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間一晃來到沈延當上親王這天,吃醉了酒的沈延對他說,想借聯姻鞏固勢力,有一人選極為合適。

  紀修予親自選禮挑日、登門說親,十里紅妝迎文皇后入了沈家的門。

  文皇后嫁給沈延,紀修予安慰自己,道:也好,起碼得他輔佐,沈延勢必繼天立極,她的家世亦可撐起皇后之位,屆時便不用擔心她遇人不淑、難以自保了。

  畢竟他只是個太監,一輩子陷在深宮的卑賤之軀,除了眼睜睜看著別人予她幸福外,又能做得了什麼呢。

  如果沈延是個好性的,他不會做出僭越之事,反而還會為二人琴瑟和鳴打心底里高興。

  然,回顧文皇后短暫一生,唯一快樂過的日子,居然硬生生截止到沈延登基之前的時光。

  自坐上那把鎏金龍椅,沈延撕開偽裝已久的人皮,露出烏七八糟的內里來。

  曾經那些對外謙謙君子、對內相敬如賓全都是假象,竟連與他最親近的紀修予都未看透過,沈延既達目的,不再掩飾內心深處瘋癲張狂的本質,狂風驟雨般開啟了荒淫無道的後半生。

  似是要一心補償謹慎忙碌的前半生,沈延不再費心前朝,荒廢政業,全權丟給紀修予處理,自己則瘋狂沉迷於鋪張奢華與奇珍女色之中。

  大家閨秀出身的文皇后自然無法接受,從前溫潤如玉的夫君怎會在一夜之間變得放浪形骸,是以沈延雖如他承諾許了她一國之母的後位,文皇后仍日日惆悵,身子也是在這時漸漸弱了下去。

  紀修予全然無措。

  他是一人之下的權宦,天底下幾乎沒有他辦不到的事。

  唯有一樣,他永遠無法違逆沈延,就像再兇猛嗜血的獵犬,也得乖乖從主人手底下討食一樣。

  更何況後宮之事,他一介宦官,本就更應加以避諱,也就遑論置喙一二了。

  紀修予只能在沈延流連其他宮妃處時,小心避著人,多去文皇后宮裡相陪。

  但紀修予能給文皇后的微末關照,並非她真正想要,也根本無法平息她心中愈發深重的哀怨愁苦。

  杯水車薪,徒勞無功,女人身心狀態每況愈下。

  正當紀修予焦頭爛額之際,後宮傳來文皇后有孕的消息,這對全天下來說都是莫大的喜事,唯有紀修予擔心她的身子能否挨過這道鬼門關。

  文皇后將全部希望寄托在腹中小兒身上——這是沈延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孩子,既是長子,又是嫡子,她不信沈延能不重視。

  可現實不是每次都能遂如人願的。

  文皇后生產不順,千難萬險誕下沈君鐸後身子更加虧空虛弱,紀修予花高價從緣生城購入大量珍稀藥材,請了太醫院資質最深的太醫,夜以繼日替文皇后調養身子,總算將這條命保了下來。

  沈延確實為自己第一個孩子高興了一陣,但也只是一陣子。

  更沒能按照文皇后所期待的,哪怕當不成盡責的父親,也理應成為一名好國君,只可惜,沈延兩樣都相差甚遠。

  文皇后眼見希望破滅,頓感心如死灰,僅存一息,全賴名貴藥材和神醫聖手吊著口氣。

  直到沈君鐸滿月,沈延親口答應赴宴,卻在前一天夜裡與新寵纏至清晨,當天一覺睡到晚,無人敢擾。

  文皇后枯等一日,還要強顏歡笑應付賓客,終是熬幹了最後的心氣。

  晚間還溫婉笑著囑咐奶娘照看好小皇子的人,第二天不至黎明就斷了氣。

  午夜彌留之際,整座寢殿空蕩蕩的,只有紀修予陪在身邊。

  她覺得冷,紀修予第一次與她親近,小心翼翼環抱著她,讓她靠在自己懷裡,聽她輕聲細語地追憶從前、交代後事。

  沒有一句怨言,無論是對沈延,還是命運。

  紀修予始終默默聽著,咸苦的眼淚滴到她臉上,文皇后卻笑,讓他別為自己傷神,今後都要仰仗他多費心。

  「修予啊……」

  紀修予還在等她下文,誰知過了幾息,他輕聲喚她閨名小字,卻再也等不到懷中人響應。

  文皇后死了,最後只留下一聲嘆息。

  仿佛除了紀修予真情實感地為她流過淚,無人在意這位已經誕下皇室嫡長子、性子柔弱的先皇后,更多則一早惦記上了她的位子,沈延的濫情讓他們都覺得自家女兒亦有機會上位。

  不料沈延像是解開了最後一道束縛,更加無視祖宗法度地虛度光陰,連繼後也不願再立,就這麼後位空懸著度日,而一眾大臣均已習慣君主這般行事,便不再提起這茬。

  想必,這也是紀修予甘願繼續聽命於沈延的原因之一罷。

  比起徒勞歸束沈延,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便是將沈君鐸培養成人。

  ——說句後話,有沈延、紀修予作長輩,沈君鐸沒長歪,就已經是天大的不易了。

  他時時向沈君鐸講述故去文皇后的事,不希望她的親生骨肉與她生分,可也正是這個緣故,讓頭腦簡單的沈君鐸心生疑竇:紀掌印為何如此懷念,連父皇都不甚提起、自己更憶不起長相的生母文皇后?

  也就有了之後沈清岸故意引他在宣樂帝床前吐露內心猜疑一事。

  「你不過是一個沒了根的、不中用的、醜陋至極的太監!朕……朕如此信任你,讓你,位列群臣之上,免除一切禮節,想做的、所求的無一不應!」

  「莫說是太監…就算世家、新貴,往前…或是往後,再數上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也沒有一人,能同你這般殊榮!」

  「這些年來,朕自問待你問心無愧,可你、可你……」回憶結束,耳邊響起宣樂帝怒不可遏的吼聲。

  「問心無愧,」紀修予玩味地重複,「好一句,問心無愧。」

  宣樂帝瞪圓了眼睛,等著聽紀修予如何詭辯。

  「我真後悔,把你這種人扶上不屬於你的位置。」紀修予面色沉了下來,「若非先皇后有托,我早一刀殺了你了。」

  話中恨意不似作假,饒是宣樂帝再胡塗,也知道紀修予確有數步之內取他狗命的本事,很快想到這一點,嚇得宣樂帝連聲口呼「護駕」,竟是連嗓音都走了調,聽上去頗有幾分滑稽可笑。

  很快有許青野所率手下扮成的御前侍衛衝進殿內,將依舊跪在地上的紀修予團團圍住,手中出了鞘的長刀毫不猶豫架到他頸側,還有手持鎖鏈的,在宣樂帝厲聲叫嚷「把他給朕拿下」後,快步上前,緊緊綁縛住了這位司禮監的掌印太監。

  生怕他有出手傷人的機會。

  「把他給朕…給朕關到天牢里去……」

  紀修予被帶了下去,可他在離開寢殿的這段路上,始終回頭死死盯著宣樂帝。

  ——那眼神陰森可怖,一如跗骨之蛆腐蝕著宣樂帝搖搖欲墜的心神。

  「反了…都反了……!」宣樂帝好似怕極,渾濁的瞳仁深處緊縮起來,乾癟的嘴唇不停顫抖:「殺了他……不,把他關起來……把他撤職……」

  「林鹿、林鹿……」他求助的目光轉到林鹿身上,懇求般道:「你來,這司禮監掌印之位…沒人比你更合適…林鹿……」

  被叫到名字的人兩步上前,輕聲應了:「謝主隆恩。」

  「下去…都下去吧,」宣樂帝渾身微微打著顫,「朕想自己一個人靜靜……」

  林鹿與沈行舟退了出去,剩下沈清岸、許青野留在原地未動。

  興京地處北地,夜裡吹來的風還是帶著絲絲涼意,二人並肩走下殿階。

  今夜無月,暗處里漆黑一片,宮道兩旁幽幽燈光照亮了腳下的路。

  沈行舟輕輕打了個寒噤,走在他身側的林鹿有所感,試探著勾了他手指,後者很快攏著林鹿的手攥在了自己掌心,微微用力。

  林鹿張了張嘴,想要說點什麼。

  「我沒事,」沈行舟沖他很淡地笑了笑,「皇上他…罪有應得,我明白。」

  「生在帝王家,好像身子裡流淌的血都比旁人更涼些,」沈行舟故作輕鬆地牽著林鹿,邊走邊道:「可我不想像他們一樣,不信你摸摸看,我還是熱乎乎的呢。」沈行舟從一開始攥著他手,換成兩人雙手交握的姿勢,沒鬆開。

  林鹿偷偷撓了下他手心,換來沈行舟更用力地握著他。

  「不用擔心我,我說真的,」沈行舟眼睛亮亮地看了林鹿一眼,又很快扭過頭,專注看向足尖前那一小片地方,「我只是…莫名…有些傷感,不不,沒有覺得他不該死的意思…哎呀,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沈行舟抹了下眼睛。

  林鹿拉著他站定,轉到沈行舟面前,認真看著他。

  「父輩的事情,非是你我能夠左右。」林鹿微微昂頭,伸手撫上沈行舟面頰,手指輕輕擦向他沾濕的眼尾,「世間本就是因果輪替的道理,誰種因,誰承果。沈延做了什麼是他咎由自取,與你無關,與誰都無關。」

  很奇怪,明明是在勸解沈行舟,可在說過這些話之後,林鹿自己也感到心頭一陣輕鬆,積壓愈久的鬱氣仿佛無形消散了許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