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黎城之戰,祝無邀攜付山同去,下落不明。」

  大雪埋下一把鏽跡斑斑的枯骨。

  勝者亦敗。

  祝無邀的背影略有些踉蹌,在雪地上留下了雜亂向前的腳印。

  仍有餘溫的土地烘烤著大雪,升騰化作水汽,如墨的黑衣在白茫中淡去。

  當她撐著殘軀,棄劍於樹下時,大限將至。

  異界飄零半生,祝無邀早已學會不再思索來路,卻仍望不見歸處,承接蒼生銅爐陣時、被壓下的傷勢,適時開始翻湧。

  強忍著疼痛,她摸索著拽下草莖。

  耳邊,靈筆的聲音喋喋不休,依然不知離別、不知悲傷,大道無情,她一人的離去,於天地而言不過一場葉落。

  於她而言,卻是整個天地的寂滅。

  不甘,不想死。

  靈力正在潰散,死寂之意在身軀中蔓延,風拂過千山萬水、如今……拂過了她的髮絲。

  耳邊傳來一聲——祝無邀,葉落了。

  她的意識開始解離,像是在秘境之中、曾經歷過的一樣,祝無邀歸於混沌之中。

  那是無邊無際的遨遊。

  那是永恆的靜默。

  那是眾生歸處。

  無知,無覺,無有愛恨,無恩亦無仇。

  可就在無邊的寂靜中,突然傳來了幡鈴聲——

  「嘀鈴鈴——鐺啷啷——」

  幡鈴聲聲,催魂歸。

  有一桿破舊的招魂幡佇立在天地盡頭,這是沈安之的大道印記、多年前烙刻於此。

  始終等在這裡,接引著離人。

  隨著幡鈴聲響起,在恆久的靜默中,祝無邀離散的意識開始緩慢聚合,在有象、無形之中暢遊,無盡的灰白霧氣悄然漫開,將她包裹其中。

  靜到極致時,喧囂不止,霧氣在翻湧。

  幡鈴聲喋喋不休,驚醒亡者的長眠。

  灰白霧氣緩緩勾勒出了祝無邀的身形,在她的眉間,一點靈光乍現,自朦朧中喚醒了神志,於是無中生有、她的存在成為事實。

  修真界中,季月章心中悸動。

  「我欲為她留下一條生路,大道圓滿之後、死後方生的道路。」

  多年前,沈安之找到了她,說出了這番話。

  於是,一指點在祝無邀眉間。

  曾被稱為許願池秘境的小洞天中,有枚粗製濫造的硬幣,突然開始轉動,悠然綻出無數道因果線。

  秘境楓林似火。

  風吹葉動,多年後,如聞劍聲。

  在大道之中,祝無邀的身影逐漸清晰,曾有人替她詰問天地——

  若她曾做錯的事情,用一命相抵;

  那麼眾生虧欠於她的,天道以何償還。

  灰白的霧氣翻湧不休,如同苦海無涯,祝無邀尚還模糊的身形靜靜沉浮著。

  一桿破舊的靈幡,佇立在大道之中,幡旗無風自動,指引著方向。

  是為,黃泉道引。

  「嘀鈴鈴——鐺啷啷——!」

  愈發刺耳的幡鈴聲在耳邊響起,聲聲催促、聲聲呼喚,激盪著灰白霧氣,推搡著她的身軀。

  幡鈴聲聲……喚魂歸!

  祝無邀緩緩睜開了雙眼。

  她看見了無盡的灰白霧氣,在靜寂之中,幡鈴聲似乎指引著方向,要她繼續向前走去。

  循著幡鈴聲,如遊魂般向前走去,就像她來到修真界時、不知前路。

  她的意識逐漸變得清明,穿行在霧氣之中,耳邊的幡鈴聲愈發清晰,前方或許是另一個世界,或許故人再難相見,或許是條不歸路。

  祝無邀取回了許命之物,幻世身已經盡數葬送,身死而緣滅。

  大道圓滿。

  唯余真身。

  因果既空。

  無怨無悔者,且向前行。

  祝無邀的靈魂輕盈無比,她轉過身,望向歲月長河,隨後再不回頭,大步地走向前方——

  在崩決之前,永遠向前。

  第605章 作者瞎說(三)

  有人問我開文初為什麼不喜歡祝無邀,原因有兩個。

  第一,我知道她的結局。

  面對一個悲劇色彩的角色,我是抗拒的,始終在進行情緒隔離,甚至會想,她做錯了事情,所以悲劇的結局,是合理的。

  至於為什麼要讓她做錯事、通往這樣的結局,而不創造個像其它般有人格魅力的主角,則是緣於另一個原因——

  「祝無邀這個角色,承載著我的自我厭棄。」

  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所以不喜歡這樣的她。

  或者可以這麼想——我創造出了這樣灰色的世界,四宗、甚至黎城都不代表著正義與光明,而葉小舟、顧亦觀、付山她們這些非絕對正面的人物,比我描寫的比主角更為出眾。

  全文是這樣的基調,說明我沒辦法寫好一個「叫囂正義的主角」,又為何唯獨賦予主角初來乍到時、這樣膚淺的正義感。

  因為她映射的是,我無法認同、無法回頭的過去。

  我被困住了,所以有了她,我希望她替我走下去。

  有些朋友看前文時會感到不適,想一想也很正常,我在寫某些劇情時、就是在強忍著不適落筆的。

  我對於「正義」的態度較為含糊,全文的態度大概是——不合時宜的、被利用的正義會成為罪惡的幫凶,而多數人的利益,或許看起來更像正義的模樣,所謂的善惡只是立場不同,當一個人追尋正義時、很有可能會給無辜者帶來苦難。

  我認為主角做得某些事是錯的、和過往的我一樣是幼稚的,理智讓我在文中點明這件事不對,本能又免不了找理由、對「自我」進行維護,這就是「偽善感」的來源。

  這就是第二種結局的原因。

  既然她承載著我的晦暗與「卑鄙」,那麼——

  「既然我想活,為什麼讓她死。」

  所以,既然我擅長布局、埋伏筆,那就必然會給她留下活路。

  我一定要讓她活下去。

  哪怕沾上了別人的血,哪怕不像其它主角般光輝,哪怕她有很大的缺點,即使顯得偽善、糾結、不夠偉大,我也一定會讓她活下去。

  這是份不容拒絕的「邀約」,來非所願。

  她卻實實在在死了一遍。

  我不接受她「一死了之」,不接受她「萬千榮光加身的死亡」。

  誠然,死亡會讓她做錯的事、看起來有了交代,有了高高在上的道德立場——「她都死了,也算彌補了錯誤吧。」

  但我不接受,既然她承載了我的「自我厭棄」,那就要和我一樣「自私」。

  哪怕她與故人不再相見、哪怕疲憊至極、哪怕心中有愧、哪怕前途未卜……她也要永遠向前。

  這篇文承載的中心思想極為簡單,甚至像一句廢話——

  「人只要沒死,就要拼盡一切活著。」

  人如果死了,再多道理都是空話。

  全書的主旨是這樣的,也就註定了,祝無邀需是一個普通人,才能將這樣的主旨詮釋得淋漓盡致。

  後來,之所以寫順了,其實是她慢慢向前走,走到礦場的那段劇情——像是突然喘了一大口氣、然後一切開始生長,她突然有了自己的靈魂。

  對,祝無邀長出來了。

  我像是也鬆了口氣。

  那麼,她便不再是我,而是我所愛。

  我或許不好意思為自己開脫,但我可以窮盡筆墨、為我所愛者增光添彩。

  也因此,以「崩決之前、永遠向前」、這句礦場中曾出現的話作為結尾,因為在我心中、她的靈魂由此誕生。

  之後緩慢的、徹底與我分開。

  所以我才會回頭修文,將礦場副本前的情節,修了一遍。

  就是,可能對不起朋友們了,這個主角創造的不完美,結局也沒有道德優勢,她沒有「像主角一樣光輝無比的死去」。

  之前,我對她的態度總是模稜兩可,我更喜歡或許不坦誠、但三言兩語能講清的理由,若說起真正的理由、總免不了自我剖析,這讓我有些反感,我可以在深夜裡獨面自我、甚至痛哭流涕,但拿上來供眾人點評,這就有點兒不對勁兒了,我其實覺得、沒幾個人配指點我的靈魂。

  我這篇寫得也有點生硬。

  實在彆扭。

  而且「坦誠」,很可能在之後迎來「惡意」,這是個傷害來臨的前搖。

  好在能追到這裡的朋友,都是被我在書里刀過無數次的,所以——就算你們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我也認了,就當一報還一報了。

  我刀了讀者,讀者還我幾刀。

  邏輯合理,動機成立,可以理解。

  其實我是個很樂觀的人,我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灰色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認為利益左右了局勢、但理想的光芒乍現。

  這本書最後幾章,確實把我寫傷了。

  大概四小時兩千字,導致我每天晚上寫文、變成了每天通宵寫文,睡不好就會頭疼,寫一會兒哭一會兒,哭完了更頭疼,但沒關係,我會吃止疼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