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我幾乎是脫口而出:“那你有沒有什麼心儀的姑娘?”可話一出口就立馬開始後悔,無論他的答案如何,我此時此刻都不想知道。內心正在忐忑,生怕他又一次語出驚人爆出一個我從沒聽過的名字,說自己明天就要成婚娶妻,那我就不知道該作何回應了。可這次等了很久,久到我迷迷濛蒙終於困得支撐不住合上了眼都沒有再聽到他開口。
我終於在沉寂的將明未明時入睡,沒有等到令我提心弔膽的回答。夢中有巉削險峻直入雲巔的昆稷山,有冰封千里靜謐無聲的淄河,有崎嶇難行道阻且長的赴京之途,可我不再像之前那樣感到寒冷與無助。那山河終將傾覆乾涸,就連那遙遠不見盡頭的道路也會變得平坦順暢,我忽然就有了無窮的力量,我奔赴,我擁抱,即使被灼傷乃至身死也絕不會放棄那一縷晨光。
我睡了這大半年來最安穩的一覺,醒來時已日上三竿,暖爐內只剩下螢螢之火,阿縝已經離去,可他的袍子卻還蓋在我的身上。我抱著那件舊袍呆坐了一會兒,卻仍覺得尚未清醒。我披著他過大的袍子,去開窗,只見院內那棵細瘦的樹已經抽了新芽,可預見其春葉葳蕤的模樣。
簡易的馬棚被重新固定了支柱,飼料和水都有添過的痕跡,我心不在焉地捋著那匹小馬的鬃毛,畢竟只要稍稍留意就能發現阿縝出門之前已將這小院打掃過了一遍。阿縝很少會做這種事,他以前跟著我的時候只需要照顧我、體貼我,這種粗活髒活哪裡需要他沾手,我猜不透他這麼做的原因,思來想去只有一條理由:他想住過來。
果然,剛過晌午,他就出現在了門口,背著個包袱,像模像樣的,同我幼時鬧離家出走如出一轍。他表情有些忐忑,像是個無家可歸,眼巴巴地等著我收留。我站在門內瞧著他,笑得前仰後合,放他進屋接過他那個寶貝似的包袱,以為裡面有什麼好東西,結果卻叫我大失所望。
“你怎麼竟帶著這些東西?這件衣裳好像是我前年穿過的……這小木劍是我小時候玩的,你怎麼還藏著,不是全都扔了嗎?”他的包袱里都是些舊物什,幾件眼熟的舊衣服,仔細看看竟全是我的東西。我詫異極了,“人家挪窩都要帶著貴重的東西,錢呀、銀票呀、首飾呀,你倒好,怎麼都帶來這些東西?”
他把我翻出來的每一樣東西又一件件收拾整齊,淡淡地說道,“老爺夫人走了之後,店鋪和宅子就都沒了,少爺留下來的東西就只剩下這些了。”
他的語氣十分平靜,可我卻不由眼眶一濕。阿縝迄今為止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鹿家與我一起度過,和我一樣沒見過什麼大風大浪,他本性單純性情直率,一夜劇變之下,他所經歷的痛楚恐怕並不亞於我。
“都過去了。”我伸手摟住了他,說著連我自己都不信的話來安慰他,“我現在好好地回來了。”
他抱住了我,很久才輕輕地“嗯”了一聲。
可我知道,這一切並不會就這樣過去,我回來了,這才是剛剛開始。
阿縝對於這房子的來歷並不是十分關心,可那副巨大的屏風卻讓他看了整整一下午。
“知道這是誰畫的嗎?”我把給宋大人的信件交給他派來的小廝之後就同他一起坐在地上看這幅屏風。那上面的畫面已經不會再讓我驚懼到邁不開步子了,可那毛骨悚然的不適感仍然十分強烈,連一眼都不想多看。對於我的問題阿縝自然答不出來,可他卻說作畫之人有悲憫之心。
“他在同情。”阿縝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屏風,“他在同情畫裡的人。”
“人?”我搖了搖頭,並不贊同,“你瞧瞧那樣子,哪裡像人分明就是惡鬼。”
“是人。”阿縝卻十分堅持,“作畫之人不能救他們,而感到萬分痛苦。”
我抬頭再看,仍是那片猩紅的血海與沉淪的眾鬼,可阿縝所言猶在耳邊,果真看出了些我沒曾察覺到的情感。
對於眾鬼而言,這血海乃馮幻所造,他既已知曉他們未來命運卻不得不將他們投入其中,這痛苦這災難都是源於他,可他卻無從施救。我心中一驚,阿縝道破這些惡鬼其實都是人,那麼馮幻所繪這巨幅屏風之意便已躍然紙上。
“別再想了。各人皆有造化,就算最後只能化作一攤血水,也要掙扎地久一點。”我慘笑道。阿縝皺眉看著我,剛要開口,卻聽外面有人敲門。
“少爺,”阿宇見我開門,忙把手中的信遞給我,小聲說道,“那個什麼郡主又來找阿縝哥了,說要約他一敘。”
我看著信封上那一行娟秀的行楷小字,黯然一笑,“她以前常來找阿縝嗎?”
“常來。不過大部分時候是托她丫鬟來的,但這次是她自己親自來的。”阿宇十分忠心地向我匯報。
“你怎麼回的話?”
阿宇一笑,“小的就說阿縝哥早上出門去禁軍營還沒回來。”
我點點頭,“做得好,以後都這麼回。”
合上門,手中那頁薄薄的信忽然有些燙手,轉過身只見阿縝正站在那裡看著我,我深吸了一口氣,走過去把那信往他懷裡一塞,聲音有些乾澀地說道,“我也要去。”
☆、四十九
夷嵐珂約在酉時,地點是城南襄橋,未言何事。
“我好像以前帶你去過那裡。”聽他念完了信,我沉默了片刻,說道。
阿縝點了點頭,“上元節。”
他說完我就全都想起來了。上元節處處掛花燈,但若要說上京城哪裡的花燈最多最美,當屬城南襄橋。看燈的人多,看美人的人也多,那年上元節,我帶著阿縝同那群王孫公子們同游襄橋,遊人如織摩肩接踵,我被推來擠去一身臭汗,燈沒看成,錢袋也不知被哪個偷兒趁亂給摸走,只待了一會兒就逃也似地回家去了,不知道宋珉他們到底為何樂在其中。
但那地方也多有小姐公子月下私會,成過不少佳偶良緣。一想到這兒,我的心裡就有些堵得慌,坐在那張太師椅上斜著眼看阿縝。他的外貌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依舊十分英俊。眼眉深刻,鼻樑高挺,眼珠的顏色比我們普通人要淺一些,這大半年的軍旅生涯令他原本就高大的身材變得更為強壯挺拔以至於他身上伽戎人的特徵變得愈發明顯。除此之外,我強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某些地方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精神,也愈發自信,他大概是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開始慢慢透出一點原本固執之下的強勢,也比以前更為主動,不再是過去那個只圍著我轉的阿縝了。
我心中五味雜陳,說不上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我當然希望他能有所成就,甚至建功立業,但這樣的阿縝勢必就不會像過去那樣是我一個人的。
會有很多人喜歡他,他也有可能會喜歡甚至愛上某一個人,願意為人家捨命。我嘆了口氣,儘管一直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想想又萬分不捨得。
“少爺,不舒服嗎?”我的手突然被攥緊,從遊蕩的思緒中回過神來,看見阿縝正半蹲在我的跟前,臉上有些緊張的神色。我嘆了口氣,問他餓不餓,他老實地點了點頭,我手一揮,道,“咱們去城南下館子吧,吃完了逛逛,溜達著去襄橋還能消消食。”
“都聽少爺的。”他見我起身,便拿了披風為我披上。這些事情他以前常做,我也把他的照顧和體貼當作理所當然,可如今時過境遷,我再也不能將這一切當作是我應得的。
我躊躇了片刻,道,“以後阿縝不要再叫我少爺了。鹿家如今這種情況我還算哪門子少爺?更何況,現在的我也已經不需要人來伺候。”
他沒有說話,走在前面為我開門,台階上青苔濕滑,我自然地伸手去拉他,忽聽他問我,“那我以後怎麼叫少爺?”
我想了想,道,“就同他們一樣叫我子放吧。”
他不答,既未說好也沒說不好。
一頓飯吃得索然無味,同阿縝也是相顧無言,我心事重重所以沒什麼胃口,扒拉了幾口飯就放下了筷子,看著外面來來往往的行人。雖然現在不是什麼節日,但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出來遊樂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我記得,以前這個賣首飾的攤兒在河對岸呢,現在搬到這邊來了。”我指給阿縝看,就在對面拐角的地方。阿縝順著我的手指看了一眼,抹了抹嘴,道,“我們去看看。”
那攤主上了年紀,客人又多,哪裡記得多年前曾有過一面之緣的我?見到我來也只是生澀地客套。子女不肖,以至於老父還要在該頤養天年的歲數出來掙錢,有些奸詐之徒欺他老眼昏花反應遲鈍,只付一件的錢,卻捲走他攤上全部的東西。我想起往事,只有沉默,一一看過他攤上的木簪,還是只有那幾種款式,勝在黑檀用料紮實,老人手工磋磨,也算別致精巧。多年前的我是看不上這些東西的,現在看著反而覺得踏實。
我終於在沉寂的將明未明時入睡,沒有等到令我提心弔膽的回答。夢中有巉削險峻直入雲巔的昆稷山,有冰封千里靜謐無聲的淄河,有崎嶇難行道阻且長的赴京之途,可我不再像之前那樣感到寒冷與無助。那山河終將傾覆乾涸,就連那遙遠不見盡頭的道路也會變得平坦順暢,我忽然就有了無窮的力量,我奔赴,我擁抱,即使被灼傷乃至身死也絕不會放棄那一縷晨光。
我睡了這大半年來最安穩的一覺,醒來時已日上三竿,暖爐內只剩下螢螢之火,阿縝已經離去,可他的袍子卻還蓋在我的身上。我抱著那件舊袍呆坐了一會兒,卻仍覺得尚未清醒。我披著他過大的袍子,去開窗,只見院內那棵細瘦的樹已經抽了新芽,可預見其春葉葳蕤的模樣。
簡易的馬棚被重新固定了支柱,飼料和水都有添過的痕跡,我心不在焉地捋著那匹小馬的鬃毛,畢竟只要稍稍留意就能發現阿縝出門之前已將這小院打掃過了一遍。阿縝很少會做這種事,他以前跟著我的時候只需要照顧我、體貼我,這種粗活髒活哪裡需要他沾手,我猜不透他這麼做的原因,思來想去只有一條理由:他想住過來。
果然,剛過晌午,他就出現在了門口,背著個包袱,像模像樣的,同我幼時鬧離家出走如出一轍。他表情有些忐忑,像是個無家可歸,眼巴巴地等著我收留。我站在門內瞧著他,笑得前仰後合,放他進屋接過他那個寶貝似的包袱,以為裡面有什麼好東西,結果卻叫我大失所望。
“你怎麼竟帶著這些東西?這件衣裳好像是我前年穿過的……這小木劍是我小時候玩的,你怎麼還藏著,不是全都扔了嗎?”他的包袱里都是些舊物什,幾件眼熟的舊衣服,仔細看看竟全是我的東西。我詫異極了,“人家挪窩都要帶著貴重的東西,錢呀、銀票呀、首飾呀,你倒好,怎麼都帶來這些東西?”
他把我翻出來的每一樣東西又一件件收拾整齊,淡淡地說道,“老爺夫人走了之後,店鋪和宅子就都沒了,少爺留下來的東西就只剩下這些了。”
他的語氣十分平靜,可我卻不由眼眶一濕。阿縝迄今為止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鹿家與我一起度過,和我一樣沒見過什麼大風大浪,他本性單純性情直率,一夜劇變之下,他所經歷的痛楚恐怕並不亞於我。
“都過去了。”我伸手摟住了他,說著連我自己都不信的話來安慰他,“我現在好好地回來了。”
他抱住了我,很久才輕輕地“嗯”了一聲。
可我知道,這一切並不會就這樣過去,我回來了,這才是剛剛開始。
阿縝對於這房子的來歷並不是十分關心,可那副巨大的屏風卻讓他看了整整一下午。
“知道這是誰畫的嗎?”我把給宋大人的信件交給他派來的小廝之後就同他一起坐在地上看這幅屏風。那上面的畫面已經不會再讓我驚懼到邁不開步子了,可那毛骨悚然的不適感仍然十分強烈,連一眼都不想多看。對於我的問題阿縝自然答不出來,可他卻說作畫之人有悲憫之心。
“他在同情。”阿縝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屏風,“他在同情畫裡的人。”
“人?”我搖了搖頭,並不贊同,“你瞧瞧那樣子,哪裡像人分明就是惡鬼。”
“是人。”阿縝卻十分堅持,“作畫之人不能救他們,而感到萬分痛苦。”
我抬頭再看,仍是那片猩紅的血海與沉淪的眾鬼,可阿縝所言猶在耳邊,果真看出了些我沒曾察覺到的情感。
對於眾鬼而言,這血海乃馮幻所造,他既已知曉他們未來命運卻不得不將他們投入其中,這痛苦這災難都是源於他,可他卻無從施救。我心中一驚,阿縝道破這些惡鬼其實都是人,那麼馮幻所繪這巨幅屏風之意便已躍然紙上。
“別再想了。各人皆有造化,就算最後只能化作一攤血水,也要掙扎地久一點。”我慘笑道。阿縝皺眉看著我,剛要開口,卻聽外面有人敲門。
“少爺,”阿宇見我開門,忙把手中的信遞給我,小聲說道,“那個什麼郡主又來找阿縝哥了,說要約他一敘。”
我看著信封上那一行娟秀的行楷小字,黯然一笑,“她以前常來找阿縝嗎?”
“常來。不過大部分時候是托她丫鬟來的,但這次是她自己親自來的。”阿宇十分忠心地向我匯報。
“你怎麼回的話?”
阿宇一笑,“小的就說阿縝哥早上出門去禁軍營還沒回來。”
我點點頭,“做得好,以後都這麼回。”
合上門,手中那頁薄薄的信忽然有些燙手,轉過身只見阿縝正站在那裡看著我,我深吸了一口氣,走過去把那信往他懷裡一塞,聲音有些乾澀地說道,“我也要去。”
☆、四十九
夷嵐珂約在酉時,地點是城南襄橋,未言何事。
“我好像以前帶你去過那裡。”聽他念完了信,我沉默了片刻,說道。
阿縝點了點頭,“上元節。”
他說完我就全都想起來了。上元節處處掛花燈,但若要說上京城哪裡的花燈最多最美,當屬城南襄橋。看燈的人多,看美人的人也多,那年上元節,我帶著阿縝同那群王孫公子們同游襄橋,遊人如織摩肩接踵,我被推來擠去一身臭汗,燈沒看成,錢袋也不知被哪個偷兒趁亂給摸走,只待了一會兒就逃也似地回家去了,不知道宋珉他們到底為何樂在其中。
但那地方也多有小姐公子月下私會,成過不少佳偶良緣。一想到這兒,我的心裡就有些堵得慌,坐在那張太師椅上斜著眼看阿縝。他的外貌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依舊十分英俊。眼眉深刻,鼻樑高挺,眼珠的顏色比我們普通人要淺一些,這大半年的軍旅生涯令他原本就高大的身材變得更為強壯挺拔以至於他身上伽戎人的特徵變得愈發明顯。除此之外,我強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某些地方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精神,也愈發自信,他大概是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開始慢慢透出一點原本固執之下的強勢,也比以前更為主動,不再是過去那個只圍著我轉的阿縝了。
我心中五味雜陳,說不上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我當然希望他能有所成就,甚至建功立業,但這樣的阿縝勢必就不會像過去那樣是我一個人的。
會有很多人喜歡他,他也有可能會喜歡甚至愛上某一個人,願意為人家捨命。我嘆了口氣,儘管一直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想想又萬分不捨得。
“少爺,不舒服嗎?”我的手突然被攥緊,從遊蕩的思緒中回過神來,看見阿縝正半蹲在我的跟前,臉上有些緊張的神色。我嘆了口氣,問他餓不餓,他老實地點了點頭,我手一揮,道,“咱們去城南下館子吧,吃完了逛逛,溜達著去襄橋還能消消食。”
“都聽少爺的。”他見我起身,便拿了披風為我披上。這些事情他以前常做,我也把他的照顧和體貼當作理所當然,可如今時過境遷,我再也不能將這一切當作是我應得的。
我躊躇了片刻,道,“以後阿縝不要再叫我少爺了。鹿家如今這種情況我還算哪門子少爺?更何況,現在的我也已經不需要人來伺候。”
他沒有說話,走在前面為我開門,台階上青苔濕滑,我自然地伸手去拉他,忽聽他問我,“那我以後怎麼叫少爺?”
我想了想,道,“就同他們一樣叫我子放吧。”
他不答,既未說好也沒說不好。
一頓飯吃得索然無味,同阿縝也是相顧無言,我心事重重所以沒什麼胃口,扒拉了幾口飯就放下了筷子,看著外面來來往往的行人。雖然現在不是什麼節日,但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出來遊樂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我記得,以前這個賣首飾的攤兒在河對岸呢,現在搬到這邊來了。”我指給阿縝看,就在對面拐角的地方。阿縝順著我的手指看了一眼,抹了抹嘴,道,“我們去看看。”
那攤主上了年紀,客人又多,哪裡記得多年前曾有過一面之緣的我?見到我來也只是生澀地客套。子女不肖,以至於老父還要在該頤養天年的歲數出來掙錢,有些奸詐之徒欺他老眼昏花反應遲鈍,只付一件的錢,卻捲走他攤上全部的東西。我想起往事,只有沉默,一一看過他攤上的木簪,還是只有那幾種款式,勝在黑檀用料紮實,老人手工磋磨,也算別致精巧。多年前的我是看不上這些東西的,現在看著反而覺得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