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新峰神色一變:“等一等,斌良,你說什麼,黑社會也卷進來了?”

  李斌良簡單扼要地把有關情況向劉書記匯報了一遍,包括剛剛發生的戴副校長家被盜案。這樣一來,劉新峰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居然還有這種事,黑惡勢力也摻和到這裡邊了。難道,我們的人有的已經和黑惡勢力搞到了一起,不能吧……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查下去,不然,誰知以後還會發生什麼事。就這麼辦,斌良,你該查就查吧,不過,一定要把情況隨時向我報告。明白嗎?”

  想不到,劉書記這麼容易就轉變了態度。李斌良的心又熱起來,他知道,劉書記還是原來的他,他確實是個正直的書記,只是,他考慮的要比自己多一些,顧慮也多一些,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的立場還是不容置疑的。

  李斌良一個立正:“是!劉書記,還有什麼事情嗎?”

  劉新峰想了想:“沒有了。我相信你能把一切查清!”

  李斌良遲疑地說:“可是,年市長他……我聽說,他後台很硬,地區,省里都有人,還有人說……”

  劉新峰把話接過去:“還有人說,他要取代我對吧?可是,現在江泉的市委書記還是我。你走吧,該怎麼幹還怎麼幹!”

  果如劉書記判斷的那樣,儘管主要證據已經完備,可是,一些旁證的取得卻十分艱難,這些旁證主要就是流動監考和上級派下來的巡視員。

  首先,很難找到他們,即使找到了,他們也以種種理由拒絕或者推遲傳訊,他們又都有一定地位,不好採取過於強硬的措施,最後,他們好不容易接受了詢問,態度又是驚人的一致,不知道,沒注意,沒發現,不可能,不能吧……

  不知者不怪,如果舞弊真的屬實,他們沒有發現,即使負責,也只是失察,所負責任是有限的,所以,這種態度,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可是,如果他們都是這種態度,證據鏈上就缺少了重要的一環。難道,他們真的一點也不知道?

  不可能!

  最終,李斌良還是查到了線索。鍾老師和幾個良知尚存的老師暗中向他們提供,在高考舞弊發生的時候,這些流動監考和巡視人員實際上發現了,可是,他們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地區巡視員來江泉期間,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吃好喝好不說,晚上還要玩好,臨走的時候,還發了辛苦費,那是一個厚厚的牛皮紙信封。

  李斌良回到住處後,給林蔭局長打了電話,想匯報一下這個新清況。可是,還沒等他開口林蔭就開言了:“斌良啊,我正要找你。是這樣,你們的調查暫時停下來吧!”

  “什麼?林局長,為什麼要停下來?我們馬上就要取得突破了,很快就可以結案了……”

  “斌良,這不是我的意見,是地委政法委書記對我說的。他說,這不是他個人的意見,明白嗎?他說,這件事影響白山的大局,損害了白山地區的形象……”

  和蔣副市長、年市長的理由一樣。多麼好的理由,多麼高的宏論:影響大局,損害形象……這些年,以這種理由,把多少應該公之於天下的事情壓了下去,有多少不平事就是在這種堂而皇之的理論掩飾下公行,現在,他們又要以這種理由把這件事壓下去了。

  什麼叫大局?難道,營私舞弊就是大局嗎?難道,保護營私舞弊就有利於大局嗎?這究竟是誰的大局?

  那種無力的感覺忽然又出現了,一下瀰漫到他的全身。

  林蔭說:“斌良,我會向省廳匯報的,但是,我們畢竟是白山的幹部,不能硬頂。暫時,還是先停下來吧,你們明天就回江泉……還有件事要告訴你,地委馬上就要研究幹部,包括全區政法機關的領導,明白嗎?”

  當然明白,全區政法機關的領導幹部自然包括江泉市公安局局長。

  或許,這時妥協是必要的,一切,等當上局長再說!

  可是,如果總是這樣來履行職責,總是這樣來執法,這個公安局長當不當又有什麼意義?

  林蔭說:“不管從哪個意義上說,暫時把案子放下都是正確的。何況,領導的意見已經明確,我們就是想查也是不可能的。”

  這就叫胳膊擰不過大腿。

  第十九章

  李斌良沒有想到,千辛萬苦破的案子,卻導致自已最尊敬的人離去……

  李斌良需要傾訴,此時,他的傾訴對象只有苗雨。

  苗雨聽了李斌良的話也很震驚,但是,她好像比他承受力強一些,也冷靜一些。她安慰他說:暫時只好這樣了,可是,事情並沒有完,再等機會吧。這時,李斌良才真正意識到,劉書記說過的那半句話:“可是,你想過沒有,就算他們都配合你,做了旁證,可是,這件事必然會……”他一定已經料到會這樣,當時要說的後半句可能就是“必然會引起地委行署領導的反彈”,這麼說,他是承受著巨大壓力支持自己調查這起案件的,自己這麼做,是不是也牽連到他了呢?

  他心中生出深重的愧疚之情,你只想著查案,卻從未想過給別人帶來的麻煩和壓力,尤其是那些支持你的人。他想撥電話給劉書記,表示一下歉意,可是,沒等他撥,手機已經響起來,傳出的正是他的聲音:“斌良,還沒睡吧……我知道你不會睡,林局長對你說了吧,我已經知道了。別上火,先回江泉吧,我給你接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