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至於佛教也是嚴格的措施,佛教中人是信奉吃素,可是他們大多比不信奉吃素的道教還胖,油光滿面的,這香油錢都進了他們的肚子裡。
只有每個郡縣有那麼幾座就行,即使這幾座里,官府嚴控掌管其錢財捐做善事,再不會像以前一樣,偷奸耍滑的男人剃度當和尚,就是只為了圖享受。
他們把豆腐做出了千百道花樣,然後配上蘑菇、新壓榨的香油&mdot;&mdot;&mdot;,這前朝的王爺都連連稱讚是王府內的廚子手藝差遠了。
這道教的呢,饅頭都混不上,更別說這“素中之肉”了。
自從這當和尚都要考試後,不用錦衣衛多麼管,數量被裁撤了九成。
然後這些還不老老實實的勞作的話,直接運到北疆修城牆,這些比起吃苦耐勞的農夫可是更好的人選。
農夫還能種地、生孩子增加人口,這些假和尚斷子絕孫都是積德。
讓觀看的百姓們啼笑皆非,問答中這佛語居然都不會,這又不是讓你識字書寫,真是令高高在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其中那些信奉的更是丟臉憤恨,真是以前瞎了眼。
從今以後,去他奶奶的佛,這個錢我就是扔了也比給這些騙子強。
其中也有好處,就是真才實學的高僧們更得人心。
*
不過,這些朱遠就不關心了。
此時,他正和於穎逛街呢,重新設計的西街比以前更利落,劃分的跟簡潔。
在先朝時候,異常嚴格,東市西市南市北市,明明就買幾件東西卻要把整個京城以西的所有街道逛完。
現在不一樣了,小六直接把條條框框分的明明白白。
而且從軍中裁撤下的四輪馬車直接當了公交車,可謂是變舊為寶。
其實外表重新上上漆,一樣看起來很新,腦子真是點石成金。
昌盛看著這國庫里越來越多的錢財,每日都是笑的合不攏嘴,真是蠢樣子。
“朱弟,國不可一日無君。”
於穎看著其顧左而言他,頓時小聲的喝道,想掙脫十指相扣的手,可是又失敗。
若是在兩年前,她是沒有這個膽子的。
可是自從兩年前,一起再京城欣賞了第一場雪景後,他親手交到她手上的禮物-------自己親手雕刻的皇后私人印章,並且單膝跪地,向她保證:
“我朱遠今日對天發誓:這一輩子都只會有於穎你一個妻子,即便是我做皇帝,也只會有你一個皇后,沒有除你以外的任何女人!
蒼天在上,如違此誓,定讓我靈魂永滅!”
於穎不知道朱弟為什麼如此發誓,她知道都是,‘如違此誓,定叫我五雷轟頂,永世不得超生&mdot;&mdot;&mdot;&mdot;’之類的。
可是看著朱弟的眼神,她知道是認真的,這麼決絕的眼神也讓她的心門大開。
從那以後,她在沒有理由掩飾自己的心意了。
她說新朝建立要和大儒們一起編寫史書,他亦是笑著說,“極好呀”,沒有什麼‘女子就該操持後宅或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之類母親、父親說的話語。
此時正值7月,高高在上的太陽一點不吝嗇它的威風。
一個勁的炙烤著大地,馬車內只有他們倆人。
車尾處還有放著硝石的盆子,只要把這個放進盛水的盆子裡,空氣中自然會溫度下降,然後水凝結成冰。
這可比皇室冬天讓太監們取鑿冰塊,然後再運進冰窖里儲存來的更實惠省力,也不用再搭上人命。
聽魏公公講,這每年冬天掉進冰窟窿里而死的太監都是成百上千之數,這京城的護城河裡可是那麼深,無可避免,死無全屍。
即使運氣好不死,這雙手雙腳都凍傷的也得占時之七八。
“8月1日吧。神聖的日子。”
於穎滿腦子想不明白,這8月1日有什麼節日嗎,沒有。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立朝之日選在這個日子,自然是神聖的無可置疑。
朱遠看著認真想的於穎,笑的滿臉溫柔。
因為他的身份,這兩年間經常約她出來都是常態的關係,一點沒有了貴女的拘謹,反倒是氣勢更為明雅大方。
今日的她穿著一身粉紫色的羅裳,外套粉藍色的輕紗,腳底一雙白中帶輕微粉色的繡鞋,頭上是正紅色的瑪瑙珠釵,耳朵戴的是流水滴狀的粉色珍珠耳墜。
這讓剛才去接的朱遠,第一眼都看傻了。無論是任何季節,小於姐都是那麼美麗。
搭配的既不妨礙出玩,又低調的彰顯自己貴女的身份。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奉上,嘿嘿。
我畫了於穎的衣著畫像,美慘了,嗚嗚,美的我一臉鼻血。
哈哈&mdot;&mdot;&mdot;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7章 登基
悶熱的空氣中偶然才有一絲風, 哪怕是風都是暖的,更不是希望的涼絲絲的風。
路邊上茂盛成蔭的樹上到處是知了的唱歌,儘管小孩子們成群結隊的用竹竿沾著, 然後帶回家讓大人炸一炸吃,可是這數量還是無窮無盡的感覺。
尖細的煩躁聲沒完沒了, 讓人們心下頓生煩躁。
直到從皇宮內傳出一道小道消息, 然後是各大報社的刊登宣揚,頓時人們管不著別的事情了。
現如今滿腦子都是他們的大帥終將是稱帝了, 百姓們都喜聞樂見,瘋狂的歡呼從家門裡跑出去,大街上處處是狂歡場景, 互不相識的人們大笑間高舉著報紙, 激動興奮的擁抱在一起。
普天同慶, 隨著從京城的向外擴散, 整個天下化作了一場得勝的聲音。
從京城的城牆上,士兵們低頭看著這一幕,無聲的樂呵。
他們不能動,不能笑, 連頭都不能轉,眼神無法交流如同雕塑,可是細細觀察下他們的握住兵器的手都更大力。
前兩年朝廷製作了可抵百萬雄兵的大統歷分發下去, 尤其是每每剿匪後就分發給當地的百姓。
可以說是革命軍盡得民心, 這個可功不可沒。
錦衣衛記載老百姓們都哭著說‘革命軍就是好呀, 這還沒稱帝呢就念著俺們老百姓,不讓俺們誤了種地的活計&mdot;&mdot;&mdot;&mdot;’
朱遠知道這古代就靠這個每年朝廷一發的大統歷過日子,什麼時候該種地,哪天宜嫁娶、動土、安床&mdot;&mdot;&mdot;&mdot;&mdot;一切的一切全都靠這個。
已經3、4年沒有這個, 再加上處處戰亂,沒一天安生日子過,現在這大統歷一發,正可謂比皇榜告示新朝建立還深刻含義的多。
這兩年百姓們休養生息,士子們都更是焦急,自從江南兩郡的匪患平息後,整個京城的官邸家裡都是什麼什麼親戚來串門。
於穎一家也是如此,如今這於父是鐵板釘釘的外戚,雖然沒有實權,可到時候自然個侯爺跑不了,這于謙又是都知道的大帥跟前的紅人兼小舅子。
這於士一族的族長和叔伯們心裡都思量著,這地位太讓人眼紅了,他們不幫把手都不放心。
畢竟歷朝歷代作為外戚那都是戰戰兢兢的地位,一不小心就落地個屍骨無存的下場,他們拖著這把老骨頭就是去幫忙的,又不能親眼看著這機遇變成危機。
這麼大的事情,族長提前修家書一封。然後,後面開始帶著家眷和出息的後輩子侄們儘快的往京城趕。
順便他們心裡還不由念叨著,怎麼這愣小子得了青眼呢,換做是家族裡的任何一個孫一輩他們都還放些心。
這從小到大的脾性在於父信件里可是了解的透透的,恐給家族裡招禍。
最重要的是,商量看看這孫輩兒里哪個丫頭能夠陪於穎那丫頭進宮,這容貌到底是家裡面的幾個丫頭更出眾些,這年輕小子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他們這些老傢伙們還不了解嗎?
肯定是弱柳扶風似的那種更得心些,穎丫頭確是端莊賢淑沒得說,可是這得男人的心就能靠這個嘍。
到時候,後宮那地方是吃人不吐骨頭,陰柔毒計是防不勝防,總是身為皇后,要是下面沒幾個厲害聰明的幫手那不就吃大虧啊。
&mdot;&mdot;&mdot;&mdot;&mdot;&mdot;&mdot;&mdot;
馬車內,于氏家族的老人們萬般思量著。
*
對于于穎和于謙來說,這些老人們縱使是心裡再為不耐,也得恭敬的聽著他們的所謂經驗之談。
一兩個時辰的接風洗塵之後,開始了酒席,照例都是男女分開。然後是根據嫡庶之分,個輩兒的排下去,連座次都是異常嚴苛,這在這種時候,哪怕是弟弟在外面都是打起十分精神。
內堂里,眾多的一族女眷還沒動筷子就開始談笑,最後總是扯到於穎身上。
按理說這族長一家的兒女們應該跟他們是一個字排下去的,可是當時族內已逝去的族長掐指一算說是不妥。
那時候誰也不太明白話里什麼話,這現在明白了,一國之母不可能跟別人重名,即使是一個字,這要是真排下去,家族裡的女子都得改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只有每個郡縣有那麼幾座就行,即使這幾座里,官府嚴控掌管其錢財捐做善事,再不會像以前一樣,偷奸耍滑的男人剃度當和尚,就是只為了圖享受。
他們把豆腐做出了千百道花樣,然後配上蘑菇、新壓榨的香油&mdot;&mdot;&mdot;,這前朝的王爺都連連稱讚是王府內的廚子手藝差遠了。
這道教的呢,饅頭都混不上,更別說這“素中之肉”了。
自從這當和尚都要考試後,不用錦衣衛多麼管,數量被裁撤了九成。
然後這些還不老老實實的勞作的話,直接運到北疆修城牆,這些比起吃苦耐勞的農夫可是更好的人選。
農夫還能種地、生孩子增加人口,這些假和尚斷子絕孫都是積德。
讓觀看的百姓們啼笑皆非,問答中這佛語居然都不會,這又不是讓你識字書寫,真是令高高在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其中那些信奉的更是丟臉憤恨,真是以前瞎了眼。
從今以後,去他奶奶的佛,這個錢我就是扔了也比給這些騙子強。
其中也有好處,就是真才實學的高僧們更得人心。
*
不過,這些朱遠就不關心了。
此時,他正和於穎逛街呢,重新設計的西街比以前更利落,劃分的跟簡潔。
在先朝時候,異常嚴格,東市西市南市北市,明明就買幾件東西卻要把整個京城以西的所有街道逛完。
現在不一樣了,小六直接把條條框框分的明明白白。
而且從軍中裁撤下的四輪馬車直接當了公交車,可謂是變舊為寶。
其實外表重新上上漆,一樣看起來很新,腦子真是點石成金。
昌盛看著這國庫里越來越多的錢財,每日都是笑的合不攏嘴,真是蠢樣子。
“朱弟,國不可一日無君。”
於穎看著其顧左而言他,頓時小聲的喝道,想掙脫十指相扣的手,可是又失敗。
若是在兩年前,她是沒有這個膽子的。
可是自從兩年前,一起再京城欣賞了第一場雪景後,他親手交到她手上的禮物-------自己親手雕刻的皇后私人印章,並且單膝跪地,向她保證:
“我朱遠今日對天發誓:這一輩子都只會有於穎你一個妻子,即便是我做皇帝,也只會有你一個皇后,沒有除你以外的任何女人!
蒼天在上,如違此誓,定讓我靈魂永滅!”
於穎不知道朱弟為什麼如此發誓,她知道都是,‘如違此誓,定叫我五雷轟頂,永世不得超生&mdot;&mdot;&mdot;&mdot;’之類的。
可是看著朱弟的眼神,她知道是認真的,這麼決絕的眼神也讓她的心門大開。
從那以後,她在沒有理由掩飾自己的心意了。
她說新朝建立要和大儒們一起編寫史書,他亦是笑著說,“極好呀”,沒有什麼‘女子就該操持後宅或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之類母親、父親說的話語。
此時正值7月,高高在上的太陽一點不吝嗇它的威風。
一個勁的炙烤著大地,馬車內只有他們倆人。
車尾處還有放著硝石的盆子,只要把這個放進盛水的盆子裡,空氣中自然會溫度下降,然後水凝結成冰。
這可比皇室冬天讓太監們取鑿冰塊,然後再運進冰窖里儲存來的更實惠省力,也不用再搭上人命。
聽魏公公講,這每年冬天掉進冰窟窿里而死的太監都是成百上千之數,這京城的護城河裡可是那麼深,無可避免,死無全屍。
即使運氣好不死,這雙手雙腳都凍傷的也得占時之七八。
“8月1日吧。神聖的日子。”
於穎滿腦子想不明白,這8月1日有什麼節日嗎,沒有。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立朝之日選在這個日子,自然是神聖的無可置疑。
朱遠看著認真想的於穎,笑的滿臉溫柔。
因為他的身份,這兩年間經常約她出來都是常態的關係,一點沒有了貴女的拘謹,反倒是氣勢更為明雅大方。
今日的她穿著一身粉紫色的羅裳,外套粉藍色的輕紗,腳底一雙白中帶輕微粉色的繡鞋,頭上是正紅色的瑪瑙珠釵,耳朵戴的是流水滴狀的粉色珍珠耳墜。
這讓剛才去接的朱遠,第一眼都看傻了。無論是任何季節,小於姐都是那麼美麗。
搭配的既不妨礙出玩,又低調的彰顯自己貴女的身份。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奉上,嘿嘿。
我畫了於穎的衣著畫像,美慘了,嗚嗚,美的我一臉鼻血。
哈哈&mdot;&mdot;&mdot;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7章 登基
悶熱的空氣中偶然才有一絲風, 哪怕是風都是暖的,更不是希望的涼絲絲的風。
路邊上茂盛成蔭的樹上到處是知了的唱歌,儘管小孩子們成群結隊的用竹竿沾著, 然後帶回家讓大人炸一炸吃,可是這數量還是無窮無盡的感覺。
尖細的煩躁聲沒完沒了, 讓人們心下頓生煩躁。
直到從皇宮內傳出一道小道消息, 然後是各大報社的刊登宣揚,頓時人們管不著別的事情了。
現如今滿腦子都是他們的大帥終將是稱帝了, 百姓們都喜聞樂見,瘋狂的歡呼從家門裡跑出去,大街上處處是狂歡場景, 互不相識的人們大笑間高舉著報紙, 激動興奮的擁抱在一起。
普天同慶, 隨著從京城的向外擴散, 整個天下化作了一場得勝的聲音。
從京城的城牆上,士兵們低頭看著這一幕,無聲的樂呵。
他們不能動,不能笑, 連頭都不能轉,眼神無法交流如同雕塑,可是細細觀察下他們的握住兵器的手都更大力。
前兩年朝廷製作了可抵百萬雄兵的大統歷分發下去, 尤其是每每剿匪後就分發給當地的百姓。
可以說是革命軍盡得民心, 這個可功不可沒。
錦衣衛記載老百姓們都哭著說‘革命軍就是好呀, 這還沒稱帝呢就念著俺們老百姓,不讓俺們誤了種地的活計&mdot;&mdot;&mdot;&mdot;’
朱遠知道這古代就靠這個每年朝廷一發的大統歷過日子,什麼時候該種地,哪天宜嫁娶、動土、安床&mdot;&mdot;&mdot;&mdot;&mdot;一切的一切全都靠這個。
已經3、4年沒有這個, 再加上處處戰亂,沒一天安生日子過,現在這大統歷一發,正可謂比皇榜告示新朝建立還深刻含義的多。
這兩年百姓們休養生息,士子們都更是焦急,自從江南兩郡的匪患平息後,整個京城的官邸家裡都是什麼什麼親戚來串門。
於穎一家也是如此,如今這於父是鐵板釘釘的外戚,雖然沒有實權,可到時候自然個侯爺跑不了,這于謙又是都知道的大帥跟前的紅人兼小舅子。
這於士一族的族長和叔伯們心裡都思量著,這地位太讓人眼紅了,他們不幫把手都不放心。
畢竟歷朝歷代作為外戚那都是戰戰兢兢的地位,一不小心就落地個屍骨無存的下場,他們拖著這把老骨頭就是去幫忙的,又不能親眼看著這機遇變成危機。
這麼大的事情,族長提前修家書一封。然後,後面開始帶著家眷和出息的後輩子侄們儘快的往京城趕。
順便他們心裡還不由念叨著,怎麼這愣小子得了青眼呢,換做是家族裡的任何一個孫一輩他們都還放些心。
這從小到大的脾性在於父信件里可是了解的透透的,恐給家族裡招禍。
最重要的是,商量看看這孫輩兒里哪個丫頭能夠陪於穎那丫頭進宮,這容貌到底是家裡面的幾個丫頭更出眾些,這年輕小子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他們這些老傢伙們還不了解嗎?
肯定是弱柳扶風似的那種更得心些,穎丫頭確是端莊賢淑沒得說,可是這得男人的心就能靠這個嘍。
到時候,後宮那地方是吃人不吐骨頭,陰柔毒計是防不勝防,總是身為皇后,要是下面沒幾個厲害聰明的幫手那不就吃大虧啊。
&mdot;&mdot;&mdot;&mdot;&mdot;&mdot;&mdot;&mdot;
馬車內,于氏家族的老人們萬般思量著。
*
對于于穎和于謙來說,這些老人們縱使是心裡再為不耐,也得恭敬的聽著他們的所謂經驗之談。
一兩個時辰的接風洗塵之後,開始了酒席,照例都是男女分開。然後是根據嫡庶之分,個輩兒的排下去,連座次都是異常嚴苛,這在這種時候,哪怕是弟弟在外面都是打起十分精神。
內堂里,眾多的一族女眷還沒動筷子就開始談笑,最後總是扯到於穎身上。
按理說這族長一家的兒女們應該跟他們是一個字排下去的,可是當時族內已逝去的族長掐指一算說是不妥。
那時候誰也不太明白話里什麼話,這現在明白了,一國之母不可能跟別人重名,即使是一個字,這要是真排下去,家族裡的女子都得改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