩兄弟有手有腳,媽媽什麼的,早就不稀罕了。
柳彩霞沒說什麼,就是覺得造孽。女兒雖說成器了,可三個孩子的確都耽擱了。
雙胞胎兄弟能在眼邊瞅著倒還好些,笑笑一個姑娘家嫁到國外,也不曉得是個什麼情況。
……
這一年,越來越多外資進入華國市場。華國的產品也由貨輪一船船送至全世界。島上的貨櫃生意悶聲發大財,年底又開了個新廠,與木材廠合作專門生產托盤。
瀕臨倒閉的木材廠一下子就活了過來。托盤簡單易做,老師傅們甚至覺得都不算木匠活,就是切切木頭,釘釘洋釘。
而周家氣氛卻十分嚴肅,甚至可以稱得上沉悶。
不,不止周家,整個營區都變得嚴肅沉默。隔壁白冰都沒去做生意,陪著男人看電視新聞。
這年一月,海彎又鬧不太平。不過這回包含漂亮國在內搞了個多國聯盟,周宣祁連城他們每日聽軍旅台跟蹤最新報導。
今日這場戰爭已經結束,然而卻給華國所有軍人狠狠一棒槌。周宣腦海里想到蘇炎曾經說的一個詞,「降維式打擊」。
這完全是單方面碾壓,打的人毫無還手之力。
這是一場信息化科技化主導的戰爭。無論是切斷伊方的通訊體系,還是精準到點的轟炸,都讓精通人海戰術和游擊戰的華國軍人受到了打擊。
伊方完全成了無頭蒼蠅。
蘇炎默默地將手覆在周宣手背上。她雖然知曉華國未來,但說實話,在這個時代重新活了一遭,真真實實感受過後,她太知道每一步走得是多麼的不容易。
套用未來一句俗話,未來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這日以後,周宣他們徹底忙了起來。而剛出月子的周伊依帶著學生在Q大搞起了研究。蘇炎具體並不清楚,但好像是雷達方向的。也因此伊依來過年都沒回家。
也因為他們夫妻實在忙碌,她與冉躍華的女兒冉星辰由阿姨和退了休的太爺爺老夫妻照顧。
這一年,蘇炎與周宣也沒能回家拜年。部隊裡引進了新的武器,所有人都在學習和適應中。而蘇炎也忙著工作,最近上面又有了新的任務。要將79年後經濟體制發展做個整理匯總,而後以報告形式往上提交。
「領導,你說上面是有什麼動作嗎?我記得上一回做類似的事情。好像還是在討論要不要進行合資的時候。」
「不管什麼變動,肯定都是好的。」
不過這一回蘇炎還真清楚,畢竟這是歷史書上多次提及的重點內容,市場經濟。
而隨著市場經濟的變更,也越發利好外資企業來華投資,除了滬市外,其他城市也陸陸續續放開外商獨資的條件。
T市自然也隨了大流。然而最近蘇炎卻跟省局領導吵了一架。
「蘇炎,別以為你有後台我就不敢動你。這次合作是省里決定的,不是你想拒絕就能拒絕的。」
蘇炎死活不同意,她強硬道:「這一回我還就靠關系走後台了。三和商社別想在海島建廠。」
「你你你你,你這個人怎麼說不通道理了?人家三和商社說了,他們公司已經具備了完美的處理廢水的能力。另外,如果咱們答應簽下這個項目,後面他們還會將核心產業挪過來。要知道他們公司的醫療用膠片技術十分先進。」省局領導氣了個半死,等蘇炎走後又罵咧了半個多小時。
女人就是死腦筋,想事情一點都不曉得拐彎。
不過不管如何,這次合作不能因為蘇炎的不配合就取消掉。
她後台再強硬,能硬得過老百姓?
省局領導直接讓人把這事傳給島上的百姓聽聽,他倒要看看蘇炎能不能抵擋得了老百姓的唾沫星子。
要知道三和商社開的工資比國內企業高三倍,各項福利都十分到位。
蘇炎攔著不讓三和商社投資建廠,不就是阻擋別人過好日子?
他倒要看看蘇炎能不能扛得了老百姓的謾罵和怒火。
與此同時蘇炎也氣得半死。她當然知道經濟的重要性,可是這麼好的招商條件引來個重度污染型企業,真的就這麼有必要了?
上輩子的蘇炎不能接受小鬼子核污水入海,這輩子自然也無法接受這樣重度污染的工廠坐落在海島上。
三和商社的算盤珠子撥得精嘞,一個無法在國內立足的工廠外遷到華國,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減少了本國的國民矛盾。
蘇炎心想著,自己就是拼著不幹了,也絕對會阻止下去。
省局領導說得對,她是有強硬後台的人,有時候她不介意動用動用關系。
對此周宣十分贊同,他道:「要不要我找爸媽先將關系備好?」
「還沒到這個地步。」
「我想著我得雙管齊下,這家廠子推了,就得有新的廠子填補進來,不然我怕沒辦法跟群眾交代。」
自從全國實行市場經濟後,市內工廠縱是再有蘇炎的提前部署和準備也仍然受了些波及。雖沒有大批量大批量地下崗潮,但並非百分百保證就業,再加上沒有空餘的崗位招新,某種程度來說T市內的就業問題仍舊十分嚴峻。
所以蘇炎得想法子招來新的工廠。
但是蘇炎對海島的招商十分謹慎。她事業的起步在海島也因為海島,這兒更是她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只是這麼一下子蘇炎還真不曉得應該招什麼新。
所以,先問問看島內現有工廠有沒有能力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
罐頭廠,奧不,如今改叫零食加工廠了,除了罐頭之外,廠里還生產各種各樣塑膠袋包裝的零食。
葛向陽見了蘇炎,他為難道:「領導,不是我不招人,是最近剛招過,人員都已經飽和了。」
「一個都招不了?」
「一個?那肯定可以,但是多了不行。」雖然廠里掙錢了,但廠子利潤也不是全由工廠支配。再加上之前出過事,葛向陽也不敢把步子跨得太大。
蘇炎無奈,但還是道:「行,一個名額就一個名額。」
葛向陽倒也聽了些風聲,就勸蘇炎道:「領導,要不我看你還是就同意省局安排得了。」
「畢竟如今拉一個外資建廠不容易。」
招商引資搞了許多年了,真的太不容易了。
「你還同意?人家化工廠廢水排到海里,污染了你們廠的近海漁場,我看你去外頭高價購買各種魚類蝦貝吧。」
「咱們島這麼點大?三和商社非得在這兒建廠?交通不便的,有什麼好處?」
「說不排污就真的不排了?你天天盯著?」
因為上輩子核污水事件,蘇炎對鬼子商社都沒什麼好印象。一個鼓吹工匠精神的地方,動不動就翻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你舅長膽子了?敢和你小舅媽鬧脾氣?」
「有一陣子了。」
這事蘇炎是一點不知曉,當天她就給蘇垚打了電話,接電話的卻是林雲深。
林雲深從來與蘇炎都是有話就說,很少藏著掖著,只是蘇炎太忙,她不想打擾到她。
「炎炎,沒什麼大事,是我自己小氣了。」
其實三言兩語林雲深也說不清楚。
可能因為心態變了,所以看事情的角度就不同了。
她真的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吃醋,也會有不安。
「真沒事?」
「沒事,後面你回來我再跟你細說。我聽講你這次展銷會收貨不小?要不是你家周宣駐守在島上,你老早就能調回南市了。」
「也就雲深姐你覺得我樣樣都好。不過只要能幹實事,在哪裡都一樣。」
見林雲深不願意細談,蘇炎也不強求。她想了想,還是將見著蘇淼的事情告知了他們。掛完電話,又將這個消息告知了爸媽。
柳彩霞聽了這個消息,嘆息道:「她過得好就成。」
到底老夫妻兩個少了一樁心事,從這日開始真的完全放鬆下來。
他們也沒瞞著,又將消息告訴了閆維閆萊兩兄弟。兩兄弟沉默著不講話,好半天才諷道:「她那樣的人,怎麼可能過不好。」
她做事從來只顧自己心裡暢快,哪裡管別人死活。他們這些兒女更是屁都不算一個。但凡能算個屁,也不可能多年一點消息都沒有。
也好,他們也不稀罕沾她的光。如今跟在舅舅後頭接點工程掙點錢,日子不比別人差多少。
他們兩兄弟有手有腳,媽媽什麼的,早就不稀罕了。
柳彩霞沒說什麼,就是覺得造孽。女兒雖說成器了,可三個孩子的確都耽擱了。
雙胞胎兄弟能在眼邊瞅著倒還好些,笑笑一個姑娘家嫁到國外,也不曉得是個什麼情況。
……
這一年,越來越多外資進入華國市場。華國的產品也由貨輪一船船送至全世界。島上的貨櫃生意悶聲發大財,年底又開了個新廠,與木材廠合作專門生產托盤。
瀕臨倒閉的木材廠一下子就活了過來。托盤簡單易做,老師傅們甚至覺得都不算木匠活,就是切切木頭,釘釘洋釘。
而周家氣氛卻十分嚴肅,甚至可以稱得上沉悶。
不,不止周家,整個營區都變得嚴肅沉默。隔壁白冰都沒去做生意,陪著男人看電視新聞。
這年一月,海彎又鬧不太平。不過這回包含漂亮國在內搞了個多國聯盟,周宣祁連城他們每日聽軍旅台跟蹤最新報導。
今日這場戰爭已經結束,然而卻給華國所有軍人狠狠一棒槌。周宣腦海里想到蘇炎曾經說的一個詞,「降維式打擊」。
這完全是單方面碾壓,打的人毫無還手之力。
這是一場信息化科技化主導的戰爭。無論是切斷伊方的通訊體系,還是精準到點的轟炸,都讓精通人海戰術和游擊戰的華國軍人受到了打擊。
伊方完全成了無頭蒼蠅。
蘇炎默默地將手覆在周宣手背上。她雖然知曉華國未來,但說實話,在這個時代重新活了一遭,真真實實感受過後,她太知道每一步走得是多麼的不容易。
套用未來一句俗話,未來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這日以後,周宣他們徹底忙了起來。而剛出月子的周伊依帶著學生在Q大搞起了研究。蘇炎具體並不清楚,但好像是雷達方向的。也因此伊依來過年都沒回家。
也因為他們夫妻實在忙碌,她與冉躍華的女兒冉星辰由阿姨和退了休的太爺爺老夫妻照顧。
這一年,蘇炎與周宣也沒能回家拜年。部隊裡引進了新的武器,所有人都在學習和適應中。而蘇炎也忙著工作,最近上面又有了新的任務。要將79年後經濟體制發展做個整理匯總,而後以報告形式往上提交。
「領導,你說上面是有什麼動作嗎?我記得上一回做類似的事情。好像還是在討論要不要進行合資的時候。」
「不管什麼變動,肯定都是好的。」
不過這一回蘇炎還真清楚,畢竟這是歷史書上多次提及的重點內容,市場經濟。
而隨著市場經濟的變更,也越發利好外資企業來華投資,除了滬市外,其他城市也陸陸續續放開外商獨資的條件。
T市自然也隨了大流。然而最近蘇炎卻跟省局領導吵了一架。
「蘇炎,別以為你有後台我就不敢動你。這次合作是省里決定的,不是你想拒絕就能拒絕的。」
蘇炎死活不同意,她強硬道:「這一回我還就靠關系走後台了。三和商社別想在海島建廠。」
「你你你你,你這個人怎麼說不通道理了?人家三和商社說了,他們公司已經具備了完美的處理廢水的能力。另外,如果咱們答應簽下這個項目,後面他們還會將核心產業挪過來。要知道他們公司的醫療用膠片技術十分先進。」省局領導氣了個半死,等蘇炎走後又罵咧了半個多小時。
女人就是死腦筋,想事情一點都不曉得拐彎。
不過不管如何,這次合作不能因為蘇炎的不配合就取消掉。
她後台再強硬,能硬得過老百姓?
省局領導直接讓人把這事傳給島上的百姓聽聽,他倒要看看蘇炎能不能抵擋得了老百姓的唾沫星子。
要知道三和商社開的工資比國內企業高三倍,各項福利都十分到位。
蘇炎攔著不讓三和商社投資建廠,不就是阻擋別人過好日子?
他倒要看看蘇炎能不能扛得了老百姓的謾罵和怒火。
與此同時蘇炎也氣得半死。她當然知道經濟的重要性,可是這麼好的招商條件引來個重度污染型企業,真的就這麼有必要了?
上輩子的蘇炎不能接受小鬼子核污水入海,這輩子自然也無法接受這樣重度污染的工廠坐落在海島上。
三和商社的算盤珠子撥得精嘞,一個無法在國內立足的工廠外遷到華國,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減少了本國的國民矛盾。
蘇炎心想著,自己就是拼著不幹了,也絕對會阻止下去。
省局領導說得對,她是有強硬後台的人,有時候她不介意動用動用關系。
對此周宣十分贊同,他道:「要不要我找爸媽先將關系備好?」
「還沒到這個地步。」
「我想著我得雙管齊下,這家廠子推了,就得有新的廠子填補進來,不然我怕沒辦法跟群眾交代。」
自從全國實行市場經濟後,市內工廠縱是再有蘇炎的提前部署和準備也仍然受了些波及。雖沒有大批量大批量地下崗潮,但並非百分百保證就業,再加上沒有空餘的崗位招新,某種程度來說T市內的就業問題仍舊十分嚴峻。
所以蘇炎得想法子招來新的工廠。
但是蘇炎對海島的招商十分謹慎。她事業的起步在海島也因為海島,這兒更是她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只是這麼一下子蘇炎還真不曉得應該招什麼新。
所以,先問問看島內現有工廠有沒有能力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
罐頭廠,奧不,如今改叫零食加工廠了,除了罐頭之外,廠里還生產各種各樣塑膠袋包裝的零食。
葛向陽見了蘇炎,他為難道:「領導,不是我不招人,是最近剛招過,人員都已經飽和了。」
「一個都招不了?」
「一個?那肯定可以,但是多了不行。」雖然廠里掙錢了,但廠子利潤也不是全由工廠支配。再加上之前出過事,葛向陽也不敢把步子跨得太大。
蘇炎無奈,但還是道:「行,一個名額就一個名額。」
葛向陽倒也聽了些風聲,就勸蘇炎道:「領導,要不我看你還是就同意省局安排得了。」
「畢竟如今拉一個外資建廠不容易。」
招商引資搞了許多年了,真的太不容易了。
「你還同意?人家化工廠廢水排到海里,污染了你們廠的近海漁場,我看你去外頭高價購買各種魚類蝦貝吧。」
「咱們島這麼點大?三和商社非得在這兒建廠?交通不便的,有什麼好處?」
「說不排污就真的不排了?你天天盯著?」
因為上輩子核污水事件,蘇炎對鬼子商社都沒什麼好印象。一個鼓吹工匠精神的地方,動不動就翻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