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宮中上下,都知道李煥對太孫恨之欲其死。此時在他眼皮之下救李璋,無意於捋虎鬚。
陸華亭方才替她遮掩,是怕她觸怒李煥。想到此處,她向陸華亭的蹀躞帶伸手,手指被陸華亭一把扣住:「香囊都取走了,連掛繩也要取走?」
群青道:「回去幫你繡一個新的。」
陸華亭不再說話,群青伸手將掛繩取下,悄然放在袖中。
李煥坐在大殿中看一卷羊皮輿圖,不時有內侍輕手輕腳地為他續墨添燈。從前群青覺得李煥和宸明帝生得不像,然而此時他坐於寶座、面無表情時,她卻在他身上看見了與宸明帝與李玹如出一轍的冷酷。
群青請罪:「未能完成高昌出使職責,請聖人降罪。」
話音未落,李煥忙叫他們起身:「高昌國賓使的信早就來了。賓使攜絲絹回王宮後,高昌王后看了十分合心意,聽聞你們路遇山匪所劫不幸失蹤,王后當場垂淚,她為你們遺憾還來不及,現在你二人倖存,又怎麼會責怪呢?」
李煥身邊的內侍近臣也都紛紛幫腔。
李煥嘆口氣,面露悲痛道:「只可惜,你們不在這段時日,廢太子竟是趁機舉事,圍了父皇行宮,以至手足相殘……不提也罷。」
群青心道,李煥和陸華亭期間一直保持書信往來,連反殺李玹也是二人提前商議好的,如今在近臣面前裝成這樣,也是在試探她的想法。她輕道:「廢太子既然背棄父子手足之情,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合該論罪處置。聖人繼位是眾望所歸,無需傷懷。」
看李煥的表情,他似乎很滿意她的回答。但群青敏銳地感覺到,李煥的眼神時而落在她身上,那目光雖然含著笑,卻暗含著猜疑。
「看來去一趟宮外,確實能令人開懷,群大人沒有舟車痕跡,殊麗之色似乎更勝從前。」李煥狀似打趣的玩笑話,卻令群青心中一沉。
地板上映出她模糊的面目,李郎中的推骨之術作用畢竟有限,她會漸漸恢復本來的樣貌,卻不知道李煥說這話是何意,是否已有猜疑。
上一世,李煥登位後曾經掘地三尺查找南楚細作,她就死在李煥對宮內南楚細作的圍剿中。
好在李煥沒有多說什麼,說蕭皇后想見她,群青明白他想與陸華亭單獨說話,便先告退,去了蕭雲如宮中。
李煥屏退左右,眼看殿中只有陸華亭,他匆匆從案後繞出,想要親手扶起陸華亭,未料陸華亭的手臂在他碰到之前閃避開,令李煥的手僵在空中:「怎麼,連七郎你也覺得朕不該虐待那個孩子?」
「你想多了。」陸華亭拂袖起身,「如今你我已是君臣,合該遵循禮數。」
分明還是往常說話的語氣,但似乎又變得涇渭分明。
「那你們如此著急護著李璋是何意?」
尖銳的質問拋出,李煥緩聲道:「朕不是故意要派人盯著你們。你不知近來發生多少事,實令朕夜不能寐,連身邊人都無法信任。」
他說著,將幾分奏報遞給陸華亭,讓他看看上面的內容。
「每到冬日天寒,不能放牧,北戎便開始騷擾北境邊界,想從我們手裡搶奪土地。若不是朕受傷,早就領兵去了!」
李煥敲著輿圖,「偏是北境不寧的時候,又冒出來不少太子黨。按你我謀劃,太子黨不應該早被逐個擊破、不成氣候了嗎?也不知是誰暗中散布流言,傳言廢太子在詔獄內喊冤,又傳言朕在虐待李璋,南楚細作和這群太子黨相互勾連,賊心不死,一個一個想暗中舉事,想殺了朕,扶太子遺脈上位。」
陸華亭迅速瀏覽了奏報。
李煥以肅查孟家之案為藉口,當夜抄沒了幾名太子餘黨,在其往來書信當中,翻到了來自南楚的信件。
南楚一直想要反攻,宮中細作自是不會放棄攪混水的機會,妄圖給大宸製造內亂。
難怪李煥急於肅清宮中細作。
「用李璋釣出剩餘的太子餘黨,難道不好?」陸華亭合上奏報,「這種時候,何必感情用事。」
李煥的面色稍霽。
陸華亭道:「至於抓細作和餘黨的事,臣可以繼續做。」
「蘊明,不是朕信不過你。」李煥幽幽地看著他,許久才道,「你那娘子身份有疑,她在你身邊,會壞了大事。如今長安各家,適齡的娘子有許多,不然藉機……」
「她不是細作。」陸華亭道,「廢太子都核驗了她的身份,難道你還信不過?」
「廢太子如何核驗,你出了幾分力你心裡清楚。」李煥道,「她耳後有硃砂,又如此熟習楚國宮闈舊事。你還記得我們當日尋覓過的,寶安身邊的那個跑走的女使嗎?我已查過宮志,她是五品武將的女兒,年紀也對得上……」
「她不是你說的那個人。」陸華亭平靜打斷他,「臣可以作保。」
李煥與陸華亭漆黑冷凝的眸對峙,見他沒有半分退讓之意,點了點頭。他命人捧來托盤,托盤上赫然是丞相官服,他撫摸那官服道:「若非七郎你提前布置好人手,起事不會如此順利。朕本想著,繼位後第一件事便是封你為相,日後你我相互扶持,你卻不願站在朕身邊。」
陸華亭只看了一眼官服,便將目光移開:「聖人可以封,臣亦可以請辭。」
「你說什麼?」李煥訝異。
「我似乎早就與聖人說過。同行至此,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你我的緣分也差不多到了盡頭。」陸華亭輕道,「三郎,你知我身體自幼不好,既是短命,為何不能辭了官,去過自己的人生?」
這是個極度聰明、無法掌握的人,他若有心爭權奪利,恐怕所向披靡,將來不為人所控,確定陸華亭無意於權力,李煥隱秘地放下了心,但又著急上火起來:「如今內憂外患,你要請辭?五年之內,莫說這種話了。」
陸華亭自紫宸殿走出來,天色微暗。風鼓起了他的衣袖,寒冷刺骨。但見牛車旁有一個提著燈的纖細身影等待,他的心情便好了起來。
「為何不進去坐著等?」陸華亭拿過她手上燈。
下一刻,他撩起車簾,與裡面抱著李璋、戰戰兢兢的若蟬四目相對,神色凝住。
第121章
尚書府正廳, 若蟬和乳母捧著李璋的一干玩具和被單侍立一旁,拘謹地等待著發落。
陸華亭曾是燕王身邊謀臣,曾有酷吏之名, 官服上所繡無枝葉的散答花,映襯一張玉白的臉, 俊美, 卻有威壓之勢。
群青抱著襁褓,坐在椅上。下一刻, 陸華亭的目光從襁褓移到她臉上:「如何說服蕭皇后,讓她同意你把皇孫抱走的?」
群青道:「我先向皇后娘娘請命,說這次出使遇襲, 我受了驚嚇, 身心俱疲,就先不去六尚當值。皇后娘娘說宮中混亂,讓我在府上好好休養一段時間, 這段日子,除宮宴、應詔外不必外出。」
陸華亭有幾分意外,但也明白她這樣做的緣由。
李煥那句話,終究引起了群青的警惕。李煥桌案上放著輿圖、戰報, 近期有國之戰事, 南楚細作必會活動, 李煥與南楚細作矛盾也會激化。群青乾脆急流勇退, 自請軟禁, 並與南楚傳信, 表明自己已被軟禁。
李煥如果懷疑她,今日之後,一定會派人盯著尚書府, 看到她既不傳信,也不活動。若此時再有消息走漏,那就與她沒有半分關係了。
「你留在府中我很贊成。」陸華亭道,「我問他。」
「既不當值,那我便有時間調理太孫的病情。」群青道,「宮中傳言聖人折磨太孫,若太孫留在太極殿,從議事的紫宸殿能聽見太極殿內成日傳來哭聲,不怕來往官員誤解?若此時太孫病逝,更恐有人趁機作亂。皇后娘娘也不想看著聖人因一時賭氣背負罵名,她知道我通穴術,便令我暫時照看太孫。」
若蟬說:「姐姐是看在廢太子妃的情面上才出手的。尚書知道奴婢和姐姐最初都是廢太子妃的奉衣宮女,如今看看廢太子妃日日請願,姐姐怎能背信棄義……」
還未說完,便被群青止住。
她知道,陸華亭深諳帝王心性,她把李璋帶回來,無異於引火上身,他不會同意。
是以她必須做出姿態,護住李璋,至少讓鄭知意見他一面。
因生來體內帶毒,李璋比尋常嬰兒更瘦小,眼下在群青懷裡又抽動哭泣起來,一旁的乳母連忙躬身上前哄抱哺乳。
對這幅場景,陸華亭只是目不轉睛地看著。
他對李璋自然沒什麼興趣,他看著僅僅是因為群青懷抱嬰兒的畫面,令他感到奇異。
那碎花緞襁包裹得如同一隻巨繭,群青抱著它,神情小心,臉上卻並無母性,反帶著一種稚拙之氣。
半晌,他道:「娘子,孩子是這樣抱的嗎?」
群青垂眼,嬰兒的脖子歪在她手臂上。
若蟬比劃道:「姐姐,好像是要豎著抱,他才會覺得舒服。」
群青立刻調整了姿勢。
未料稍稍一動,李璋就驚醒了。眼看他蹙起眉要哭了,群青立刻托高了些,他稀疏的眉頭鬆開,哼唧了兩下,嘴巴張開,微微地上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陸華亭方才替她遮掩,是怕她觸怒李煥。想到此處,她向陸華亭的蹀躞帶伸手,手指被陸華亭一把扣住:「香囊都取走了,連掛繩也要取走?」
群青道:「回去幫你繡一個新的。」
陸華亭不再說話,群青伸手將掛繩取下,悄然放在袖中。
李煥坐在大殿中看一卷羊皮輿圖,不時有內侍輕手輕腳地為他續墨添燈。從前群青覺得李煥和宸明帝生得不像,然而此時他坐於寶座、面無表情時,她卻在他身上看見了與宸明帝與李玹如出一轍的冷酷。
群青請罪:「未能完成高昌出使職責,請聖人降罪。」
話音未落,李煥忙叫他們起身:「高昌國賓使的信早就來了。賓使攜絲絹回王宮後,高昌王后看了十分合心意,聽聞你們路遇山匪所劫不幸失蹤,王后當場垂淚,她為你們遺憾還來不及,現在你二人倖存,又怎麼會責怪呢?」
李煥身邊的內侍近臣也都紛紛幫腔。
李煥嘆口氣,面露悲痛道:「只可惜,你們不在這段時日,廢太子竟是趁機舉事,圍了父皇行宮,以至手足相殘……不提也罷。」
群青心道,李煥和陸華亭期間一直保持書信往來,連反殺李玹也是二人提前商議好的,如今在近臣面前裝成這樣,也是在試探她的想法。她輕道:「廢太子既然背棄父子手足之情,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合該論罪處置。聖人繼位是眾望所歸,無需傷懷。」
看李煥的表情,他似乎很滿意她的回答。但群青敏銳地感覺到,李煥的眼神時而落在她身上,那目光雖然含著笑,卻暗含著猜疑。
「看來去一趟宮外,確實能令人開懷,群大人沒有舟車痕跡,殊麗之色似乎更勝從前。」李煥狀似打趣的玩笑話,卻令群青心中一沉。
地板上映出她模糊的面目,李郎中的推骨之術作用畢竟有限,她會漸漸恢復本來的樣貌,卻不知道李煥說這話是何意,是否已有猜疑。
上一世,李煥登位後曾經掘地三尺查找南楚細作,她就死在李煥對宮內南楚細作的圍剿中。
好在李煥沒有多說什麼,說蕭皇后想見她,群青明白他想與陸華亭單獨說話,便先告退,去了蕭雲如宮中。
李煥屏退左右,眼看殿中只有陸華亭,他匆匆從案後繞出,想要親手扶起陸華亭,未料陸華亭的手臂在他碰到之前閃避開,令李煥的手僵在空中:「怎麼,連七郎你也覺得朕不該虐待那個孩子?」
「你想多了。」陸華亭拂袖起身,「如今你我已是君臣,合該遵循禮數。」
分明還是往常說話的語氣,但似乎又變得涇渭分明。
「那你們如此著急護著李璋是何意?」
尖銳的質問拋出,李煥緩聲道:「朕不是故意要派人盯著你們。你不知近來發生多少事,實令朕夜不能寐,連身邊人都無法信任。」
他說著,將幾分奏報遞給陸華亭,讓他看看上面的內容。
「每到冬日天寒,不能放牧,北戎便開始騷擾北境邊界,想從我們手裡搶奪土地。若不是朕受傷,早就領兵去了!」
李煥敲著輿圖,「偏是北境不寧的時候,又冒出來不少太子黨。按你我謀劃,太子黨不應該早被逐個擊破、不成氣候了嗎?也不知是誰暗中散布流言,傳言廢太子在詔獄內喊冤,又傳言朕在虐待李璋,南楚細作和這群太子黨相互勾連,賊心不死,一個一個想暗中舉事,想殺了朕,扶太子遺脈上位。」
陸華亭迅速瀏覽了奏報。
李煥以肅查孟家之案為藉口,當夜抄沒了幾名太子餘黨,在其往來書信當中,翻到了來自南楚的信件。
南楚一直想要反攻,宮中細作自是不會放棄攪混水的機會,妄圖給大宸製造內亂。
難怪李煥急於肅清宮中細作。
「用李璋釣出剩餘的太子餘黨,難道不好?」陸華亭合上奏報,「這種時候,何必感情用事。」
李煥的面色稍霽。
陸華亭道:「至於抓細作和餘黨的事,臣可以繼續做。」
「蘊明,不是朕信不過你。」李煥幽幽地看著他,許久才道,「你那娘子身份有疑,她在你身邊,會壞了大事。如今長安各家,適齡的娘子有許多,不然藉機……」
「她不是細作。」陸華亭道,「廢太子都核驗了她的身份,難道你還信不過?」
「廢太子如何核驗,你出了幾分力你心裡清楚。」李煥道,「她耳後有硃砂,又如此熟習楚國宮闈舊事。你還記得我們當日尋覓過的,寶安身邊的那個跑走的女使嗎?我已查過宮志,她是五品武將的女兒,年紀也對得上……」
「她不是你說的那個人。」陸華亭平靜打斷他,「臣可以作保。」
李煥與陸華亭漆黑冷凝的眸對峙,見他沒有半分退讓之意,點了點頭。他命人捧來托盤,托盤上赫然是丞相官服,他撫摸那官服道:「若非七郎你提前布置好人手,起事不會如此順利。朕本想著,繼位後第一件事便是封你為相,日後你我相互扶持,你卻不願站在朕身邊。」
陸華亭只看了一眼官服,便將目光移開:「聖人可以封,臣亦可以請辭。」
「你說什麼?」李煥訝異。
「我似乎早就與聖人說過。同行至此,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你我的緣分也差不多到了盡頭。」陸華亭輕道,「三郎,你知我身體自幼不好,既是短命,為何不能辭了官,去過自己的人生?」
這是個極度聰明、無法掌握的人,他若有心爭權奪利,恐怕所向披靡,將來不為人所控,確定陸華亭無意於權力,李煥隱秘地放下了心,但又著急上火起來:「如今內憂外患,你要請辭?五年之內,莫說這種話了。」
陸華亭自紫宸殿走出來,天色微暗。風鼓起了他的衣袖,寒冷刺骨。但見牛車旁有一個提著燈的纖細身影等待,他的心情便好了起來。
「為何不進去坐著等?」陸華亭拿過她手上燈。
下一刻,他撩起車簾,與裡面抱著李璋、戰戰兢兢的若蟬四目相對,神色凝住。
第121章
尚書府正廳, 若蟬和乳母捧著李璋的一干玩具和被單侍立一旁,拘謹地等待著發落。
陸華亭曾是燕王身邊謀臣,曾有酷吏之名, 官服上所繡無枝葉的散答花,映襯一張玉白的臉, 俊美, 卻有威壓之勢。
群青抱著襁褓,坐在椅上。下一刻, 陸華亭的目光從襁褓移到她臉上:「如何說服蕭皇后,讓她同意你把皇孫抱走的?」
群青道:「我先向皇后娘娘請命,說這次出使遇襲, 我受了驚嚇, 身心俱疲,就先不去六尚當值。皇后娘娘說宮中混亂,讓我在府上好好休養一段時間, 這段日子,除宮宴、應詔外不必外出。」
陸華亭有幾分意外,但也明白她這樣做的緣由。
李煥那句話,終究引起了群青的警惕。李煥桌案上放著輿圖、戰報, 近期有國之戰事, 南楚細作必會活動, 李煥與南楚細作矛盾也會激化。群青乾脆急流勇退, 自請軟禁, 並與南楚傳信, 表明自己已被軟禁。
李煥如果懷疑她,今日之後,一定會派人盯著尚書府, 看到她既不傳信,也不活動。若此時再有消息走漏,那就與她沒有半分關係了。
「你留在府中我很贊成。」陸華亭道,「我問他。」
「既不當值,那我便有時間調理太孫的病情。」群青道,「宮中傳言聖人折磨太孫,若太孫留在太極殿,從議事的紫宸殿能聽見太極殿內成日傳來哭聲,不怕來往官員誤解?若此時太孫病逝,更恐有人趁機作亂。皇后娘娘也不想看著聖人因一時賭氣背負罵名,她知道我通穴術,便令我暫時照看太孫。」
若蟬說:「姐姐是看在廢太子妃的情面上才出手的。尚書知道奴婢和姐姐最初都是廢太子妃的奉衣宮女,如今看看廢太子妃日日請願,姐姐怎能背信棄義……」
還未說完,便被群青止住。
她知道,陸華亭深諳帝王心性,她把李璋帶回來,無異於引火上身,他不會同意。
是以她必須做出姿態,護住李璋,至少讓鄭知意見他一面。
因生來體內帶毒,李璋比尋常嬰兒更瘦小,眼下在群青懷裡又抽動哭泣起來,一旁的乳母連忙躬身上前哄抱哺乳。
對這幅場景,陸華亭只是目不轉睛地看著。
他對李璋自然沒什麼興趣,他看著僅僅是因為群青懷抱嬰兒的畫面,令他感到奇異。
那碎花緞襁包裹得如同一隻巨繭,群青抱著它,神情小心,臉上卻並無母性,反帶著一種稚拙之氣。
半晌,他道:「娘子,孩子是這樣抱的嗎?」
群青垂眼,嬰兒的脖子歪在她手臂上。
若蟬比劃道:「姐姐,好像是要豎著抱,他才會覺得舒服。」
群青立刻調整了姿勢。
未料稍稍一動,李璋就驚醒了。眼看他蹙起眉要哭了,群青立刻托高了些,他稀疏的眉頭鬆開,哼唧了兩下,嘴巴張開,微微地上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