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他貴為兵馬大元帥,一表人才,就算燕家不為他著急,那些為女兒尋姻緣的人家也會踏破將軍府門檻。
「見過最好的,怎麼肯將就其他。」燕麒宣望著陸裊,是為秦弘解釋,也是在講自己。
陸裊沒有看懂燕麒宣眼中的深意,只是覺得秦弘算是難得深情男人。
只可惜命運弄人,讓他生錯了時代。
燕麒宣提議泛舟游湖,陸裊難得出來,自然不會拒絕。
兩人在外遊玩時,聞人朱被叫去了宮裡,一待就是半個時辰。
等陸裊回府,就被晴紅喊去,說王妃有事商談。
「壞事了!」陸裊剛走進房間,聞人朱快步迎上來,劈頭一句,將陸裊往裡間牽。
「母親,發生什麼事了?」
陸裊印象中,聞人朱很少緊張成這樣。
「皇后把我叫到宮裡,說皇上有意給弘兒和十公主賜婚。」
陸裊腦中瞬息萬變,一下子理解聞人朱為何反應如此大。
聞人晁這是要內部瓦解秦弘和王府的關係。
「這婚事不能成。」聞人朱焦慮的說:「十公主是個野心家,跟皇帝的關係從小就好,她雖為女子,卻有一顆為官做宰的心,若是讓她嫁給弘兒,這兩人必定水深火熱,日子不是這麼過的。」
是啊,枕邊人是個時時刻刻想要策反你的陰謀家,那必定是寢食難安的。
「母親怎麼回應的皇后?」
聞人朱嘆了口氣,「我還能說什麼,只說問一問弘兒的意見。」
秦弘恐怕是一萬個不可能答應。
可是皇命難為,要是不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兩人成婚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是夜,全家坐在一起商討如何應對這燙手的婚事。
聞人朱主張對外放消息,就說秦弘已經和國公府三姑娘私定終身。
國公府是老牌貴族,即便現在已經沒什麼實權在手,但到底是老資歷,聞人晁不可能因為公主婚嫁開罪國公府。
秦弘不同意,「這樣對趙三姑娘不公平,我不能這麼做。」
全家都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燕騰沉著臉,到這時候,遮遮掩掩也沒了必要。
「弘兒,人要向前看,過去的事情,再怎麼不舍都是過去,你……」
「母親過兩日不是要開茶會,我會到現場相看。」秦弘的臉上看不出不願意,表情趨向平淡:「要是有合適的姑娘,就請母親幫我做主,上門提親。」
第663章 門閥世族妾54
秦弘讓步,一切就都好說了。
聞人朱立馬張羅著發請柬,遍邀京城名門貴女參加茶會。
只是請柬發出去沒多久,邊關來了急報。
倭寇進犯,燒了邊關三座城,到處燒殺搶掠,百姓民不聊生。
秦弘請命,帶兵鎮壓。
聞人晁是不願意讓秦弘上戰場的。
秦弘戰無不勝,戰神的威名從京城一路傳到五湖四海。
大圭百姓可能不知道當今天子是誰,但絕對知道是誰在為他們守家園,護國土。
再這麼任由秦弘披荊斬棘下去,聞人晁擔心假以時日秦弘手持兵符不繳,都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前朝有一任皇帝,就是這麼丟掉的江山。
聞人晁摁著躁動的朝堂,派遣自己扶植上來的武將上戰場,美其名曰,不能一點風吹草動就勞煩大將軍上戰場,該給小將一些歷練的機會。
歷練二字,磨一磨嘴皮子,就能說出來。
可實操起來,那是要上戰場真刀真槍廝殺的。
皇帝欽點的這位愛將,到了前線,不上戰場,只躲在後面的兵營里指揮。
可笑的是,他指揮的亂七八糟,短短兩日,又丟到了兩座城池。
消息傳到帝都,朝野上下震驚不已。
要知道秦弘十七歲上戰場,到如今六七個年頭,從來沒打過敗仗。
大家都習慣大圭絕不會輸給宵小之輩,結果臨陣換帥,損失如此慘重。
這下別說朝中那些保守的老古董,就是聞人晁提拔上來的官員,也禁不住聯名奏請,派秦弘出征平亂。
在整個朝野的壓力下,聞人晁迫不得已鬆了口。
秦弘上了戰場,卻也沒辦法一下子神兵天降,力挽狂瀾。
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一開始就讓秦弘上,他有八成把握把這些該死的倭寇趕回老巢去。
但是接連丟掉五座城池,其中一座還是上佳的防守地,在陣地上,大圭軍隊就吃了虧。
更別提打了敗仗,士兵們個個士氣低迷,在戰場上見了兇狠的倭兵連刀都拿不穩。
秦弘只能親自帶兵上戰場,好不容易鼓起一點士氣,結果天降大雨,淹了軍營,稻草糧食全毀。
似乎連老天都在幫倭寇,亡大圭。
戰報傳回京城,朝堂炸開了鍋。
沒有人敢明目張胆的罵聞人晁是昏君,但那些老臣一個個都是嘲諷的老手,明著不好說,就指桑罵槐。
借著諷刺史上昏君的名義,暗裡指責戰無不勝的圭軍之所以節節敗退,都是因為聞人晁派去了庸才擾亂作戰節奏所致。
聞人晁如何不明白這些人在想什麼,他也暗恨那個蠢貨不爭氣。
事到如今,只能盡力彌補了。
燕王父子請命,上戰場助秦將軍一臂之力。
如果有的選擇,聞人晁一萬個不可能讓這三人匯聚,可眼見倭寇勢力正猛,大有一路打到京師的野心,除了放他們父子去,也別無他選。
燕騰和燕麒宣率領十萬大軍,糧草若干,上前線支援。
支援一到,戰場上局勢立馬逆轉。
倭寇被打得狼狽逃竄,不得已從剛攻下不久的城池中撤走。
圭軍占據絕佳高地,一鼓作氣,將五座城池全部攻下。
本來大軍打了勝仗,應該留下一部分駐守,其他人回京領賞。
可那倭寇連吃幾場敗仗,非但沒有嚇得夾起尾巴,反而打了雞血一般,聯合了周圍幾個小國,下了死心要吞下大圭這塊肥肉。
第664章 門閥世族妾55
一轉眼,到了盛夏。
家裡幾個男人已有將近兩月未歸家,聞人朱近來心緒不寧,總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她等閒不愛去寺廟祈福,因戰事焦灼,前線足有半個月沒有來書信,不免心焦,喊了陸裊一起去拜佛。
陸裊一個現代人,對於這種玄乎的精神寄託自然是不信的。
她上了香後,走到屋子裡透氣。
天氣熱,禪院裡沒什麼人。
突然進來兩個穿著宦官服的太監,抬著下巴,一副高貴的姿態,走到佛堂里。
陸裊出於好奇,往裡面張望了幾眼。
這一看,發現兩太監是衝著聞人朱去的。
陸裊連忙走進去,只見太監手裡捧著一塊明黃的布,聞人朱跪在地上。
貴妃請公主娘娘進宮喝茶,刻不容緩,車轎就在寺廟外候著。
月前,皇后盛寧被打入了冷宮,雖然並未被廢除皇后頭銜,但後宮裡基本上默認了貴妃是下一任皇后。
貴妃從進宮開始,就一直盛寵不衰,生了三皇子後不久,又懷上了龍胎。
這份恩寵,無人能及。
大概是受寵太久,貴妃很有些飄飄然。
皇后尚未被廢,冊封新後的聖旨也沒下,她一個貴妃,就敢寫懿旨。
偏偏皇上還沒有怪罪的意思。
放在以前,聞人朱遇上這號狂妄人物,別說是區區貴妃,就算她是皇后,聞人朱都不會給面子,還要打臉一番。
但是如今……
如今家裡主事的爺們都不在,在戰場上是生是死,也沒個消息。
聞人朱心裡實在沒底,多事之秋,還是不要節外生枝了。
「走吧。」懿旨聞人朱沒接,神色淡淡的。
兩個太監是宮裡的老人,早知道她是個什麼脾氣,也沒敢多說什麼。
陸裊迎上去,小聲而急促的說:「母親,這不對勁,你不能去。」
聞人朱在她胳膊上拍了拍,「我知道不對勁,你回去,把家門守好了,想辦法跟麒宣聯繫上。」
太監在邊上跟狗一樣盯著,兩人沒法多說。
陸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聞人朱離開。
她沒敢耽擱,回到家中,將所有信鴿都放出去,只期盼能儘快得到回音。
系統給的消息,燕麒宣他們沒事,只是陷入和那幾支野心勃勃的侵略軍的惡戰中,一時半會結束不了鬥爭。
還有,戰爭之所以陷入焦灼,全是因為聞人晁跟敵方的統領狼狽為奸,出賣戰術。
聞人晁要他們三率領的軍隊全軍覆沒,答應給敵方勢力十座城作為補償。
作為一個帝王,當到這個份上,就是昏君都不如。
陸裊懷疑聞人晁是瘋魔了,才能想出這種自斷雙手,割送雙腳的天大蠢事。
或許他做夠了這個傀儡皇帝,想置之死地而後生,豬腦袋卻想不到,大圭沒了戰無不勝的軍隊,國家再強盛,民間再富饒,也不過是別人的刀俎魚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見過最好的,怎麼肯將就其他。」燕麒宣望著陸裊,是為秦弘解釋,也是在講自己。
陸裊沒有看懂燕麒宣眼中的深意,只是覺得秦弘算是難得深情男人。
只可惜命運弄人,讓他生錯了時代。
燕麒宣提議泛舟游湖,陸裊難得出來,自然不會拒絕。
兩人在外遊玩時,聞人朱被叫去了宮裡,一待就是半個時辰。
等陸裊回府,就被晴紅喊去,說王妃有事商談。
「壞事了!」陸裊剛走進房間,聞人朱快步迎上來,劈頭一句,將陸裊往裡間牽。
「母親,發生什麼事了?」
陸裊印象中,聞人朱很少緊張成這樣。
「皇后把我叫到宮裡,說皇上有意給弘兒和十公主賜婚。」
陸裊腦中瞬息萬變,一下子理解聞人朱為何反應如此大。
聞人晁這是要內部瓦解秦弘和王府的關係。
「這婚事不能成。」聞人朱焦慮的說:「十公主是個野心家,跟皇帝的關係從小就好,她雖為女子,卻有一顆為官做宰的心,若是讓她嫁給弘兒,這兩人必定水深火熱,日子不是這麼過的。」
是啊,枕邊人是個時時刻刻想要策反你的陰謀家,那必定是寢食難安的。
「母親怎麼回應的皇后?」
聞人朱嘆了口氣,「我還能說什麼,只說問一問弘兒的意見。」
秦弘恐怕是一萬個不可能答應。
可是皇命難為,要是不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兩人成婚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是夜,全家坐在一起商討如何應對這燙手的婚事。
聞人朱主張對外放消息,就說秦弘已經和國公府三姑娘私定終身。
國公府是老牌貴族,即便現在已經沒什麼實權在手,但到底是老資歷,聞人晁不可能因為公主婚嫁開罪國公府。
秦弘不同意,「這樣對趙三姑娘不公平,我不能這麼做。」
全家都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燕騰沉著臉,到這時候,遮遮掩掩也沒了必要。
「弘兒,人要向前看,過去的事情,再怎麼不舍都是過去,你……」
「母親過兩日不是要開茶會,我會到現場相看。」秦弘的臉上看不出不願意,表情趨向平淡:「要是有合適的姑娘,就請母親幫我做主,上門提親。」
第663章 門閥世族妾54
秦弘讓步,一切就都好說了。
聞人朱立馬張羅著發請柬,遍邀京城名門貴女參加茶會。
只是請柬發出去沒多久,邊關來了急報。
倭寇進犯,燒了邊關三座城,到處燒殺搶掠,百姓民不聊生。
秦弘請命,帶兵鎮壓。
聞人晁是不願意讓秦弘上戰場的。
秦弘戰無不勝,戰神的威名從京城一路傳到五湖四海。
大圭百姓可能不知道當今天子是誰,但絕對知道是誰在為他們守家園,護國土。
再這麼任由秦弘披荊斬棘下去,聞人晁擔心假以時日秦弘手持兵符不繳,都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前朝有一任皇帝,就是這麼丟掉的江山。
聞人晁摁著躁動的朝堂,派遣自己扶植上來的武將上戰場,美其名曰,不能一點風吹草動就勞煩大將軍上戰場,該給小將一些歷練的機會。
歷練二字,磨一磨嘴皮子,就能說出來。
可實操起來,那是要上戰場真刀真槍廝殺的。
皇帝欽點的這位愛將,到了前線,不上戰場,只躲在後面的兵營里指揮。
可笑的是,他指揮的亂七八糟,短短兩日,又丟到了兩座城池。
消息傳到帝都,朝野上下震驚不已。
要知道秦弘十七歲上戰場,到如今六七個年頭,從來沒打過敗仗。
大家都習慣大圭絕不會輸給宵小之輩,結果臨陣換帥,損失如此慘重。
這下別說朝中那些保守的老古董,就是聞人晁提拔上來的官員,也禁不住聯名奏請,派秦弘出征平亂。
在整個朝野的壓力下,聞人晁迫不得已鬆了口。
秦弘上了戰場,卻也沒辦法一下子神兵天降,力挽狂瀾。
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一開始就讓秦弘上,他有八成把握把這些該死的倭寇趕回老巢去。
但是接連丟掉五座城池,其中一座還是上佳的防守地,在陣地上,大圭軍隊就吃了虧。
更別提打了敗仗,士兵們個個士氣低迷,在戰場上見了兇狠的倭兵連刀都拿不穩。
秦弘只能親自帶兵上戰場,好不容易鼓起一點士氣,結果天降大雨,淹了軍營,稻草糧食全毀。
似乎連老天都在幫倭寇,亡大圭。
戰報傳回京城,朝堂炸開了鍋。
沒有人敢明目張胆的罵聞人晁是昏君,但那些老臣一個個都是嘲諷的老手,明著不好說,就指桑罵槐。
借著諷刺史上昏君的名義,暗裡指責戰無不勝的圭軍之所以節節敗退,都是因為聞人晁派去了庸才擾亂作戰節奏所致。
聞人晁如何不明白這些人在想什麼,他也暗恨那個蠢貨不爭氣。
事到如今,只能盡力彌補了。
燕王父子請命,上戰場助秦將軍一臂之力。
如果有的選擇,聞人晁一萬個不可能讓這三人匯聚,可眼見倭寇勢力正猛,大有一路打到京師的野心,除了放他們父子去,也別無他選。
燕騰和燕麒宣率領十萬大軍,糧草若干,上前線支援。
支援一到,戰場上局勢立馬逆轉。
倭寇被打得狼狽逃竄,不得已從剛攻下不久的城池中撤走。
圭軍占據絕佳高地,一鼓作氣,將五座城池全部攻下。
本來大軍打了勝仗,應該留下一部分駐守,其他人回京領賞。
可那倭寇連吃幾場敗仗,非但沒有嚇得夾起尾巴,反而打了雞血一般,聯合了周圍幾個小國,下了死心要吞下大圭這塊肥肉。
第664章 門閥世族妾55
一轉眼,到了盛夏。
家裡幾個男人已有將近兩月未歸家,聞人朱近來心緒不寧,總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她等閒不愛去寺廟祈福,因戰事焦灼,前線足有半個月沒有來書信,不免心焦,喊了陸裊一起去拜佛。
陸裊一個現代人,對於這種玄乎的精神寄託自然是不信的。
她上了香後,走到屋子裡透氣。
天氣熱,禪院裡沒什麼人。
突然進來兩個穿著宦官服的太監,抬著下巴,一副高貴的姿態,走到佛堂里。
陸裊出於好奇,往裡面張望了幾眼。
這一看,發現兩太監是衝著聞人朱去的。
陸裊連忙走進去,只見太監手裡捧著一塊明黃的布,聞人朱跪在地上。
貴妃請公主娘娘進宮喝茶,刻不容緩,車轎就在寺廟外候著。
月前,皇后盛寧被打入了冷宮,雖然並未被廢除皇后頭銜,但後宮裡基本上默認了貴妃是下一任皇后。
貴妃從進宮開始,就一直盛寵不衰,生了三皇子後不久,又懷上了龍胎。
這份恩寵,無人能及。
大概是受寵太久,貴妃很有些飄飄然。
皇后尚未被廢,冊封新後的聖旨也沒下,她一個貴妃,就敢寫懿旨。
偏偏皇上還沒有怪罪的意思。
放在以前,聞人朱遇上這號狂妄人物,別說是區區貴妃,就算她是皇后,聞人朱都不會給面子,還要打臉一番。
但是如今……
如今家裡主事的爺們都不在,在戰場上是生是死,也沒個消息。
聞人朱心裡實在沒底,多事之秋,還是不要節外生枝了。
「走吧。」懿旨聞人朱沒接,神色淡淡的。
兩個太監是宮裡的老人,早知道她是個什麼脾氣,也沒敢多說什麼。
陸裊迎上去,小聲而急促的說:「母親,這不對勁,你不能去。」
聞人朱在她胳膊上拍了拍,「我知道不對勁,你回去,把家門守好了,想辦法跟麒宣聯繫上。」
太監在邊上跟狗一樣盯著,兩人沒法多說。
陸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聞人朱離開。
她沒敢耽擱,回到家中,將所有信鴿都放出去,只期盼能儘快得到回音。
系統給的消息,燕麒宣他們沒事,只是陷入和那幾支野心勃勃的侵略軍的惡戰中,一時半會結束不了鬥爭。
還有,戰爭之所以陷入焦灼,全是因為聞人晁跟敵方的統領狼狽為奸,出賣戰術。
聞人晁要他們三率領的軍隊全軍覆沒,答應給敵方勢力十座城作為補償。
作為一個帝王,當到這個份上,就是昏君都不如。
陸裊懷疑聞人晁是瘋魔了,才能想出這種自斷雙手,割送雙腳的天大蠢事。
或許他做夠了這個傀儡皇帝,想置之死地而後生,豬腦袋卻想不到,大圭沒了戰無不勝的軍隊,國家再強盛,民間再富饒,也不過是別人的刀俎魚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