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阿姐和小妹在山上碎碎念祈禱,說求一枚簪子。
我看遍鎮上所有漂亮簪子,親手為她雕刻了一隻木簪。
她們一直以為那是李二牛做的。
可李二牛的手哪有這麼巧,野兔也是我抓來的。
每每命懸一線時,我總念著,「山神,山神,請保佑我。」
我所說的山神,一直是我自己。
是我在向自己一遍又一遍祈禱,重複——
聽銀,聽銀。
永遠不要放棄你自己。
聽銀。
你永遠都不認輸。
當我提著燕國國君的頭顱,走上城樓,往負隅頑抗的燕軍人堆里一丟,看著他們士氣瞬間潰敗,而另一頭,沈念璋帶人打垮這最後的燕國守衛,趕到我身邊,一手扶住搖搖欲墜的我。
雍國的獵獵旗幟插在了燕國都城的城樓之上。
我這才安心地暈了過去。
沈念璋必然會接住我。
第51章
肅清了雍國,收歸權柄,周翎被押送到我面前。
我讓薛家人提著一把大刀,斬斷了他的雙腿,「這是薛小將軍失去的雙腿。」
我讓張嬌嬌接過那把刀,砍掉了他兩根手指,「張將軍在岐門關失去了兩根手指。」
周翎痛苦哀號,一抬頭,我身後還有烏壓壓一群人,全是那場戰役中死去士兵的家屬,他頓時驚懼萬分。
那把刀被一人一人傳過去,每個人片下他的一塊肉,眾人看著周翎被凌遲而死。
攻占了燕國,我端著一杯毒酒看著身為階下囚的施平,「沈念璋身上的毒,解藥交出來,可以饒你一命。」
沈念璋在岐門關帶著我殺出重圍,燕軍那刀兵上抹了毒,雍國上下竟無大夫可治。
施平大笑,「哪來的解藥,那種毒就是無藥可解的,他只能一點點被耗死。」
那就沒必要廢話了,我說,「對不起」,上前打算親手毒死他。
從他的角度,我間接導致了他國破家亡,他恨我入骨,應該的,是我對不起他;從我的角度,當時不把施國拖下水,那亡的就是雍國,後來他設計刺殺我,安排埋伏我,我親眼看著眾多將士死去,還給沈念璋下毒,是他對不起我。
亂世的殘忍就在於此,立場不同,註定你死我活。
施平一愣,後來也低聲道了一句,也抱歉啊。
沈念璋攔住我,「還是我親手了結他吧。」
他就這麼一動不動攔著我,僵持了會兒,我終究選擇了妥協。
我知道他什麼用意,施平和那些死有餘辜的人不同,殺他多少受點良心譴責,他要替我擔下這殺孽。
這麼多年來,髒活累活,沈念璋都盡力替我去辦。
這次也是,他毒死施平,還把他那個靠犧牲連伊人逃走藏起來的皇姐也找來除掉,斬草務必除根。
攻占聶國,把之前上貢的鐵器都搶了回來。
至此雍國連並兩大國,版圖進一步擴大,在列國之間聲名大噪。
在此之時,我步上帝座,戴著冠冕。
雍國昭告四方,長昭公主登基為女帝。
當上帝王的當天,我就召集群臣,告訴他們,雍國要以最短的時間一統天下。
第52章
不能給列國反應過來聯合對付我們的時間,所以我花了漫長的時間去蟄伏積累,才一舉拿下燕聶兩國。
一旦拿下兩個大國,就會成為許多大國的威脅和討伐對象。所以這戰事一起,就得緊鑼密鼓推進,不再有機會停歇。
雍國之前的國力,遠比它表現出來的要強,現在不必再遮掩。
我快速向外擴張,捷報連連傳來。
不過征戰沙場本就不是輕鬆的事,我依然屢次負傷,身上的疤痕越來越多,身邊的將領士兵死去又換新顏,或被人謾罵窮兵黷武,或被人誇讚殺伐果斷,也並非屢次都能獲勝,也曾被聯合圍攻,走投無路過,也曾敗了又戰,戰了又敗。
最是危急時,被三個諸侯國合擊,盟友來不及趕到,兵力被分散,戰線被拉長,最西邊的邊關城池孤立無援支撐了好幾個月,才堪堪等來援軍,差點就被攻破任敵人長驅直入。
正好,是連伊人被流放而去的那座。
隨著捷報回來的,還有她的幾件遺物。
他們說,邊城被圍攻數月,守城將領絕望之際,開門放城中百姓逃命,連徭役也被一起放走。
眾人紛紛逃跑時,連伊人渾渾噩噩,逆著人群,就來到了城樓處。
看著遠方塵煙里又逼近的敵軍,她猛然清醒。
我給她的那件外袍,連伊人仔細清洗乾淨,始終帶著,好好存放已久。
那一天,她第二次披上了那件外衣,然後掛上一副面具,立在了城樓上。
守城將領被她說服,決定賭一把,將城門大開。
連伊人假裝成我,在城樓之上朝敵軍喊話。
敵軍將領看到長昭女帝竟然出現在此處,驚惶失措,城門大開,但他感覺是一出誘敵之計,不敢隨意決策,當天退了回去,先探聽探聽情報。
這一出空城計,拖延了兩天,終於被敵人發現那根本不是女帝,他們被耍了。
怒不可遏的敵人要朝連伊人放箭,她揭下面具,朝都城的方向深深一拜,終於道出了臨走之時沒立場說出口的話。
她說:
「殿下,您心之所向,奴萬死不辭。」
接著哼著年幼時母親哼過的童謠,從城樓之上,一躍而下。
她已經經歷過很多次了,她知道城破之後,假如她還活著或是留了全屍,少不得被人侮辱。
她還穿著殿下的外袍。
不能被弄髒。
連伊人死時並不知道她爭取的這兩天,到底能不能改變那座城的命運,但她就這麼去做了。
她死後不久,援軍終於趕來,守住了那道關卡。
捷報送進王都,附帶一起的,還有她臨死手裡攥的一張皺巴巴的紙。
連伊人在邊關,從自己的口糧里省吃食,與人交換,很認真地學寫了幾個字。
上面是歪歪扭扭的一行丑字:
【士為知己者死。】
誰說姑娘家不能言家國天下。
第53章
這世上的人啊,就是這麼奇妙。
向來憨厚忠心的人,在富貴榮華里被權力異化腐蝕,背刺於我。
而一開始與我爭風吃醋的敵國細作,原來只要一件衣裳,只一件衣裳,就能捨身赴死。
那不是一件衣裳,是她的人生,被迫脫下的尊嚴。
而這樣的死亡,我被迫一遍一遍去見證。
四年過去,雍軍把最後的勁敵逼退到了最後一座城池。
召國的名將趙成,他現在已經成了個老將軍,帶著新的幼帝,退守召都。
召國是舊王朝的殘餘,趙成出生時召王朝還存在,雖處於末年,但也承載著他幼時的美好回憶。後來王朝覆滅,諸侯割據,趙成少年時從軍,一輩子都在努力匡扶皇室,期望有一天能復興舊朝,山河一統,但如今他已經老了,還被逼到了絕路。
與趙成當敵手這麼多年,我們互相都很敬重對方,我問他要不要歸降於我,趙成隔著戰壕,拒絕了我的好意。
但他扔給我一個布包,「陛下啊,老朽無妻無子無兄弟姐妹,父母皆已故去,請您幫我辦一件事,可以嗎?」
那是他年少剛從軍時,隨身帶上的信物,他當時想著,等平定江山,他就卸甲歸田,種地去。
可是到他垂垂老矣,都沒能如願。
他請求我,哪天山河一統,社稷安寧,海晏河清,請我祭告他的墳前。
老將軍慈愛地看著我,像極了看向前程似錦的小輩。
我答應了,也不再勸他歸降。
最後一戰,李二牛張嬌嬌他們都不忍心看著趙成去死,只讓手下副將在前指揮,選擇了避而不見。
我卻一直戰在最前方,目視著趙成被群槍刺死,目視著召國乃至列國最後一個敵兵的陣亡。
這是場毫無懸念的戰役,對方窮途末路,我軍都沒有傷亡。
我就這麼一眨不眨地看著,確保自己的士兵能安然攻下召都。
無論何時,我從不曾退縮過。
然後打掃戰場,把那個老將軍,埋在了一片田野間。
一輩子致力於統一破碎山河的老將軍,死在了大一統前的最後一場並不盛大的戰役。
我打開那布包,是一堆陳腐的種子,放了太多年,早就發不出芽了。
第54章
結束了。
這漫長的戰爭,終於結束。
雍國的都城再次搬遷,遷到召國都城所在地,歷朝歷代都偏愛以此作帝都。
雍國終於能從一個諸侯國,變成大一統王朝。
舉朝都在籌備著盛大的慶典。
召國的科考由雍朝繼續舉辦,到底下報上來消息,我才想起來我那個還沒死的爹。
我爹在召國被貶之後,不得志多年,好不容易熬到雍朝接管了召國的領地,他躊躇滿志,重新參加科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看遍鎮上所有漂亮簪子,親手為她雕刻了一隻木簪。
她們一直以為那是李二牛做的。
可李二牛的手哪有這麼巧,野兔也是我抓來的。
每每命懸一線時,我總念著,「山神,山神,請保佑我。」
我所說的山神,一直是我自己。
是我在向自己一遍又一遍祈禱,重複——
聽銀,聽銀。
永遠不要放棄你自己。
聽銀。
你永遠都不認輸。
當我提著燕國國君的頭顱,走上城樓,往負隅頑抗的燕軍人堆里一丟,看著他們士氣瞬間潰敗,而另一頭,沈念璋帶人打垮這最後的燕國守衛,趕到我身邊,一手扶住搖搖欲墜的我。
雍國的獵獵旗幟插在了燕國都城的城樓之上。
我這才安心地暈了過去。
沈念璋必然會接住我。
第51章
肅清了雍國,收歸權柄,周翎被押送到我面前。
我讓薛家人提著一把大刀,斬斷了他的雙腿,「這是薛小將軍失去的雙腿。」
我讓張嬌嬌接過那把刀,砍掉了他兩根手指,「張將軍在岐門關失去了兩根手指。」
周翎痛苦哀號,一抬頭,我身後還有烏壓壓一群人,全是那場戰役中死去士兵的家屬,他頓時驚懼萬分。
那把刀被一人一人傳過去,每個人片下他的一塊肉,眾人看著周翎被凌遲而死。
攻占了燕國,我端著一杯毒酒看著身為階下囚的施平,「沈念璋身上的毒,解藥交出來,可以饒你一命。」
沈念璋在岐門關帶著我殺出重圍,燕軍那刀兵上抹了毒,雍國上下竟無大夫可治。
施平大笑,「哪來的解藥,那種毒就是無藥可解的,他只能一點點被耗死。」
那就沒必要廢話了,我說,「對不起」,上前打算親手毒死他。
從他的角度,我間接導致了他國破家亡,他恨我入骨,應該的,是我對不起他;從我的角度,當時不把施國拖下水,那亡的就是雍國,後來他設計刺殺我,安排埋伏我,我親眼看著眾多將士死去,還給沈念璋下毒,是他對不起我。
亂世的殘忍就在於此,立場不同,註定你死我活。
施平一愣,後來也低聲道了一句,也抱歉啊。
沈念璋攔住我,「還是我親手了結他吧。」
他就這麼一動不動攔著我,僵持了會兒,我終究選擇了妥協。
我知道他什麼用意,施平和那些死有餘辜的人不同,殺他多少受點良心譴責,他要替我擔下這殺孽。
這麼多年來,髒活累活,沈念璋都盡力替我去辦。
這次也是,他毒死施平,還把他那個靠犧牲連伊人逃走藏起來的皇姐也找來除掉,斬草務必除根。
攻占聶國,把之前上貢的鐵器都搶了回來。
至此雍國連並兩大國,版圖進一步擴大,在列國之間聲名大噪。
在此之時,我步上帝座,戴著冠冕。
雍國昭告四方,長昭公主登基為女帝。
當上帝王的當天,我就召集群臣,告訴他們,雍國要以最短的時間一統天下。
第52章
不能給列國反應過來聯合對付我們的時間,所以我花了漫長的時間去蟄伏積累,才一舉拿下燕聶兩國。
一旦拿下兩個大國,就會成為許多大國的威脅和討伐對象。所以這戰事一起,就得緊鑼密鼓推進,不再有機會停歇。
雍國之前的國力,遠比它表現出來的要強,現在不必再遮掩。
我快速向外擴張,捷報連連傳來。
不過征戰沙場本就不是輕鬆的事,我依然屢次負傷,身上的疤痕越來越多,身邊的將領士兵死去又換新顏,或被人謾罵窮兵黷武,或被人誇讚殺伐果斷,也並非屢次都能獲勝,也曾被聯合圍攻,走投無路過,也曾敗了又戰,戰了又敗。
最是危急時,被三個諸侯國合擊,盟友來不及趕到,兵力被分散,戰線被拉長,最西邊的邊關城池孤立無援支撐了好幾個月,才堪堪等來援軍,差點就被攻破任敵人長驅直入。
正好,是連伊人被流放而去的那座。
隨著捷報回來的,還有她的幾件遺物。
他們說,邊城被圍攻數月,守城將領絕望之際,開門放城中百姓逃命,連徭役也被一起放走。
眾人紛紛逃跑時,連伊人渾渾噩噩,逆著人群,就來到了城樓處。
看著遠方塵煙里又逼近的敵軍,她猛然清醒。
我給她的那件外袍,連伊人仔細清洗乾淨,始終帶著,好好存放已久。
那一天,她第二次披上了那件外衣,然後掛上一副面具,立在了城樓上。
守城將領被她說服,決定賭一把,將城門大開。
連伊人假裝成我,在城樓之上朝敵軍喊話。
敵軍將領看到長昭女帝竟然出現在此處,驚惶失措,城門大開,但他感覺是一出誘敵之計,不敢隨意決策,當天退了回去,先探聽探聽情報。
這一出空城計,拖延了兩天,終於被敵人發現那根本不是女帝,他們被耍了。
怒不可遏的敵人要朝連伊人放箭,她揭下面具,朝都城的方向深深一拜,終於道出了臨走之時沒立場說出口的話。
她說:
「殿下,您心之所向,奴萬死不辭。」
接著哼著年幼時母親哼過的童謠,從城樓之上,一躍而下。
她已經經歷過很多次了,她知道城破之後,假如她還活著或是留了全屍,少不得被人侮辱。
她還穿著殿下的外袍。
不能被弄髒。
連伊人死時並不知道她爭取的這兩天,到底能不能改變那座城的命運,但她就這麼去做了。
她死後不久,援軍終於趕來,守住了那道關卡。
捷報送進王都,附帶一起的,還有她臨死手裡攥的一張皺巴巴的紙。
連伊人在邊關,從自己的口糧里省吃食,與人交換,很認真地學寫了幾個字。
上面是歪歪扭扭的一行丑字:
【士為知己者死。】
誰說姑娘家不能言家國天下。
第53章
這世上的人啊,就是這麼奇妙。
向來憨厚忠心的人,在富貴榮華里被權力異化腐蝕,背刺於我。
而一開始與我爭風吃醋的敵國細作,原來只要一件衣裳,只一件衣裳,就能捨身赴死。
那不是一件衣裳,是她的人生,被迫脫下的尊嚴。
而這樣的死亡,我被迫一遍一遍去見證。
四年過去,雍軍把最後的勁敵逼退到了最後一座城池。
召國的名將趙成,他現在已經成了個老將軍,帶著新的幼帝,退守召都。
召國是舊王朝的殘餘,趙成出生時召王朝還存在,雖處於末年,但也承載著他幼時的美好回憶。後來王朝覆滅,諸侯割據,趙成少年時從軍,一輩子都在努力匡扶皇室,期望有一天能復興舊朝,山河一統,但如今他已經老了,還被逼到了絕路。
與趙成當敵手這麼多年,我們互相都很敬重對方,我問他要不要歸降於我,趙成隔著戰壕,拒絕了我的好意。
但他扔給我一個布包,「陛下啊,老朽無妻無子無兄弟姐妹,父母皆已故去,請您幫我辦一件事,可以嗎?」
那是他年少剛從軍時,隨身帶上的信物,他當時想著,等平定江山,他就卸甲歸田,種地去。
可是到他垂垂老矣,都沒能如願。
他請求我,哪天山河一統,社稷安寧,海晏河清,請我祭告他的墳前。
老將軍慈愛地看著我,像極了看向前程似錦的小輩。
我答應了,也不再勸他歸降。
最後一戰,李二牛張嬌嬌他們都不忍心看著趙成去死,只讓手下副將在前指揮,選擇了避而不見。
我卻一直戰在最前方,目視著趙成被群槍刺死,目視著召國乃至列國最後一個敵兵的陣亡。
這是場毫無懸念的戰役,對方窮途末路,我軍都沒有傷亡。
我就這麼一眨不眨地看著,確保自己的士兵能安然攻下召都。
無論何時,我從不曾退縮過。
然後打掃戰場,把那個老將軍,埋在了一片田野間。
一輩子致力於統一破碎山河的老將軍,死在了大一統前的最後一場並不盛大的戰役。
我打開那布包,是一堆陳腐的種子,放了太多年,早就發不出芽了。
第54章
結束了。
這漫長的戰爭,終於結束。
雍國的都城再次搬遷,遷到召國都城所在地,歷朝歷代都偏愛以此作帝都。
雍國終於能從一個諸侯國,變成大一統王朝。
舉朝都在籌備著盛大的慶典。
召國的科考由雍朝繼續舉辦,到底下報上來消息,我才想起來我那個還沒死的爹。
我爹在召國被貶之後,不得志多年,好不容易熬到雍朝接管了召國的領地,他躊躇滿志,重新參加科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