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放肆!!!」
怒喝響徹內殿,御案發出砰訇的震動。
永豐帝將面前奏摺和擺件一把掃落,怒視封令鐸道:「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封令鐸垂眸,字句鏗鏘地回了句,「知道,臣犯顏直諫、面折廷爭,做的正是與前朝宋僕射所做相同之事。」
他口中的前朝宋僕射,便是永豐帝宋胤的祖父。
那個因為痛罵舊帝殘虐不仁、暴斂恣睢,被笏板活活砸死的尚書左僕射。
許是這句話喚起了永豐帝心中久違的柔軟,他冷靜下來,有些頹喪地在御榻上坐下了。
兩人一跪一坐,誰也沒有開口,寂靜的大殿只有裊裊沉香絮絮燃燒的聲音,窸窸窣窣,像小蟲子啃噬著耳朵。
良久,永豐帝嘆息一聲,用一種從未有過的無奈語氣,喚了封令鐸一聲,「恪初。」
恪守初心,恆持正意。
當初他要選這作為他的字時,宋胤就笑他,說這個字聽起來像個年過半百的老古板。
可是沒曾想,竟然一語成讖。
他低估了封令鐸的執著,而封令鐸卻高估了他的大義。
他們攜手走過少年時的困頓生涯,走過刀光劍影、馬革裹屍的戰場,一起站到這權力之巔、俯瞰塵世一切的浮華……
宋胤以為封令鐸也同他一樣,榮華顯耀之後衣錦還鄉,應是能理解他如今的所求。
可沒曾想從頭到尾變了的人,卻只有他。
「恪初……」
他語帶懇求地道:「看在我們年少相識,出生入死的十多年,算阿兄,求你……」
高高在上的帝王走下御榻,放下所有身為帝王的威嚴,屈膝蹲在了他的面前。
他沒有自稱為「朕」,而是「阿兄」,滿眼殷切地對封令鐸道:「我身為君主,極權在握,若是這樣都不能為祖父報仇,我只怕百年之後,祖父問起,自己無言相對……恪初,朕答應你,閩南路一事總有清算的一天,但不是現在。」
「陛下你還不明白麼?」封令鐸神色肅然,「現在不是閩南路和嚴含章的問題,是陛下你!是陛下口口聲聲勵精圖治、濟世安民,實際卻打著新政的幌子窮兵黷武!貪墨案也好、新政也罷,只要最終目的是禍國殃民的北伐,恕臣……不能同意。」
語畢,玉清樓里久久沉默。
身為開國功臣,封令鐸曾統帥三軍,饒是後來入閣拜相,他在大昭軍隊裡的威望只有增無減。
況且,如今他手裡握著嚴含章和閩南路一幫舊臣的貪墨證據,而偏偏這些人,又是永豐新政的最大支持者。
倘若證據放出,封令鐸帶領朝臣彈劾,莫說是貪墨案,就連永豐新政恐都難保。
到時候永豐帝心心念念的北伐,只會中道而廢、胎死腹中……
初冬凜寒,太陽白晃晃地掛在天上,像一輪清冷的月亮。
玉清樓里,永豐帝看著那一抹緋色官袍拂袖行遠,眼底泛起寒霜。
有些東西終是留不得,也容不下了。
「怎麼樣怎麼
樣?上頭怎麼說?」
甫一從文德門出來,封令鐸就被葉夷簡堵了個嚴實。
宮門外不是個說話的地方,兩人上了馬車,一陣沉默,葉夷簡大約也猜到了結果。
他欲言又止地搖搖頭,嘆氣到,「我就知道皇上是鐵了心要保嚴含章的,你要彈劾他,恐怕沒那麼容易。」
面前的人神色陰鬱,半晌才冷聲回了句,「不僅是嚴含章。」
「什麼?」葉夷簡狐疑,自語到,「這三司使嚴含章已經是朝廷里管錢的一把手,倘若不僅是他,莫非他上頭還有……」
話語戛然,葉夷簡瞪大雙眼看向封令鐸,心裡的那個名字咬在齒關卻沒了聲音。
封令鐸卻淡定得多。
他雙眸平視著前方,平靜地對葉夷簡道:「嚴含章的案子,我一定要辦;北伐的計劃,我也一定要阻止;如今告訴你這些,是看在你我相識十餘載,若是你顧及自身和葉家,今後的事便都不必再插手了。」
事到如今,封令鐸算是跟葉夷簡交了底。他本就抱著辭官歸隱的心思,丟了爵位和仕途都不要緊,可是他沒有理由非要拉上葉夷簡一道。
車廂里安靜下去,唯有車輪碌碌的聲音。
良久,他聽到葉夷簡輕呲一聲,挑眉問他,「怎麼?要自己逞英雄,把我給踢開了?」
葉夷簡吊兒郎當地抄手靠上壁板,道:「我倒是想置身事外,可就憑令菀那個脾氣,她早晚得拿刀架我脖子上逼我幫你,與其等到那個時候,還不如我自覺點,還能搏個好印象。」
封令鐸聽出他語氣里的曖昧,追問:「你和令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哎呀~」葉夷簡擺手,復又換上嚴肅的神情,「現在哪是講這些事的時候,我問你,接下來你準備怎麼做?」
思路被帶回去,封令鐸忖到,「彈劾嚴含章的證據需要處理一下,線索到嚴含章為止,儘量不要大面積波及朝中舊黨,要讓舊黨的人覺得,只要將嚴含章一人推出去當替死鬼,自己便能脫罪,只是……」
封令鐸憂慮,「皇上因為新政和北伐,鐵了心要保嚴含章,彈劾恐怕會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嗯。」葉夷簡認同點頭。
「還有,」封令鐸頓了頓,補充道:「月娥同薛清離京販貨,我擔心有人會對她動手,你派衛五帶上幾個身手不錯的暗衛追上去,沿途保護,以防對方使出什麼下三濫的手段。」
葉夷簡恍然,一副醍醐灌頂的模樣。
*
離京的山道上,姚月娥和商隊行到一片平坦的河灘,停下馬車生火做飯。
一行人離開上京已經一月,入冬的時節寒冷,南方更是時常陰雨連綿,寒氣混著濕氣侵襲入骨,姚月娥覺得穿再多都不頂用。
於是趁著午膳時候,乾脆在河灘生了把火,吃點熱食的同時把衣裳也烤烤乾,免得夜裡投宿陰濕得難受。
篝火絮絮地燒起來,大家各自忙碌,倒也井井有條。
姚月娥幫不上什麼忙,便也不去添亂,在篝火旁尋了個地方坐了,將手爐里的炭都換一換。
薛清在這時行了過來。
他不知是怎麼了,這幾日看著精神都不大好,今日的臉色更是蒼白,就連嘴唇都沒什麼血色。
姚月娥尋問了他帶著的婢女,得到的答覆只是他這幾日趕路奔波,沒有歇息好。
但姚月娥覺得兩人似乎瞞著她什麼,畢竟要論趕路,她也沒少走一步,勞累奔波都是有的,也不見臉色差成這樣。
可薛清不說,姚月娥到底不好再問。
她將換好炭火的手爐遞給薛清,招呼他在自己身旁坐下了。
姚月娥看著從薛清的馬車上下來的小婢女,倏地響起自己第一次在建州府見到薛清,他身邊好像跟著的就是這個婢女。
想著同薛清也這麼熟了,有些事情八卦一下,似乎也不打緊,姚月娥湊過去,跟他打聽,「那個總是跟著你外出行商的婢女是你房裡的人麼?」
「什麼?」薛清顯然愣了一下,好半晌才反應過來姚月娥問的是什麼。
他搖頭又點頭,表情霎時變得有些奇怪。
姚月娥當他是猝然被問起私事,有些害羞,畢竟薛清一向溫潤內斂,許是不習慣同一個女子談論自己的通房。
可姚月娥是敢讓一人之下的封令鐸給她當外室的人,談論的話題自是非比尋常。
她有些惋惜地對薛清道:「我看你這麼久了,身邊就只有這一個婢女,想必你們的感情很是深厚。」
而薛清身為上京薛氏的家主,這把年紀都還未娶妻,身邊只有這麼一個婢女,可想而知,他也不是個薄情寡義之人。
「只是……」姚月娥猶豫,片刻後還是對薛清道:「她這樣只在你身邊當個婢女可不行,你有沒有想過讓她出去經營一番事業,比如……我也可以收她為徒,只要她能站住腳跟自食其力,你往後要娶她為妻,薛氏想必也不會太為難你們。」
「咳咳!咳咳……」
話音未落,身旁的薛清被熱水嗆到,半晌才緩過勁來,對姚月娥道了句謝,「姚師傅的好意,薛某定當轉達。」
姚月娥擺擺手,笑到,「沒什麼,舉手之勞。」
許是話匣子打開了,姚月娥忽然發現,自己與薛清相識這麼久,竟從未聽他談起過生意之外的事,便不免好奇到,「你似乎不太講自己的事情?是因為與家裡人都不親麼?」
薛清愣了愣,道:「薛府人丁單薄,我沒什麼兄弟姐妹,故而也沒什麼好說的。」
姚月娥卻來了興趣,追問:「那你也沒有叔叔伯伯麼?」
薛清搖頭,「薛家從我祖父開始,便是只有一房男丁,況且我……還是我父親的遺腹子。」
姚月娥訝然。
所謂遺腹子,便是在薛清還沒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便已身故,所以照薛清的說法,他從出生到現在,應是都沒見過自己的生父一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怒喝響徹內殿,御案發出砰訇的震動。
永豐帝將面前奏摺和擺件一把掃落,怒視封令鐸道:「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封令鐸垂眸,字句鏗鏘地回了句,「知道,臣犯顏直諫、面折廷爭,做的正是與前朝宋僕射所做相同之事。」
他口中的前朝宋僕射,便是永豐帝宋胤的祖父。
那個因為痛罵舊帝殘虐不仁、暴斂恣睢,被笏板活活砸死的尚書左僕射。
許是這句話喚起了永豐帝心中久違的柔軟,他冷靜下來,有些頹喪地在御榻上坐下了。
兩人一跪一坐,誰也沒有開口,寂靜的大殿只有裊裊沉香絮絮燃燒的聲音,窸窸窣窣,像小蟲子啃噬著耳朵。
良久,永豐帝嘆息一聲,用一種從未有過的無奈語氣,喚了封令鐸一聲,「恪初。」
恪守初心,恆持正意。
當初他要選這作為他的字時,宋胤就笑他,說這個字聽起來像個年過半百的老古板。
可是沒曾想,竟然一語成讖。
他低估了封令鐸的執著,而封令鐸卻高估了他的大義。
他們攜手走過少年時的困頓生涯,走過刀光劍影、馬革裹屍的戰場,一起站到這權力之巔、俯瞰塵世一切的浮華……
宋胤以為封令鐸也同他一樣,榮華顯耀之後衣錦還鄉,應是能理解他如今的所求。
可沒曾想從頭到尾變了的人,卻只有他。
「恪初……」
他語帶懇求地道:「看在我們年少相識,出生入死的十多年,算阿兄,求你……」
高高在上的帝王走下御榻,放下所有身為帝王的威嚴,屈膝蹲在了他的面前。
他沒有自稱為「朕」,而是「阿兄」,滿眼殷切地對封令鐸道:「我身為君主,極權在握,若是這樣都不能為祖父報仇,我只怕百年之後,祖父問起,自己無言相對……恪初,朕答應你,閩南路一事總有清算的一天,但不是現在。」
「陛下你還不明白麼?」封令鐸神色肅然,「現在不是閩南路和嚴含章的問題,是陛下你!是陛下口口聲聲勵精圖治、濟世安民,實際卻打著新政的幌子窮兵黷武!貪墨案也好、新政也罷,只要最終目的是禍國殃民的北伐,恕臣……不能同意。」
語畢,玉清樓里久久沉默。
身為開國功臣,封令鐸曾統帥三軍,饒是後來入閣拜相,他在大昭軍隊裡的威望只有增無減。
況且,如今他手裡握著嚴含章和閩南路一幫舊臣的貪墨證據,而偏偏這些人,又是永豐新政的最大支持者。
倘若證據放出,封令鐸帶領朝臣彈劾,莫說是貪墨案,就連永豐新政恐都難保。
到時候永豐帝心心念念的北伐,只會中道而廢、胎死腹中……
初冬凜寒,太陽白晃晃地掛在天上,像一輪清冷的月亮。
玉清樓里,永豐帝看著那一抹緋色官袍拂袖行遠,眼底泛起寒霜。
有些東西終是留不得,也容不下了。
「怎麼樣怎麼
樣?上頭怎麼說?」
甫一從文德門出來,封令鐸就被葉夷簡堵了個嚴實。
宮門外不是個說話的地方,兩人上了馬車,一陣沉默,葉夷簡大約也猜到了結果。
他欲言又止地搖搖頭,嘆氣到,「我就知道皇上是鐵了心要保嚴含章的,你要彈劾他,恐怕沒那麼容易。」
面前的人神色陰鬱,半晌才冷聲回了句,「不僅是嚴含章。」
「什麼?」葉夷簡狐疑,自語到,「這三司使嚴含章已經是朝廷里管錢的一把手,倘若不僅是他,莫非他上頭還有……」
話語戛然,葉夷簡瞪大雙眼看向封令鐸,心裡的那個名字咬在齒關卻沒了聲音。
封令鐸卻淡定得多。
他雙眸平視著前方,平靜地對葉夷簡道:「嚴含章的案子,我一定要辦;北伐的計劃,我也一定要阻止;如今告訴你這些,是看在你我相識十餘載,若是你顧及自身和葉家,今後的事便都不必再插手了。」
事到如今,封令鐸算是跟葉夷簡交了底。他本就抱著辭官歸隱的心思,丟了爵位和仕途都不要緊,可是他沒有理由非要拉上葉夷簡一道。
車廂里安靜下去,唯有車輪碌碌的聲音。
良久,他聽到葉夷簡輕呲一聲,挑眉問他,「怎麼?要自己逞英雄,把我給踢開了?」
葉夷簡吊兒郎當地抄手靠上壁板,道:「我倒是想置身事外,可就憑令菀那個脾氣,她早晚得拿刀架我脖子上逼我幫你,與其等到那個時候,還不如我自覺點,還能搏個好印象。」
封令鐸聽出他語氣里的曖昧,追問:「你和令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哎呀~」葉夷簡擺手,復又換上嚴肅的神情,「現在哪是講這些事的時候,我問你,接下來你準備怎麼做?」
思路被帶回去,封令鐸忖到,「彈劾嚴含章的證據需要處理一下,線索到嚴含章為止,儘量不要大面積波及朝中舊黨,要讓舊黨的人覺得,只要將嚴含章一人推出去當替死鬼,自己便能脫罪,只是……」
封令鐸憂慮,「皇上因為新政和北伐,鐵了心要保嚴含章,彈劾恐怕會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嗯。」葉夷簡認同點頭。
「還有,」封令鐸頓了頓,補充道:「月娥同薛清離京販貨,我擔心有人會對她動手,你派衛五帶上幾個身手不錯的暗衛追上去,沿途保護,以防對方使出什麼下三濫的手段。」
葉夷簡恍然,一副醍醐灌頂的模樣。
*
離京的山道上,姚月娥和商隊行到一片平坦的河灘,停下馬車生火做飯。
一行人離開上京已經一月,入冬的時節寒冷,南方更是時常陰雨連綿,寒氣混著濕氣侵襲入骨,姚月娥覺得穿再多都不頂用。
於是趁著午膳時候,乾脆在河灘生了把火,吃點熱食的同時把衣裳也烤烤乾,免得夜裡投宿陰濕得難受。
篝火絮絮地燒起來,大家各自忙碌,倒也井井有條。
姚月娥幫不上什麼忙,便也不去添亂,在篝火旁尋了個地方坐了,將手爐里的炭都換一換。
薛清在這時行了過來。
他不知是怎麼了,這幾日看著精神都不大好,今日的臉色更是蒼白,就連嘴唇都沒什麼血色。
姚月娥尋問了他帶著的婢女,得到的答覆只是他這幾日趕路奔波,沒有歇息好。
但姚月娥覺得兩人似乎瞞著她什麼,畢竟要論趕路,她也沒少走一步,勞累奔波都是有的,也不見臉色差成這樣。
可薛清不說,姚月娥到底不好再問。
她將換好炭火的手爐遞給薛清,招呼他在自己身旁坐下了。
姚月娥看著從薛清的馬車上下來的小婢女,倏地響起自己第一次在建州府見到薛清,他身邊好像跟著的就是這個婢女。
想著同薛清也這麼熟了,有些事情八卦一下,似乎也不打緊,姚月娥湊過去,跟他打聽,「那個總是跟著你外出行商的婢女是你房裡的人麼?」
「什麼?」薛清顯然愣了一下,好半晌才反應過來姚月娥問的是什麼。
他搖頭又點頭,表情霎時變得有些奇怪。
姚月娥當他是猝然被問起私事,有些害羞,畢竟薛清一向溫潤內斂,許是不習慣同一個女子談論自己的通房。
可姚月娥是敢讓一人之下的封令鐸給她當外室的人,談論的話題自是非比尋常。
她有些惋惜地對薛清道:「我看你這麼久了,身邊就只有這一個婢女,想必你們的感情很是深厚。」
而薛清身為上京薛氏的家主,這把年紀都還未娶妻,身邊只有這麼一個婢女,可想而知,他也不是個薄情寡義之人。
「只是……」姚月娥猶豫,片刻後還是對薛清道:「她這樣只在你身邊當個婢女可不行,你有沒有想過讓她出去經營一番事業,比如……我也可以收她為徒,只要她能站住腳跟自食其力,你往後要娶她為妻,薛氏想必也不會太為難你們。」
「咳咳!咳咳……」
話音未落,身旁的薛清被熱水嗆到,半晌才緩過勁來,對姚月娥道了句謝,「姚師傅的好意,薛某定當轉達。」
姚月娥擺擺手,笑到,「沒什麼,舉手之勞。」
許是話匣子打開了,姚月娥忽然發現,自己與薛清相識這麼久,竟從未聽他談起過生意之外的事,便不免好奇到,「你似乎不太講自己的事情?是因為與家裡人都不親麼?」
薛清愣了愣,道:「薛府人丁單薄,我沒什麼兄弟姐妹,故而也沒什麼好說的。」
姚月娥卻來了興趣,追問:「那你也沒有叔叔伯伯麼?」
薛清搖頭,「薛家從我祖父開始,便是只有一房男丁,況且我……還是我父親的遺腹子。」
姚月娥訝然。
所謂遺腹子,便是在薛清還沒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便已身故,所以照薛清的說法,他從出生到現在,應是都沒見過自己的生父一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