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劉季砸了一下嘴, 說道:「這吳與有危險性怎麼不直接殺了他?」
何淼想想那個殺項羽的那個場面, 搖頭道:「我不敢。」
喊著漢高祖賽高的激動的網友們:———
劉季:———
何淼接著說道:「而且我覺得他如果能在驪山一輩子修皇陵, 才算是他最好的贖罪。」
劉季說道:「行, 下官知道了。」這個小司丞稟性良善,吳與殺人太多,讓他不喜了, 需記。
然後何淼跟網友們還以為劉邦知道了之後,會開始對項羽採取什麼制裁手段, 劉邦的操作再一次讓他們沒想到, 這之後他反而對項羽更好了。
柔禽和他的大盜朋友欺負項羽的時候,劉邦都會為項羽出頭,又是一天過去, 對誰都不服的項羽開始叫劉邦大哥了。
李韜最近喜歡帶兵到這邊巡邏,經過採石場時看見這一幕,找到何淼就提醒他注意著劉季。
何淼正在地上畫圖紙,可能會很快降溫,現代的人誰也不知道秦朝的冬天能冷成什麼樣子,因此專家組提醒他趁著最近天氣晴好弄一批秦磚壘炕。
網友們一個個的都藏私,聽說要做炕,他這私信和彈幕上都收到了很多煙道圖片。
【光有炕不行,還有柴或者煤,這些都需要提前準備好。】
【弄點小鐵鍋吧,冬天坐在炕上吃火鍋多爽的。】
【秦朝的銅有鉛金屬,但是我們現代那種專門吃火鍋的小銅鍋一定是沒毒的,有沒有懂行的教淼淼再做再一個那樣的銅鍋。】
李韜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何淼身邊的。
何淼疑惑:「劉季怎麼了?」
李韜這才看見何淼在地上畫的東西,又問:「江蓴不是給你買了銅刀刻筆嗎?你怎麼又在地上畫,這些是什麼?」
何淼說道:「我在復盤我老家的一種取暖工具。你還沒說六級怎麼了?」
李韜自己也是世家出身,但自問在飲食上和這種外物的享受上都不如何淼,這樣出身的一個不算多大的年輕人從家中出來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不知道他家的人著急成什麼樣子。
好在孩子心挺大,在驪山鼓搗吃吃喝喝的過得挺開心。
「劉季也沒怎麼樣,我只是看他挺會拉攏人,便提醒你一聲罷了。」李韜說道,語氣溫和。
【這也太牛掰了,不過咱們漢高祖就是哥,才用了點點時間就把項羽給忽悠瘸了。】
【不忽悠瘸項羽,以後的鴻門宴老劉是怎麼順利從項羽的大軍營帳里跑出來的?】
也有網友關注的是李韜:【發生了什麼,我怎麼感覺李韜突然就成了鄰家的大哥哥。】
【回去截圖才發現,他的眼神里充滿了憐愛智障的光芒。】
何淼一下子看向對面的李韜。
【不對,頂多是憐愛不知世事的小朋友罷了。】
李韜的眼神從地上的線條交錯的圖移到何淼身上,問:「你想做這個東西,需要我幫忙嗎?」
這可太需要了,如果用李韜手下的兵做炕,他們學會了還能去咸陽城做呢,比用役夫還方便。
何淼說道:「那你們明天就去幫忙領磚吧,先把我們這些吏員公署裡面的炕做好。」
李韜:你還真不知道客氣為何物。
「不需要先去問問磚嗎?」李韜不知道炕是什麼,但是看著何淼在地上畫的東西,是需要磚的,而驪山的磚有定製,不是說用就能用的。
何淼說道:「我們找江長史。」
驪山每天都燒磚,找江蓴批下來幾千塊兒應該是很容易的。
李韜:江蓴還真是給自己找了一個麻煩徒弟。
何淼跟人忙著做炕的時候,嬴政因為朝中的政事耽誤了本來說好的兩天後再去驪山的行程,等再有空閒的時候已經是五天後了。
嬴政身著玄色袞服,精緻的日月山河袞服在陽光下反射著柔和不刺眼的光芒,腳下是比白玉石還要平整的整體路面。
眼神如天空悠遠的帝王邁著沉穩矯健的腳步,丈量著腳下的土地。
趙高腳步匆匆弓腰低頭而來,將一卷封在竹筒里的帛布呈上。
這是公子扶蘇剛從驪山送來的信,趙高小心地抬眼打量,驪山到底有什麼,竟然讓公子待在那裡不回來了,這信也幾乎每天一封。
嬴政打開帛布,看到上面的內容,眉心一松,將帛書收起來:「備馬,去驪山。」
趙高說道:「陛下,臣請同往。」
嬴政對趙高的信任並不低於對蒙毅的,說道:「跟上吧,彼時跟何司丞好好相處,記下他的喜好。」
「諾。」趙高的眼神移到蒙毅身上。
這何司丞到底是何方神聖?
嬴政回到寢殿,拿出來被他放到榻上一個小機括里的玄鐵塊,這物件已經被他帶在身邊一個多月,其上的裂痕已經日漸修復,露出光滑燦燦帶著隱隱流金之色的內在。
這東西通體黝黑,甚至能清晰地照出人影,必是寶物無疑。統一天下之後,天下重寶盡在咸陽宮,嬴政卻從來沒有見過這般珍寶。
若是從六國之中收來的,他還能心安理得藏之寶庫,但這是何淼從家鄉帶來的能夠與家人溝通之物,現在恢復成這般,應該是能用了吧。
嬴政不缺這一點兩點的寶物,考慮再三,決定再拿給何淼。
出門時看到殿外的鐵鼎,讓趙高再備軺車一輛,將鼎裝上給何淼帶去。
趙高的眼神閃了閃。
鐵鼎還未出宮,碧霄宮的韓終等方士已經收到了消息。
那個他們熬了幾個日夜做出來的鐵鼎,就要被送到驪山去了,給的還是一個監管囚徒的司丞。
難道造謠說他們為陛下煉出的仙丹都是毒藥的人,是那個人不成?
韓終問小童子:「吃陛下仙丹的那些雞,怎麼樣了?」
小童子:「都還活蹦亂跳著呢。」
方士們紛紛說:「那都是我們用上古仙祖之方采天地之精用日火煉製出來的丹藥,百金不易,怎麼可能是毒藥?」
「皇帝好大喜功,用人而不信人,便是有仙丹也不---」
韓終打斷一中年男人的不平之言:「侯溪,慎言。」
沉默在方士們中間蔓延。
這些天陛下不再服食丹藥,他們這些以神仙方術居住在宮廷之中的人就顯得非常尷尬,被重禮延請回咸陽的那些博士一直都將他們視為佞幸。
如果被餵食丹藥的那些雞出現一點問題,必定會將他們牽連到死敵。
因此這時候能做的,就是先把那個蠱惑陛下的人給趕出咸陽。
一方士說道:「只是趕出咸陽怎麼行,不如---」手起刀落,看向韓終。
韓終略微有些猶豫:「讓我仔細想想。」
陛下都要把鼎送給外面那人,很有可能是同派方士,不許迫害同門,也是他們這一派的老祖師爺定下的規矩。
儒家說「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1),墨家、法家對他們的學說更是嗤之以鼻,好不容易秦始皇野心勃勃,不僅想要秦朝萬世長存還想長生不老,接受了他們方仙道一派中名聲最顯赫的鄒聖之陰陽五行學說,還將他們置於與儒門平等的地位。
這是他們方仙道即將大有作為的時代,所以任何人都不能破壞。
沉默了半晌的韓終說:「等趙高回來,我去見見他。聽說此人極愛夜明珠,你們誰有珍藏,都拿出來。」
*
南瓜苗又長高了幾米,早晨何淼過來水泥廠看小豬,網友們眼睛利,瞅見了在屏幕一角隨風搖曳的青綠南瓜藤,給何淼說了一道好菜。
【炒嫩南瓜尖,根本不用放其他調料就特別好吃。】
【我們每年夏天都吃,不過始皇大大這個南瓜苗是不是種晚了?】
【晚點沒事,本人老家山西,記憶中小時候的南瓜都能結果結到初冬,很耐寒的。】
何淼掐了一籃子南瓜苗,準備給每天辛苦壘炕的那些兵做個砂鍋炒菜,出門就看見已經到了門口的陛下。
「嗶---」
【屏蔽音哈哈哈。】
【陛下得猜出來了吧。】
何淼說道:「下官參見章少府。」
嬴政伸手:「免禮。」
【趙高,啊不,趙長也來了,淼淼,快跟他打個招呼。】
想截圖趙高的人還真不少,有人解釋:【畢竟是史上第一個大閹宦,我想給他做一個下跪的石像,放在秦始皇陵外面始老祖宗的雕像前。】
【我覺得這個可以有,眾籌吧前面的。】
【你們都不看《史記》的嗎?趙高有女兒,他怎麼可能是個閹人。】
【這樣說就太片面了吧,有女兒的為什麼不能是閹人?別的不說,據說咱們老祖宗年輕時候的心理陰影,他可能讓一個不去根的男人在宮裡幹活兒?別忘了,嫪毐就是被呂不韋那傢伙假扮成太監送到趙姬身邊的。】
【感覺趙高不是太監的可能性很低,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後面趙高為什麼能篡改老祖宗的遺詔?還不是因為他是幫咱們老祖宗蓋印的那個,玉璽都讓他掌著呢。就說老祖宗是不是心大到這份上的人,讓一個沒有缺陷備受寵信的臣子管玉璽?鬧呢。】
何淼想想那個殺項羽的那個場面, 搖頭道:「我不敢。」
喊著漢高祖賽高的激動的網友們:———
劉季:———
何淼接著說道:「而且我覺得他如果能在驪山一輩子修皇陵, 才算是他最好的贖罪。」
劉季說道:「行, 下官知道了。」這個小司丞稟性良善,吳與殺人太多,讓他不喜了, 需記。
然後何淼跟網友們還以為劉邦知道了之後,會開始對項羽採取什麼制裁手段, 劉邦的操作再一次讓他們沒想到, 這之後他反而對項羽更好了。
柔禽和他的大盜朋友欺負項羽的時候,劉邦都會為項羽出頭,又是一天過去, 對誰都不服的項羽開始叫劉邦大哥了。
李韜最近喜歡帶兵到這邊巡邏,經過採石場時看見這一幕,找到何淼就提醒他注意著劉季。
何淼正在地上畫圖紙,可能會很快降溫,現代的人誰也不知道秦朝的冬天能冷成什麼樣子,因此專家組提醒他趁著最近天氣晴好弄一批秦磚壘炕。
網友們一個個的都藏私,聽說要做炕,他這私信和彈幕上都收到了很多煙道圖片。
【光有炕不行,還有柴或者煤,這些都需要提前準備好。】
【弄點小鐵鍋吧,冬天坐在炕上吃火鍋多爽的。】
【秦朝的銅有鉛金屬,但是我們現代那種專門吃火鍋的小銅鍋一定是沒毒的,有沒有懂行的教淼淼再做再一個那樣的銅鍋。】
李韜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何淼身邊的。
何淼疑惑:「劉季怎麼了?」
李韜這才看見何淼在地上畫的東西,又問:「江蓴不是給你買了銅刀刻筆嗎?你怎麼又在地上畫,這些是什麼?」
何淼說道:「我在復盤我老家的一種取暖工具。你還沒說六級怎麼了?」
李韜自己也是世家出身,但自問在飲食上和這種外物的享受上都不如何淼,這樣出身的一個不算多大的年輕人從家中出來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不知道他家的人著急成什麼樣子。
好在孩子心挺大,在驪山鼓搗吃吃喝喝的過得挺開心。
「劉季也沒怎麼樣,我只是看他挺會拉攏人,便提醒你一聲罷了。」李韜說道,語氣溫和。
【這也太牛掰了,不過咱們漢高祖就是哥,才用了點點時間就把項羽給忽悠瘸了。】
【不忽悠瘸項羽,以後的鴻門宴老劉是怎麼順利從項羽的大軍營帳里跑出來的?】
也有網友關注的是李韜:【發生了什麼,我怎麼感覺李韜突然就成了鄰家的大哥哥。】
【回去截圖才發現,他的眼神里充滿了憐愛智障的光芒。】
何淼一下子看向對面的李韜。
【不對,頂多是憐愛不知世事的小朋友罷了。】
李韜的眼神從地上的線條交錯的圖移到何淼身上,問:「你想做這個東西,需要我幫忙嗎?」
這可太需要了,如果用李韜手下的兵做炕,他們學會了還能去咸陽城做呢,比用役夫還方便。
何淼說道:「那你們明天就去幫忙領磚吧,先把我們這些吏員公署裡面的炕做好。」
李韜:你還真不知道客氣為何物。
「不需要先去問問磚嗎?」李韜不知道炕是什麼,但是看著何淼在地上畫的東西,是需要磚的,而驪山的磚有定製,不是說用就能用的。
何淼說道:「我們找江長史。」
驪山每天都燒磚,找江蓴批下來幾千塊兒應該是很容易的。
李韜:江蓴還真是給自己找了一個麻煩徒弟。
何淼跟人忙著做炕的時候,嬴政因為朝中的政事耽誤了本來說好的兩天後再去驪山的行程,等再有空閒的時候已經是五天後了。
嬴政身著玄色袞服,精緻的日月山河袞服在陽光下反射著柔和不刺眼的光芒,腳下是比白玉石還要平整的整體路面。
眼神如天空悠遠的帝王邁著沉穩矯健的腳步,丈量著腳下的土地。
趙高腳步匆匆弓腰低頭而來,將一卷封在竹筒里的帛布呈上。
這是公子扶蘇剛從驪山送來的信,趙高小心地抬眼打量,驪山到底有什麼,竟然讓公子待在那裡不回來了,這信也幾乎每天一封。
嬴政打開帛布,看到上面的內容,眉心一松,將帛書收起來:「備馬,去驪山。」
趙高說道:「陛下,臣請同往。」
嬴政對趙高的信任並不低於對蒙毅的,說道:「跟上吧,彼時跟何司丞好好相處,記下他的喜好。」
「諾。」趙高的眼神移到蒙毅身上。
這何司丞到底是何方神聖?
嬴政回到寢殿,拿出來被他放到榻上一個小機括里的玄鐵塊,這物件已經被他帶在身邊一個多月,其上的裂痕已經日漸修復,露出光滑燦燦帶著隱隱流金之色的內在。
這東西通體黝黑,甚至能清晰地照出人影,必是寶物無疑。統一天下之後,天下重寶盡在咸陽宮,嬴政卻從來沒有見過這般珍寶。
若是從六國之中收來的,他還能心安理得藏之寶庫,但這是何淼從家鄉帶來的能夠與家人溝通之物,現在恢復成這般,應該是能用了吧。
嬴政不缺這一點兩點的寶物,考慮再三,決定再拿給何淼。
出門時看到殿外的鐵鼎,讓趙高再備軺車一輛,將鼎裝上給何淼帶去。
趙高的眼神閃了閃。
鐵鼎還未出宮,碧霄宮的韓終等方士已經收到了消息。
那個他們熬了幾個日夜做出來的鐵鼎,就要被送到驪山去了,給的還是一個監管囚徒的司丞。
難道造謠說他們為陛下煉出的仙丹都是毒藥的人,是那個人不成?
韓終問小童子:「吃陛下仙丹的那些雞,怎麼樣了?」
小童子:「都還活蹦亂跳著呢。」
方士們紛紛說:「那都是我們用上古仙祖之方采天地之精用日火煉製出來的丹藥,百金不易,怎麼可能是毒藥?」
「皇帝好大喜功,用人而不信人,便是有仙丹也不---」
韓終打斷一中年男人的不平之言:「侯溪,慎言。」
沉默在方士們中間蔓延。
這些天陛下不再服食丹藥,他們這些以神仙方術居住在宮廷之中的人就顯得非常尷尬,被重禮延請回咸陽的那些博士一直都將他們視為佞幸。
如果被餵食丹藥的那些雞出現一點問題,必定會將他們牽連到死敵。
因此這時候能做的,就是先把那個蠱惑陛下的人給趕出咸陽。
一方士說道:「只是趕出咸陽怎麼行,不如---」手起刀落,看向韓終。
韓終略微有些猶豫:「讓我仔細想想。」
陛下都要把鼎送給外面那人,很有可能是同派方士,不許迫害同門,也是他們這一派的老祖師爺定下的規矩。
儒家說「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1),墨家、法家對他們的學說更是嗤之以鼻,好不容易秦始皇野心勃勃,不僅想要秦朝萬世長存還想長生不老,接受了他們方仙道一派中名聲最顯赫的鄒聖之陰陽五行學說,還將他們置於與儒門平等的地位。
這是他們方仙道即將大有作為的時代,所以任何人都不能破壞。
沉默了半晌的韓終說:「等趙高回來,我去見見他。聽說此人極愛夜明珠,你們誰有珍藏,都拿出來。」
*
南瓜苗又長高了幾米,早晨何淼過來水泥廠看小豬,網友們眼睛利,瞅見了在屏幕一角隨風搖曳的青綠南瓜藤,給何淼說了一道好菜。
【炒嫩南瓜尖,根本不用放其他調料就特別好吃。】
【我們每年夏天都吃,不過始皇大大這個南瓜苗是不是種晚了?】
【晚點沒事,本人老家山西,記憶中小時候的南瓜都能結果結到初冬,很耐寒的。】
何淼掐了一籃子南瓜苗,準備給每天辛苦壘炕的那些兵做個砂鍋炒菜,出門就看見已經到了門口的陛下。
「嗶---」
【屏蔽音哈哈哈。】
【陛下得猜出來了吧。】
何淼說道:「下官參見章少府。」
嬴政伸手:「免禮。」
【趙高,啊不,趙長也來了,淼淼,快跟他打個招呼。】
想截圖趙高的人還真不少,有人解釋:【畢竟是史上第一個大閹宦,我想給他做一個下跪的石像,放在秦始皇陵外面始老祖宗的雕像前。】
【我覺得這個可以有,眾籌吧前面的。】
【你們都不看《史記》的嗎?趙高有女兒,他怎麼可能是個閹人。】
【這樣說就太片面了吧,有女兒的為什麼不能是閹人?別的不說,據說咱們老祖宗年輕時候的心理陰影,他可能讓一個不去根的男人在宮裡幹活兒?別忘了,嫪毐就是被呂不韋那傢伙假扮成太監送到趙姬身邊的。】
【感覺趙高不是太監的可能性很低,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後面趙高為什麼能篡改老祖宗的遺詔?還不是因為他是幫咱們老祖宗蓋印的那個,玉璽都讓他掌著呢。就說老祖宗是不是心大到這份上的人,讓一個沒有缺陷備受寵信的臣子管玉璽?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