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心裡有了猜測,秦不棄正好也能藉此機會緊緊跟著華譽,看對方是不是在偷偷做什麼對華應飛不利的事。
華譽之前對秦不棄一直都沒什麼防備,畢竟在她看來,秦不棄應該是華榮派在華應飛身邊的臥底,那她們就是一條船上的人。
自從張知盡秘密進京以後,她就已經不再對秦不棄有任何親近的行為了。
她也是直到現在才清楚,秦不棄壓根就和華榮沒有半毛錢關係,就算真要硬說有什麼關係,那也是仇人關係。
先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在胡思亂想。
幸好,她還什麼都沒跟秦不棄透露。
她現在合理懷疑,秦不棄是華應飛派來的奸細,所以才會一直緊跟著她不放。
鑑於之前她錯把比目當珍珠的豐功偉績,她覺得還是不要亂猜的好。
這邊秦不棄和華譽之間互相猜測試探還沒出個結果,另一邊華應飛就下了旨讓二人進宮面聖。
逃避在任何時候都管用,除非她自己也不想逃。
距上次的圍城之戰到現在已經過了數日,這還是華應飛自那之後第一次見到秦不棄,說不想是假的,從秦不棄一進大殿開始,華應飛的眼睛就沒挪開過。
在華譽短短十幾年的人生里有過很多次例外,女人不能進的前朝她進了,女人不能拿的兵權她拿了,女人不能有的野心,她也有了。
二人迎著滿朝百官的視線,一前一後入了金鑾殿。
按照這兩人的性子和對華應飛的了解程度,誰都不會在他面前下跪,稱他一聲陛下萬歲。
華應飛對此毫不在意,他本也不想當什麼皇帝,誰愛叫什麼便叫什麼罷。
可他不在意,有的是人替他在意。
當出頭鳥的這傢伙華譽認識,戶部左侍郎李素,仗著自己娶了太傅嫡女,上頭有了靠山,平日裡作威作福慣了,誰都不願意跟他爭,免得在他身上碰一鼻子灰。
「李侍郎如此義憤填膺,不知道還以為你是皇帝呢。」
別人不敢和李素硬碰硬是因為得罪不起太傅,這招對華譽可沒有用,她連華應飛都不放在眼裡,更別說一個區區的戶部侍郎。
李素被她毫不留情的話給噎住,一雙眼睛狠狠瞪著她,像是在看什麼仇人一般。
「還是說,李侍郎覺得自己能以一己之力,殺了本公主麾下一萬多將士。」
華譽才不慣著他,手裡的軍令在李素麵前一晃,對方瞬間就老實了下來。
如果一個人膽敢刻意招惹你,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但凡他講道理就不會刻意刁難你。
他就是拿捏准了你什麼都不敢說也不敢做,最有效的反擊應該是讓他看看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資格在你面前撒野。
華榮教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華譽都記得,並且用的很好。
「你!你!」
李素瞬間斂了怒氣,先前的所有囂張氣焰全都蕩然無存,嘴裡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連看都不敢去看一眼華譽手上的軍令。
「二皇姐當真是有魄力,在這金鑾殿前拿著軍令威脅人,恐怕多有不妥。」
華應飛不想在這時候站出來當好人拉架,從前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看不慣李素,現在有人能把他整的服服帖帖的,他可是巴不得呢。
但他還是得站出來打斷兩人的爭執,她們在這兒太耽誤時間了。
他不想聽兩人爭吵,也不是很在乎到底誰輸誰贏,他只想跟秦不棄說話,他已經好幾天沒見到她了。
可是這些人非要不分場合的爭吵,完全不給他露面的機會。
「陛下說的自然是對的,是本宮失禮了。」
在新帝面前還敢自稱本宮,華譽這是完全不將華應飛放在眼裡。
下首的老太傅聽聞此言,猛然抬頭看向坐在上首的華應飛,得了一點兵權就如此在朝堂上作威作福,若還要繼續封賞,恐怕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
但願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新帝能做出對的選擇。
「臣不敢,陛下教訓的是,教訓的是。」
李素敢跟華譽大呼小叫,那是背地裡得了老太傅的授意,他沒有膽子大到敢跟華應飛這麼幹,只能連忙低頭認錯。
「罷了罷了,朕今日叫二皇姐來是有正事要談,李素,你先下去吧。」
得了皇命,李素就算再不甘也得退下,正巧他也是個外強中乾的人,華譽輕飄飄一句威脅,就能讓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華應飛的話,也算是給他找了個台階下。
華譽在這次的圍城之戰中功績斐然,以一己之力化解困境,逼退上萬敵軍,到了論功行賞時,她自然也該有配得上這份功績的賞賜。
華應飛本也是這樣的,事實也本該如此。
可他和老太傅商議時,老太傅全盤否決了他的提議。
「女子擁兵本就是大忌,陛下宅心仁厚不同二公主計較倒也罷,若還要賞賜二公主,恐怕於理不合。」
那日老太傅說的話,華應飛左思右想了許久都覺得不妥,無論是男是女,她實打實救下了一城的百姓。
私擁兵權本就是律法不允,既然知道了,那便收回兵權,然後再給她該給的賞賜,於情於理,合法合規。
「太傅,二皇姐雖有錯在先,但她救下了一城的百姓,免了血流成河的災難,難道她不該得到賞賜?這樣做您不怕讓她寒心嗎?」
「若我大朝都這樣對待功臣,文武大臣又當如何議論朕?」
華應飛百思不得其解。
老太傅嘆息搖頭,輔佐新帝這事還得是讓張先聞來做,雖然他和張先聞各自不對付,但他好歹也是輔佐兩朝新帝的元老,若那老家好沒死就好了。
如此天真的言語從一位帝王口中說出來,他實在是連教都不想教。
「陛下,您太天真了,若當日於城牆之上力挽狂瀾的是您某位皇兄皇弟,或是某位皇室宗親,即便功過相抵他亦該得到您的賞賜,只是二公主她」
這說出口的確不算體面,這本該是人人心知肚明的事,是不必宣之於口的默契。
只怪華應飛初出茅廬,什麼都不懂,老太傅一把年紀了,還要被他一次次惹的唉聲嘆氣。
「可是太傅」華應飛還想再說,卻被老太傅打斷。
「陛下,您就聽微臣的吧,若是您真的賞賜了二公主,您才是真的讓老臣寒心,如今格局動盪,您切莫要再生事端了。」
那日的商議到最後也沒個結果,華應飛堅持要封賞,老太傅堅持要重罰,直到現在兩人都沒商量出個所以然。
"圍城當日,二皇姐以一己之力救了全城,讓整個京城免遭戰亂,朕今日召二皇姐前來,是為了給而皇姐一個封賞。"
「在這之前,朕還有一事希望二皇姐能配合。」
老太傅的話,華應飛不敢忘,卻也不願真的讓華譽寒了心,他思慮許久,終於想出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先按照老太福的話,褫奪了華譽的兵權,沒了兵權,她也只不過是個公主,對華應飛來說根本沒什麼威脅。
既然沒威脅,他自然也該賞罰分明。
「陛下請說,本宮定會聽從。」
華譽雙手抱臂,一副從容姿態,她語氣倨傲,像是早已知曉了華應飛將要出口的話。
「如今山河動盪,正是大朝存亡之際,朕一己私心,想求二皇姐將手中兵權交出,借朕一用,待到將來打退叛軍,朕定會如數奉還。」
說是借,但其實也和收繳差不太多,畢竟誰能好意思去向皇帝開口要呢。
華譽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語氣無波無瀾。
「不好意思,不借。」
第89章 適合
當面和皇帝叫板的事,秦不棄也做過一次。
那次的下場是阿圓的死,和她的一場牢獄之災,如果沒有徐風后面的出手相救,她或許真的就死在牢里了。
也是那次讓秦不棄意識到,她或許並不適合留在這裡,也第一次讓她產生了離開的念頭。
時隔多日,同樣的場景再次上演,華譽最後的結局卻沒有像秦不棄一樣狼狽。
或許是因為華應飛和老皇帝不同,他太過仁善,也或許是因為華譽和秦不棄不同。
總而言之,華譽雖然拒絕的乾脆,引來了朝堂上眾多大臣的一陣非議,華應飛卻沒有因此動怒。
他似乎缺少一些皇帝該有的性子,缺少一點瘋狂和對皇權的傾慕。
老皇帝是一位合格的帝王,儘管他年輕時仍有傳出過暴君的名聲,但他和歷任的每一位帝王一樣,他們都有侵吞天下的野心,也有對皇權絕對的傾慕。
因為嚮往,因為妄想得到,於是他們前赴後繼,不顧生死。
可華應飛沒有,他對此可以說是毫不在意。
他從來不想要,在他人覬覦他的東西時,他也不會有憤怒的想法。
「二皇姐朕是借你的,等來日天下太平了,朕一定會還你。」<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華譽之前對秦不棄一直都沒什麼防備,畢竟在她看來,秦不棄應該是華榮派在華應飛身邊的臥底,那她們就是一條船上的人。
自從張知盡秘密進京以後,她就已經不再對秦不棄有任何親近的行為了。
她也是直到現在才清楚,秦不棄壓根就和華榮沒有半毛錢關係,就算真要硬說有什麼關係,那也是仇人關係。
先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在胡思亂想。
幸好,她還什麼都沒跟秦不棄透露。
她現在合理懷疑,秦不棄是華應飛派來的奸細,所以才會一直緊跟著她不放。
鑑於之前她錯把比目當珍珠的豐功偉績,她覺得還是不要亂猜的好。
這邊秦不棄和華譽之間互相猜測試探還沒出個結果,另一邊華應飛就下了旨讓二人進宮面聖。
逃避在任何時候都管用,除非她自己也不想逃。
距上次的圍城之戰到現在已經過了數日,這還是華應飛自那之後第一次見到秦不棄,說不想是假的,從秦不棄一進大殿開始,華應飛的眼睛就沒挪開過。
在華譽短短十幾年的人生里有過很多次例外,女人不能進的前朝她進了,女人不能拿的兵權她拿了,女人不能有的野心,她也有了。
二人迎著滿朝百官的視線,一前一後入了金鑾殿。
按照這兩人的性子和對華應飛的了解程度,誰都不會在他面前下跪,稱他一聲陛下萬歲。
華應飛對此毫不在意,他本也不想當什麼皇帝,誰愛叫什麼便叫什麼罷。
可他不在意,有的是人替他在意。
當出頭鳥的這傢伙華譽認識,戶部左侍郎李素,仗著自己娶了太傅嫡女,上頭有了靠山,平日裡作威作福慣了,誰都不願意跟他爭,免得在他身上碰一鼻子灰。
「李侍郎如此義憤填膺,不知道還以為你是皇帝呢。」
別人不敢和李素硬碰硬是因為得罪不起太傅,這招對華譽可沒有用,她連華應飛都不放在眼裡,更別說一個區區的戶部侍郎。
李素被她毫不留情的話給噎住,一雙眼睛狠狠瞪著她,像是在看什麼仇人一般。
「還是說,李侍郎覺得自己能以一己之力,殺了本公主麾下一萬多將士。」
華譽才不慣著他,手裡的軍令在李素麵前一晃,對方瞬間就老實了下來。
如果一個人膽敢刻意招惹你,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但凡他講道理就不會刻意刁難你。
他就是拿捏准了你什麼都不敢說也不敢做,最有效的反擊應該是讓他看看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資格在你面前撒野。
華榮教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華譽都記得,並且用的很好。
「你!你!」
李素瞬間斂了怒氣,先前的所有囂張氣焰全都蕩然無存,嘴裡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連看都不敢去看一眼華譽手上的軍令。
「二皇姐當真是有魄力,在這金鑾殿前拿著軍令威脅人,恐怕多有不妥。」
華應飛不想在這時候站出來當好人拉架,從前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看不慣李素,現在有人能把他整的服服帖帖的,他可是巴不得呢。
但他還是得站出來打斷兩人的爭執,她們在這兒太耽誤時間了。
他不想聽兩人爭吵,也不是很在乎到底誰輸誰贏,他只想跟秦不棄說話,他已經好幾天沒見到她了。
可是這些人非要不分場合的爭吵,完全不給他露面的機會。
「陛下說的自然是對的,是本宮失禮了。」
在新帝面前還敢自稱本宮,華譽這是完全不將華應飛放在眼裡。
下首的老太傅聽聞此言,猛然抬頭看向坐在上首的華應飛,得了一點兵權就如此在朝堂上作威作福,若還要繼續封賞,恐怕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
但願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新帝能做出對的選擇。
「臣不敢,陛下教訓的是,教訓的是。」
李素敢跟華譽大呼小叫,那是背地裡得了老太傅的授意,他沒有膽子大到敢跟華應飛這麼幹,只能連忙低頭認錯。
「罷了罷了,朕今日叫二皇姐來是有正事要談,李素,你先下去吧。」
得了皇命,李素就算再不甘也得退下,正巧他也是個外強中乾的人,華譽輕飄飄一句威脅,就能讓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華應飛的話,也算是給他找了個台階下。
華譽在這次的圍城之戰中功績斐然,以一己之力化解困境,逼退上萬敵軍,到了論功行賞時,她自然也該有配得上這份功績的賞賜。
華應飛本也是這樣的,事實也本該如此。
可他和老太傅商議時,老太傅全盤否決了他的提議。
「女子擁兵本就是大忌,陛下宅心仁厚不同二公主計較倒也罷,若還要賞賜二公主,恐怕於理不合。」
那日老太傅說的話,華應飛左思右想了許久都覺得不妥,無論是男是女,她實打實救下了一城的百姓。
私擁兵權本就是律法不允,既然知道了,那便收回兵權,然後再給她該給的賞賜,於情於理,合法合規。
「太傅,二皇姐雖有錯在先,但她救下了一城的百姓,免了血流成河的災難,難道她不該得到賞賜?這樣做您不怕讓她寒心嗎?」
「若我大朝都這樣對待功臣,文武大臣又當如何議論朕?」
華應飛百思不得其解。
老太傅嘆息搖頭,輔佐新帝這事還得是讓張先聞來做,雖然他和張先聞各自不對付,但他好歹也是輔佐兩朝新帝的元老,若那老家好沒死就好了。
如此天真的言語從一位帝王口中說出來,他實在是連教都不想教。
「陛下,您太天真了,若當日於城牆之上力挽狂瀾的是您某位皇兄皇弟,或是某位皇室宗親,即便功過相抵他亦該得到您的賞賜,只是二公主她」
這說出口的確不算體面,這本該是人人心知肚明的事,是不必宣之於口的默契。
只怪華應飛初出茅廬,什麼都不懂,老太傅一把年紀了,還要被他一次次惹的唉聲嘆氣。
「可是太傅」華應飛還想再說,卻被老太傅打斷。
「陛下,您就聽微臣的吧,若是您真的賞賜了二公主,您才是真的讓老臣寒心,如今格局動盪,您切莫要再生事端了。」
那日的商議到最後也沒個結果,華應飛堅持要封賞,老太傅堅持要重罰,直到現在兩人都沒商量出個所以然。
"圍城當日,二皇姐以一己之力救了全城,讓整個京城免遭戰亂,朕今日召二皇姐前來,是為了給而皇姐一個封賞。"
「在這之前,朕還有一事希望二皇姐能配合。」
老太傅的話,華應飛不敢忘,卻也不願真的讓華譽寒了心,他思慮許久,終於想出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先按照老太福的話,褫奪了華譽的兵權,沒了兵權,她也只不過是個公主,對華應飛來說根本沒什麼威脅。
既然沒威脅,他自然也該賞罰分明。
「陛下請說,本宮定會聽從。」
華譽雙手抱臂,一副從容姿態,她語氣倨傲,像是早已知曉了華應飛將要出口的話。
「如今山河動盪,正是大朝存亡之際,朕一己私心,想求二皇姐將手中兵權交出,借朕一用,待到將來打退叛軍,朕定會如數奉還。」
說是借,但其實也和收繳差不太多,畢竟誰能好意思去向皇帝開口要呢。
華譽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語氣無波無瀾。
「不好意思,不借。」
第89章 適合
當面和皇帝叫板的事,秦不棄也做過一次。
那次的下場是阿圓的死,和她的一場牢獄之災,如果沒有徐風后面的出手相救,她或許真的就死在牢里了。
也是那次讓秦不棄意識到,她或許並不適合留在這裡,也第一次讓她產生了離開的念頭。
時隔多日,同樣的場景再次上演,華譽最後的結局卻沒有像秦不棄一樣狼狽。
或許是因為華應飛和老皇帝不同,他太過仁善,也或許是因為華譽和秦不棄不同。
總而言之,華譽雖然拒絕的乾脆,引來了朝堂上眾多大臣的一陣非議,華應飛卻沒有因此動怒。
他似乎缺少一些皇帝該有的性子,缺少一點瘋狂和對皇權的傾慕。
老皇帝是一位合格的帝王,儘管他年輕時仍有傳出過暴君的名聲,但他和歷任的每一位帝王一樣,他們都有侵吞天下的野心,也有對皇權絕對的傾慕。
因為嚮往,因為妄想得到,於是他們前赴後繼,不顧生死。
可華應飛沒有,他對此可以說是毫不在意。
他從來不想要,在他人覬覦他的東西時,他也不會有憤怒的想法。
「二皇姐朕是借你的,等來日天下太平了,朕一定會還你。」<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