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我站在亭子邊緣遠看萬山枯黃,雨幕遮罩,清涼的水汽撲面。
我轉身,朝她打了聲招呼。
柳夫人不由自主地觀察著我。
我與她攀談起來,聊著聊著,我對她說:「夫人,有一個小故事,我想您定有興趣聽聽。
從前,有一個出身卑賤的書生……「
她的眼神里滿是瞭然,她知道我的身份,她應該是以為我要和她講我娘和柳青石的事,但我卻說,「他不擇手段考進了皇城,高中狀元,打馬遊街風光無限,但不久後他就發現,他的手下敗將們,反而個個都比他官位高,因為別人都是世家子弟,只有他毫無根基和靠山,他的官途一眼就能望到頭。「
「他並不甘心止步於此,所以他挑中了京中最顯赫的世家之一,李家正閨中待嫁的嫡女,在她踏青時,吟誦了一首必定符合她喜好的詩,引起了她的注意。兩人極有緣分,總是在各種地方相遇,李小姐逐漸墜入情網,最後嫁與他為妻。她不知道,兩人的所有相遇,都是書生刻意的安排,包括那次差點讓她被凌辱的英雄救美。「
「,為了討好李家,並且塑造愛妻的形象,他遣散了原本的姬妾。這樣好的郎君,誰也想不到吧,他為了打壓政敵,親手設計自己懷孕的妻子落水,嫁禍給政敵家正當寵的妃子,成功讓妃子失寵,政敵落了下風被弄垮。妻子落水早產,差點死掉,拼死把女兒生下來,從此再也不能生育,而書生,鬥垮了競爭對手,也獲得了皇帝的愧疚同情,官運亨通,一路高升。可憐的李小姐,還覺得不能生嫡子愧對於他,在書生承諾不離不棄後對他感恩戴德。「
「再後來,她早產的女兒好不容易養大,書生為了搭上流落在外的二公子,在二公子和人打架時故意安排自己女兒路過,導致女兒被誤傷,本就體弱的半大孩子命懸一線,養了好幾個月的傷。二公子出於愧疚,一直親手照顧著她,兩人如書生所願熟識起來。「
兩輩子的時間足夠我看清任何一個人,柳青石是個虛偽自私,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人,他其實誰也不愛,只愛他自己。
上輩子費盡心機安排我替柳熙妍進宮,也不是因為心疼她,而是因為她是嫡女,是更好的籌碼,他有更好的用途,不想浪費。
說完,我看向對面已經呆滯的女人,嫣然一笑:「雨停了,李夫人回府能否捎小女一程?「
聽到我的稱呼,她沒反駁,看來已經默認相信了我說的那些。
我上山時是騎馬來的,臨走我把馬託付給老和尚:「我以後不會再來了,這小傢伙跟著您挺好的。「
老和尚是上一任主持,人老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時常遊歷山川湖海,小馬駒跟著他不必天天關在馬廄里,再好不過。
老頭沒說什麼道別的話,就像我每一次的離開那樣稀鬆平常,揮揮手示意我趕緊走,終於沒人妨礙他釣魚了,可這一次,我走了幾步,他卻又喊住了我。
他說出了第一次見我時,就告誡過我的話,那時候我不熟悉寺廟的路,迷路碰到後山溪水旁的老住持,他看了我好幾眼,對我說:「小姑娘,逆天改命,是要替他人承擔因果的。「
不愧是天天釣魚還能名揚天下,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一雙慧眼識破千秋。
臨別時他又告誡了一遍,我依舊沒回答,老頭給了我許多個寺廟的地址,散落在五湖四海,他說會去這些地方布教,如果我無事可做了,可以去找他,一同遊歷四方。
我說好。
轉身坐上了夫人的馬車下山,路上的山景有些蕭條,我還記得上輩子路過這裡時,顧琉帶我去打獵,餓了就近去廟裡蹭和尚們做的素餐。
是同一個寺廟。
回了城裡,靠近相府時,才發現人群已經把相府大門圍得水泄不通,遠遠可以依稀看到有人跪在門口大哭。
是一對髒兮兮,看起來很可憐的母女,當街大哭著說起了丞相大人的秘密,控訴他謀財害命,強搶好人家的小姐,又將懷孕的母女倆丟在山裡面自生自滅,兩人費了十幾年才找到這個負心漢,發現他早已功成名就,娶了官家女子為妻。
兩個演戲的非常專業,哭著還能把故事講得清清楚楚,聲淚俱下,感人肺腑,圍觀的百姓們氣憤填膺地朝相府門口的石獅子吐口水,相信宰相大人的軼事馬上就能傳遍大街小巷。
曾經京中一度傳為佳話的才子佳人以詩相會,顯得多麼可笑。
夫人沉默著放下車簾,送我回府邸後,又沉默良久,留下一句:「大公子有你,是莫大的福分。「
第二天,隨著丞相舊愛找上門傳遍京城的,還有丞相夫人休夫帶著女兒回娘家的消息,聽說夫人放話,兩人從此一刀兩斷。
這意味著,李家和柳相府的決裂。
接著,還有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
我把那個所謂神醫重新放了出來,這麼些年,受毒性折磨,他已經枯瘦如柴。
外人眼裡神醫遠遊回來看望徒弟,進了趟宮,發現皇帝的香囊帶有慢性毒藥,但對他本人無害,一步步推測,發現了孫貴妃一直在通過皇帝給葉皇后下毒,當年葉皇后突然病死,說不定就是因為她,而毒是柳丞相提供的。
皇帝當場又吐出一大口血來。
其實這事我沒冤枉孫貴妃,她確實幹了這種事,上輩子的葉皇后估計就是因此而死,這輩子我提前把人弄走了才沒重蹈覆轍。
我一直沒告訴皇帝,就是要等一個最好的時機,讓那個神醫來揭發此事,明面上他是我師父,醫術應該比我好,我待在皇宮三四年沒發現的貓膩,由他來發現,合情合理,不會讓皇帝質疑我的能力。
皇帝剛從昏迷中醒來,神醫就撞到柳青石的馬車,當場身亡。
神醫這幾年時常回京城義診,備受城中百姓愛戴,大街上無數人親眼看著他被相府的馬車當街撞死,群情激憤,再加上前幾天那對母女的事,柳青石經營多年的好名聲一夕崩塌。
他從前營造的好名聲實在是太完美無缺了,所以此時此刻反噬起來也格外猛烈,許多百姓聯名請願罷免柳丞相。
皇帝拖著病體把孫貴妃貶成了美人,柳丞相貶官發配出京城,李家第一個落井下石,跪地高呼皇上聖明。
但柳青石在朝中經營過年,利益交織盤根錯節,又有一大批文臣武將上奏為他求情,皇帝不得不收回成命,把人關在大牢里僵持著。
我去牢里看望他,周圍剩下的獄卒都是顧琉的人,我放心大膽地說話,終於承認了兩人的關係:「父親大人,您當初派人刺殺我的時候,可有想到過今天這下場?「
柳青石終於回味過來我這一手捧殺、離間、栽贓嫁禍的手法,他冷笑:「你以為這樣就能扳倒本相?「
當然不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所以我今天是來再加一手,簡單幼稚,但百試不爽的激將法。
我也笑:「這不是已經扳倒了嗎?
丞相大人,吃著餿飯,睡著枯草,身上都是跳蚤,還好意思說大話呢?「
柳青石氣得袖子一甩,背對著我。
踏出陰暗的牢房,顧琉在盡頭處的光亮里等我,陽光打在他臉上,精緻的眉眼仿若美玉,流光溢彩。
他拉我上馬車,順手抹掉了我路過刑房臉上濺到的一滴血跡,深眸倒映著我純淨無瑕的面容:「阿陶,你瘦了許多。「
我拉過他的手使勁捏我臉上的肉:「這麼多肉,你在瞎說什麼?「
顧琉笑了。
接到我,十五駕著馬車到了一處僻靜的酒樓,我們上去一直待到了晚上,隔壁開始有人陸續進去,他們不知道,角落的盆景背後是一個孔,他們的一舉一動我們都看得到。
我看到,裹得嚴嚴實實的柳青石,還有孫貴妃,以及相府的一些謀士聚在一起,商議著什麼事情。
柳青石出現在這裡我一點也不意外,他應該是找了個替身代替自己在牢里待著,金蟬脫殼出來密謀如何翻身。
他們要商量什麼,我也知道,無非就是逼宮謀反罷了,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正是我和顧琉引著他們走上這條路的。
我負責威逼,讓柳青石和孫貴妃面臨困局,顧琉負責利誘。
他很早以前就安排了個假的玉牌,假裝被孫貴妃意外得到,讓手底下的暗兵假裝歸順於他們,於是柳青石和孫貴妃一直以為自己手裡有底牌。
結果他們的底牌是假的,他們拉攏的許多臣子是假意站隊,連現在他們身邊一些謀士也是顧琉的人。
隔壁的謀士們說秋獵是個逼宮謀反的好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於是一群人草草敲定了計劃。
他們離開後,我和顧琉從酒樓的密道離開,這裡是他們商議事情的固定地點,柳青石到現在還不知道,酒樓老闆早就投靠了他人。
秋獵那天,皇帝象徵性地騎著馬要去獵兩隻野物,結果卻被烏壓壓一隊陌生的兵馬包圍,顧琉為了營救父皇,和他一起被逼到懸崖邊上,最後帶著皇帝一起跳了下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轉身,朝她打了聲招呼。
柳夫人不由自主地觀察著我。
我與她攀談起來,聊著聊著,我對她說:「夫人,有一個小故事,我想您定有興趣聽聽。
從前,有一個出身卑賤的書生……「
她的眼神里滿是瞭然,她知道我的身份,她應該是以為我要和她講我娘和柳青石的事,但我卻說,「他不擇手段考進了皇城,高中狀元,打馬遊街風光無限,但不久後他就發現,他的手下敗將們,反而個個都比他官位高,因為別人都是世家子弟,只有他毫無根基和靠山,他的官途一眼就能望到頭。「
「他並不甘心止步於此,所以他挑中了京中最顯赫的世家之一,李家正閨中待嫁的嫡女,在她踏青時,吟誦了一首必定符合她喜好的詩,引起了她的注意。兩人極有緣分,總是在各種地方相遇,李小姐逐漸墜入情網,最後嫁與他為妻。她不知道,兩人的所有相遇,都是書生刻意的安排,包括那次差點讓她被凌辱的英雄救美。「
「,為了討好李家,並且塑造愛妻的形象,他遣散了原本的姬妾。這樣好的郎君,誰也想不到吧,他為了打壓政敵,親手設計自己懷孕的妻子落水,嫁禍給政敵家正當寵的妃子,成功讓妃子失寵,政敵落了下風被弄垮。妻子落水早產,差點死掉,拼死把女兒生下來,從此再也不能生育,而書生,鬥垮了競爭對手,也獲得了皇帝的愧疚同情,官運亨通,一路高升。可憐的李小姐,還覺得不能生嫡子愧對於他,在書生承諾不離不棄後對他感恩戴德。「
「再後來,她早產的女兒好不容易養大,書生為了搭上流落在外的二公子,在二公子和人打架時故意安排自己女兒路過,導致女兒被誤傷,本就體弱的半大孩子命懸一線,養了好幾個月的傷。二公子出於愧疚,一直親手照顧著她,兩人如書生所願熟識起來。「
兩輩子的時間足夠我看清任何一個人,柳青石是個虛偽自私,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人,他其實誰也不愛,只愛他自己。
上輩子費盡心機安排我替柳熙妍進宮,也不是因為心疼她,而是因為她是嫡女,是更好的籌碼,他有更好的用途,不想浪費。
說完,我看向對面已經呆滯的女人,嫣然一笑:「雨停了,李夫人回府能否捎小女一程?「
聽到我的稱呼,她沒反駁,看來已經默認相信了我說的那些。
我上山時是騎馬來的,臨走我把馬託付給老和尚:「我以後不會再來了,這小傢伙跟著您挺好的。「
老和尚是上一任主持,人老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時常遊歷山川湖海,小馬駒跟著他不必天天關在馬廄里,再好不過。
老頭沒說什麼道別的話,就像我每一次的離開那樣稀鬆平常,揮揮手示意我趕緊走,終於沒人妨礙他釣魚了,可這一次,我走了幾步,他卻又喊住了我。
他說出了第一次見我時,就告誡過我的話,那時候我不熟悉寺廟的路,迷路碰到後山溪水旁的老住持,他看了我好幾眼,對我說:「小姑娘,逆天改命,是要替他人承擔因果的。「
不愧是天天釣魚還能名揚天下,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一雙慧眼識破千秋。
臨別時他又告誡了一遍,我依舊沒回答,老頭給了我許多個寺廟的地址,散落在五湖四海,他說會去這些地方布教,如果我無事可做了,可以去找他,一同遊歷四方。
我說好。
轉身坐上了夫人的馬車下山,路上的山景有些蕭條,我還記得上輩子路過這裡時,顧琉帶我去打獵,餓了就近去廟裡蹭和尚們做的素餐。
是同一個寺廟。
回了城裡,靠近相府時,才發現人群已經把相府大門圍得水泄不通,遠遠可以依稀看到有人跪在門口大哭。
是一對髒兮兮,看起來很可憐的母女,當街大哭著說起了丞相大人的秘密,控訴他謀財害命,強搶好人家的小姐,又將懷孕的母女倆丟在山裡面自生自滅,兩人費了十幾年才找到這個負心漢,發現他早已功成名就,娶了官家女子為妻。
兩個演戲的非常專業,哭著還能把故事講得清清楚楚,聲淚俱下,感人肺腑,圍觀的百姓們氣憤填膺地朝相府門口的石獅子吐口水,相信宰相大人的軼事馬上就能傳遍大街小巷。
曾經京中一度傳為佳話的才子佳人以詩相會,顯得多麼可笑。
夫人沉默著放下車簾,送我回府邸後,又沉默良久,留下一句:「大公子有你,是莫大的福分。「
第二天,隨著丞相舊愛找上門傳遍京城的,還有丞相夫人休夫帶著女兒回娘家的消息,聽說夫人放話,兩人從此一刀兩斷。
這意味著,李家和柳相府的決裂。
接著,還有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
我把那個所謂神醫重新放了出來,這麼些年,受毒性折磨,他已經枯瘦如柴。
外人眼裡神醫遠遊回來看望徒弟,進了趟宮,發現皇帝的香囊帶有慢性毒藥,但對他本人無害,一步步推測,發現了孫貴妃一直在通過皇帝給葉皇后下毒,當年葉皇后突然病死,說不定就是因為她,而毒是柳丞相提供的。
皇帝當場又吐出一大口血來。
其實這事我沒冤枉孫貴妃,她確實幹了這種事,上輩子的葉皇后估計就是因此而死,這輩子我提前把人弄走了才沒重蹈覆轍。
我一直沒告訴皇帝,就是要等一個最好的時機,讓那個神醫來揭發此事,明面上他是我師父,醫術應該比我好,我待在皇宮三四年沒發現的貓膩,由他來發現,合情合理,不會讓皇帝質疑我的能力。
皇帝剛從昏迷中醒來,神醫就撞到柳青石的馬車,當場身亡。
神醫這幾年時常回京城義診,備受城中百姓愛戴,大街上無數人親眼看著他被相府的馬車當街撞死,群情激憤,再加上前幾天那對母女的事,柳青石經營多年的好名聲一夕崩塌。
他從前營造的好名聲實在是太完美無缺了,所以此時此刻反噬起來也格外猛烈,許多百姓聯名請願罷免柳丞相。
皇帝拖著病體把孫貴妃貶成了美人,柳丞相貶官發配出京城,李家第一個落井下石,跪地高呼皇上聖明。
但柳青石在朝中經營過年,利益交織盤根錯節,又有一大批文臣武將上奏為他求情,皇帝不得不收回成命,把人關在大牢里僵持著。
我去牢里看望他,周圍剩下的獄卒都是顧琉的人,我放心大膽地說話,終於承認了兩人的關係:「父親大人,您當初派人刺殺我的時候,可有想到過今天這下場?「
柳青石終於回味過來我這一手捧殺、離間、栽贓嫁禍的手法,他冷笑:「你以為這樣就能扳倒本相?「
當然不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所以我今天是來再加一手,簡單幼稚,但百試不爽的激將法。
我也笑:「這不是已經扳倒了嗎?
丞相大人,吃著餿飯,睡著枯草,身上都是跳蚤,還好意思說大話呢?「
柳青石氣得袖子一甩,背對著我。
踏出陰暗的牢房,顧琉在盡頭處的光亮里等我,陽光打在他臉上,精緻的眉眼仿若美玉,流光溢彩。
他拉我上馬車,順手抹掉了我路過刑房臉上濺到的一滴血跡,深眸倒映著我純淨無瑕的面容:「阿陶,你瘦了許多。「
我拉過他的手使勁捏我臉上的肉:「這麼多肉,你在瞎說什麼?「
顧琉笑了。
接到我,十五駕著馬車到了一處僻靜的酒樓,我們上去一直待到了晚上,隔壁開始有人陸續進去,他們不知道,角落的盆景背後是一個孔,他們的一舉一動我們都看得到。
我看到,裹得嚴嚴實實的柳青石,還有孫貴妃,以及相府的一些謀士聚在一起,商議著什麼事情。
柳青石出現在這裡我一點也不意外,他應該是找了個替身代替自己在牢里待著,金蟬脫殼出來密謀如何翻身。
他們要商量什麼,我也知道,無非就是逼宮謀反罷了,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正是我和顧琉引著他們走上這條路的。
我負責威逼,讓柳青石和孫貴妃面臨困局,顧琉負責利誘。
他很早以前就安排了個假的玉牌,假裝被孫貴妃意外得到,讓手底下的暗兵假裝歸順於他們,於是柳青石和孫貴妃一直以為自己手裡有底牌。
結果他們的底牌是假的,他們拉攏的許多臣子是假意站隊,連現在他們身邊一些謀士也是顧琉的人。
隔壁的謀士們說秋獵是個逼宮謀反的好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於是一群人草草敲定了計劃。
他們離開後,我和顧琉從酒樓的密道離開,這裡是他們商議事情的固定地點,柳青石到現在還不知道,酒樓老闆早就投靠了他人。
秋獵那天,皇帝象徵性地騎著馬要去獵兩隻野物,結果卻被烏壓壓一隊陌生的兵馬包圍,顧琉為了營救父皇,和他一起被逼到懸崖邊上,最後帶著皇帝一起跳了下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