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頁
「不,不會的,你不是說只是有可能嗎?皇上自有祖宗庇佑,絕不會出現那種情況的,你莫要危言聳聽。」不等康熙做出反應,宜敏首先激動地反駁起來,她撫摸著康熙的臉安撫道,「皇上不要放在心上,郭笑不是說自己學藝不精嗎?他治不了不代表沈行濟不行啊?沈院正可是真正能夠妙手回春的高人,肯定能讓皇上恢復如初的,皇上千萬莫要胡思亂想,知道嗎?」
康熙感受到宜敏的手在微微顫抖,心中剛剛洶湧而起的波濤被他強行壓抑住,面對宜敏惶恐無助的眸子,他艱難地扯起一抹微笑:「敏兒莫哭,朕身為天子,不是那麼容易被打倒的,朕會等到沈老到來的,以他老人家的醫術,朕定能無恙。」
「對對,皇上這麼想就對了。」宜敏見康熙思路清晰,沒有因為郭笑的言辭而激動,頓時破涕為笑,連忙擦去臉上淚痕,端過一旁的湯藥勸道,「您先吃藥恢復傷勢,沈老他們坐船南下,因為之前河道塌方,如今正換乘快馬趕來,等你睡一覺醒來,想必就能看見沈老了。」
康熙眼神微動,顯然是聽進去了這番話,配合地張嘴喝藥,也許是藥里加了止痛安眠的成分,康熙很快就沉沉睡去,甚至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第360章 大結局(中)
宜敏眼神如劍一般射在郭笑臉上,沉聲呵斥道:「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皇上如今傷勢沉重,你這般刺激他究竟是何居心?本宮不信你行醫多年,不明白病人情緒穩定的重要性?」
郭笑面對宜敏聲色俱厲的指責,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躺在榻上康熙,冷笑了一聲:「草民是漢人,肯出手救治大清皇帝已經是破例了,照顧他的心情可不在草民的治療範圍內,若非看著皇后愛民如子的份上,我沒一針扎死他都算是克制了。」
宜敏頓時神色一滯,冷厲的眼神頓時軟和了下來,半晌才嘆了口氣,起身施了一禮:「是本宮失禮了,郭神醫醫者仁心,肯出手搭救已經是救命大恩,還望神醫莫要往心裡去。」她知道郭笑與大清有血海深仇,所以即使他的師傅高居太醫院院正,他也從不往京城而去,寧可在五湖四海流浪,做一個懸壺濟世的遊方醫生。
郭笑頓時手足無措地站了起來,想伸手去扶又連忙縮了回來,急道:「皇后娘娘快快清起,笑受之有愧。笑固然仇恨大清皇帝,但是此事與娘娘無關,娘娘的善親堂恩澤天下二十餘載,救助的平民百姓不知凡幾,娘娘但有吩咐,笑莫敢不從。」
宜敏蒼白的臉上露出淡淡的苦笑,她緩緩地、艱難地搖了搖頭,起身朝外走去,郭笑亦步亦趨地跟著。
直到遠離康熙所能聽到的距離,宜敏的聲音才沉重而哀傷地響起:「其實本宮明白神醫所言乃是事實,本宮並非完全不通醫理,脊柱之傷向來只能聽天由命,只是皇上不是普通人,他若是真的絕望了,會做出什麼樣可怕的事情沒人知道!」
郭笑的臉色變了,他終於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只聽宜敏繼續道:「如今天下剛剛平定不久,但是滿蒙漢依然矛盾重重,若是皇上折在江南道的消息傳出去,無論皇室宗親,還是朝廷百官都不會善罷甘休,本宮擔心當年大清入關時的慘劇會再度重演,所以此時此刻,決不能讓人知道皇上的真實傷情,至少在皇上回京之前,絕對要瞞得死死的,你明白嗎?!」
郭笑聞言如遭雷擊,全身抖如篩康,汗如雨下,大清入關時的慘劇是什麼他簡直不要太清楚,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時至今日依然是血淋漓的血債,他清楚地知道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並不是開玩笑的,而這一切可能就源自於他剛剛的意氣用事,代價卻要用江南無數漢人百姓的血淚來償還。
不!不行!絕不可以!郭笑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泣聲道:「郭笑死不足惜,只求莫要連累無辜之人。求皇后娘娘慈悲,救救江南這無數百姓的性命吧!郭笑願為娘娘赴湯蹈火,在在所不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他再是鐵骨錚錚,也背負不起這十數萬條人命吶。
宜敏微微側身,低頭看著徹底崩潰的郭笑,眼中閃過一絲流光,終於緩緩鬆開了緊握的雙拳,掌心傳來一陣刺痛,卻抵不過內心的輕鬆,總算將郭笑這個意外出現的人物徹底掌控住了,她可不像謀劃到最後關頭卻功虧一簣。
這時承瑞帶著胤禛幾人快步衝進了小院,見那郭神醫跪在自家額娘腳邊,頓時就是心裡一咯噔,湧起了不好的預感,他難得有些躊躇不前起來,跟著他身後的胤禛、胤禶和胤祺更是噤若寒蟬,最後還是阿魯玳當先衝上去,拉著宜敏的手追問道:「額娘,皇阿瑪怎麼樣了?郭神醫為什麼跪著?」
宜敏一看承瑞幾人的臉色就知道他們想歪了,她擠出一絲微笑道:「你皇阿瑪沒事,剛剛已經醒了,這會吃了藥又睡下了,你們進去看看吧,只是莫要吵醒了皇上。」
承瑞幾人頓時全身一松,陰沉了好幾天的臉終於放晴了,連忙快步走了進去,之前他們可是都被關在院子外面,生怕打擾了神醫的救治。
阿魯玳沒有急著進去,她敏銳地感覺到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拉著宜敏的袖子撒嬌道:「額娘還沒說神醫為什麼跪著呢?神醫治好了皇阿瑪,不是大功一件嗎?」她垂眸審視了一眼滿頭大汗的郭笑,心中略過各種猜測。
宜敏拉開阿魯玳拉著她的手,俯身去扶依然跪在地上的郭笑,柔聲道:「郭神醫能夠將皇上從鬼門關拉回來,本宮已經感激不盡了,如何能再奢求皇上能完全恢復如初呢?」
郭笑也不是個蠢人,自然察覺到阿哥公主們懷疑的視線,連忙接過皇后給的梯子:「草民慚愧,皇上的傷勢著實太過棘手,目前只能先幫皇上穩住傷勢,想要進一步治療恐怕要等家師前來了,都怪草民學藝不精,無法為皇上、娘娘分憂。」
宜敏峨眉緊蹙,輕輕嘆口氣:「這如何能夠怪你?須知數日前皇上的傷勢連太醫都束手無策,若非郭神醫及時出現,皇上才能轉危為安,此等大恩絕不敢忘,又豈會不知好歹地怪責於你?」
阿魯玳聽完這話,頓時就明白了原委,想必是皇阿瑪醒來後發現自己傷勢沉重,而郭神醫不敢保證能夠將皇阿瑪醫治好,這才跪地向皇額娘請罪,這麼一想她頓時就釋然了,連同裡面豎著耳朵偷聽的阿哥們也都聽懂了,自家皇阿瑪的傷勢有目共睹,當真是一隻腳踏進鬼門關的那種,人家辛辛苦苦把人撈了回來,若是還要責怪人家沒能徹底治好,那可真是不知好歹了。
承瑞當先走了出來,對著郭笑深施一禮:「本王多謝郭神醫救皇阿瑪一命,日後但有要求,本王決不推辭。」緊隨其後的胤禛等人也跟著施禮,連阿魯玳也不例外。
郭笑有些手足無措地連連回禮:「草民不過一山野之人,治病救人乃是本分,不敢受此大禮。至於瑞親王所言,草民別無所求,只希望等家師接手皇上的傷情之後,王爺能放草民離去,繼續懸壺濟世,遊方天下。」
承瑞聞言沉默了片刻,再次施禮:「神醫果然人品高潔,醫者仁心,本王豈有不應之理?只是本王言出無悔,之前的承諾依然有效,此乃本王的信物,未來只要神醫持此信物,可至任何朝廷驛站傳書於本王。」
他扯下腰間配飾遞了過去,上面雕刻著專屬於瑞親王的雲紋標記,可以說是一枚另類的通行證,代表著瑞親王府的臉面,不要說驛站了,各級官員見了都要矮上一頭,算得上一件保命符了。
郭笑哪裡敢去接這個燙手山芋,求救似得看向皇后,卻見宜敏笑著點了點頭:「神醫收下吧,若非本宮物件不可輕易送人,本宮倒也想著贈你一枚信物以作感謝呢!」
郭笑聞言頓時一個哆嗦,連忙接過了瑞親王手裡的配飾,皇后的貼身之物他哪裡敢收?這麼一對比,瑞親王的信物頓時就不燙手了。
阿魯玳幾人看著郭笑的模樣,頓時有些失笑,還真是個老實人,隨便嚇唬一下就聽話了,皇額娘怎麼可能把貼身信物送給外男呢?真那樣的話,那就不是報恩,而是報仇了吧?
隔日,沈行濟帶著一群御醫晝夜兼程趕到蘇州,不等歇口氣就立即去給康熙診脈,手指一搭上康熙的手腕,沒多久沈行濟就倒吸一口冷氣,這等傷勢……這等傷勢居然還能活?他或許小看了自家徒弟的本事了。
不過沈行濟人老成精,面上依然不動聲色,示意其他御醫也來一同會診,最終結果就是皇上傷勢沉重,而江南一代缺醫少藥,加上水土濕氣重,不利於養傷,都是建議走水路進京,集合整個太醫院之力為皇上調養,或許還有一線恢復的可能。
康熙一聽這話,頓時心就涼了半截,這些太醫什麼德行他能不知道嗎?真要能治在哪裡都能治,如此推脫就是打著法不責眾,多拉幾個下水的主意。
他單獨留下沈行濟詢問了自己的傷情,面對自己的忘年交,沈行濟終究不忍讓他蒙在骨里,嘆了口氣將實情告知,他的脊椎受到重創,差點就要斷成幾節,即使以後長好了,也不可能恢復如初,運氣好的話還能有點知覺,運氣不好恐怕連生活都無法自理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康熙感受到宜敏的手在微微顫抖,心中剛剛洶湧而起的波濤被他強行壓抑住,面對宜敏惶恐無助的眸子,他艱難地扯起一抹微笑:「敏兒莫哭,朕身為天子,不是那麼容易被打倒的,朕會等到沈老到來的,以他老人家的醫術,朕定能無恙。」
「對對,皇上這麼想就對了。」宜敏見康熙思路清晰,沒有因為郭笑的言辭而激動,頓時破涕為笑,連忙擦去臉上淚痕,端過一旁的湯藥勸道,「您先吃藥恢復傷勢,沈老他們坐船南下,因為之前河道塌方,如今正換乘快馬趕來,等你睡一覺醒來,想必就能看見沈老了。」
康熙眼神微動,顯然是聽進去了這番話,配合地張嘴喝藥,也許是藥里加了止痛安眠的成分,康熙很快就沉沉睡去,甚至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第360章 大結局(中)
宜敏眼神如劍一般射在郭笑臉上,沉聲呵斥道:「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皇上如今傷勢沉重,你這般刺激他究竟是何居心?本宮不信你行醫多年,不明白病人情緒穩定的重要性?」
郭笑面對宜敏聲色俱厲的指責,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躺在榻上康熙,冷笑了一聲:「草民是漢人,肯出手救治大清皇帝已經是破例了,照顧他的心情可不在草民的治療範圍內,若非看著皇后愛民如子的份上,我沒一針扎死他都算是克制了。」
宜敏頓時神色一滯,冷厲的眼神頓時軟和了下來,半晌才嘆了口氣,起身施了一禮:「是本宮失禮了,郭神醫醫者仁心,肯出手搭救已經是救命大恩,還望神醫莫要往心裡去。」她知道郭笑與大清有血海深仇,所以即使他的師傅高居太醫院院正,他也從不往京城而去,寧可在五湖四海流浪,做一個懸壺濟世的遊方醫生。
郭笑頓時手足無措地站了起來,想伸手去扶又連忙縮了回來,急道:「皇后娘娘快快清起,笑受之有愧。笑固然仇恨大清皇帝,但是此事與娘娘無關,娘娘的善親堂恩澤天下二十餘載,救助的平民百姓不知凡幾,娘娘但有吩咐,笑莫敢不從。」
宜敏蒼白的臉上露出淡淡的苦笑,她緩緩地、艱難地搖了搖頭,起身朝外走去,郭笑亦步亦趨地跟著。
直到遠離康熙所能聽到的距離,宜敏的聲音才沉重而哀傷地響起:「其實本宮明白神醫所言乃是事實,本宮並非完全不通醫理,脊柱之傷向來只能聽天由命,只是皇上不是普通人,他若是真的絕望了,會做出什麼樣可怕的事情沒人知道!」
郭笑的臉色變了,他終於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只聽宜敏繼續道:「如今天下剛剛平定不久,但是滿蒙漢依然矛盾重重,若是皇上折在江南道的消息傳出去,無論皇室宗親,還是朝廷百官都不會善罷甘休,本宮擔心當年大清入關時的慘劇會再度重演,所以此時此刻,決不能讓人知道皇上的真實傷情,至少在皇上回京之前,絕對要瞞得死死的,你明白嗎?!」
郭笑聞言如遭雷擊,全身抖如篩康,汗如雨下,大清入關時的慘劇是什麼他簡直不要太清楚,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時至今日依然是血淋漓的血債,他清楚地知道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並不是開玩笑的,而這一切可能就源自於他剛剛的意氣用事,代價卻要用江南無數漢人百姓的血淚來償還。
不!不行!絕不可以!郭笑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泣聲道:「郭笑死不足惜,只求莫要連累無辜之人。求皇后娘娘慈悲,救救江南這無數百姓的性命吧!郭笑願為娘娘赴湯蹈火,在在所不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他再是鐵骨錚錚,也背負不起這十數萬條人命吶。
宜敏微微側身,低頭看著徹底崩潰的郭笑,眼中閃過一絲流光,終於緩緩鬆開了緊握的雙拳,掌心傳來一陣刺痛,卻抵不過內心的輕鬆,總算將郭笑這個意外出現的人物徹底掌控住了,她可不像謀劃到最後關頭卻功虧一簣。
這時承瑞帶著胤禛幾人快步衝進了小院,見那郭神醫跪在自家額娘腳邊,頓時就是心裡一咯噔,湧起了不好的預感,他難得有些躊躇不前起來,跟著他身後的胤禛、胤禶和胤祺更是噤若寒蟬,最後還是阿魯玳當先衝上去,拉著宜敏的手追問道:「額娘,皇阿瑪怎麼樣了?郭神醫為什麼跪著?」
宜敏一看承瑞幾人的臉色就知道他們想歪了,她擠出一絲微笑道:「你皇阿瑪沒事,剛剛已經醒了,這會吃了藥又睡下了,你們進去看看吧,只是莫要吵醒了皇上。」
承瑞幾人頓時全身一松,陰沉了好幾天的臉終於放晴了,連忙快步走了進去,之前他們可是都被關在院子外面,生怕打擾了神醫的救治。
阿魯玳沒有急著進去,她敏銳地感覺到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拉著宜敏的袖子撒嬌道:「額娘還沒說神醫為什麼跪著呢?神醫治好了皇阿瑪,不是大功一件嗎?」她垂眸審視了一眼滿頭大汗的郭笑,心中略過各種猜測。
宜敏拉開阿魯玳拉著她的手,俯身去扶依然跪在地上的郭笑,柔聲道:「郭神醫能夠將皇上從鬼門關拉回來,本宮已經感激不盡了,如何能再奢求皇上能完全恢復如初呢?」
郭笑也不是個蠢人,自然察覺到阿哥公主們懷疑的視線,連忙接過皇后給的梯子:「草民慚愧,皇上的傷勢著實太過棘手,目前只能先幫皇上穩住傷勢,想要進一步治療恐怕要等家師前來了,都怪草民學藝不精,無法為皇上、娘娘分憂。」
宜敏峨眉緊蹙,輕輕嘆口氣:「這如何能夠怪你?須知數日前皇上的傷勢連太醫都束手無策,若非郭神醫及時出現,皇上才能轉危為安,此等大恩絕不敢忘,又豈會不知好歹地怪責於你?」
阿魯玳聽完這話,頓時就明白了原委,想必是皇阿瑪醒來後發現自己傷勢沉重,而郭神醫不敢保證能夠將皇阿瑪醫治好,這才跪地向皇額娘請罪,這麼一想她頓時就釋然了,連同裡面豎著耳朵偷聽的阿哥們也都聽懂了,自家皇阿瑪的傷勢有目共睹,當真是一隻腳踏進鬼門關的那種,人家辛辛苦苦把人撈了回來,若是還要責怪人家沒能徹底治好,那可真是不知好歹了。
承瑞當先走了出來,對著郭笑深施一禮:「本王多謝郭神醫救皇阿瑪一命,日後但有要求,本王決不推辭。」緊隨其後的胤禛等人也跟著施禮,連阿魯玳也不例外。
郭笑有些手足無措地連連回禮:「草民不過一山野之人,治病救人乃是本分,不敢受此大禮。至於瑞親王所言,草民別無所求,只希望等家師接手皇上的傷情之後,王爺能放草民離去,繼續懸壺濟世,遊方天下。」
承瑞聞言沉默了片刻,再次施禮:「神醫果然人品高潔,醫者仁心,本王豈有不應之理?只是本王言出無悔,之前的承諾依然有效,此乃本王的信物,未來只要神醫持此信物,可至任何朝廷驛站傳書於本王。」
他扯下腰間配飾遞了過去,上面雕刻著專屬於瑞親王的雲紋標記,可以說是一枚另類的通行證,代表著瑞親王府的臉面,不要說驛站了,各級官員見了都要矮上一頭,算得上一件保命符了。
郭笑哪裡敢去接這個燙手山芋,求救似得看向皇后,卻見宜敏笑著點了點頭:「神醫收下吧,若非本宮物件不可輕易送人,本宮倒也想著贈你一枚信物以作感謝呢!」
郭笑聞言頓時一個哆嗦,連忙接過了瑞親王手裡的配飾,皇后的貼身之物他哪裡敢收?這麼一對比,瑞親王的信物頓時就不燙手了。
阿魯玳幾人看著郭笑的模樣,頓時有些失笑,還真是個老實人,隨便嚇唬一下就聽話了,皇額娘怎麼可能把貼身信物送給外男呢?真那樣的話,那就不是報恩,而是報仇了吧?
隔日,沈行濟帶著一群御醫晝夜兼程趕到蘇州,不等歇口氣就立即去給康熙診脈,手指一搭上康熙的手腕,沒多久沈行濟就倒吸一口冷氣,這等傷勢……這等傷勢居然還能活?他或許小看了自家徒弟的本事了。
不過沈行濟人老成精,面上依然不動聲色,示意其他御醫也來一同會診,最終結果就是皇上傷勢沉重,而江南一代缺醫少藥,加上水土濕氣重,不利於養傷,都是建議走水路進京,集合整個太醫院之力為皇上調養,或許還有一線恢復的可能。
康熙一聽這話,頓時心就涼了半截,這些太醫什麼德行他能不知道嗎?真要能治在哪裡都能治,如此推脫就是打著法不責眾,多拉幾個下水的主意。
他單獨留下沈行濟詢問了自己的傷情,面對自己的忘年交,沈行濟終究不忍讓他蒙在骨里,嘆了口氣將實情告知,他的脊椎受到重創,差點就要斷成幾節,即使以後長好了,也不可能恢復如初,運氣好的話還能有點知覺,運氣不好恐怕連生活都無法自理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