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媒體的添油加醋,觀眾的狂熱。這對艾波和德尼羅的感情是一種重擊。即便德尼羅再相信她,即便艾波分得清對阿爾的心情,是虧欠和感激,而不是愛。也經不住觀眾一次次的對兩人感情評頭論足。

  上了一個綜藝,回頭看一下報紙的評論。德尼羅已經神隱了,那些小報媒體都在討論根本不在場的阿爾。甚至花了大半個篇幅來說艾波和阿爾的事情,放出來兩人片場的圖,一幀一幀的分析,一定要扣出來他們之前的糖。

  一次一次,誰都受不了。德尼羅心裡有倦意,艾波又何嘗不是呢但是兩人一路走到現在,真的不容易。三年的感情,又訂了婚,如何能說分就分?

  壓力太大,只能憋在心底。不看那些小道消息,但路上遇到粉絲,還要看到那些粉絲們問艾波和阿爾。即便德尼羅站在這裡,他們依然讓艾波在阿爾和她的海報上簽名。

  他閉上眼睛,心裡很酸澀。無法排解的酸澀。

  電影上映後,火爆一時。票房節節走高,成為當年冠軍。艾波的演技被盛讚為出神入化。在這一部電影中,她的表演比以前更加自然,看不到表演的痕跡。

  瀕臨死亡的經歷,注入她的表演更為深刻的靈魂。「於無聲處聽驚雷。」是影評人給她的盛讚。

  也就是這一年。艾波走紅毯的時候,同時拉著德尼羅和片中搭檔阿爾一起走。

  她穿著紅色的長裙,搖搖曳曳拖在地上。裊娜娉婷。德尼羅這一年也獲得奧斯卡提名,憑藉的是《獵鹿人》。

  媒體瘋狂的拍照。報紙上的消息更是無比狗血。什麼兩男爭一女的戲碼,簡直是灑遍狗血,不忍卒讀。德尼羅的父親看了新聞,還特意打電話問他,和艾波是怎麼回事。

  旁敲側擊的問,是不是艾波真的出軌和阿爾在談。

  德尼羅心裡憋了氣,又不知道如何發泄。他耐心的解釋。可是打電話詢問的越來越多,而且出門一看,記者都追著他問和艾波的感情。還有和阿爾之間的關係。

  甚至什麼都沒做,直接有報紙信誓旦旦的發了文章,說艾波已經和德尼羅分手,和阿爾偷偷在一起,只是出於形象的考慮,沒有馬上公布。細緻的摳到眼睛的角度,摳到身體姿態,用盡一切辦法,證明兩人感情不和。

  德尼羅扔了報紙,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他和艾波依然相愛,但是架不住瘋狂的媒體和粉絲。

  似乎有什麼東西,正在走向破裂。兩人之間的話,越來越少,更多的是沉默。

  這一年,憑藉《陌生女人的來信》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她成為義大利歷史上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女星,義大利總統親自寫信向她祝賀。

  這個結果毫無疑問。遇刺事件發生後,這一年奧斯卡公關投票完全一邊倒,倒向了艾波。而且,她的演技已經爐火純青,完全支撐的住這個角色。在此之前,她一共拿過兩次奧斯卡提名。資歷也夠了。

  可惜的是,阿爾沒有競爭這一年的影帝。很多人不理解。畢竟這一年太不同尋常,評委可能出於同情投票給阿爾,他很占優勢。但他不希望如此,《陌生女人的來信》中他只是一個剪影式的存在,沒有什麼特別發揮演技的地方。他覺得,如果憑藉這部電影獲獎,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蔑視。

  他只想憑藉自己的真正的實力,而不是公眾的同情心。

  於是,艾波默然。庫布里克猜測還有一個原因——如果兩人同時憑藉這部電影封帝封后,未來艾波可能會遭受很多質疑。即使這部電影的表現足夠驚艷,也會被說是憑藉「遇刺事件」才水的獎。

  當然,這個原因是否真實,庫布里克沒有問過他,所以也不知道。

  她站在領獎台上,感謝了導演和最佳男主角。這一次的獲獎,她已經沒有了坎城封后時候的喜悅,心裡有些悲涼。好像空了一塊,一直有涼風呼啦啦的往裡吹。但是空了什麼呢——她也說不出來。

  她說道:「謝謝導演,謝謝男主角,謝謝所有工作人員。這一部電影拍的很不容易,經歷了很多事情。但最好的是,我們都挺過來了,並且做的很不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放棄。」

  她看一眼德尼羅,苦澀一笑,說:「羅伯特,我愛你,希望我們能一直在一起。」

  德尼羅微微一笑,臉上沒有太多喜悅,反而是悲傷。這一幕再一次被媒體捕捉。

  當天晚上,對於兩人關係的猜測就上了各大報紙。媒體敘事的如此之瘋狂。艾波氣得撕了報紙。

  可是沒有用,這是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她和德尼羅在奧斯卡頒獎禮之後半年分手。那是1980年。她和德尼羅戀愛三年,一度已經到談婚論嫁的地步,最後卻不得不選擇分開。

  兩人的分手極其冷靜。沒有任何吵鬧。平靜的就像昨晚睡覺前說的「晚安」一樣。沒有第三者,沒有背叛。

  艾波意識到,愛情,有時候是很脆弱的。外力的重壓下,可能也就消失了。她想哭,卻哭不出來。心底只剩下一堆愴然。

  分手後,艾波並沒有找阿爾。即便分手當天,雜誌就開始高喊兩人複合的旗號——阿爾於她是過去式。

  她不是因為阿爾選擇分手。所以,為什麼找阿爾呢?如今,她又不愛他。

  她花了一年的時間,沒有拍任何戲,提著行李箱,開始環遊世界。生死那一瞬間,她覺得自己很多事情都沒有做過,大千世界還沒有看過——她不想再繼續等到以後再做,畢竟,人生如此無常,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到來呢?

  擁有的只有現在。她需要積澱,調整自己的人生節奏。

  她從歐洲來到非洲,然後去了亞洲,之後去了澳大利亞,然後又去了南美,回到美國。她在北極看極光,登上過珠穆朗瑪峰,還在南美游擊戰看到過切格拉瓦的昔日隊友。

  這個世界那麼大,擁有的不只是愛情,還有更廣闊的未來。一旦心放開,那些曾經的愛恨糾葛,不過只是滄海一粟而已。

  她每個月會與父母定時通信,有時候也會收到阿爾的來信。他友好的和她聊起來那些山川,有時候會在信封里夾一片玫瑰花的標本。

  艾波有時候也會主動寄給他一些紀念品,她送的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禮物。比如是香榭爾大道的銀杏葉,南極的一抔雪,北極熊掉的一根毛,還有熱帶雨林的一塊泥巴。

  有時科波拉和庫布里克也會收到這樣的禮物。科波拉皺著眉頭,半天不解。庫布里克反而大笑。阿爾找了個箱子,把那些東西都收起來。

  把瓶子裡融化的南極雪再重新凍起來,手輕輕一摸,似乎能聽到艾波在南極的冰川上的大喊大叫。

  他的臉上不自覺的就有了笑容。

  整整三年,他一直單身。從以前的好萊塢公認浪子變成了一個獨行俠——他身邊再也不是女人環繞。他享受一個人的時光,看看書,看看電影,懷念一下艾波,這樣就很好。

  艾波旅行結束後,他和艾波見過一次面。她這時眼睛裡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憂愁和糾結,空曠如同浩瀚星辰。眼裡不再是情情愛愛,而是星空和大海。

  她已經放下。阿爾有時候回想,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早一點放下?

  但是對艾波的愛已經深入到他的骨髓里,變成一種靈魂的信仰。是他此生都無法擺脫的存在。

  那麼就不要強求自己。帶著對她的愛走下去,這樣的愛足以慰藉他未來的人生。

  艾波息影三年,之後復出拍的第一部 戲。是《愛在黎明破曉前》。一個關於「一天」的故事。

  男女主一見鍾情。在維也納度過一天的時光。之後兩人約定,半年後在同一地方相遇。

  劇本寫的很甜蜜,很美好。光是看這個劇本,就有種戀愛的感覺。

  本來電影定下的男主角是火爆一時的施瓦辛格。但是他的身材太過魁梧,充滿了力量感,和小清新的愛情電影基調不同。

  兜兜轉轉,最後這部電影定下的男主角依然是阿爾帕西諾。

  ——這是他們第五次合作。

  艾波出道後一共就演過十幾部電影,三分之一都是在和這一個人合作。艾波聽到這個消息時候有些感慨發,恍惚中想起來第一次相遇的情景。

  她以為是短短一瞬,沒想到已經過去這麼多年。

  他們在維也納再次見面。坐在一個咖啡館裡,聽導演講他的構思。

  兩個神級演員,對戲是很輕鬆的。艾波很快就準備好進入情景之中。

  作為息影后復出的第一部 電影,她也是卯足了勁兒,出演那種甜蜜的戀愛滋味。

  隨著一聲「action」他們在火車上相遇。女人在法國巴黎讀書,男人是美國人,來歐洲遊玩。他們在火車上聊起來,非常投機,男人邀請女人下車,兩人度過瘋狂的一天。

  《愛在黎明破曉前》是1995年拍的,現在才1981年。被我蝴蝶到這裡啦,因為很喜歡這個電影,想寫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