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姜宛平靜地敘述著,然而這時身旁的男人卻是一臉震驚地望向了她,「這個理論是錯的?那你……」
他的話並沒有說完,姜宛卻知道男人未盡之意,無非是想說錯的理論還說了這麼一大堆。
然而姜宛卻是一點不心虛,「哎呀,你不要著急嘛,科學的探索就是在不斷的試錯和求證中進步的啊,哪怕其他物理、化學理論也是這樣啊,畢竟科學本質只是人類對自然界規律的總結,而不是所謂的定律啊。」
鑑於之前姜宛偶爾惡作劇的行徑,李世民剛才真有一瞬間懷疑姜宛是又故意耍了自己。
然而此時他聽著姜宛的話卻是怒意頓失,的確,事物的發展哪裡有一帆風順的。
他們能這麼快速的知道這些,不過也是因為姜宛直接將答案告訴了他們。
如果等到他們自己研究時,又會怎麼樣呢?這後世研究這些花了幾百年,他們雖然提前知道了答案避免了許多的彎路,但也不可能真的一蹴而就。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天幕又能存在多久?他們早晚要依靠自己啊……
姜宛並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竟然瞬間想了這麼多東西,她間男人沒有反駁自己後偷偷在心中笑了笑,她就知道扯出大旗來他就決計說不過自己了。
至於她是不是故意的,嘿嘿……
很快姜宛便轉回了正題,「正是因為有這麼多鋪墊,所以達爾文在經過了一系列環球考察和化石研究後,在1859年的時候提出了《物種起源》,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核心思想,他認為同一種群中的個體存在變異,而那些適應環境能夠活下來的個體才能繁殖後代,將他的基因遺傳下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新的亞種。」
「當然因為時代和科技的局限,達爾文的理論依舊有不少的缺陷,比如按照達爾文的理論一個物種進化需要很長的時間,至少經歷十萬年,但是在史前寒武紀時,生物大爆發,幾乎每隔100年就會爆發一個新物種。」
「所以之後的科學家們根據新的理論以及新的科學發現對進化論進行了補充。」
「比如孟德爾豌豆實驗揭示了遺傳規律,解釋了性狀傳遞的機制,彌補了原本達爾文理論中遺傳基礎學的缺失。而後群體遺傳學,突變理論等等的發現,共同構成了現在的綜合進化論。」
「而且最重要的是近年考古中已經發現了關鍵性的過度階段的化石。比如始祖鳥化石,它既有爬行動物的特徵,如牙齒、長尾骨等,又有鳥類的特徵,羽毛、翅膀等,為鳥類是由爬行類動物進化而來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還有魚類向兩棲類過渡的化石也被發現,如總鰭魚類的化石,擁有肉質鰭,能在陸地上支撐身體行走。」
「還有人類從猿類進化而來的化石證據也已經發現二十多種過度人種,從森林古猿到能人再到智人應有盡有哦!」
「而且通過現代基因學分析,人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8%!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證明它和人類的確是同宗同源。」
李世民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聽著姜宛講述了那麼多的證據,他雖然依舊沒有全信,但是也信了大半。
直到聽到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差異程度那般小後,他再次眼前一黑。
他真的不需要被她這般提醒,人和那些畜生擁有同樣都祖先!
這一通論證讓天幕下的不少古人也有些蠢蠢欲動。
因著天幕的神通,他們對天幕可謂是痴信。
之前是乍然聽到那挑戰他們三觀的信息,所以一時間不能接受,此時緩過神後他們也開始認真討論了起來。
「之前覺得那學說荒謬,但現在想來倒也有幾分道理。」
「別說,那猿猴的確跟人類有幾分相似,也比別的動物聰明。」
「這說得我都想去挖一挖那什麼化石了。」
「沒有人在意那什麼基因是什麼嗎?」
第111章
生命館
姜宛講完後偷偷地瞄了一眼身旁的男人, 見他終於沒再繼續問下去,心中大呼了口氣。
然後為了避免被面前反應過來的人繼續發問,她趕忙道, 「我也只是知道些皮毛啦, 你要是想知道更多可以繼續參觀這個展館哈,我對這不是特別感興趣, 先去別的館了。」
說完, 姜宛便立刻朝著出口的方向走去。
之前已經被「創」了一次這一次李世民自然容易接受得多, 很快就回過了神來,剛想說上兩句便見到姜宛竟然已經跑到了離自己十來米遠的地方。
李世民不禁啞然失笑, 用得著怕成這樣嗎?自己不就是問了幾個問題?
不過他也沒有追上去或出聲挽留, 而是轉頭自己逛了起來。
他算是看明白了這些展館的主題雖各有不同,但對於他們來講都很有用處。
本來他還想跳過幾個看起來沒什麼用的場館,但現在也是不能了, 還是抓緊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多的參觀吧。
姜宛出了生態館後為了以防萬一便沒有再進任何一個展館, 而是直接在走廊里找了個空位坐下, 刷起了手機。
她只要不進去,不就不會被抓壯丁了嗎?
其餘帝王們並不知道姜宛的打算, 他們正專心參觀著。
武則天此時已經八十有餘, 再加上如今的她對如何提高女子生產存活率極感興趣,因此在見到「生命科學館」後便特意多停了些時間。
一進門便是巨大的人體胚胎孕育過程的模型, 從受精卵到胚胎形成再到胚胎器官發生, 最後再到嬰兒長大。
這一幕慕可謂是讓武則天大感意外, 縱使她已經生下了五個孩子,但卻從來不知道嬰兒竟是這般誕生的。
天幕下的古人們也是大開眼界。
當然有部分迂腐之人直接怒斥,「怎麼能將這房中之事和婦人之事公布於眾?真是豈有此理,還不速速閉上眼睛!」
然而都已經觀看天幕到如今的人們思想早已經比從前開明得多, 因此不僅沒有多少人聽話閉眼,更多的則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天幕生怕錯過一點。
而其中最為激動的則要數後宅中的婦人們,哪怕深受三從四德的教導,但他們又不是真傻,任誰都看得出天幕上的種種於他們女子大有裨益。
「快快快,去找來畫師讓他們把這些畫面都紀錄下來。」
「不管那些老爺們怎麼想,反正我是要好好看看這些知識的,這可是關乎到我們女子的安慰!」
「果然還是女皇憐惜我們這些女子,只有她才會特意去參觀女子生產相關的知識吧。」
……
還有膽大的小娘子悄悄對著身旁的小姐妹道,「要是在我們這個朝代能出一個女皇就好了,我肯定支持她!」
一旁的小姐妹卻是連忙捂住了她的嘴,「小聲些,這可是大逆不道的話!」
那膽大的娘子卻是吐了吐舌頭道,「這不是只有我兩嘛,我又不會跟別人說,你就說你想不想吧。」
然而那女子顯然很是謹慎,嚴肅著一張臉一直不回答。
就當那膽大女子打算放棄聽到小姐妹的回覆時,那女子卻附到膽大女子耳邊,小聲道,「我當然也想。」
這話說完,兩人相視一笑,然後再次望向天幕。
哪個女子會不想擁有一個對女子更加公平的世道呢?
唐貞觀,長孫皇后看著自己這個「兒媳」心情頗有些複雜。
她雖然是鮮卑人,但從小接受漢家貴族女子的教導,一心成為那賢良淑德的世家女子之典範。
若是沒有天幕,她想從前的自己肯定不能接受武則天搶了自己兒子的皇位當上了女皇。
畢竟從前她就很是不贊同呂后的行徑,在她看來呂后雖然當政了15年,但代價卻是呂氏一家被滅族,她甚至覺得這說不定就是上蒼對想要牝雞司晨的女子的懲罰。
然而如今的她心中卻隱隱生出了些羨慕來,呂后和武則天這般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特別是武則天,她與自己有著類似的童年,然而卻要更加不幸,應召進宮後十幾年裡只是太宗後宮一個不受寵的小才人,甚至在太宗死後還進了感業寺出家為尼。
然而她卻能抓住機會,站上了權力巔峰,甚至成為華夏開天闢地第一個女皇帝,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女子為什麼不能有野心呢?女子有才華的話為何要困於自己的身份不去經世濟國呢?
至於最後的結局又有那麼重要嗎?
況且原本的歷史裡,長孫家還是被她的兒子處理掉了,甚至連她女兒的丈夫都沒能倖免於難。
長孫皇后被自己突然間冒出來的想法微微驚住,倒不是覺得自己的想法大逆不道,只是有些驚訝於天幕的出現竟然讓她的思想出現了這麼大的改變。
不過她並不抗拒這樣的轉變,她覺得轉變思想後的自己仿佛打開了身上的枷鎖一般,整個人都自由了許多。
當然每個人面臨的情況並不一樣,且不論她的丈夫是華夏歷史上都排得上號的聖君,而且如今還年富力強,就拿她自己的身體來說,也不知道能撐到什麼時候。<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的話並沒有說完,姜宛卻知道男人未盡之意,無非是想說錯的理論還說了這麼一大堆。
然而姜宛卻是一點不心虛,「哎呀,你不要著急嘛,科學的探索就是在不斷的試錯和求證中進步的啊,哪怕其他物理、化學理論也是這樣啊,畢竟科學本質只是人類對自然界規律的總結,而不是所謂的定律啊。」
鑑於之前姜宛偶爾惡作劇的行徑,李世民剛才真有一瞬間懷疑姜宛是又故意耍了自己。
然而此時他聽著姜宛的話卻是怒意頓失,的確,事物的發展哪裡有一帆風順的。
他們能這麼快速的知道這些,不過也是因為姜宛直接將答案告訴了他們。
如果等到他們自己研究時,又會怎麼樣呢?這後世研究這些花了幾百年,他們雖然提前知道了答案避免了許多的彎路,但也不可能真的一蹴而就。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天幕又能存在多久?他們早晚要依靠自己啊……
姜宛並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竟然瞬間想了這麼多東西,她間男人沒有反駁自己後偷偷在心中笑了笑,她就知道扯出大旗來他就決計說不過自己了。
至於她是不是故意的,嘿嘿……
很快姜宛便轉回了正題,「正是因為有這麼多鋪墊,所以達爾文在經過了一系列環球考察和化石研究後,在1859年的時候提出了《物種起源》,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核心思想,他認為同一種群中的個體存在變異,而那些適應環境能夠活下來的個體才能繁殖後代,將他的基因遺傳下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新的亞種。」
「當然因為時代和科技的局限,達爾文的理論依舊有不少的缺陷,比如按照達爾文的理論一個物種進化需要很長的時間,至少經歷十萬年,但是在史前寒武紀時,生物大爆發,幾乎每隔100年就會爆發一個新物種。」
「所以之後的科學家們根據新的理論以及新的科學發現對進化論進行了補充。」
「比如孟德爾豌豆實驗揭示了遺傳規律,解釋了性狀傳遞的機制,彌補了原本達爾文理論中遺傳基礎學的缺失。而後群體遺傳學,突變理論等等的發現,共同構成了現在的綜合進化論。」
「而且最重要的是近年考古中已經發現了關鍵性的過度階段的化石。比如始祖鳥化石,它既有爬行動物的特徵,如牙齒、長尾骨等,又有鳥類的特徵,羽毛、翅膀等,為鳥類是由爬行類動物進化而來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還有魚類向兩棲類過渡的化石也被發現,如總鰭魚類的化石,擁有肉質鰭,能在陸地上支撐身體行走。」
「還有人類從猿類進化而來的化石證據也已經發現二十多種過度人種,從森林古猿到能人再到智人應有盡有哦!」
「而且通過現代基因學分析,人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8%!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證明它和人類的確是同宗同源。」
李世民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聽著姜宛講述了那麼多的證據,他雖然依舊沒有全信,但是也信了大半。
直到聽到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差異程度那般小後,他再次眼前一黑。
他真的不需要被她這般提醒,人和那些畜生擁有同樣都祖先!
這一通論證讓天幕下的不少古人也有些蠢蠢欲動。
因著天幕的神通,他們對天幕可謂是痴信。
之前是乍然聽到那挑戰他們三觀的信息,所以一時間不能接受,此時緩過神後他們也開始認真討論了起來。
「之前覺得那學說荒謬,但現在想來倒也有幾分道理。」
「別說,那猿猴的確跟人類有幾分相似,也比別的動物聰明。」
「這說得我都想去挖一挖那什麼化石了。」
「沒有人在意那什麼基因是什麼嗎?」
第111章
生命館
姜宛講完後偷偷地瞄了一眼身旁的男人, 見他終於沒再繼續問下去,心中大呼了口氣。
然後為了避免被面前反應過來的人繼續發問,她趕忙道, 「我也只是知道些皮毛啦, 你要是想知道更多可以繼續參觀這個展館哈,我對這不是特別感興趣, 先去別的館了。」
說完, 姜宛便立刻朝著出口的方向走去。
之前已經被「創」了一次這一次李世民自然容易接受得多, 很快就回過了神來,剛想說上兩句便見到姜宛竟然已經跑到了離自己十來米遠的地方。
李世民不禁啞然失笑, 用得著怕成這樣嗎?自己不就是問了幾個問題?
不過他也沒有追上去或出聲挽留, 而是轉頭自己逛了起來。
他算是看明白了這些展館的主題雖各有不同,但對於他們來講都很有用處。
本來他還想跳過幾個看起來沒什麼用的場館,但現在也是不能了, 還是抓緊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多的參觀吧。
姜宛出了生態館後為了以防萬一便沒有再進任何一個展館, 而是直接在走廊里找了個空位坐下, 刷起了手機。
她只要不進去,不就不會被抓壯丁了嗎?
其餘帝王們並不知道姜宛的打算, 他們正專心參觀著。
武則天此時已經八十有餘, 再加上如今的她對如何提高女子生產存活率極感興趣,因此在見到「生命科學館」後便特意多停了些時間。
一進門便是巨大的人體胚胎孕育過程的模型, 從受精卵到胚胎形成再到胚胎器官發生, 最後再到嬰兒長大。
這一幕慕可謂是讓武則天大感意外, 縱使她已經生下了五個孩子,但卻從來不知道嬰兒竟是這般誕生的。
天幕下的古人們也是大開眼界。
當然有部分迂腐之人直接怒斥,「怎麼能將這房中之事和婦人之事公布於眾?真是豈有此理,還不速速閉上眼睛!」
然而都已經觀看天幕到如今的人們思想早已經比從前開明得多, 因此不僅沒有多少人聽話閉眼,更多的則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天幕生怕錯過一點。
而其中最為激動的則要數後宅中的婦人們,哪怕深受三從四德的教導,但他們又不是真傻,任誰都看得出天幕上的種種於他們女子大有裨益。
「快快快,去找來畫師讓他們把這些畫面都紀錄下來。」
「不管那些老爺們怎麼想,反正我是要好好看看這些知識的,這可是關乎到我們女子的安慰!」
「果然還是女皇憐惜我們這些女子,只有她才會特意去參觀女子生產相關的知識吧。」
……
還有膽大的小娘子悄悄對著身旁的小姐妹道,「要是在我們這個朝代能出一個女皇就好了,我肯定支持她!」
一旁的小姐妹卻是連忙捂住了她的嘴,「小聲些,這可是大逆不道的話!」
那膽大的娘子卻是吐了吐舌頭道,「這不是只有我兩嘛,我又不會跟別人說,你就說你想不想吧。」
然而那女子顯然很是謹慎,嚴肅著一張臉一直不回答。
就當那膽大女子打算放棄聽到小姐妹的回覆時,那女子卻附到膽大女子耳邊,小聲道,「我當然也想。」
這話說完,兩人相視一笑,然後再次望向天幕。
哪個女子會不想擁有一個對女子更加公平的世道呢?
唐貞觀,長孫皇后看著自己這個「兒媳」心情頗有些複雜。
她雖然是鮮卑人,但從小接受漢家貴族女子的教導,一心成為那賢良淑德的世家女子之典範。
若是沒有天幕,她想從前的自己肯定不能接受武則天搶了自己兒子的皇位當上了女皇。
畢竟從前她就很是不贊同呂后的行徑,在她看來呂后雖然當政了15年,但代價卻是呂氏一家被滅族,她甚至覺得這說不定就是上蒼對想要牝雞司晨的女子的懲罰。
然而如今的她心中卻隱隱生出了些羨慕來,呂后和武則天這般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特別是武則天,她與自己有著類似的童年,然而卻要更加不幸,應召進宮後十幾年裡只是太宗後宮一個不受寵的小才人,甚至在太宗死後還進了感業寺出家為尼。
然而她卻能抓住機會,站上了權力巔峰,甚至成為華夏開天闢地第一個女皇帝,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女子為什麼不能有野心呢?女子有才華的話為何要困於自己的身份不去經世濟國呢?
至於最後的結局又有那麼重要嗎?
況且原本的歷史裡,長孫家還是被她的兒子處理掉了,甚至連她女兒的丈夫都沒能倖免於難。
長孫皇后被自己突然間冒出來的想法微微驚住,倒不是覺得自己的想法大逆不道,只是有些驚訝於天幕的出現竟然讓她的思想出現了這麼大的改變。
不過她並不抗拒這樣的轉變,她覺得轉變思想後的自己仿佛打開了身上的枷鎖一般,整個人都自由了許多。
當然每個人面臨的情況並不一樣,且不論她的丈夫是華夏歷史上都排得上號的聖君,而且如今還年富力強,就拿她自己的身體來說,也不知道能撐到什麼時候。<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