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喜上眉梢,老懷大安,我大宋不愧為天命之子!

  何懼西夏小兒。

  他親自書信一封,將前線戰況急報給朝廷,這場仗,可能已經不需要他出面了。

  送完書信,他又馬上派出使臣和斥候前往西夏興慶府一探究竟。

  當李昭亮心情愉悅的處理著軍務時,黎小草可沒那麼開心了。

  郭遵帶回來的四萬多俘虜,其中還有數千人被炸藥波及,受了不少的傷。

  這些人,她治不治呢?

  「遵郎。以前你們是怎麼處理俘虜的?」

  「要是受了重傷的,直接給他個痛快,若是還能動的就帶回去,和對方交換,把兄弟們換回來。」

  「若是對方沒有我們人呢?」

  「那健康的就留下來做輔兵,或者讓其成為屯田兵。」

  「若是受傷的呢?」

  青年明顯有些為難,但還是認真的回答,

  「軍需緊張,草藥是有限的,我們得留給自家兄弟,若是受傷的,最多給他們一口飯吃,熬的過去就留下,熬不過去,就沒辦法了。」

  「哦,我知道了。」

  「娘子,難道你是想醫治他們?」

  「我不知道,我總覺得他們也是一條生命,而且你說過,這些都是輔兵,是些老弱病殘,上不得戰場的,如果他們沒沾過我們同胞的血,我可以醫治嗎?」

  「這......我問問大帥吧。」

  郭遵去請示李昭亮的時候,黎小草也問了楊潔潔同樣的問題。

  楊潔潔笑著說:「這些俘虜雖然是敵人,但確實也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咱們不妨換個思路,把他們變成對大宋有利的資源。

  這些受傷的輔兵,大多是老弱病殘,上不了戰場,可他們總會有些其他的技能。

  咱們可以先對他們進行一番篩選,把那些會手藝的,比如木工、鐵匠、織工、牧農挑出來,安排他們在後方工坊勞作,為大宋生產器具。

  至於剩下的,就讓他們參與到邊境的建設中來,修築城牆、開墾荒地、修繕道路。

  這樣一來,既能讓他們發揮價值,也不至於白白浪費草藥去醫治。

  而且,他們在大宋的土地上勞作,一舉一動都在咱們的眼皮子底下,也不用擔心他們會鬧事。

  等他們勞作一段時間,表現良好,再考慮給他們一些自由和身份,說不定還能為大宋所用,增強咱們的國力呢。

  這樣既救下了他們的命,又對大宋百利而無一害,大帥那邊想必也會同意的。」

  「嗯嗯 ,那太好了,我還以為你會說我聖母呢。」

  「怎麼會,其實只要西夏被大宋納入版圖,那這些人也就是我們大宋的子民了呀,救助自己的子民,怎麼會是聖母,而且咱們庫房裡的藥多的很,好些再也不用都快過期了。」

  楊潔潔一番話,打消了黎小草的心結,她歡喜道,

  「潔潔,你真好,無論我做什麼你都會支持我。」

  「誰叫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呀,對了,我給你買了這些東西,記得按時吃哦。」

  楊潔潔掏出一大堆即食燕窩、孕婦奶粉、有機堅果複合維生素片。

  「好,我會吃的,你放心好了。」

  不一會兒,郭遵回來,模樣有些為難,「小草,大帥的意思是,如果是健康的俘虜他會安排去屯田,但是那些有傷病的,他的建議就是不要管了。」

  黎小草想了想,「這樣啊,我知道了。」

  楊潔潔的辦法是極好的,但李元帥不願意,她也懶得去勸說,因為她突然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

  她去到劉平的營帳,「劉知州,我有事跟您商量。」

  「郡主快請坐,郡主有事,召喚我便是,何必親自前來。」

  黎小草擺手笑道,「是這樣的,咱們不是抓回來四萬多俘虜嗎,郭郎說其中有3000多個傷兵。

  我想看看其中有沒有能治好的,這些人大帥是不準備要的,如果我能治好了,可以把他們分給之前捐獻了銀子的軍士們。

  他們可以帶回去給家裡種田或者畜牧,只要給一口飯吃就行了。」

  劉平先是臉上一喜,若是這些人都能留在延州城裡,也等於多了一份勞動力。但他馬上又想到一個難處,「郡主,可是這藥材...那麼多人,我們藥材也不夠啊。」

  「放心,我來提供,就算是為捐獻銀子的袍澤的一份回報吧。」

  「好!這敢情好,那我去給大帥說!」

  劉平是個親民官,聽聞黎小草的提議,心中瞬間暗自盤算起來。

  在他治下,諸多貧寒農家並無耕牛可用,每至春耕,只能憑藉人力,一鋤一鋤艱難地翻整土地。那勞作之艱辛,耗時之漫長,往往令農戶們苦不堪言。

  若是有了奴隸的幫襯,情況便大不相同。奴隸與農戶一同勞作,以往農戶獨自翻耕一畝地,少說也得花費四五天,累得腰酸背痛不說,還時常錯過最佳農時。

  如今二人一同翻耕,僅需兩三天便能完成,可節省一半時間。

  農忙時可以忙農活,農閒之時,奴隸可以編竹筐、制農具。家中用不完的物件,拿到集市售賣,又能為農家增添一份收入。

  畜牧之事,諸如餵養牛羊、清理圈舍,皆由奴隸承擔,農戶便能騰出手來,去做其他營生。

  等家畜養得膘肥體壯,賣個好價錢,又是一筆可觀的進項。

  細細想來,不過是多添一口人的吃食,卻能換來如此多的益處。劉平越想越覺得可行,便急匆匆的去了帥帳。

  第260章

  再無宋夏之分

  黎小草讓劉平去交涉,她已經做了她能做的了,至於後面,就看他們的命運了。

  此時,在大宋的朝堂之上,宋廷收到李昭亮加急送來的軍報。

  兵部尚書顫抖著聲音念出軍報內容:

  「俄而,赤芒燭天,焰若奔雷掣電,照徹乾坤,恍若扶桑日出,白晝驟臨。狂風怒號,卷沙挾石,天地晦冥,恰似共工觸山,混沌再啟。

  遙矚西夏營壘,強光迸射,如曜靈墜地,其芒赫赫,目不可視。所及之處,營帳輜重,轉瞬化為齏粉,恰似滄海揚塵,了無蹤跡。濃煙滾滾,氤氳焦臭之息,上薄雲霄;烈火熊熊,若洪波湧起,勢不可擋,凡觸其焰者,皆為所噬 。"

  "興慶府被天雷摧毀,西夏王族十不存一,糧倉、軍營被烈火焚燒殆盡;西夏軍營十五萬大軍在天罰之下僅有五萬殘兵留存...」

  趙禎的眼睛猛的睜大,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神情。

  他猛地站起身,「這... 這可是真的?!」

  劉娥坐在珠簾之後,原本端肅的面容也不禁露出一絲驚愕,若不是知道李昭亮的為人,她都要以為這是一封偽造的信件了。

  大臣們瞬間炸開了鍋,有的震驚的目瞪口呆,有的則興奮地交頭接耳。

  宰相呂夷簡滿臉驚喜,向前一步,拱手說道:

  「陛下,此乃我大宋之福啊!西夏多年來屢屢進犯,又妄圖分疆裂土,如今遭此天罰,元氣大傷,正是我大宋收復失地,揚威四方的好時機!」

  樞密使晏殊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雖說西夏遭此大難,可這天罰之事太過離奇,背後緣由尚未可知。貿然行動,恐生變故。」

  一時間,朝堂上爭論不休,有人主戰,欲乘勝追擊,徹底解決西夏隱患;有人主和,擔憂天罰背後隱藏的未知風險,怕大宋捲入不可預測的危機之中。

  趙禎的目光在大臣們之間來回掃視,心中也是糾結萬分,他將目光投向劉娥,尋求她的意見。

  太后劉娥神色變得堅定起來,「所謂天賜不受,反受其咎。西夏如今遭此重創,此乃上天賜予我大宋統一西北的絕佳契機。

  若此時退縮,錯失良機,日後西夏若緩過元氣,必定會再次進犯我大宋邊境,百姓又將飽受戰亂之苦。

  我大宋兵強馬壯,如今西夏勢弱,正是收復夏州,將西北重新納入我大宋版圖的好時候。」

  「傳令,讓李昭亮即刻前往詔安西夏王族。告訴他們,只要誠心歸降,我大宋定會善待他們,保其榮華富貴。若有不從,我大宋大軍必將踏平西夏,讓他們再無翻身之日。」

  眾臣工見太后已經一錘定音,也就不再爭執議論。

  齊呼道,「太后聖明!我大宋順應天命,收復失地,必能使四海歸一,萬邦來朝,重現盛世輝煌!」

  李昭亮派去西夏的使者和斥候快馬加鞭趕回,

  「將軍,興慶府當真已被摧毀,城內一片廢墟,殘垣斷壁間瀰漫著焦糊和血腥之氣。

  李元昊的子嗣如今僅剩下幼子李乾順,他尚在襁褓之中。西夏如今主事之人乃是樞密使嵬名安惠,他聽聞我軍使者前來,非但沒有為難,反而給予了禮待。」

  使者恭敬地呈上嵬名安惠託交的信件,說道:「將軍,嵬名安惠對我態度頗為友善,還說願與我大宋詳談。」

  跟著一同去的西夏傳令兵也俯首道:「樞密使大人一直不知大王生死,我此番回去,告知他大王已在那場災難中喪生,我大夏十萬鐵騎也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