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衛南王隨手倒了一杯茶,低著頭掩去了表情,「皇兄久居深宮,才養成了天真的性子。他讓你去,你便去吧。」
「可.......」
「大同府緊鄰邊境重鎮,主將總督不可輕易變動。這幾萬大軍,豈是他想拿去就能拿的?」
陳清澹聞言附和點頭。
衛南王轉頭看向陳清澹,將茶杯推到他面前,「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借這個機會,清君側。我與張守志和周橋生糾纏了這麼久,早就該有個結局了。想必皇兄會給你密旨主統軍隊,你便借著密旨帶軍入京,肅清朝局。」
屆時皇帝在兵變中,神不知鬼不覺的被張守志「害死」了,由他這個親弟弟繼位,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陳清澹不得不佩服衛南王的腦子,轉眼就能借力打力。皇帝想要他帶兵入京,弄死衛南王等人。轉眼,衛南王就借這個機會殺掉政敵,奪位。
陳清澹收斂心神,「只是下官怕大同府總督不願配合。」
衛南王笑了笑,「明日我會給你一個信物和信,他會聽你的安排。你放心,我會派人隨身保護你的。」
陳清澹心中嗤笑,說是保護,不過是為了監視罷了。他面上不顯,感激道:「多謝王爺!」
談完了正事,衛南王沉默良久,應該是在心裡琢磨著計劃,卻並沒有對陳清澹說。
半晌後他神情緩和下來,看到陳清澹手裡還提著一個小酒壺,笑著打趣道:「你我這樣碰面的方式,倒是讓子澈破費了。」
陳清澹略帶羞赧,攥著小酒壺道:「王爺酒樓里的晴雪釀,入口清甜,飲完唇齒留香。內子一向喜歡,便是不來見王爺,下官偶爾也會來此為內子買一壺。」
「姜夫人既然好這口,錢言。」衛南王喚了一聲。
店小二隨後悄聲走進來,「王爺。」
衛南王吩咐道:「給陳大人多裝幾壺晴雪釀。」
陳清澹起身謝禮,「多謝王爺。」
「客氣什麼?」
過了一刻鐘,陳清澹雙手拎著六壺晴雪釀,離開了酒樓。
宮中封賞修史官員的聖旨,也蓋上了玉璽。陳清澹官降一品,被安排去了大同府當監察御史,明眼人都知道他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張守志和周橋生對皇帝突然的任官想法,揣摩了半晌。大同府是衛南王的地盤,身為皇帝近臣的陳清澹去了也做不了什麼。
看來皇帝並不是想奪權,只是單純為了給陳清澹鍍金,攢一攢政績,便於讓他遷升到近前罷了。
想起前幾個月,張守志駁回了皇帝提拔陳清澹的要求,他便理解了皇帝這個「鍍金提拔」的做法,也就放下了心中的疑慮。
第67章 人心百態人心百態
沒有了三方勢力的阻攔,聖旨在第二天就順利下發。同時,朝廷也做了人事調整,參與修撰前朝史的大部分人都調到了其他職位,留下幾個人繼續和新人們完善。
陳清澹這個在皇帝面前備受關注的新科狀元,也就成了一眾人的關注目標。
在翰林院已經蹲了十幾年的官員,酸溜溜地說:「還以為那小子能爬得多高?還不是被扔到了鳥不拉屎的地方?」
旁邊的同僚遲疑道:「聽聞陳清澹一向算學極佳,他去大同府任巡查御史,查帳對他來說應該很容易。」
「呵。大同府是邊陲之地,民風彪悍,時不時就有蠻夷來犯,日子苦得很。而且那裡的總督還是衛南王的人,他敢查帳嗎?不怕他不查,就怕他查出來要了他小命。」
同屋一共四人,只有一個老頭瞥了他們一眼,沒有摻和進這種事。在翰林院做了十多年的冷板凳,早就讓這群人看不清局勢了,變得眼界迂腐、心胸狹窄,宛如井底之蛙。
皇帝若真想提拔一個人,又何須政績?只怕陳清澹再次回京,就是升官的時候。那老頭轉念一想,大同府著實艱苦,也得陳清澹能回得來。
除了翰林院私下議論紛紛,陳清澹相熟識的幾個官員,也都把他交過去勉勵一番,自然少不了張守志和周橋生。
但最讓陳清澹意外的是,一直與他裝作不熟的楊知,居然特意給他傳授了許多當監察御史的方法和禁忌。
多年前,楊知曾去陳清澹故鄉賑災。陳清澹在他手底下幫過忙,甚至在楊知被人暗殺時救過他一命。
只不過楊知是一個中立的臣子,不願投靠任何勢力,所以和血雨腥風中心的陳清澹拉開距離,同樣入朝為官,平時基本不見面,也不交流。
楊知如今正是他的頂頭上司,都察院的右都御史。
陳清澹去都察院報導的時候,原本也是接觸不到頂頭上司的,但卻特意被楊知叫到了他的屋子裡。
楊知仔仔細細將監察御史的禁忌,一一告訴陳清澹,生怕陳清澹犯了什麼禁忌,再也回不到京城。這一講就過去了大半個時辰,才喝了口茶水,結束這個話題。
「多謝大人教誨。」陳清澹真心實意道謝,雖然他此行目的並不是為了巡視地方,但能遇到這樣苦口婆心的上司,當真是難得。
楊知端詳著陳清澹,忽而嘆息一聲,「人在朝中,身不由己。你來京城一年多,我也不曾與你喝上一杯。」
陳清澹道:「下官明白。」
楊知道:「陛下多年不插手朝政,但我知道陛下不是一個糊塗的人。只是我無能,幫不了陛下。他指派你去大同府,想必還有其他用意,只是我愚鈍猜不出來。」
陳清澹看著楊知,平日裡彈劾這個彈劾那個的右都御史,好似天天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力氣,此刻的神情竟有些憔悴。
楊知繼續道:「不過不管你在做什麼,你我如今都是為了陛下辦事。若是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可來找我。你在大同府所寫的奏摺文書,可直接送到我這裡,我會替你直接呈遞到陛下面前,以免被人阻攔。」
陳清澹和一群老狐狸虛與委蛇了一年,再次遇到這樣直白的老實人,竟愣了下,最後什麼也沒說,但恭敬地鞠了一躬。
陳清澹不是一個光明磊落的忠臣,他卻佩服這樣光明磊落的人。更何況楊知是知世故、不世故的光明磊落。
此番前往大同府,其中兇險重重。陳清澹回到家中後,陪姜蘇雪吃完飯,才說起自己要去大同府,卻拒絕了姜蘇雪的陪同。
他給姜老先生寫了一封信,雇了鏢局的隊伍,護送姜蘇雪回了娘家。
時局將亂,京城已經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在姜蘇雪離開的次日之後,陳清澹也要收拾收拾,準備啟程了。
只是在啟程之前,家裡迎來了幾位不速之客——衛南王派來的監視他的人。
不過陳清澹沒有想到的是,衛南王居然把他親爹陳余水給派來了。
這也並非難以理解,衛南王不僅僅要讓人監視他,更重要的是也要讓他老老實實的做事。
陳余水來到這裡,還可以靠著父子血緣關係,約束陳清澹的行動。萬一陳清澹不肯聽話為衛南王辦事,陳余水還可以出面「教訓」陳清澹。
這就是衛南王對陳清澹,明晃晃的道德綁架。
不過陳清澹自認,他自己並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第68章 大同府亂像朝廷對離京辦差並……
朝廷對離京辦差並沒有嚴格的時間要求,但是自然越快越好,不然上司和吏部就要追著屁股趕了。
陳清澹做好了準備,也沒有多留。他收拾好東西,帶著四個下屬,和衛南王送來的兩個人,便出發了。
大同府距離京城並不遠,快馬加鞭,一天一夜也就到了。但陳清澹還用不上快馬加鞭,他不緊不慢趕路,三天後便也到了大同府。
一路上,陳余水似乎想和陳清澹說什麼,最終卻也沒有說出口。或許父子多年未見,也沒什麼好說了。
快到大同府的時候,陳余水掀開馬車的窗簾,終於對車裡的陳清澹,開口道:「王爺是個仁善的,以後不會虧待你。」
陳清澹笑了下,「兒子明白。」
陳余水聽到陳清澹的自稱,臉皮動了下,沉默半晌後,催馬越過車隊,去前面探路。
陳清澹望著陳余水的背影,眸光幽深。這個突然跳出來的爹對衛南王如此忠心,恐怕會壞事。他得想個辦法忽悠住陳余水。
越是重感情的人,越是被容易感情拖累。陳清澹微微挑了下眉,放下馬車車廂的窗簾。
大同府緊鄰邊境,府城門口常年有守衛盤查身份。守衛士兵見陳清澹的車隊過來,伸手攔了下來,「什麼人?來大同府什麼目的?」
陳清澹把文書遞給車外的下屬,下屬轉交給守衛。
守衛仔細盤查,對比了一下吏部印璽,恭恭敬敬的送還給陳清澹,「陳大人,可要我為您帶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可.......」
「大同府緊鄰邊境重鎮,主將總督不可輕易變動。這幾萬大軍,豈是他想拿去就能拿的?」
陳清澹聞言附和點頭。
衛南王轉頭看向陳清澹,將茶杯推到他面前,「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借這個機會,清君側。我與張守志和周橋生糾纏了這麼久,早就該有個結局了。想必皇兄會給你密旨主統軍隊,你便借著密旨帶軍入京,肅清朝局。」
屆時皇帝在兵變中,神不知鬼不覺的被張守志「害死」了,由他這個親弟弟繼位,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陳清澹不得不佩服衛南王的腦子,轉眼就能借力打力。皇帝想要他帶兵入京,弄死衛南王等人。轉眼,衛南王就借這個機會殺掉政敵,奪位。
陳清澹收斂心神,「只是下官怕大同府總督不願配合。」
衛南王笑了笑,「明日我會給你一個信物和信,他會聽你的安排。你放心,我會派人隨身保護你的。」
陳清澹心中嗤笑,說是保護,不過是為了監視罷了。他面上不顯,感激道:「多謝王爺!」
談完了正事,衛南王沉默良久,應該是在心裡琢磨著計劃,卻並沒有對陳清澹說。
半晌後他神情緩和下來,看到陳清澹手裡還提著一個小酒壺,笑著打趣道:「你我這樣碰面的方式,倒是讓子澈破費了。」
陳清澹略帶羞赧,攥著小酒壺道:「王爺酒樓里的晴雪釀,入口清甜,飲完唇齒留香。內子一向喜歡,便是不來見王爺,下官偶爾也會來此為內子買一壺。」
「姜夫人既然好這口,錢言。」衛南王喚了一聲。
店小二隨後悄聲走進來,「王爺。」
衛南王吩咐道:「給陳大人多裝幾壺晴雪釀。」
陳清澹起身謝禮,「多謝王爺。」
「客氣什麼?」
過了一刻鐘,陳清澹雙手拎著六壺晴雪釀,離開了酒樓。
宮中封賞修史官員的聖旨,也蓋上了玉璽。陳清澹官降一品,被安排去了大同府當監察御史,明眼人都知道他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張守志和周橋生對皇帝突然的任官想法,揣摩了半晌。大同府是衛南王的地盤,身為皇帝近臣的陳清澹去了也做不了什麼。
看來皇帝並不是想奪權,只是單純為了給陳清澹鍍金,攢一攢政績,便於讓他遷升到近前罷了。
想起前幾個月,張守志駁回了皇帝提拔陳清澹的要求,他便理解了皇帝這個「鍍金提拔」的做法,也就放下了心中的疑慮。
第67章 人心百態人心百態
沒有了三方勢力的阻攔,聖旨在第二天就順利下發。同時,朝廷也做了人事調整,參與修撰前朝史的大部分人都調到了其他職位,留下幾個人繼續和新人們完善。
陳清澹這個在皇帝面前備受關注的新科狀元,也就成了一眾人的關注目標。
在翰林院已經蹲了十幾年的官員,酸溜溜地說:「還以為那小子能爬得多高?還不是被扔到了鳥不拉屎的地方?」
旁邊的同僚遲疑道:「聽聞陳清澹一向算學極佳,他去大同府任巡查御史,查帳對他來說應該很容易。」
「呵。大同府是邊陲之地,民風彪悍,時不時就有蠻夷來犯,日子苦得很。而且那裡的總督還是衛南王的人,他敢查帳嗎?不怕他不查,就怕他查出來要了他小命。」
同屋一共四人,只有一個老頭瞥了他們一眼,沒有摻和進這種事。在翰林院做了十多年的冷板凳,早就讓這群人看不清局勢了,變得眼界迂腐、心胸狹窄,宛如井底之蛙。
皇帝若真想提拔一個人,又何須政績?只怕陳清澹再次回京,就是升官的時候。那老頭轉念一想,大同府著實艱苦,也得陳清澹能回得來。
除了翰林院私下議論紛紛,陳清澹相熟識的幾個官員,也都把他交過去勉勵一番,自然少不了張守志和周橋生。
但最讓陳清澹意外的是,一直與他裝作不熟的楊知,居然特意給他傳授了許多當監察御史的方法和禁忌。
多年前,楊知曾去陳清澹故鄉賑災。陳清澹在他手底下幫過忙,甚至在楊知被人暗殺時救過他一命。
只不過楊知是一個中立的臣子,不願投靠任何勢力,所以和血雨腥風中心的陳清澹拉開距離,同樣入朝為官,平時基本不見面,也不交流。
楊知如今正是他的頂頭上司,都察院的右都御史。
陳清澹去都察院報導的時候,原本也是接觸不到頂頭上司的,但卻特意被楊知叫到了他的屋子裡。
楊知仔仔細細將監察御史的禁忌,一一告訴陳清澹,生怕陳清澹犯了什麼禁忌,再也回不到京城。這一講就過去了大半個時辰,才喝了口茶水,結束這個話題。
「多謝大人教誨。」陳清澹真心實意道謝,雖然他此行目的並不是為了巡視地方,但能遇到這樣苦口婆心的上司,當真是難得。
楊知端詳著陳清澹,忽而嘆息一聲,「人在朝中,身不由己。你來京城一年多,我也不曾與你喝上一杯。」
陳清澹道:「下官明白。」
楊知道:「陛下多年不插手朝政,但我知道陛下不是一個糊塗的人。只是我無能,幫不了陛下。他指派你去大同府,想必還有其他用意,只是我愚鈍猜不出來。」
陳清澹看著楊知,平日裡彈劾這個彈劾那個的右都御史,好似天天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力氣,此刻的神情竟有些憔悴。
楊知繼續道:「不過不管你在做什麼,你我如今都是為了陛下辦事。若是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可來找我。你在大同府所寫的奏摺文書,可直接送到我這裡,我會替你直接呈遞到陛下面前,以免被人阻攔。」
陳清澹和一群老狐狸虛與委蛇了一年,再次遇到這樣直白的老實人,竟愣了下,最後什麼也沒說,但恭敬地鞠了一躬。
陳清澹不是一個光明磊落的忠臣,他卻佩服這樣光明磊落的人。更何況楊知是知世故、不世故的光明磊落。
此番前往大同府,其中兇險重重。陳清澹回到家中後,陪姜蘇雪吃完飯,才說起自己要去大同府,卻拒絕了姜蘇雪的陪同。
他給姜老先生寫了一封信,雇了鏢局的隊伍,護送姜蘇雪回了娘家。
時局將亂,京城已經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在姜蘇雪離開的次日之後,陳清澹也要收拾收拾,準備啟程了。
只是在啟程之前,家裡迎來了幾位不速之客——衛南王派來的監視他的人。
不過陳清澹沒有想到的是,衛南王居然把他親爹陳余水給派來了。
這也並非難以理解,衛南王不僅僅要讓人監視他,更重要的是也要讓他老老實實的做事。
陳余水來到這裡,還可以靠著父子血緣關係,約束陳清澹的行動。萬一陳清澹不肯聽話為衛南王辦事,陳余水還可以出面「教訓」陳清澹。
這就是衛南王對陳清澹,明晃晃的道德綁架。
不過陳清澹自認,他自己並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第68章 大同府亂像朝廷對離京辦差並……
朝廷對離京辦差並沒有嚴格的時間要求,但是自然越快越好,不然上司和吏部就要追著屁股趕了。
陳清澹做好了準備,也沒有多留。他收拾好東西,帶著四個下屬,和衛南王送來的兩個人,便出發了。
大同府距離京城並不遠,快馬加鞭,一天一夜也就到了。但陳清澹還用不上快馬加鞭,他不緊不慢趕路,三天後便也到了大同府。
一路上,陳余水似乎想和陳清澹說什麼,最終卻也沒有說出口。或許父子多年未見,也沒什麼好說了。
快到大同府的時候,陳余水掀開馬車的窗簾,終於對車裡的陳清澹,開口道:「王爺是個仁善的,以後不會虧待你。」
陳清澹笑了下,「兒子明白。」
陳余水聽到陳清澹的自稱,臉皮動了下,沉默半晌後,催馬越過車隊,去前面探路。
陳清澹望著陳余水的背影,眸光幽深。這個突然跳出來的爹對衛南王如此忠心,恐怕會壞事。他得想個辦法忽悠住陳余水。
越是重感情的人,越是被容易感情拖累。陳清澹微微挑了下眉,放下馬車車廂的窗簾。
大同府緊鄰邊境,府城門口常年有守衛盤查身份。守衛士兵見陳清澹的車隊過來,伸手攔了下來,「什麼人?來大同府什麼目的?」
陳清澹把文書遞給車外的下屬,下屬轉交給守衛。
守衛仔細盤查,對比了一下吏部印璽,恭恭敬敬的送還給陳清澹,「陳大人,可要我為您帶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