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可他到底老了。
這些年不知道多少人惦記著廖老將軍的兵權,若能接過他手中的權力,未來要做的事情定然事半功倍。
而今天公冶皓向阮榮安提親,無疑是站在了廖老將軍那邊,此人如此說,一是擔心廖家出事,二也是擔憂朝堂之上,會有人以此攻訐公冶皓。
身為權相,又與大將軍的外孫女接近,一文一武,怕是會招致天子忌憚。
況且,隨著公冶皓接近三十歲的壽數大限,那些藏在暗處的蛇鼠之輩也越發的按捺不住,開始蠢蠢欲動,躍躍欲試想要搶得先機。
「提前給廖家的人通個信。」
公冶皓沒太擔心,平靜的說。
廖家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全靠老爺子一手操持,猛虎雖老,但打獵的技巧還在。
公冶皓讓人提醒,也只是想示個好而已。
「家主。」灰衣人忍不住開口,想要明言提醒。
「無礙。」公冶皓道,「陛下知道該怎麼做,何況,還有永樂長公主。」
當今或許的確不是個多麼勤政英明的皇帝,可以稱之為庸,但他絕不昏,他甚至如今朝堂安寧是因為誰,所以絕不會多事。
對待廖家的事上也是如此,只要廖老將軍還在,當今聖上絕不會動廖家。
而永樂長公主……心繫天下,只能說可惜生了女兒身,不然她要比龍椅上那位更適合當皇帝。
他聲音慣來的不急不緩,這句話也是徐徐道來,甚至還帶著些漫不經心,卻讓灰衣人一下子就定了心。
「是屬下多言了。」他立即認錯。
「莫旗。」公冶皓自從回來之後,總有些不專心,忍不住分神,見灰衣人如此鄭重,他笑了笑,道,「我想將婚期定在明年三月,婚禮交由你操持。」
灰衣人,也就是莫旗立即笑起,「屬下一定好好操持。」
「不過,大致都需要我過目。」
公冶皓又補了一句。
莫旗微怔,他習慣了公冶皓說一不二的模樣,似這樣不放心殷殷叮囑,還是頭一回見,一時竟有些不習慣。
「是。」他口中忙應。
「以後去阮家,就由你帶人親自去。」公冶皓緩緩叮囑。
莫旗頓了頓,再次應是。
若說高程陸崖主管的是公冶皓身邊的武,那他經手的則是文,公冶皓與各方往來的聯繫和種種隱秘,他知道大半,可以說是一等一的心腹。
往阮家送禮這樣的小事按理說是輪不到他的,公冶皓這樣吩咐,更多的應當是想讓他與未來的家主夫人熟絡起來。
再往深了想,他這是在安排身後事。
公冶皓想提前將手底下的勢力慢慢教給阮榮安。
「先生,阮府送來回禮。」
有奴僕站在門外稟報。
莫旗立即告退,抬頭就見公冶皓含著笑,看向拿著信匣走來的高程。
他又有些怔,他已經很久,沒有從家主臉上看到這樣快慰的笑了。他總是將殺機隱在平淡的神態和話語中,不動聲色,卻讓人心中敬畏。
何曾有過這樣的溫柔。
公冶皓親手打開匣子,裡面是個銅如意紋暖手爐,下面壓著一封信。
取出手爐,他看了眼,一笑。
阮榮安素來喜愛繁複華美,平日裡用的東西多用雕刻鎏金,這如意紋若是在她看來,怕是有些素,不過他一想不愛這些紋飾。
一想著如意是如何用心為他挑選了這份禮物,公冶皓便心中發軟。
再打開信,看著裡面寫的她有多喜歡那支花簪,還提出要別的花的,公冶皓面上的笑越發濃郁。
阮榮安愛美,只要好看,不拘什麼花她都喜歡,像這種花簪自然也是,所以早在看到成品後,他就命人繼續做了,只是這種新式的花樣會的人不多,做起來也有些慢,大約還要等些時日。
公冶皓提筆回信,保證做好了就讓人給她送去。
收到回信,阮榮安很是滿意,而公冶皓也說道做到,之後到過年,她陸陸續續又收到了好幾枝花簪,這種新奇的花簪首飾在京都還未曾怎麼見過,不知道招來了多少艷羨,還有人特意下帖子登門求問的。
等知道是公冶皓找的人,一下子都安靜下來。
大家敢來問阮榮安,卻不敢打擾公冶皓。
邊關戰報傳回京中,天子大喜,犒賞邊關將士,恩旨連發,很是提拔賞賜了一批這些年立下大功的將領。
臘月里一場雪,長公主府的梅花開了,王瑞君下帖,邀阮榮安來賞梅,阮榮安如約而至。
天上還下著小雪,兩人坐在梅園的亭子裡煮茶,邊賞景。
一場大雪,公冶皓的身體又差了許多,阮榮安心中擔心,坐在那裡有些走神。
王瑞君捧著手爐,口中嗤笑,「朝上還有人說什麼邊關將士為天子征戰乃是理所應當,說是不必封賞,我呸。」
「一群混帳東西。」提拔將領這種事她那當皇上的弟弟是想不起來的,最多是在某些有心人的提醒下提拔幾個人,這個主意是王瑞君提的。
廖老將軍老了,這件事朝臣們知道,她也知道,這些年廖老將軍將邊關守得固若金湯,那些有心人惦記著老將軍手中的兵權,但她更擔心的是若老將軍有個萬一,邊關由誰來守。
那些人這些年立下大功,想來都有可取之處,好好栽培栽培,將來說不得能派上用場。
長公主插手朝政不是一兩天了,當今願意,也能聽得進去她說話,朝臣們也不能說什麼。
這次的事情阮榮安早就聽說過了,聞言一笑。
「這些蠢貨的口舌,芝姨不必計較。」為何會如此,阮榮安能看得出來,她笑顏發涼,道,「把人找出來,打痛了,以後他們自然就不敢再亂說了。」
「這就無須我操心了。」王瑞君一笑,說,「今日朝上,御史參了康王好幾本,安國公這會兒且頭疼著呢。」
阮榮安就笑了。
她倒是還沒聽說早朝的消息,但王瑞君這樣說了,那就不會有問題了。
「安國公?」阮榮安若有所思。
武將鎮守各地,在朝中一向勢弱,不提也罷。
除此之外,朝中勢力一向分為三股,一為文臣,二為勛貴,三為宗親,三股勢力爭權奪利,你方唱罷我登場。
只是文臣以公冶皓為首,所以向來要壓勛貴與宗親一頭。
「怎麼,你也覺得不對勁?」王瑞君笑道。
安國公不是這麼不小心的人,再怎麼著,也不該前天提出的話,今天就被人捅了出來,這樣倒像是他手下的人出了問題。
也不知道動手的人是誰。
公冶皓,還是康王?
阮榮安第一個想到的是宋遂辰。
廣平侯府在勛貴之中也算出息,但比起安國公府還是要稍遜一籌,那本書她在記憶中翻過無數次,最終從蛛絲馬跡中推測出,宋遂辰應當是踩著安國公府上去的。
在故事開端不久,安國公府就漸漸開始沒落,安國公以為是康王所為,跟其斗的兩敗俱傷,而宋遂辰則漁翁得利。
但這個念頭只是一轉,阮榮安就覺得不對。
還是那句話,太急了。
宋遂辰意圖甚大,必然要徐徐圖之,如今這般貿然行動,容易打草驚蛇。
公冶皓?不應當,她這個先生,最愛算計人於無形之間,如今這樣,倒不像。
心念幾轉,只是朝中情勢實在複雜,阮榮安和王瑞君湊在一起也沒說出個所以人來,最後索性放棄,開始專心賞花。
王瑞君留了阮榮安在長公主府用過午膳,而後阮榮安才走。
雪意漸大,她看了眼外面飛絮般的雪意,讓人去丞相府。
管家自然不會攔她,一邊命人往裡傳信,一邊為她帶路。
一直走到公冶皓所居的院子,還沒進屋,阮榮安就聽到一陣陣悶咳聲,一聲急似一聲,簡直仿佛要將肺腑都咳出來一般。
「怎麼這麼嚴重了?」
阮榮安一聽就有些著急,一進門就問。
苦澀的藥味瀰漫,高程忙迎上來見禮,卻也說不出什麼——
公冶皓的身體一年比一年差,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可親近的人卻也誰也不願意說出來。
最要緊的是,現在藥也已經不起作用了。
大夫正在想該換什麼方子,這並不容易。大多數的藥公冶皓用不了,而他能用的藥也越來越少,還要在這裡面找能對他見效的,就更少了。
甚至可以說,公冶皓現在就是在等死。
大夫開的藥,也只是讓他不那麼痛苦的等死。
但是這話誰也不敢對阮榮安說。
可阮榮安知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些年不知道多少人惦記著廖老將軍的兵權,若能接過他手中的權力,未來要做的事情定然事半功倍。
而今天公冶皓向阮榮安提親,無疑是站在了廖老將軍那邊,此人如此說,一是擔心廖家出事,二也是擔憂朝堂之上,會有人以此攻訐公冶皓。
身為權相,又與大將軍的外孫女接近,一文一武,怕是會招致天子忌憚。
況且,隨著公冶皓接近三十歲的壽數大限,那些藏在暗處的蛇鼠之輩也越發的按捺不住,開始蠢蠢欲動,躍躍欲試想要搶得先機。
「提前給廖家的人通個信。」
公冶皓沒太擔心,平靜的說。
廖家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全靠老爺子一手操持,猛虎雖老,但打獵的技巧還在。
公冶皓讓人提醒,也只是想示個好而已。
「家主。」灰衣人忍不住開口,想要明言提醒。
「無礙。」公冶皓道,「陛下知道該怎麼做,何況,還有永樂長公主。」
當今或許的確不是個多麼勤政英明的皇帝,可以稱之為庸,但他絕不昏,他甚至如今朝堂安寧是因為誰,所以絕不會多事。
對待廖家的事上也是如此,只要廖老將軍還在,當今聖上絕不會動廖家。
而永樂長公主……心繫天下,只能說可惜生了女兒身,不然她要比龍椅上那位更適合當皇帝。
他聲音慣來的不急不緩,這句話也是徐徐道來,甚至還帶著些漫不經心,卻讓灰衣人一下子就定了心。
「是屬下多言了。」他立即認錯。
「莫旗。」公冶皓自從回來之後,總有些不專心,忍不住分神,見灰衣人如此鄭重,他笑了笑,道,「我想將婚期定在明年三月,婚禮交由你操持。」
灰衣人,也就是莫旗立即笑起,「屬下一定好好操持。」
「不過,大致都需要我過目。」
公冶皓又補了一句。
莫旗微怔,他習慣了公冶皓說一不二的模樣,似這樣不放心殷殷叮囑,還是頭一回見,一時竟有些不習慣。
「是。」他口中忙應。
「以後去阮家,就由你帶人親自去。」公冶皓緩緩叮囑。
莫旗頓了頓,再次應是。
若說高程陸崖主管的是公冶皓身邊的武,那他經手的則是文,公冶皓與各方往來的聯繫和種種隱秘,他知道大半,可以說是一等一的心腹。
往阮家送禮這樣的小事按理說是輪不到他的,公冶皓這樣吩咐,更多的應當是想讓他與未來的家主夫人熟絡起來。
再往深了想,他這是在安排身後事。
公冶皓想提前將手底下的勢力慢慢教給阮榮安。
「先生,阮府送來回禮。」
有奴僕站在門外稟報。
莫旗立即告退,抬頭就見公冶皓含著笑,看向拿著信匣走來的高程。
他又有些怔,他已經很久,沒有從家主臉上看到這樣快慰的笑了。他總是將殺機隱在平淡的神態和話語中,不動聲色,卻讓人心中敬畏。
何曾有過這樣的溫柔。
公冶皓親手打開匣子,裡面是個銅如意紋暖手爐,下面壓著一封信。
取出手爐,他看了眼,一笑。
阮榮安素來喜愛繁複華美,平日裡用的東西多用雕刻鎏金,這如意紋若是在她看來,怕是有些素,不過他一想不愛這些紋飾。
一想著如意是如何用心為他挑選了這份禮物,公冶皓便心中發軟。
再打開信,看著裡面寫的她有多喜歡那支花簪,還提出要別的花的,公冶皓面上的笑越發濃郁。
阮榮安愛美,只要好看,不拘什麼花她都喜歡,像這種花簪自然也是,所以早在看到成品後,他就命人繼續做了,只是這種新式的花樣會的人不多,做起來也有些慢,大約還要等些時日。
公冶皓提筆回信,保證做好了就讓人給她送去。
收到回信,阮榮安很是滿意,而公冶皓也說道做到,之後到過年,她陸陸續續又收到了好幾枝花簪,這種新奇的花簪首飾在京都還未曾怎麼見過,不知道招來了多少艷羨,還有人特意下帖子登門求問的。
等知道是公冶皓找的人,一下子都安靜下來。
大家敢來問阮榮安,卻不敢打擾公冶皓。
邊關戰報傳回京中,天子大喜,犒賞邊關將士,恩旨連發,很是提拔賞賜了一批這些年立下大功的將領。
臘月里一場雪,長公主府的梅花開了,王瑞君下帖,邀阮榮安來賞梅,阮榮安如約而至。
天上還下著小雪,兩人坐在梅園的亭子裡煮茶,邊賞景。
一場大雪,公冶皓的身體又差了許多,阮榮安心中擔心,坐在那裡有些走神。
王瑞君捧著手爐,口中嗤笑,「朝上還有人說什麼邊關將士為天子征戰乃是理所應當,說是不必封賞,我呸。」
「一群混帳東西。」提拔將領這種事她那當皇上的弟弟是想不起來的,最多是在某些有心人的提醒下提拔幾個人,這個主意是王瑞君提的。
廖老將軍老了,這件事朝臣們知道,她也知道,這些年廖老將軍將邊關守得固若金湯,那些有心人惦記著老將軍手中的兵權,但她更擔心的是若老將軍有個萬一,邊關由誰來守。
那些人這些年立下大功,想來都有可取之處,好好栽培栽培,將來說不得能派上用場。
長公主插手朝政不是一兩天了,當今願意,也能聽得進去她說話,朝臣們也不能說什麼。
這次的事情阮榮安早就聽說過了,聞言一笑。
「這些蠢貨的口舌,芝姨不必計較。」為何會如此,阮榮安能看得出來,她笑顏發涼,道,「把人找出來,打痛了,以後他們自然就不敢再亂說了。」
「這就無須我操心了。」王瑞君一笑,說,「今日朝上,御史參了康王好幾本,安國公這會兒且頭疼著呢。」
阮榮安就笑了。
她倒是還沒聽說早朝的消息,但王瑞君這樣說了,那就不會有問題了。
「安國公?」阮榮安若有所思。
武將鎮守各地,在朝中一向勢弱,不提也罷。
除此之外,朝中勢力一向分為三股,一為文臣,二為勛貴,三為宗親,三股勢力爭權奪利,你方唱罷我登場。
只是文臣以公冶皓為首,所以向來要壓勛貴與宗親一頭。
「怎麼,你也覺得不對勁?」王瑞君笑道。
安國公不是這麼不小心的人,再怎麼著,也不該前天提出的話,今天就被人捅了出來,這樣倒像是他手下的人出了問題。
也不知道動手的人是誰。
公冶皓,還是康王?
阮榮安第一個想到的是宋遂辰。
廣平侯府在勛貴之中也算出息,但比起安國公府還是要稍遜一籌,那本書她在記憶中翻過無數次,最終從蛛絲馬跡中推測出,宋遂辰應當是踩著安國公府上去的。
在故事開端不久,安國公府就漸漸開始沒落,安國公以為是康王所為,跟其斗的兩敗俱傷,而宋遂辰則漁翁得利。
但這個念頭只是一轉,阮榮安就覺得不對。
還是那句話,太急了。
宋遂辰意圖甚大,必然要徐徐圖之,如今這般貿然行動,容易打草驚蛇。
公冶皓?不應當,她這個先生,最愛算計人於無形之間,如今這樣,倒不像。
心念幾轉,只是朝中情勢實在複雜,阮榮安和王瑞君湊在一起也沒說出個所以人來,最後索性放棄,開始專心賞花。
王瑞君留了阮榮安在長公主府用過午膳,而後阮榮安才走。
雪意漸大,她看了眼外面飛絮般的雪意,讓人去丞相府。
管家自然不會攔她,一邊命人往裡傳信,一邊為她帶路。
一直走到公冶皓所居的院子,還沒進屋,阮榮安就聽到一陣陣悶咳聲,一聲急似一聲,簡直仿佛要將肺腑都咳出來一般。
「怎麼這麼嚴重了?」
阮榮安一聽就有些著急,一進門就問。
苦澀的藥味瀰漫,高程忙迎上來見禮,卻也說不出什麼——
公冶皓的身體一年比一年差,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可親近的人卻也誰也不願意說出來。
最要緊的是,現在藥也已經不起作用了。
大夫正在想該換什麼方子,這並不容易。大多數的藥公冶皓用不了,而他能用的藥也越來越少,還要在這裡面找能對他見效的,就更少了。
甚至可以說,公冶皓現在就是在等死。
大夫開的藥,也只是讓他不那麼痛苦的等死。
但是這話誰也不敢對阮榮安說。
可阮榮安知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