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諸子百家,亦無一家有這種思想。
以國哺民,以民富國,也只有如此秦二才養得起那樣的軍隊。
【作為古今知名的修路大魔王,路當然是秦二徵召徭役的重點。】
【上到貫穿大秦各郡的馳道、下到連通各里的平道。】
【促進了經濟發展,減少了路上的損耗,將布匹油鹽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也打下來。】
【衣行·改善也達成。】
【但小良子以「君子」之心度秦二的「小人」之腹,認為漢中郡的改變是秦二刻意為之。】
【你好損啊。】
被「損」多了,張良就不再像以往那般容易被激怒。
何況這次他認。
他的確低估了秦二改善民生的決心。
若不是有後世之言,他必定認為漢中郡之變只是針對巴蜀的軍民。
始皇帝亦喜修路,但其目的是能夠迅速調動軍隊、以鞏固他對大秦的統治。
更是將馳道中央僅作於皇帝出巡的御道,在張良眼中這同樣是以天下民力滿足獨夫之欲。
但修路的換成秦二——
張良無奈。
他已不會再懷疑她的用意。
【其實最讓漢軍破防的還不是百姓衣食住行的改善,還有燎原軍的作為。】
【英小布真是被指導員調教好了,周順不在的情況下,他都能自發每天帶兩千軍加入徭役隊伍幹活。】
【一干就是九個多月。】
【知道什麼叫仁義之師嗎?】
【想像一下那個場景,漢軍時刻提防著秦軍,然後秦軍每天都在輪換著無償幫百姓修路蓋房修水渠。】
【而漢軍本身就都是從百姓成為士卒,戍邊結束他們還得回去當百姓。】
【錯了,是這幫漢軍很多原本就是漢中郡百姓。】
【當初聽說秦軍打過來,能跟著邦子哥跑的都跑了。】
【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殘,結果秦軍不僅沒有劫掠他們,反而將他們照顧得很好。】
【燎原軍幫的這些老弱病殘搞不好就是這些漢軍的親朋鄰居。】
【攻心係數拉滿。】
【只能說邦子哥個人魅力夠高,不然這些漢軍早就投奔秦軍了。】
嬴雲曼暗自慶幸這個時代「調教」的詞意是正常的。
這個時代的人真的很淳樸。
戰國任俠之風還未盡散,比如她身邊的韓信,便是秉持著春秋戰國時期的古早觀念,才會做出很多讓人難以理解的「迷惑」行為。
英布初入燎原時「受遊俠尊敬」,正是因為「義氣」。
這種義氣在正確的引導下,就很容易轉化為保護弱小的責任感。
嬴雲曼相信,後世人所說的「自發」是真正的發於英布所願,並非源於她的命令。
何況帶領三千軍駐守漢中郡是軍事行動,她不會幹涉將領的用兵。
因為她的軍事理論僅來源於電視劇,臨場指揮還比不上能紙上談兵的趙括。
她有著充足的自知之明,不會學某位校長遠程微操。
………
英布不覺得幫百姓做事有什麼奇怪。
燎原一營就經常被指導員帶著去遺屬家幫忙。
比起公主定的那些枯燥的訓練,出勤做點事反而是難得的放鬆時間。
英布不高興的是:「你怎麼會不在?」
指導員怎麼能不在?
紀律誰來管?
周順並不是英布的第一任指導員。
前任指導員的死,正是英布放心不下周順的原因。
學文的都太弱。
弱也就算了,還喜歡給同袍殿後。
「三萬燎原軍只有三千留在漢中郡,我應當是和其他人一同撤出。」
周順清楚臨場指揮他遠不及英布,但練兵上他可以暫替英布之職。
故而撤出的燎原軍,必是他在暫為帶領。
英布不情不願地點點頭。
這巴蜀怎麼回事,要降不能早點降?
非拖延那麼久。
………
先前天幕描述的「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軍隊已經讓秦人覺得難以置信。
現在燎原軍的行為,就徹底顛覆了他們的想像。
軍隊……無償幫百姓做徭役?
這怎麼可能?
此刻秦人突然能理解後世為何有幾萬萬人想去拜祭軍魂。
如果是這樣的軍卒……
【小良子想封鎖消息,但失敗了。】
【因為有商人的地方就有星火,有人的地方就有青玉案。】
【於是很多因恐懼秦軍而跟著劉邦逃入巴蜀的漢中人都想回去。】
【那可是分新房、分路邊的新房、分新房附近的地!】
【換我也想回去康康。】
【不只漢中人,秦二承諾的是秦人都能分房分地,巴蜀人也是秦人。】
【不過秦軍「虎狼之師」的名號實在太響亮,再加上出巴蜀的路都有重兵把守,雖然人心浮動,但並沒有人真去冒險逃離巴蜀。】
【主要是邦子哥的民心也不低。】
嬴政臉色微沉。
此前天幕透露的後世之事,大都於秦二有利。
現在後人所言「秦人都能分房分地」,卻是無形的枷鎖。
原本也許只是攻心之計的一部分,現在卻成為對所有秦人的承諾。
但當他看向秦二,卻見她神色如常。
以她的聰慧,自然不會看不出其中的隱患,如此平靜,說明她早有把握。
嬴雲曼確實不擔心。
大秦繁重的徭役與高賦稅,給了她太多的操作。
這個時期的房子多是泥土房、茅草頂,建房對她沒有多少人力之外的成本。
路邊的土地不夠分?
那就修路、開荒、再建房。
可能分得離親屬太遠?
這也不是問題:秦人早就習慣分家。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兩個成年男子不分家,會被加倍徵收賦稅。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禁止父子兄弟住在一間房裡。
這不是祖龍定的,是百餘年前商鞅變法的規定。
祖龍做的是多次強制遷移幾萬幾十萬人。
………
看到這個結果,蕭何絲毫不覺得意外。
巴蜀能學秦朝嗎?
不能。
就算劉邦肯做也做不了。
巴蜀之地雖因都江堰有千里沃野,但也遠不足以學秦二那般富養軍隊。
不能富養軍隊,則戍卒不可能像燎原軍般自願為民做事。
有秦軍這樣的強敵,漢軍也不能讓戍卒歸家服徭役。
一旦內防空虛,秦二必然撕毀約定攻蜀。
不過既然人心浮動卻無離漢之意,秦二又是如何在九個月後,以攻心奪取巴蜀?
第48章
【但凡這招對付的是羽哥, 百姓已經「揭竿而起」「火線歸秦」了。】
【那不行,邦子哥是被堵在巴蜀出不來,換羽哥早就率軍衝鋒了, 秦二沒法這麼搞他心態。】
【攻心計對莽夫沒用。】
項羽並不想在這種情況下看到「率軍衝鋒」這四個字。
他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嘲諷。
但嬴政都拿後世人沒辦法, 神勇無二的他照樣沒辦法。
【壓死巴蜀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雉姐拋的。】
嬴雲曼差點虎軀一震。
她可沒忘記《風華記》這部知名電視劇。
「呂雉也愛秦二, 是她出賣了劉邦, 才讓沛縣天團敗給大秦」。
這個世界不會這麼癲吧?
不對, 不能自己嚇自己。
後世人對這個情節的無語已經說明不屬實了。
………
呂雉也嚇了一跳。
她雖然對劉邦早就絕了懷春之意,但總不至於愛上一名女子。
哪怕那是聖皇秦二!
劉邦卻是有些遲疑。
這……娥姁能當上九卿,該不會……
【秦歷18年初,呂雉從沛縣一路輾轉來到漢中郡,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入蜀和邦子哥離婚。】
呂雉捏緊了自己的手。
這、這……
【因為秦二發布詔令, 女子亦可和男子一樣參加科舉當官,但父母、配偶、子女中不能有人犯過罪。】
【由於這個時代婚姻不能自主,夫或妻犯罪, 離婚後都可以酌情寬限。】
【反賊劉邦, 成了呂雉科舉路上的絆腳石。】
呂雉鬆了口氣。
卻見劉邦滿臉驚愕地看著自己。
「娥姁,你竟會為入仕同我離婚?」
考慮到劉邦以後將會封王,呂雉露出沉痛的神情:
「你陷在巴蜀, 家中老小該誰來照顧?」
她去當女官, 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劉邦竟無言以對。
………
科舉一詞依舊沒有引起秦人的注意。
都只當秦二為官試改了名字, 並允許女子參加考試。
以國哺民,以民富國,也只有如此秦二才養得起那樣的軍隊。
【作為古今知名的修路大魔王,路當然是秦二徵召徭役的重點。】
【上到貫穿大秦各郡的馳道、下到連通各里的平道。】
【促進了經濟發展,減少了路上的損耗,將布匹油鹽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也打下來。】
【衣行·改善也達成。】
【但小良子以「君子」之心度秦二的「小人」之腹,認為漢中郡的改變是秦二刻意為之。】
【你好損啊。】
被「損」多了,張良就不再像以往那般容易被激怒。
何況這次他認。
他的確低估了秦二改善民生的決心。
若不是有後世之言,他必定認為漢中郡之變只是針對巴蜀的軍民。
始皇帝亦喜修路,但其目的是能夠迅速調動軍隊、以鞏固他對大秦的統治。
更是將馳道中央僅作於皇帝出巡的御道,在張良眼中這同樣是以天下民力滿足獨夫之欲。
但修路的換成秦二——
張良無奈。
他已不會再懷疑她的用意。
【其實最讓漢軍破防的還不是百姓衣食住行的改善,還有燎原軍的作為。】
【英小布真是被指導員調教好了,周順不在的情況下,他都能自發每天帶兩千軍加入徭役隊伍幹活。】
【一干就是九個多月。】
【知道什麼叫仁義之師嗎?】
【想像一下那個場景,漢軍時刻提防著秦軍,然後秦軍每天都在輪換著無償幫百姓修路蓋房修水渠。】
【而漢軍本身就都是從百姓成為士卒,戍邊結束他們還得回去當百姓。】
【錯了,是這幫漢軍很多原本就是漢中郡百姓。】
【當初聽說秦軍打過來,能跟著邦子哥跑的都跑了。】
【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殘,結果秦軍不僅沒有劫掠他們,反而將他們照顧得很好。】
【燎原軍幫的這些老弱病殘搞不好就是這些漢軍的親朋鄰居。】
【攻心係數拉滿。】
【只能說邦子哥個人魅力夠高,不然這些漢軍早就投奔秦軍了。】
嬴雲曼暗自慶幸這個時代「調教」的詞意是正常的。
這個時代的人真的很淳樸。
戰國任俠之風還未盡散,比如她身邊的韓信,便是秉持著春秋戰國時期的古早觀念,才會做出很多讓人難以理解的「迷惑」行為。
英布初入燎原時「受遊俠尊敬」,正是因為「義氣」。
這種義氣在正確的引導下,就很容易轉化為保護弱小的責任感。
嬴雲曼相信,後世人所說的「自發」是真正的發於英布所願,並非源於她的命令。
何況帶領三千軍駐守漢中郡是軍事行動,她不會幹涉將領的用兵。
因為她的軍事理論僅來源於電視劇,臨場指揮還比不上能紙上談兵的趙括。
她有著充足的自知之明,不會學某位校長遠程微操。
………
英布不覺得幫百姓做事有什麼奇怪。
燎原一營就經常被指導員帶著去遺屬家幫忙。
比起公主定的那些枯燥的訓練,出勤做點事反而是難得的放鬆時間。
英布不高興的是:「你怎麼會不在?」
指導員怎麼能不在?
紀律誰來管?
周順並不是英布的第一任指導員。
前任指導員的死,正是英布放心不下周順的原因。
學文的都太弱。
弱也就算了,還喜歡給同袍殿後。
「三萬燎原軍只有三千留在漢中郡,我應當是和其他人一同撤出。」
周順清楚臨場指揮他遠不及英布,但練兵上他可以暫替英布之職。
故而撤出的燎原軍,必是他在暫為帶領。
英布不情不願地點點頭。
這巴蜀怎麼回事,要降不能早點降?
非拖延那麼久。
………
先前天幕描述的「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軍隊已經讓秦人覺得難以置信。
現在燎原軍的行為,就徹底顛覆了他們的想像。
軍隊……無償幫百姓做徭役?
這怎麼可能?
此刻秦人突然能理解後世為何有幾萬萬人想去拜祭軍魂。
如果是這樣的軍卒……
【小良子想封鎖消息,但失敗了。】
【因為有商人的地方就有星火,有人的地方就有青玉案。】
【於是很多因恐懼秦軍而跟著劉邦逃入巴蜀的漢中人都想回去。】
【那可是分新房、分路邊的新房、分新房附近的地!】
【換我也想回去康康。】
【不只漢中人,秦二承諾的是秦人都能分房分地,巴蜀人也是秦人。】
【不過秦軍「虎狼之師」的名號實在太響亮,再加上出巴蜀的路都有重兵把守,雖然人心浮動,但並沒有人真去冒險逃離巴蜀。】
【主要是邦子哥的民心也不低。】
嬴政臉色微沉。
此前天幕透露的後世之事,大都於秦二有利。
現在後人所言「秦人都能分房分地」,卻是無形的枷鎖。
原本也許只是攻心之計的一部分,現在卻成為對所有秦人的承諾。
但當他看向秦二,卻見她神色如常。
以她的聰慧,自然不會看不出其中的隱患,如此平靜,說明她早有把握。
嬴雲曼確實不擔心。
大秦繁重的徭役與高賦稅,給了她太多的操作。
這個時期的房子多是泥土房、茅草頂,建房對她沒有多少人力之外的成本。
路邊的土地不夠分?
那就修路、開荒、再建房。
可能分得離親屬太遠?
這也不是問題:秦人早就習慣分家。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兩個成年男子不分家,會被加倍徵收賦稅。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禁止父子兄弟住在一間房裡。
這不是祖龍定的,是百餘年前商鞅變法的規定。
祖龍做的是多次強制遷移幾萬幾十萬人。
………
看到這個結果,蕭何絲毫不覺得意外。
巴蜀能學秦朝嗎?
不能。
就算劉邦肯做也做不了。
巴蜀之地雖因都江堰有千里沃野,但也遠不足以學秦二那般富養軍隊。
不能富養軍隊,則戍卒不可能像燎原軍般自願為民做事。
有秦軍這樣的強敵,漢軍也不能讓戍卒歸家服徭役。
一旦內防空虛,秦二必然撕毀約定攻蜀。
不過既然人心浮動卻無離漢之意,秦二又是如何在九個月後,以攻心奪取巴蜀?
第48章
【但凡這招對付的是羽哥, 百姓已經「揭竿而起」「火線歸秦」了。】
【那不行,邦子哥是被堵在巴蜀出不來,換羽哥早就率軍衝鋒了, 秦二沒法這麼搞他心態。】
【攻心計對莽夫沒用。】
項羽並不想在這種情況下看到「率軍衝鋒」這四個字。
他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嘲諷。
但嬴政都拿後世人沒辦法, 神勇無二的他照樣沒辦法。
【壓死巴蜀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雉姐拋的。】
嬴雲曼差點虎軀一震。
她可沒忘記《風華記》這部知名電視劇。
「呂雉也愛秦二, 是她出賣了劉邦, 才讓沛縣天團敗給大秦」。
這個世界不會這麼癲吧?
不對, 不能自己嚇自己。
後世人對這個情節的無語已經說明不屬實了。
………
呂雉也嚇了一跳。
她雖然對劉邦早就絕了懷春之意,但總不至於愛上一名女子。
哪怕那是聖皇秦二!
劉邦卻是有些遲疑。
這……娥姁能當上九卿,該不會……
【秦歷18年初,呂雉從沛縣一路輾轉來到漢中郡,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入蜀和邦子哥離婚。】
呂雉捏緊了自己的手。
這、這……
【因為秦二發布詔令, 女子亦可和男子一樣參加科舉當官,但父母、配偶、子女中不能有人犯過罪。】
【由於這個時代婚姻不能自主,夫或妻犯罪, 離婚後都可以酌情寬限。】
【反賊劉邦, 成了呂雉科舉路上的絆腳石。】
呂雉鬆了口氣。
卻見劉邦滿臉驚愕地看著自己。
「娥姁,你竟會為入仕同我離婚?」
考慮到劉邦以後將會封王,呂雉露出沉痛的神情:
「你陷在巴蜀, 家中老小該誰來照顧?」
她去當女官, 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劉邦竟無言以對。
………
科舉一詞依舊沒有引起秦人的注意。
都只當秦二為官試改了名字, 並允許女子參加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