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然而說是審訊,實際也沒什麼可審的。面對問詢,她十分乾淨利落地就承認了自己悄悄把舞劍換成真劍帶進去、蓄意謀殺濟陽侯父子的事情,且是自己一人準備,與旁人、與花月樓和教坊都無關。
「那事情就先到這裡了。」
結束之後,嬴濯示意書辦將方才記錄好的狀紙遞給華纓看:「人犯再看看,若無異議,就可簽字畫押了。」
華纓瀏覽了一番,確認上面記載的都是自己方才所說的內容之後,直截了當就畫了押,道:「回長官,我沒有異議。」
她這是一心求死的態度。嬴濯眼中掠過一絲悲憫,不再說什麼,轉向一眾陪審的官員道:「既如此,諸位就先回去吧。這事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回頭由刑部覆核過,請陛下過目,就可結案了。」
大理寺的一幫老頭子都是人精,知曉這事涉及濟陽侯與晉王之爭,說不定還要扯出當年的奪嫡之事來,本就不想牽扯其中。
此時見嬴濯說散會,也樂得把擔子甩給他,紛紛離開。至於今後這案子要有什麼別的變故,才好全數推到他身上。
於是森冷莊嚴的審訊室轉瞬只剩二人,看押人犯的獄卒也侯在門外。嬴濯走至她面前,輕聲道:「駱娘子,可想好了?」
「這樣的供狀呈上去,依照律法,你以罪奴之身行刺侯爵,即使未遂,也是死罪。」
華纓聽罷,冷笑了聲:「我在這樣隆重的宴會上刺殺,就沒想著能活下來。怎麼,我行刺的時候都不怕,如今反倒怕了?」
「我是早就死過一回的人了,如今不過苟活著。爾等要殺便殺,我無別話可說。」
「駱娘子又何必做這等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呢。」嬴濯道,「若駱娘子所說的刺殺動機是真,那麼依照律法,該死的另有其人。娘子行刺是想為她們報仇,怎麼如今反倒放棄了呢。」
這似是在勸她用此事上告虞伯山。華纓冷笑,反問道:「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長官覺得,律法會維護我們這些低賤的官妓?」
如果律法有用,當年母親就不會被虞伯山姦殺,更不會事後無人追究。因為律法規定過官員不得逼|奸官妓。
可事實上,他們不還是想對她們怎樣就怎樣?不止是虞伯山,連齊之禮這樣的小官都敢堂而皇之地想帶走華綰,身為最底層的官妓,她們根本沒有說「不」的權利。
「可我如果說,家兄願意給你們這個公道呢?」
家兄?華纓愣了一下:「你是博陵郡公?」
「是。」嬴濯徑直承認了,又勸道,「該死的另有其人,駱娘子又何必自尋短見?若這份罪狀遞上去,以虞氏想殺你之急迫,不日便得行刑,他們自己依舊逍遙法外。可若積極上告,能將虞伯山拖下水不說,我們也能多保你一段時間。他日,再想辦法救你出去。」
「只是眼下,得委屈你先在獄中待一段時間了……」
可話又說回來,待在大理寺,於駱華纓而言反倒是最安全的。
虞琛手裡的白鷺衛無孔不入,放她出去,保護她的難度反倒會大大增加。
華纓聽罷,卻是沉默了一晌。
私心裡她並不願旁人拿母親的事來利用她,t她也不相信這件事晉王能給她什麼公道,無非是想利用此事,作為攻訐虞伯山的藉口罷了。
但今夜,晉王殿下是為了阻止她自盡而被人偷襲,於情於理,她都應該感恩。
況且她也知道,這一定是溶溶勸他要保護自己,否則他哪會救自己呢?為了她和華綰,溶溶已經付出夠多的了,她不應辜負溶溶……
「好。」她最終答應下來,眼裡鋒銳的光也變得柔和,「我都聽殿下的。」
嬴濯微笑:「那就有勞娘子再寫一封訴狀,可需要文書代筆麼?」
華纓搖頭:「不用。」
同虞伯山的血海深仇,每一滴血,每一份恨,她都記得清清楚楚,刻骨銘心。
也必須由她自己來,與虞氏清算乾淨。
嬴濯點點頭,吩咐人進來給她解了鐐銬與枷鎖,讓她移去旁邊的書案前寫。整理好訴狀之後,臨去時,又特別囑咐:「這段時間就先委屈女郎在獄中待一段時間,我會著專人來與女郎送飯,除他之外,其餘任何人送來的水與食物都不要碰,其他的,能接觸到身體部位的一應東西,也都不要動。」
華纓點點頭:「奴知道的,奴會小心的。」
從前在花月樓時,她常和虞琛手下的那幫白鷺衛廝混,耳濡目染,自然知道不少他們用來暗殺人的法子。
不動食物和水,他們也有辦法叫你死。譬如有一位德高望重、嫉惡如仇的老御史,只因檢舉虞氏的族人在老家侵占百姓的良田,就被虞氏投進大牢。期間他也是對飲食和水都很小心,但虞琛卻派人喬裝混進監獄,在老御史要的筆墨紙硯上下了毒。因老人家有用手指沾唾沫分開紙張的習慣,就此中毒,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獄中。
這次,她在眾目睽睽之下把他們的遮羞布都扯了下來,還刺傷了他,虞琛怎麼可能放過她?她只恨自己這些年沒有時間勤習劍術,終究是技不如人,功虧一簣,否則,她定要叫虞伯山父子血濺當場!
事情就此安排下去,當夜,駱華纓寫了訴狀,控告濟陽侯虞伯山當年姦殺母親沈氏一事,大理寺對此尤為重視,次日一早,就將狀紙遞去了小皇帝面前。
清河大長公主已經聽說了昨夜的事,一早便進宮探望天子。小皇帝仍對昨夜的事後怕不已,這時又有人來報,晉王昨夜負傷回府的途中遭遇刺客,刺客全數自殺身亡,未有留下活口。再加上昨夜有人混在禁軍隊伍里刺殺晉王之事,三件事疊加在一塊,再是愚鈍之人也都回過味了,再加上清河大長公主在旁相勸,只以漢初呂氏家族篡漢一事娓娓道來,直言勸諫,是以,原本有心袒護丈人家的小皇帝罕見地保持了沉默,傳令下去,叫嬴濯全權負責此事,代兄執掌尚書台。
於是當日,虞伯山下獄。
仙居殿中的虞小皇后得知此事,氣得破口大罵,罵完嬴澈又罵大長公主,認為是二人在背後刻意挑撥小丈夫與自家的矛盾。
虞伯山本人卻絲毫不擔心。
別說駱華纓狀告的是十年前的事,就算是如今發生的,駱華纓有什麼證據呢?
官妓本來就是為官員服務的,也根本沒有人會像沈雲酈一樣矯情。當年,他還是駱超手下的一名副將時就看上了她,後來她落入花月樓,他自然是要去嘗嘗主母的滋味的,他甚至沒怎麼逼她,只拿她兩個女兒稍微一提她就同意了,根本沒有什麼不願。
後來,則是幾個同僚想給駱華纓**,他同她說起,她不肯,反對他破口大罵起來,指責他恩將仇報。他被激怒,一時失手才不慎將她掐死,這怎麼能算是他殺了沈雲酈呢?他都還沒有玩夠呢,又怎會殺她?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十年,知道當年事的那幾個手下如今並不在京中,知道此事的也就花月樓那幾個老妓女了。這些人大多貪財怕死,琛兒自會替他擺平。
事情不出虞伯山所料,此後幾日,他在大理寺接受審問,嬴濯另派了人前往花月樓調查。面對問詢,他咬死是沈雲酈自願,並言早在駱超還未出事前他們就暗通款曲了,後來沈雲酈落難,二人鴛夢重溫,她還曾求過他救她們母女出去。至於她的死,則是不小心被女兒看到伺候他,她一時羞憤,所以自殺。
這樣的供詞顯然與事實相悖,畢竟兩個女兒還落在火坑中,沈氏作為一個母親於情於理都不會自殺。然而嬴濯派去調查的人沒有得到任何結果,當年曆經過此事的幾名妓女有的已經從良嫁人,有的還留在花月樓做老媽子,還有鴇母,都說不知情。無論怎麼逼問,也都說不知道。
前時既沒有對駱華纓用刑,如今自也不能刑訊逼供,事情就此陷入了僵局。
既沒有證據,虞伯山不過在大理寺待了兩日便被全須全尾地放出去了,回家之後大擺宴席大宴賓客,甚至搞起了「生辰宴」慶祝自己重獲新生,意在諷刺這一應事情連同當夜的刺殺都是晉王對自己的栽贓,態度囂張至極。
消息傳至尚書台,嬴濯氣憤不已。他親回王府同長兄匯報了此事,憤懣地道:「……他們就是篤定了駱娘子沒有證據、我們沒法拿他怎樣,才敢如此囂張!背叛自己的主上,姦殺自己的主母,這樣的人竟還能一路青雲直上,真是蒼天不公!」
「王兄,我們現在要怎麼辦?」
嬴澈正倚在床欄上懶洋洋地看書,聞言眼也沒抬一下:「不怎麼樣。」
嬴濯微微一怔:「那,這事難道就不了了之?」
「怎會是不了了之。」嬴澈放下書,示意弟弟過來。隨後,用竹簡在他頭上輕敲了一下,「你當年在南陽鄧氏讀書時難道只顧著看三娘子去了?難道不曾聞,宋康王故事。」
「宋康王之時,有雀生於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康王大喜。於是滅滕代薛,取淮北之地。乃愈自信,欲霸之亟成,於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曰:『威服天下鬼神。』為長夜之飲於室中,淫於酒婦人。群臣諫者輒射之。天下之人謂之,『桀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事情就先到這裡了。」
結束之後,嬴濯示意書辦將方才記錄好的狀紙遞給華纓看:「人犯再看看,若無異議,就可簽字畫押了。」
華纓瀏覽了一番,確認上面記載的都是自己方才所說的內容之後,直截了當就畫了押,道:「回長官,我沒有異議。」
她這是一心求死的態度。嬴濯眼中掠過一絲悲憫,不再說什麼,轉向一眾陪審的官員道:「既如此,諸位就先回去吧。這事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回頭由刑部覆核過,請陛下過目,就可結案了。」
大理寺的一幫老頭子都是人精,知曉這事涉及濟陽侯與晉王之爭,說不定還要扯出當年的奪嫡之事來,本就不想牽扯其中。
此時見嬴濯說散會,也樂得把擔子甩給他,紛紛離開。至於今後這案子要有什麼別的變故,才好全數推到他身上。
於是森冷莊嚴的審訊室轉瞬只剩二人,看押人犯的獄卒也侯在門外。嬴濯走至她面前,輕聲道:「駱娘子,可想好了?」
「這樣的供狀呈上去,依照律法,你以罪奴之身行刺侯爵,即使未遂,也是死罪。」
華纓聽罷,冷笑了聲:「我在這樣隆重的宴會上刺殺,就沒想著能活下來。怎麼,我行刺的時候都不怕,如今反倒怕了?」
「我是早就死過一回的人了,如今不過苟活著。爾等要殺便殺,我無別話可說。」
「駱娘子又何必做這等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呢。」嬴濯道,「若駱娘子所說的刺殺動機是真,那麼依照律法,該死的另有其人。娘子行刺是想為她們報仇,怎麼如今反倒放棄了呢。」
這似是在勸她用此事上告虞伯山。華纓冷笑,反問道:「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長官覺得,律法會維護我們這些低賤的官妓?」
如果律法有用,當年母親就不會被虞伯山姦殺,更不會事後無人追究。因為律法規定過官員不得逼|奸官妓。
可事實上,他們不還是想對她們怎樣就怎樣?不止是虞伯山,連齊之禮這樣的小官都敢堂而皇之地想帶走華綰,身為最底層的官妓,她們根本沒有說「不」的權利。
「可我如果說,家兄願意給你們這個公道呢?」
家兄?華纓愣了一下:「你是博陵郡公?」
「是。」嬴濯徑直承認了,又勸道,「該死的另有其人,駱娘子又何必自尋短見?若這份罪狀遞上去,以虞氏想殺你之急迫,不日便得行刑,他們自己依舊逍遙法外。可若積極上告,能將虞伯山拖下水不說,我們也能多保你一段時間。他日,再想辦法救你出去。」
「只是眼下,得委屈你先在獄中待一段時間了……」
可話又說回來,待在大理寺,於駱華纓而言反倒是最安全的。
虞琛手裡的白鷺衛無孔不入,放她出去,保護她的難度反倒會大大增加。
華纓聽罷,卻是沉默了一晌。
私心裡她並不願旁人拿母親的事來利用她,t她也不相信這件事晉王能給她什麼公道,無非是想利用此事,作為攻訐虞伯山的藉口罷了。
但今夜,晉王殿下是為了阻止她自盡而被人偷襲,於情於理,她都應該感恩。
況且她也知道,這一定是溶溶勸他要保護自己,否則他哪會救自己呢?為了她和華綰,溶溶已經付出夠多的了,她不應辜負溶溶……
「好。」她最終答應下來,眼裡鋒銳的光也變得柔和,「我都聽殿下的。」
嬴濯微笑:「那就有勞娘子再寫一封訴狀,可需要文書代筆麼?」
華纓搖頭:「不用。」
同虞伯山的血海深仇,每一滴血,每一份恨,她都記得清清楚楚,刻骨銘心。
也必須由她自己來,與虞氏清算乾淨。
嬴濯點點頭,吩咐人進來給她解了鐐銬與枷鎖,讓她移去旁邊的書案前寫。整理好訴狀之後,臨去時,又特別囑咐:「這段時間就先委屈女郎在獄中待一段時間,我會著專人來與女郎送飯,除他之外,其餘任何人送來的水與食物都不要碰,其他的,能接觸到身體部位的一應東西,也都不要動。」
華纓點點頭:「奴知道的,奴會小心的。」
從前在花月樓時,她常和虞琛手下的那幫白鷺衛廝混,耳濡目染,自然知道不少他們用來暗殺人的法子。
不動食物和水,他們也有辦法叫你死。譬如有一位德高望重、嫉惡如仇的老御史,只因檢舉虞氏的族人在老家侵占百姓的良田,就被虞氏投進大牢。期間他也是對飲食和水都很小心,但虞琛卻派人喬裝混進監獄,在老御史要的筆墨紙硯上下了毒。因老人家有用手指沾唾沫分開紙張的習慣,就此中毒,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獄中。
這次,她在眾目睽睽之下把他們的遮羞布都扯了下來,還刺傷了他,虞琛怎麼可能放過她?她只恨自己這些年沒有時間勤習劍術,終究是技不如人,功虧一簣,否則,她定要叫虞伯山父子血濺當場!
事情就此安排下去,當夜,駱華纓寫了訴狀,控告濟陽侯虞伯山當年姦殺母親沈氏一事,大理寺對此尤為重視,次日一早,就將狀紙遞去了小皇帝面前。
清河大長公主已經聽說了昨夜的事,一早便進宮探望天子。小皇帝仍對昨夜的事後怕不已,這時又有人來報,晉王昨夜負傷回府的途中遭遇刺客,刺客全數自殺身亡,未有留下活口。再加上昨夜有人混在禁軍隊伍里刺殺晉王之事,三件事疊加在一塊,再是愚鈍之人也都回過味了,再加上清河大長公主在旁相勸,只以漢初呂氏家族篡漢一事娓娓道來,直言勸諫,是以,原本有心袒護丈人家的小皇帝罕見地保持了沉默,傳令下去,叫嬴濯全權負責此事,代兄執掌尚書台。
於是當日,虞伯山下獄。
仙居殿中的虞小皇后得知此事,氣得破口大罵,罵完嬴澈又罵大長公主,認為是二人在背後刻意挑撥小丈夫與自家的矛盾。
虞伯山本人卻絲毫不擔心。
別說駱華纓狀告的是十年前的事,就算是如今發生的,駱華纓有什麼證據呢?
官妓本來就是為官員服務的,也根本沒有人會像沈雲酈一樣矯情。當年,他還是駱超手下的一名副將時就看上了她,後來她落入花月樓,他自然是要去嘗嘗主母的滋味的,他甚至沒怎麼逼她,只拿她兩個女兒稍微一提她就同意了,根本沒有什麼不願。
後來,則是幾個同僚想給駱華纓**,他同她說起,她不肯,反對他破口大罵起來,指責他恩將仇報。他被激怒,一時失手才不慎將她掐死,這怎麼能算是他殺了沈雲酈呢?他都還沒有玩夠呢,又怎會殺她?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十年,知道當年事的那幾個手下如今並不在京中,知道此事的也就花月樓那幾個老妓女了。這些人大多貪財怕死,琛兒自會替他擺平。
事情不出虞伯山所料,此後幾日,他在大理寺接受審問,嬴濯另派了人前往花月樓調查。面對問詢,他咬死是沈雲酈自願,並言早在駱超還未出事前他們就暗通款曲了,後來沈雲酈落難,二人鴛夢重溫,她還曾求過他救她們母女出去。至於她的死,則是不小心被女兒看到伺候他,她一時羞憤,所以自殺。
這樣的供詞顯然與事實相悖,畢竟兩個女兒還落在火坑中,沈氏作為一個母親於情於理都不會自殺。然而嬴濯派去調查的人沒有得到任何結果,當年曆經過此事的幾名妓女有的已經從良嫁人,有的還留在花月樓做老媽子,還有鴇母,都說不知情。無論怎麼逼問,也都說不知道。
前時既沒有對駱華纓用刑,如今自也不能刑訊逼供,事情就此陷入了僵局。
既沒有證據,虞伯山不過在大理寺待了兩日便被全須全尾地放出去了,回家之後大擺宴席大宴賓客,甚至搞起了「生辰宴」慶祝自己重獲新生,意在諷刺這一應事情連同當夜的刺殺都是晉王對自己的栽贓,態度囂張至極。
消息傳至尚書台,嬴濯氣憤不已。他親回王府同長兄匯報了此事,憤懣地道:「……他們就是篤定了駱娘子沒有證據、我們沒法拿他怎樣,才敢如此囂張!背叛自己的主上,姦殺自己的主母,這樣的人竟還能一路青雲直上,真是蒼天不公!」
「王兄,我們現在要怎麼辦?」
嬴澈正倚在床欄上懶洋洋地看書,聞言眼也沒抬一下:「不怎麼樣。」
嬴濯微微一怔:「那,這事難道就不了了之?」
「怎會是不了了之。」嬴澈放下書,示意弟弟過來。隨後,用竹簡在他頭上輕敲了一下,「你當年在南陽鄧氏讀書時難道只顧著看三娘子去了?難道不曾聞,宋康王故事。」
「宋康王之時,有雀生於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康王大喜。於是滅滕代薛,取淮北之地。乃愈自信,欲霸之亟成,於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曰:『威服天下鬼神。』為長夜之飲於室中,淫於酒婦人。群臣諫者輒射之。天下之人謂之,『桀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