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約過了半分鐘,一條木質階梯呈現在我們面前,地道入口低頭可見。

  燈光下的地道,潮濕、昏暗、霉味、未知的恐懼和喜悅。

  就算用兩個大腦一起想,也絕不會有人能想到,外灘最華麗的建築物前,銅獅子底座下,竟隱藏著這樣一條秘密通道。

  露出洞口後,我們立刻支起帳篷,擋住所有來自外界的光線和視線。

  各人手裡端著鄔燦事先準備好的手電筒,鄔燦拍拍身背的大行囊,自鳴得意地問道:

  “100元服裝費值了吧!”

  這句話,是我們大家最後一次開玩笑。

  這個玩笑,沒有人笑。

  通往寶藏的第一步,誰也不捨得先伸腳。

  “大家都準備好了沒有?”鄔燦像個司令,拍起巴掌鼓勵著我們。

  我環顧身邊的人,表情各異。

  我看到的是一支探寶的隊伍,沒人去在意誰的過去,誰的職業,誰的愛好。在這裡,我們只有一個信念,一睹寶藏的風采。

  我感覺有人在拉我的衣角,一看,是夏夕。

  她問我:“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是啊!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我幾乎忘記了,自己因為什麼事情,而踏上這條探寶之路的。但這總比在網吧里消耗青春有意義,糊裡糊塗過日子的人,又不止我一個人。

  我條件反射地看了眼汪克,心想:有他墊底,就沒什麼後顧之憂了。

  我堅定信念,用力吐出一口氣,對大夥說道:“我準備好了,出發吧!”

  我首當其衝,腳尖在通道里的木質階梯上試了試牢固與否,確定不會塌下來,我打著手電筒往通道下部走去。

  我邊走邊說:“大家跟緊我,慢慢往下走……”

  不料,腳底一滑,我以一種近乎超人飛行的姿勢,飛速滾下了階梯。

  搖曳的手電筒光束中,我以出乎預料中的方式,滿懷驚恐地沖向了寶藏。

  頭頂有上帝一樣的聲音傳來:

  “你其實可以走得再慢一點。”

  “等你到底了,喊一聲。”

  太可氣了,把我當什麼了?當我是試井深的石頭啊。

  4.

  諸葛警官剛上陸波家的樓梯,一個老大爺在半途截住了他。

  “警察同志,我有情況向你匯報。”

  “什麼情況?”諸葛警官圓臉上點起了兩盞圓眼。

  “警察同志,你一定要為犧牲的警察找出兇手,他為我們這幢樓做了很大的貢獻,為我們解決了……”

  五分鐘過去了,老大爺還沒說他要匯報的情況。

  視時間為生命的諸葛警官,也顧不得尊老了,態度強硬地制止老大爺的歌功頌德。

  “你直接說情況,其他事情以後我請你去我單位慢慢聊。”

  老大爺這才記起原本打算跟諸葛警官說的話:

  “就在剛剛,一個男人鬼鬼祟祟下了樓,我都沒看見他是什麼時候上來的,他不像是來串門的,我估計他去過犯罪現場了。”

  會潛入被封鎖的兇殺案現場的人,除了警察,只有兇手了。

  諸葛警官忙問:“你看清那人的樣子了嗎?”

  “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他還和我說過幾句話。”老大爺說到這,洋溢著一種戰鬥英雄凱旋歸來的神情。

  “你把當時的情況,一五一十告訴我。”諸葛警官不禁對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倍感意外。

  老大爺用他並不標準的普通話,開始了詳細的描述:

  “那個男人和我家窗戶差不多高度,大概一米七五吧。三十多歲的樣子,看起來挺文弱的,不像壞人,他嘴唇像女人一樣薄,說話也挺有禮貌的,就是人邋遢了一點。”

  一個輪廓漸漸在諸葛警官腦海里有點清晰起來,這麼詳盡的形容還不夠清楚的原因,是因為老大爺的普通話聽起來實在費勁,只比聽日文稍微好點。

  老大爺接著說:“他問的問題很奇怪,問我有沒有看見他上樓。我沒聽見他敲門,所以他上樓我一點也不知道。我這麼回答他之後,那男人看起來很高興,謝過我之後就走了。”

  “就這些?”諸葛警官覺得這個問題似乎無關痛癢。

  老大爺斬釘截鐵地說:“我說的情況全部屬實,可以接受你們公安機關的隨時檢驗。”

  諸葛警官萬分感謝老大爺提供的情況,並懇請他以後務必不要再說普通話了。

  在兇案現場稍作停留,未有任何斬獲的諸葛警官,便疾步開往太平街去了。

  手錶上的時間是中午十二點整,距離破案大限僅僅剩下了十個小時。

  老大爺口中的那個男人,重新燃起了諸葛警官破案的希望。

  這個人,正是左庶。

  看來,名偵探已經歸來。

  5.

  銅獅子底下的階梯真他媽長,我滾了三十八個跟頭,才有地板阻止住我的沖勢,姍姍來遲的手電筒還給了我的肩膀一擊。

  不過幸好有我的肩膀,手電筒才得以安然無恙。

  身上沾滿了濕冷的青苔,我滾下來的木質階梯上附滿了這種植物,難怪會那麼滑。

  地道里的氣壓很低,我站起身來,就感覺胸悶氣短,喘了一會兒,才把呼吸調順了,我衝上面的人喊道:“本次航班順利著陸,請旅客們依次下來,小心階梯上的青苔,歡迎你們對本次航班的支持。”

  他們四個人一步一停,慢悠悠地往下走來。

  我用手電筒掃著周圍的環境,右手邊是一條地道,地道全由木頭搭構而成,大概有兩人並排的寬度,不是很高,我不伸直手臂,也夠得著地道的上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