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虞琛雙目驟然迸射出寒厲的光,猛一把攥住那人衣領:「還有誰?」
「還,還有……花月樓的鴇母!」
虞琛大駭,急劇蒼白的臉上冷汗滾滾,拂袖疾奔出門。
紫微城,大理寺。
嬴濯作為主審官,已經提點了人犯及人證在大堂審問,虞琛趕到的時候,那本以為喪生在爆炸案中的鴇兒已說完自己的證詞,正痛哭流涕地控訴著前時如何被虞琛脅迫做了偽證云云。令漪亦陪坐在側。
堂外忽傳來一陣孤零零的掌聲,眾皆聞聲側目。虞琛拊掌走進堂中:「好一出指鹿為馬、指黑為白的好戲,若非親眼得聞,我還不知,我竟做過這樣的事呢。」
見是他,那鴇母嚇得魂不附體,發出一聲極驚恐的短促的尖呼,抱著頭瑟瑟發抖地蜷縮在地。
令漪款款起身:「潘媽媽,有什麼你儘管說吧。」
「這是在大理寺,沒人能把你怎麼樣的。是與不是,也自有上天與朝廷來定奪,豈是那些魑魅魍魎可以扭轉的。」
她這話雖是對著鴇母說的,目光卻看向虞琛,不怍不懼,也擋去了他的視線,以免那幾名妓女畏懼他而翻供。
鴇母哪敢說話,匍匐在令漪腳邊縮成一團抱著頭,恐懼得全身都在抖。堂上幾名陪審的大理寺官員見狀互視一眼,心間就都有了數。
虞琛眸色猝然寒厲,恨不得將眼前這個屢屢壞他好事的女人碎屍萬段。
事到如今,他如何不知自己是被這對狗男女下了套,潘氏根本就沒死,且果然早與她們勾結在了一處!可見婊。子嘴裡沒有一句真話,自然也是無情無義。
他強忍怒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裴娘子非要攢羅起這些妓女給我父與我定罪,我還能說什麼呢?」
「可娘子也別忘了,是非曲直,不是光憑你和這些妓女的一張嘴就能定下的。既然在你們口中,她們前時的證詞都是我威逼而成,那我為什麼不能懷疑她們今天的翻供也是你們威逼偽造的呢?」
「可她身上有陳傷啊。」令漪道,「你看她現在怕你怕成這樣,威逼她的恐怕另有其人吧?」
輕飄飄的一句,即將他的污水全部堵了回去,虞琛稍稍一噎,眸光如寒矢射向她身旁的幾名妓女。
匍匐在地的鴇母頓時抖得愈發厲害了。而那幾名妓女,原還畏懼他報復,是下了莫大的決心才肯來翻供的,此時見有令漪擋在她們身前,而虞琛果也不能將她怎樣,心中的畏懼不知不覺便褪去些許。
原來他也不是無所不能、無法無天的。
看來這一次,她們賭對了……
感知到她們希冀的目光,令漪也為之一振,脊背挺得更直。
她道:「再說了,是非曲直既不是我一個小女子可以定奪的,當然也包括指揮使你。大理寺的諸位公卿今日都看著呢,是與不是,他們自有定奪嗎,哪裡輪得到你我在這裡爭辯不休。」
他這舉動原就有咆哮公堂之嫌,有損司法之威嚴,只虞氏權勢煊赫,因而在場的一眾公卿也就忍氣吞聲。
嬴濯微微皺眉:「虞指揮使,本府正在審理此案,你若無別的事就退下吧,不要妨礙公務。」
「公務?」虞琛冷笑出聲,「是公報私仇才對吧。」
「誰不知晉王有本事,牢牢占據尚書台的位置,大權獨攬。如今又把親弟弟放到大理寺來,自然是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這話等同於在說無論真相為何他都會徇私枉法了,一向好脾氣的郎君難得地動了怒,白玉似的面龐微微漲紅,忍了又忍,才道:「那虞指揮使可就錯了。」
「既說我們公報私仇,那就是你自己覺得你濟陽侯府與我們有仇了?可我卻不記得,我們兩家有何仇怨,莫非,是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指揮使曾暗算過我兄麼?」
「反正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了。」虞琛反唇相譏,「可郡公也別忘了,想憑這幾個首鼠兩端的妓女的證詞定案,陛下那邊,會怎麼看。」
「本府斷案自會依照大理寺的規章制度,就不牢指揮使關心了。」嬴濯道。
證據,已經在路上了。
「是麼?那就祝郡公好運了。」
挑釁似的說完這一句,虞琛漠然轉身,憤然拂袖而去。
臨走時,仍冷淡地瞥了令漪一眼,滿含威脅之意。
令漪視若無睹,轉向堂上諸位公卿行了一禮,道:「諸公,方才虞指揮使那個樣子你們也瞧見了,我一個小女子,實在很害怕,更擔心他會報復我的證人……」
「所以,我想請求明府讓她們暫時留在大理寺中,由專人看守,以防有什麼不測……」
報復是必然的,諸人皆心知肚明。但叫她這樣說破還是有些尷尬,其中一人捋須乾笑了兩聲:「虞指揮使……不至於吧?」
令漪等的就是這句話,早已備下的話當即炮仗似的噼里啪啦響開了:「那可未必。」
「您有所不知,前幾日潘媽媽來王府見我,表示願意為人犯作證,回去時安從坊就發生了爆炸,兩條人命,死無全屍。而今日一早,京兆府又來找我,言下之意,不過是說是我害死了她們。可還好我那晚多了個心眼,叫潘媽媽躲在王府之中並未回去。否則,死的可真就是她了,連小女子也會被扣上殺人的帽子。」
「可您說說,他們怎麼就認定了死的是潘媽媽呢?須知那兩具屍體都炸得面目全非,這麼短的時間就查出了死者身份,可別是他們自導自演的吧!心狠手辣至此,小女子可不敢再冒險了。」
女郎妙語如珠,叫人挑不出半分錯。那人只好打了個哈哈,終結了話題。
幾名妓女聞言,既感激又害怕,紛紛磕頭跪求起來。最終,由嬴濯一錘定音:「這很妥當,就這麼辦吧。」
鴇母等一眾證人由此留在了大理寺中,由嬴濯派人專人看護,此後,虞琛幾次三番想派人潛入牢中暗害她們,也都沒有機會。
而這話那日是當著大理寺的一眾官員說的,他亦不好明目張胆,否則,叫那些妓女當真死在牢中,無異於不打自招。
——他甚至,開始擔心起嬴澈會自導自演來,只隨便叫一人死在牢里,就能栽贓給他了。
妓女們的證言互有印證,基本可拼湊出那晚的事情經過,可信度較高,加之那鴇母身上一身的傷,大理寺最終採納,形成卷宗。嬴濯叫人抄寫數份,往宮中與各台省都遞了一份,以示自己的公正無私。
又幾日,一名死去多年的京兆府前仵作到嬴濯府上投案自首,被他帶到朝會上,當著小皇帝與滿朝文武大臣的面,主動交代了當年徇私枉法、在沈氏身亡一案中弄虛作假、更改卷宗死因諸事,以及——拿出了當年真正的驗屍筆錄。
一石激起千層浪。嬴濯要求嚴懲,眾目昭彰之下,少年天子亦不願包庇岳丈,遂下令將當年牽連此案的官員紛紛下獄,仍由嬴濯與大理寺及御史台審理。
當年審理此案的京兆府一眾人馬早已飛黃騰達,就連當日的書辦也做到了朝奉郎,俱是虞氏的朋黨自不必說,因此時濟陽侯本人尚因「侵占有龍氣的土地」一案身陷牢獄,眼瞧著指望不上,俱都倒豆子一般將當年協助虞伯山將沈氏死因改為「自殺」一事吐了個清清楚楚。案情至此,再無疑慮。
於是,一時間審問的審問、下獄的下獄,大理寺中熱鬧非常,人滿為患。
鬧到這種架勢,朝臣們心知肚明,哪裡是處理一樁陳年殺人案的架勢,這,分明是晉王要藉此案清算虞家。
可嘆外面鬧得轟轟烈烈雞飛狗跳,而他本人還以養傷之名高臥府中,仿若事不關己,面對天子與皇后想要說和的召見也都以養傷為由婉拒了,不可謂不t高明。
反觀虞氏,所謂「拔出蘿蔔帶出泥」,小小的一樁姦殺官妓案就牽連出虞氏的諸多門客,晉王又不是傻子,必能順藤摸瓜翻出更多的陳年舊案來痛打落水狗。縱有皇后在朝,畢竟年齡尚幼,虞氏門第的衰落已是無可避免了。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將塌。
而這,僅僅才只是一個開始。
……
朝堂上的風雲變幻令漪自不關心,她關心的,仍是華纓的那樁刺殺案——因虞伯山奸|殺其母一事已被查清,那麼,她當日的刺殺行為就成了為母報仇,不僅不用死,還能因為「孝」而無罪釋放。
這並非她的痴心妄想,朝廷以忠孝治天下,對這種為父母報仇的行為一向是寬容且提倡的,前朝也有過類似的案子,人犯最終都被釋放,華纓應該也沒有太大問題。
皇天不負苦心人,很快,華纓的判決便下來了——嬴濯援引前朝案例,加之駱超在天子面前為女兒求情,小皇帝最終同意將華纓無罪釋放。
同時,免去其官妓身份,恢復自由身,不必再去花月樓、也不必在教坊應召了。
至於濟陽侯虞伯山,依其自述,當日系沈氏不肯依其讓女兒「雙飛」而引發爭執、最終失手將人掐死,其行為究竟是「故殺」還是「過失殺」還有一定的爭論,尚未結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還,還有……花月樓的鴇母!」
虞琛大駭,急劇蒼白的臉上冷汗滾滾,拂袖疾奔出門。
紫微城,大理寺。
嬴濯作為主審官,已經提點了人犯及人證在大堂審問,虞琛趕到的時候,那本以為喪生在爆炸案中的鴇兒已說完自己的證詞,正痛哭流涕地控訴著前時如何被虞琛脅迫做了偽證云云。令漪亦陪坐在側。
堂外忽傳來一陣孤零零的掌聲,眾皆聞聲側目。虞琛拊掌走進堂中:「好一出指鹿為馬、指黑為白的好戲,若非親眼得聞,我還不知,我竟做過這樣的事呢。」
見是他,那鴇母嚇得魂不附體,發出一聲極驚恐的短促的尖呼,抱著頭瑟瑟發抖地蜷縮在地。
令漪款款起身:「潘媽媽,有什麼你儘管說吧。」
「這是在大理寺,沒人能把你怎麼樣的。是與不是,也自有上天與朝廷來定奪,豈是那些魑魅魍魎可以扭轉的。」
她這話雖是對著鴇母說的,目光卻看向虞琛,不怍不懼,也擋去了他的視線,以免那幾名妓女畏懼他而翻供。
鴇母哪敢說話,匍匐在令漪腳邊縮成一團抱著頭,恐懼得全身都在抖。堂上幾名陪審的大理寺官員見狀互視一眼,心間就都有了數。
虞琛眸色猝然寒厲,恨不得將眼前這個屢屢壞他好事的女人碎屍萬段。
事到如今,他如何不知自己是被這對狗男女下了套,潘氏根本就沒死,且果然早與她們勾結在了一處!可見婊。子嘴裡沒有一句真話,自然也是無情無義。
他強忍怒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裴娘子非要攢羅起這些妓女給我父與我定罪,我還能說什麼呢?」
「可娘子也別忘了,是非曲直,不是光憑你和這些妓女的一張嘴就能定下的。既然在你們口中,她們前時的證詞都是我威逼而成,那我為什麼不能懷疑她們今天的翻供也是你們威逼偽造的呢?」
「可她身上有陳傷啊。」令漪道,「你看她現在怕你怕成這樣,威逼她的恐怕另有其人吧?」
輕飄飄的一句,即將他的污水全部堵了回去,虞琛稍稍一噎,眸光如寒矢射向她身旁的幾名妓女。
匍匐在地的鴇母頓時抖得愈發厲害了。而那幾名妓女,原還畏懼他報復,是下了莫大的決心才肯來翻供的,此時見有令漪擋在她們身前,而虞琛果也不能將她怎樣,心中的畏懼不知不覺便褪去些許。
原來他也不是無所不能、無法無天的。
看來這一次,她們賭對了……
感知到她們希冀的目光,令漪也為之一振,脊背挺得更直。
她道:「再說了,是非曲直既不是我一個小女子可以定奪的,當然也包括指揮使你。大理寺的諸位公卿今日都看著呢,是與不是,他們自有定奪嗎,哪裡輪得到你我在這裡爭辯不休。」
他這舉動原就有咆哮公堂之嫌,有損司法之威嚴,只虞氏權勢煊赫,因而在場的一眾公卿也就忍氣吞聲。
嬴濯微微皺眉:「虞指揮使,本府正在審理此案,你若無別的事就退下吧,不要妨礙公務。」
「公務?」虞琛冷笑出聲,「是公報私仇才對吧。」
「誰不知晉王有本事,牢牢占據尚書台的位置,大權獨攬。如今又把親弟弟放到大理寺來,自然是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這話等同於在說無論真相為何他都會徇私枉法了,一向好脾氣的郎君難得地動了怒,白玉似的面龐微微漲紅,忍了又忍,才道:「那虞指揮使可就錯了。」
「既說我們公報私仇,那就是你自己覺得你濟陽侯府與我們有仇了?可我卻不記得,我們兩家有何仇怨,莫非,是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指揮使曾暗算過我兄麼?」
「反正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了。」虞琛反唇相譏,「可郡公也別忘了,想憑這幾個首鼠兩端的妓女的證詞定案,陛下那邊,會怎麼看。」
「本府斷案自會依照大理寺的規章制度,就不牢指揮使關心了。」嬴濯道。
證據,已經在路上了。
「是麼?那就祝郡公好運了。」
挑釁似的說完這一句,虞琛漠然轉身,憤然拂袖而去。
臨走時,仍冷淡地瞥了令漪一眼,滿含威脅之意。
令漪視若無睹,轉向堂上諸位公卿行了一禮,道:「諸公,方才虞指揮使那個樣子你們也瞧見了,我一個小女子,實在很害怕,更擔心他會報復我的證人……」
「所以,我想請求明府讓她們暫時留在大理寺中,由專人看守,以防有什麼不測……」
報復是必然的,諸人皆心知肚明。但叫她這樣說破還是有些尷尬,其中一人捋須乾笑了兩聲:「虞指揮使……不至於吧?」
令漪等的就是這句話,早已備下的話當即炮仗似的噼里啪啦響開了:「那可未必。」
「您有所不知,前幾日潘媽媽來王府見我,表示願意為人犯作證,回去時安從坊就發生了爆炸,兩條人命,死無全屍。而今日一早,京兆府又來找我,言下之意,不過是說是我害死了她們。可還好我那晚多了個心眼,叫潘媽媽躲在王府之中並未回去。否則,死的可真就是她了,連小女子也會被扣上殺人的帽子。」
「可您說說,他們怎麼就認定了死的是潘媽媽呢?須知那兩具屍體都炸得面目全非,這麼短的時間就查出了死者身份,可別是他們自導自演的吧!心狠手辣至此,小女子可不敢再冒險了。」
女郎妙語如珠,叫人挑不出半分錯。那人只好打了個哈哈,終結了話題。
幾名妓女聞言,既感激又害怕,紛紛磕頭跪求起來。最終,由嬴濯一錘定音:「這很妥當,就這麼辦吧。」
鴇母等一眾證人由此留在了大理寺中,由嬴濯派人專人看護,此後,虞琛幾次三番想派人潛入牢中暗害她們,也都沒有機會。
而這話那日是當著大理寺的一眾官員說的,他亦不好明目張胆,否則,叫那些妓女當真死在牢中,無異於不打自招。
——他甚至,開始擔心起嬴澈會自導自演來,只隨便叫一人死在牢里,就能栽贓給他了。
妓女們的證言互有印證,基本可拼湊出那晚的事情經過,可信度較高,加之那鴇母身上一身的傷,大理寺最終採納,形成卷宗。嬴濯叫人抄寫數份,往宮中與各台省都遞了一份,以示自己的公正無私。
又幾日,一名死去多年的京兆府前仵作到嬴濯府上投案自首,被他帶到朝會上,當著小皇帝與滿朝文武大臣的面,主動交代了當年徇私枉法、在沈氏身亡一案中弄虛作假、更改卷宗死因諸事,以及——拿出了當年真正的驗屍筆錄。
一石激起千層浪。嬴濯要求嚴懲,眾目昭彰之下,少年天子亦不願包庇岳丈,遂下令將當年牽連此案的官員紛紛下獄,仍由嬴濯與大理寺及御史台審理。
當年審理此案的京兆府一眾人馬早已飛黃騰達,就連當日的書辦也做到了朝奉郎,俱是虞氏的朋黨自不必說,因此時濟陽侯本人尚因「侵占有龍氣的土地」一案身陷牢獄,眼瞧著指望不上,俱都倒豆子一般將當年協助虞伯山將沈氏死因改為「自殺」一事吐了個清清楚楚。案情至此,再無疑慮。
於是,一時間審問的審問、下獄的下獄,大理寺中熱鬧非常,人滿為患。
鬧到這種架勢,朝臣們心知肚明,哪裡是處理一樁陳年殺人案的架勢,這,分明是晉王要藉此案清算虞家。
可嘆外面鬧得轟轟烈烈雞飛狗跳,而他本人還以養傷之名高臥府中,仿若事不關己,面對天子與皇后想要說和的召見也都以養傷為由婉拒了,不可謂不t高明。
反觀虞氏,所謂「拔出蘿蔔帶出泥」,小小的一樁姦殺官妓案就牽連出虞氏的諸多門客,晉王又不是傻子,必能順藤摸瓜翻出更多的陳年舊案來痛打落水狗。縱有皇后在朝,畢竟年齡尚幼,虞氏門第的衰落已是無可避免了。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將塌。
而這,僅僅才只是一個開始。
……
朝堂上的風雲變幻令漪自不關心,她關心的,仍是華纓的那樁刺殺案——因虞伯山奸|殺其母一事已被查清,那麼,她當日的刺殺行為就成了為母報仇,不僅不用死,還能因為「孝」而無罪釋放。
這並非她的痴心妄想,朝廷以忠孝治天下,對這種為父母報仇的行為一向是寬容且提倡的,前朝也有過類似的案子,人犯最終都被釋放,華纓應該也沒有太大問題。
皇天不負苦心人,很快,華纓的判決便下來了——嬴濯援引前朝案例,加之駱超在天子面前為女兒求情,小皇帝最終同意將華纓無罪釋放。
同時,免去其官妓身份,恢復自由身,不必再去花月樓、也不必在教坊應召了。
至於濟陽侯虞伯山,依其自述,當日系沈氏不肯依其讓女兒「雙飛」而引發爭執、最終失手將人掐死,其行為究竟是「故殺」還是「過失殺」還有一定的爭論,尚未結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