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可是近距離接觸下來,這太監竟出口成章,談論的文章知識,多的讓辛承望連連佩服。
辛承望可不知道他這「發自內心的好話」威力,直接把太監哄的連連大笑。
其實或許他本人都不了解,他在京城的名聲超好。
比起那些高中就休妻另娶的眾多例子,他只一妻的品行多麼高風亮節,上下都談論,沒人不知。
且不說再窮都有紅袖添香,納妾的,他這此屆最有名的卻對妻子恪守本心。
尤其是京城現在郡主和探花郎的事鬧的沸沸揚揚的,更顯的辛知縣彌足珍貴了。
辛承望可不知道這些,得知賞賜是六百兩銀子,大喜過望。
太監見此,直接不見外的問出來。
聽完大罵,說回去定會給總管說,讓陛下嚴懲。
一旁的縣丞、主簿們大氣不敢出,心想早知這新知縣背後有這麼多人,他們哪敢不當回事。
他們只是聽說,這知縣是正六品通判貶謫過來的,哪裡知道這麼有能力啊。
朝中有人,說升官說調走的還不是簡單的事,真是後悔啊。
辛承望相勸,「可別,消消氣,公公。」
給倒上清酒,辛承望自己面前的是米酒,甜甜的跟果子汁水味道似的,這裡釀酒還不知精純,釀酒不知道分鍋。
比如再好的米豆先出來的酒總是辛辣、渾濁點的,第二鍋才是最好,第三鍋味淡些,幾個鍋之間還可以互相摻和。
這些辛承望都知道,可是朝廷酒鹽鐵是專賣專營的,還是想要小命的。
朝廷釀造就那麼一套,最好的材料造出來的就供給皇室,工匠只負責皇室供需,百姓就只喝的起濁酒。
他有法子不能用,香皂、薰香什麼的大富人家都有,原料豬油就一個難題。
草木灰更是尋常人家當寶貝的,給治傷當肥料。
可貴族府邸里就有專門制這個的,人家那還安全放心,不怕摻雜東西,
當不能有大批量原料來源,啥都只能是空想。
太監留了一日,辛承望寫好感謝的奏摺。
前半段是拍馬屁的辭藻,後半段是哭窮,請求減免今年興縣的賦稅。
現階段也只是做好防汛,疏通河流、寫摺子減輕這裡百姓的負擔,其他的都是放一邊去。
孫公公也是難得出京城,看這裡什麼都小小的破破的還怪樂呵。
街上買吃的,吹吹就吃,也沒有顧忌。
倒是一邊的徒弟還有小太監緊張的不行,都是先買了嘗嘗在給乾爹吃。
辛承望不理解孫公公的高興,也不理解好幾個稱呼。
他哪知道京城內,人前顯貴,人後受罪,伺候好貴人都是拿著腦袋干,稍不注意一個差錯就能讓掉腦袋。
別看孫公公能傳旨,看起來有點頭臉,可在京城內,啥都算不上。
不說陛下身邊的大伴兒,就是妃子宮裡的太監都能把他一頓收拾。
現在站這裡,放鬆放鬆,散散心,整個人體會點人氣。
孫公公留了兩日,這天辛承望正式穿著他的七品官服城門口送行。
看著離去,趕忙回衙門忙活。
忙活時官袍就礙手礙腳,脫下換上尋常衣服。
把帳本算算,不止縣城夠窮,竟還倒欠朝廷銀兩。
總不能餓死貧民們收上賦稅,這麼大的窟窿,抱著腦袋看,下一秒先放一邊解決別的。
縣丞、主簿們見辛知縣板著臉,交換個眼神低頭更忙了。
知道朝中有人後,可是順乖的很。
其實相處下來,辛承望便發現都不是壞人,他們祖輩生長在這裡,縣丞主簿這個躲著不見,是被前兩任的官整怕了。
來到就是看稅收,讓徵稅,再不然就是隨便找個要錢的名頭。
要換成自己,他也得躲著。
*
陳增去走訪十二個村落,辛承望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新規矩。
把賞賜那六百兩拿出一百兩當定金讓原氏去進糧,商業街不准亂收費,店鋪店家根據營業額和店鋪地盤大小,收稅。
越窮越不能竭澤而漁,得開源。
這邊投錢修繕縣衙的門和牆壁,裡面就慢慢弄,大堂得整的敞亮。
為的就是好忽悠啊,辛承望發現儘管窮,但有錢人家到底是有的,想把注意打人身上去,就得讓眾人和百姓看到煥然一新。
臉面得有,旁人看著也會想,這個縣令是不一樣的,印象好點就好點。
但修繕縣衙一開始就是難題,即便說著管飯,每天給六個銅板,也沒人來。
有問的,直接就說不要銅板,管飯就行,說完也跑了。
捕頭想抓回來,辛承望趕緊擺手不讓。
縣衙沒信譽,辛承望想了個老辦法。
直接縣衙門口畫個圓,看很多人圍觀,找個白役走裡面,說誰能把人撂倒出這圓,誰就能贏一兩銀子。
人群嘩的睜大眼,可是都光瞅別人,沒人上前。
辛承望也沒絲毫急躁,只是鼓譟著,沒想到這麼多人沒一個有膽子的,回家再去當個奶娃娃去吧。
捕快們都笑了,得意的樣子讓人群里躍躍欲試。
可是心裡想動彈,腳卻沒上前一步。
拜之前的縣令例子,他們此刻想的是有什麼陷阱,是不是選出強裝的男丁,去邊關服徭役,還是去干別的危險之事。
辛承望喝著茶水,桌子上忙碌著寫著計劃,頭上有撐傘,當換個辦公地方。
上午過去、中午過去,來到下午,這時有個青年來看熱鬧。
見此不顧別人嘲笑阻攔,上了前。
有認識的就說了信息,村子裡的某某,家裡娘前幾天生病咳嗽,這來抓藥。
辛承望心裡一動,良家子三個字,閃閃發光。
人長的高大,一把好手,憨厚孝順,對比上了年紀的捕快們,真的是現成的牛馬啊。
呸呸,心裡甩飛這想法,是現成的好苗子。
青年沒用一炷香就獲勝,辛承望站起來誇讚一番,親自給上用草繩系起來的一貫銅錢。
說是一兩銀子,但花錢流通都是銅錢便利,方便。
一百個銅錢一串,整整十串銅錢被繩子綁的緊緊的。
青年呆住了,雙手捧著發愣,圍觀人群轟動。
看到真給,扯著嗓子喊縣令大人,還辦這個嗎。
辛承望讓捕頭傳話說不辦了,過了村沒了店,效果拔群。
人群良久都沒散去,一直很多人拍著大腿後悔極了。
而讓人羨慕的青年拿著錢,膽氣倍足的從藥鋪出來回村。
今天真是幸運,白得了一年才能攢出來的錢,懷裡還剩下一半,回去家裡人不定多高興。
還要跟家裡人說,這新來的縣令真是個好人,說話算話。
想到這些,腳步更快,心裡火熱。
第105章 慷慨錢糧到位開干
一兩銀子的威力比什麼都值得,辛承望什麼都沒做,只是給了個公平的環境,百姓和商戶就把興縣盤活了。
以前擺攤今天收這個費用,明天那個費,也就那些捕快的親戚,或
是有關係的才不怕。
哪怕開起來了,也是出的多,費心費力還倒貼身家。
商家從未覺的衙門是如此貼心,百姓們從未覺的捕快態度可以這麼好。
從村里來賣東西的話,你沒地方,捕快們主動給你找地方,快關城門時候,還幫你收拾東西,回家說著自己都掐了一把大腿。
辛承望每天上值忙的暈呼出去走上一圈,一路上太熟了,頂多不忙的店家抽個空喊聲縣令大人。
聽的辛承望心裡樂呵,面上平靜的擺手讓做生意,自己則趕緊加快速度走人。
回到縣衙,寫的奏摺已經幹了,讓人送去驛站,傳遞去京城。
八|九月份,桂花香飄十里,桂花味的米粥,桂花味的糕點,桂花味的年糕,桂花味的果子酒。
辛承望很喜歡吃桂花蜜的米糕,口感勁道,入口香甜不膩。
而且顏值也好看,金黃色的桂花蜜用勺子倒點綴在上面,看著就誘人。
本身桂花是沒有花蜜,可是桂花本身就足夠香,跟蜂蜜摻在一起,絕配。
顧蘆雪見此,帶著丫鬟揉米糰做,每天都做上幾盤給郎君吃。
縣令後面,樹幹上綁了個鞦韆,辛承望自己坐上面試試結不結實,反正跟重新建也沒差別,玩心大起,也添置了很多沒必要的東西。
也不能說沒必要的,看了就開心,不是啥東西非得有用。
九月,朝廷規定服徭役的時間段,十月結束。
這時間段也是最正好,前面七八月份收糧食收豆子,豆杆、秸稈等也被收稅當朝廷軍馬吃用。
不冷不熱的時候,也不耽誤過年前忙。
服徭役是村子裡百姓們自己準備糧食、衣物,縣丞問主簿今年有多少來買的,聽到一個數字後,點頭說跟往年差不多。
可辛承望看著人數,心裡覺的離大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辛承望可不知道他這「發自內心的好話」威力,直接把太監哄的連連大笑。
其實或許他本人都不了解,他在京城的名聲超好。
比起那些高中就休妻另娶的眾多例子,他只一妻的品行多麼高風亮節,上下都談論,沒人不知。
且不說再窮都有紅袖添香,納妾的,他這此屆最有名的卻對妻子恪守本心。
尤其是京城現在郡主和探花郎的事鬧的沸沸揚揚的,更顯的辛知縣彌足珍貴了。
辛承望可不知道這些,得知賞賜是六百兩銀子,大喜過望。
太監見此,直接不見外的問出來。
聽完大罵,說回去定會給總管說,讓陛下嚴懲。
一旁的縣丞、主簿們大氣不敢出,心想早知這新知縣背後有這麼多人,他們哪敢不當回事。
他們只是聽說,這知縣是正六品通判貶謫過來的,哪裡知道這麼有能力啊。
朝中有人,說升官說調走的還不是簡單的事,真是後悔啊。
辛承望相勸,「可別,消消氣,公公。」
給倒上清酒,辛承望自己面前的是米酒,甜甜的跟果子汁水味道似的,這裡釀酒還不知精純,釀酒不知道分鍋。
比如再好的米豆先出來的酒總是辛辣、渾濁點的,第二鍋才是最好,第三鍋味淡些,幾個鍋之間還可以互相摻和。
這些辛承望都知道,可是朝廷酒鹽鐵是專賣專營的,還是想要小命的。
朝廷釀造就那麼一套,最好的材料造出來的就供給皇室,工匠只負責皇室供需,百姓就只喝的起濁酒。
他有法子不能用,香皂、薰香什麼的大富人家都有,原料豬油就一個難題。
草木灰更是尋常人家當寶貝的,給治傷當肥料。
可貴族府邸里就有專門制這個的,人家那還安全放心,不怕摻雜東西,
當不能有大批量原料來源,啥都只能是空想。
太監留了一日,辛承望寫好感謝的奏摺。
前半段是拍馬屁的辭藻,後半段是哭窮,請求減免今年興縣的賦稅。
現階段也只是做好防汛,疏通河流、寫摺子減輕這裡百姓的負擔,其他的都是放一邊去。
孫公公也是難得出京城,看這裡什麼都小小的破破的還怪樂呵。
街上買吃的,吹吹就吃,也沒有顧忌。
倒是一邊的徒弟還有小太監緊張的不行,都是先買了嘗嘗在給乾爹吃。
辛承望不理解孫公公的高興,也不理解好幾個稱呼。
他哪知道京城內,人前顯貴,人後受罪,伺候好貴人都是拿著腦袋干,稍不注意一個差錯就能讓掉腦袋。
別看孫公公能傳旨,看起來有點頭臉,可在京城內,啥都算不上。
不說陛下身邊的大伴兒,就是妃子宮裡的太監都能把他一頓收拾。
現在站這裡,放鬆放鬆,散散心,整個人體會點人氣。
孫公公留了兩日,這天辛承望正式穿著他的七品官服城門口送行。
看著離去,趕忙回衙門忙活。
忙活時官袍就礙手礙腳,脫下換上尋常衣服。
把帳本算算,不止縣城夠窮,竟還倒欠朝廷銀兩。
總不能餓死貧民們收上賦稅,這麼大的窟窿,抱著腦袋看,下一秒先放一邊解決別的。
縣丞、主簿們見辛知縣板著臉,交換個眼神低頭更忙了。
知道朝中有人後,可是順乖的很。
其實相處下來,辛承望便發現都不是壞人,他們祖輩生長在這裡,縣丞主簿這個躲著不見,是被前兩任的官整怕了。
來到就是看稅收,讓徵稅,再不然就是隨便找個要錢的名頭。
要換成自己,他也得躲著。
*
陳增去走訪十二個村落,辛承望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新規矩。
把賞賜那六百兩拿出一百兩當定金讓原氏去進糧,商業街不准亂收費,店鋪店家根據營業額和店鋪地盤大小,收稅。
越窮越不能竭澤而漁,得開源。
這邊投錢修繕縣衙的門和牆壁,裡面就慢慢弄,大堂得整的敞亮。
為的就是好忽悠啊,辛承望發現儘管窮,但有錢人家到底是有的,想把注意打人身上去,就得讓眾人和百姓看到煥然一新。
臉面得有,旁人看著也會想,這個縣令是不一樣的,印象好點就好點。
但修繕縣衙一開始就是難題,即便說著管飯,每天給六個銅板,也沒人來。
有問的,直接就說不要銅板,管飯就行,說完也跑了。
捕頭想抓回來,辛承望趕緊擺手不讓。
縣衙沒信譽,辛承望想了個老辦法。
直接縣衙門口畫個圓,看很多人圍觀,找個白役走裡面,說誰能把人撂倒出這圓,誰就能贏一兩銀子。
人群嘩的睜大眼,可是都光瞅別人,沒人上前。
辛承望也沒絲毫急躁,只是鼓譟著,沒想到這麼多人沒一個有膽子的,回家再去當個奶娃娃去吧。
捕快們都笑了,得意的樣子讓人群里躍躍欲試。
可是心裡想動彈,腳卻沒上前一步。
拜之前的縣令例子,他們此刻想的是有什麼陷阱,是不是選出強裝的男丁,去邊關服徭役,還是去干別的危險之事。
辛承望喝著茶水,桌子上忙碌著寫著計劃,頭上有撐傘,當換個辦公地方。
上午過去、中午過去,來到下午,這時有個青年來看熱鬧。
見此不顧別人嘲笑阻攔,上了前。
有認識的就說了信息,村子裡的某某,家裡娘前幾天生病咳嗽,這來抓藥。
辛承望心裡一動,良家子三個字,閃閃發光。
人長的高大,一把好手,憨厚孝順,對比上了年紀的捕快們,真的是現成的牛馬啊。
呸呸,心裡甩飛這想法,是現成的好苗子。
青年沒用一炷香就獲勝,辛承望站起來誇讚一番,親自給上用草繩系起來的一貫銅錢。
說是一兩銀子,但花錢流通都是銅錢便利,方便。
一百個銅錢一串,整整十串銅錢被繩子綁的緊緊的。
青年呆住了,雙手捧著發愣,圍觀人群轟動。
看到真給,扯著嗓子喊縣令大人,還辦這個嗎。
辛承望讓捕頭傳話說不辦了,過了村沒了店,效果拔群。
人群良久都沒散去,一直很多人拍著大腿後悔極了。
而讓人羨慕的青年拿著錢,膽氣倍足的從藥鋪出來回村。
今天真是幸運,白得了一年才能攢出來的錢,懷裡還剩下一半,回去家裡人不定多高興。
還要跟家裡人說,這新來的縣令真是個好人,說話算話。
想到這些,腳步更快,心裡火熱。
第105章 慷慨錢糧到位開干
一兩銀子的威力比什麼都值得,辛承望什麼都沒做,只是給了個公平的環境,百姓和商戶就把興縣盤活了。
以前擺攤今天收這個費用,明天那個費,也就那些捕快的親戚,或
是有關係的才不怕。
哪怕開起來了,也是出的多,費心費力還倒貼身家。
商家從未覺的衙門是如此貼心,百姓們從未覺的捕快態度可以這麼好。
從村里來賣東西的話,你沒地方,捕快們主動給你找地方,快關城門時候,還幫你收拾東西,回家說著自己都掐了一把大腿。
辛承望每天上值忙的暈呼出去走上一圈,一路上太熟了,頂多不忙的店家抽個空喊聲縣令大人。
聽的辛承望心裡樂呵,面上平靜的擺手讓做生意,自己則趕緊加快速度走人。
回到縣衙,寫的奏摺已經幹了,讓人送去驛站,傳遞去京城。
八|九月份,桂花香飄十里,桂花味的米粥,桂花味的糕點,桂花味的年糕,桂花味的果子酒。
辛承望很喜歡吃桂花蜜的米糕,口感勁道,入口香甜不膩。
而且顏值也好看,金黃色的桂花蜜用勺子倒點綴在上面,看著就誘人。
本身桂花是沒有花蜜,可是桂花本身就足夠香,跟蜂蜜摻在一起,絕配。
顧蘆雪見此,帶著丫鬟揉米糰做,每天都做上幾盤給郎君吃。
縣令後面,樹幹上綁了個鞦韆,辛承望自己坐上面試試結不結實,反正跟重新建也沒差別,玩心大起,也添置了很多沒必要的東西。
也不能說沒必要的,看了就開心,不是啥東西非得有用。
九月,朝廷規定服徭役的時間段,十月結束。
這時間段也是最正好,前面七八月份收糧食收豆子,豆杆、秸稈等也被收稅當朝廷軍馬吃用。
不冷不熱的時候,也不耽誤過年前忙。
服徭役是村子裡百姓們自己準備糧食、衣物,縣丞問主簿今年有多少來買的,聽到一個數字後,點頭說跟往年差不多。
可辛承望看著人數,心裡覺的離大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