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沈焉如看她似乎心情好轉,不由得慢慢舒出一口氣。皇帝幼年時並不是這樣子的。並不是這樣……難以接近,又無法捉摸的。
沈焉如又莫名地有些難受。
“焉如,你啊,”允元又看了她一眼,“你的心太軟了,明白嗎?”
沈焉如不明白。
是要到三日之後,皇帝處決了宮中的幾名衛官,又將樊尚恩下了詔獄,她才明白。
與處決文告同時自勤政殿發出的,還有一紙傳往翰林院的手諭。
傳,翰林學士杜微生,到太極宮畫院領賞。
*
“在下此來,不僅道歉,也要報恩。”
“報恩?你莫再給我惹事就不錯了。”
“沈侍郎幫了在下,卻被陛下看穿,恐怕陛下心中,從此便對侍郎有了隔閡。”
“你的意思是,你可以讓陛下重新信任我?”
“侍郎這一回若能救駕成功,陛下當再也不會疑心侍郎。”
“陛下應當也與你說過了,如有下回,死罪論處……”
“侍郎知道,在下如今已失了陛下的寵幸。唯置之死地而後生,總好過束手待斃罷了。”
八 病酒
眸光交錯,水波流轉,有情與無情之間,好像只有一杯酒的距離。
杜微生一個人領著一名小廝,跪在太極宮畫院的門口,迎接皇帝的大駕。
他今日穿了一身織錦的白袍,銀線緄著領口和袖邊,壓出暗而泛青的孤竹紋絡。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用一根碧玉簪子束在銀冠之中,更襯得那一張雋雅的臉容丰神如玉。允元下了乘輿,第一眼便看見那碧玉簪子,似乎是她許久以前給的賞賜。
她頗是滿意。
畫院的正房中已備好了酒菜,熱騰騰的。杜微生請她上桌,自己則只是垂手侍立一旁,直到她繃不住笑了:“你這又是做給誰看呢?”
“回陛下,”他卻一板一眼地回答,“臣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讓陛下看見。”
只要能入她的眼,他就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也不必再擔心生死安危,這一點,他倒是看得很清楚。允元端詳他半晌,道:“賜座。”
一旁的宦官給杜微生挪來了座。樊尚恩下了詔獄,皇帝身邊的主事宦官換了個叫趙光壽的,是從尚食監升上來的。
杜微生斂袖,給允元斟了一杯酒——他在做這樣的動作時,都很優雅而從容,“這是陛下上回賞的葡萄美酒,臣捨不得喝,藏了許久,似乎香氣更濃郁了幾分。”
葡萄酒盛在琉璃盞中,泛出血一樣的光澤。允元執杯抿了一口,便動筷用膳,似乎並沒有被這一杯酒打動多少。
她不說話,杜微生也就不再說話,只是陪著她吃飯。
其實真論起來,杜微生並沒有犯什麼大錯。縱使夏末的那一夜,他闖入了她的寢房,那也是在這畫院之中,是她所容許的範圍內。縱使他瞧見了她的失態,知道了她在服藥,那也沒什麼大不了——太醫署的人都知道她有病,只要沒人知道這病從何來,就無關緊要。
她是個女人,卻當了皇帝,那麼即便說她是個瘋子,好像也不算聳人聽聞。
她給了他寵愛,又將他輕易拋棄,歸根結底,只是想讓他知道,自己是有這個本事的。
她可以讓他生,也可以讓他死。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是君君臣臣的老道理了。
她不允許他得意忘形。
“沈焉如,素來是朕交接諸國的門面,你卻要拿內廷瑣事去嚇唬她。”允元輕輕放下了筷子,趙光壽給她遞上水杯巾帕漱口。
“是臣疏忽,但臣也……實在不認識別人了。”杜微生承認。
“查案她不在行,其他人,朕又不想驚動。”允元道,“尹長歡的案子,就交給你徹查,不許打草驚蛇。”
“是。”杜微生離席行禮。
允元揮了揮手,讓他不必拘謹,但他回到席上,卻仍是坐得筆直。允元眯起了眼,“尹長歡與汝陽侯往來的文札,朕都看了。”她道,“他既做這種事情,理當十分謹慎,如何會被你發覺?”
“……臣多次往來太樂鼓吹署,副樂正同意讓臣與學徒們一同學琴,因此知道了他出身低微,過去曾在廢帝……曾在汝陽侯的王府上做過小廝。臣心中起疑,潛入他的臥房,找出了那些文札。”
允元道:“這一個多月,你還真是沒有閒著。”
杜微生低頭,“臣不敢閒著。”
允元擦了擦手,在長椅上換了個姿勢,坐得更舒服了一些,像一隻慵懶窺伺著他的狐狸,“去太樂署學琴,是為了什麼?”
“……”這一句,杜微生遲遲沒有回答。
允元嘴角微勾,站了起來,趙光壽便指點宮婢給她遞上外衣。杜微生也隨之站起,目光垂落,凝注著她的衣角。
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一瞬之間,她好像在他臉上看見了寂寞的陰影。
她懶懶地道:“走了,明日晚上朕再來。”
杜微生行禮:“恭送陛下。”
皇帝當真就這麼離開了,一頓飯,連碰都不曾碰他一下。趙光壽落在最後,還著意到他跟前來,瞪了他一眼,大大地“嘖”出一聲,一跺腳,走了。
允元自此之後一連五日,每晚都到畫院用晚膳,再回勤政殿休息。
其實畫院並沒有廚房,所謂晚膳仍舊是勤政殿裡做好了搬過來,宮女太監們費一大趟的周折,結果卻是看著皇帝與杜學士二人一個賽一個地沉默,還道這是皇帝新近喜歡的什麼情趣。偶爾兩人也會聊一聊國事,譬如南方水害過後的秋收如何,譬如尹長歡背後牽出來朝中要員數名,表情都平平淡淡,好像普通人家裡的晚飯。
這一日晚膳過後,傅掌秋到畫院來面聖,陳說詔獄裡的拷問進展。
“臣給樊尚恩上了大刑,他堅持自己與尹長歡及汝陽侯都絕無勾連。他還……寫了一封血書,說要面呈陛下。”傅掌秋說著,將一封文書捧了上來,雖然是折起來的,仍能見到裡頭血淋淋的印跡。
“朕不看。”允元撇了撇嘴,“太樂署那幫人,總歸是他獻上來的。”
“他說自己也是被利用了。”傅掌秋面無表情地敘述道,“太樂署新制了曲子,樂正與幾位樂工們都想邀寵,於是給他塞了銀子,請他引見引見;另邊廂,太樂署也著意準備了……”她頓了一下,“準備了一些好看的男人來彈奏新曲,樊尚恩事前雖一一見過,卻沒料到尹長歡會是汝陽侯的奸細。”
“聽這意思,”允元漸漸地放慢了語速,聲音一點點沉入冰冷,“是要怪朕,識人不明了?”
傅掌秋沒有接話。她沒有義務替不在場的樊尚恩作答。
“不必再問了。”允元將手中筷子擲下,“殺了便是,和尹長歡的人頭都掛在外城門上,讓汝陽侯看清楚。”
傅掌秋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並沒有很激動,只是冷漠,冷漠得不剩下一絲溫度。
樊尚恩是伺候她五六年的老人了,從廢帝時期到如今,對她也算是勤心盡力。身為下等人,想討好皇帝是自然而然的,但卻不能犯錯,一次也不能。
傅掌秋又看了一眼皇帝身邊的杜學士。
後者慢條斯理地將一片苦瓜夾到碗裡,又慢條斯理地吃下、咀嚼、吞咽著。
“臣奉命。”傅掌秋終於道。
允元扶著額頭看杜微生吃飯,自己卻已沒了胃口。
杜微生吃完了,漱過了口,回頭,卻見皇帝仍舊怔怔地看著他。
少女一樣的面容,卻配上悲喜莫測的眼,像戴了一副伶人的鬼面,叫人心生寒意。
杜微生頓了頓,發現皇帝杯中的葡萄酒不知何時竟喝光了,他抬手,給她又斟了一杯。
那一隻流光溢彩的琉璃盞遞到她面前時,允元抬起眼,便撞入杜微生專注的瞳仁中:“陛下喜歡這酒麼?”
允元這一次沒有很快就離開。她端著酒盞輕晃了晃,道:“聽聞你去了趟門下省賠罪,他們有沒有為難你?”
原來皇帝心裡一樁樁一件件,都記得清清楚楚。杜微生微笑道:“沒有,本來也是臣自己擅作主張,合該賠罪的。”
允元“嗯”了一聲,看他半晌,伸手指勾了勾,“你靠近來些。”聲音變得低沉。
杜微生朝她湊了過來,尚是一個有禮的姿態,她卻忽而站了起來,逼近了他。
他仰起頭,她的身子恰在他一伸手就能抱到的地方,但他沒有伸手,她也沒有再靠近。
眸光交錯,水波流轉,有情與無情之間,好像只有一杯酒的距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沈焉如又莫名地有些難受。
“焉如,你啊,”允元又看了她一眼,“你的心太軟了,明白嗎?”
沈焉如不明白。
是要到三日之後,皇帝處決了宮中的幾名衛官,又將樊尚恩下了詔獄,她才明白。
與處決文告同時自勤政殿發出的,還有一紙傳往翰林院的手諭。
傳,翰林學士杜微生,到太極宮畫院領賞。
*
“在下此來,不僅道歉,也要報恩。”
“報恩?你莫再給我惹事就不錯了。”
“沈侍郎幫了在下,卻被陛下看穿,恐怕陛下心中,從此便對侍郎有了隔閡。”
“你的意思是,你可以讓陛下重新信任我?”
“侍郎這一回若能救駕成功,陛下當再也不會疑心侍郎。”
“陛下應當也與你說過了,如有下回,死罪論處……”
“侍郎知道,在下如今已失了陛下的寵幸。唯置之死地而後生,總好過束手待斃罷了。”
八 病酒
眸光交錯,水波流轉,有情與無情之間,好像只有一杯酒的距離。
杜微生一個人領著一名小廝,跪在太極宮畫院的門口,迎接皇帝的大駕。
他今日穿了一身織錦的白袍,銀線緄著領口和袖邊,壓出暗而泛青的孤竹紋絡。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用一根碧玉簪子束在銀冠之中,更襯得那一張雋雅的臉容丰神如玉。允元下了乘輿,第一眼便看見那碧玉簪子,似乎是她許久以前給的賞賜。
她頗是滿意。
畫院的正房中已備好了酒菜,熱騰騰的。杜微生請她上桌,自己則只是垂手侍立一旁,直到她繃不住笑了:“你這又是做給誰看呢?”
“回陛下,”他卻一板一眼地回答,“臣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讓陛下看見。”
只要能入她的眼,他就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也不必再擔心生死安危,這一點,他倒是看得很清楚。允元端詳他半晌,道:“賜座。”
一旁的宦官給杜微生挪來了座。樊尚恩下了詔獄,皇帝身邊的主事宦官換了個叫趙光壽的,是從尚食監升上來的。
杜微生斂袖,給允元斟了一杯酒——他在做這樣的動作時,都很優雅而從容,“這是陛下上回賞的葡萄美酒,臣捨不得喝,藏了許久,似乎香氣更濃郁了幾分。”
葡萄酒盛在琉璃盞中,泛出血一樣的光澤。允元執杯抿了一口,便動筷用膳,似乎並沒有被這一杯酒打動多少。
她不說話,杜微生也就不再說話,只是陪著她吃飯。
其實真論起來,杜微生並沒有犯什麼大錯。縱使夏末的那一夜,他闖入了她的寢房,那也是在這畫院之中,是她所容許的範圍內。縱使他瞧見了她的失態,知道了她在服藥,那也沒什麼大不了——太醫署的人都知道她有病,只要沒人知道這病從何來,就無關緊要。
她是個女人,卻當了皇帝,那麼即便說她是個瘋子,好像也不算聳人聽聞。
她給了他寵愛,又將他輕易拋棄,歸根結底,只是想讓他知道,自己是有這個本事的。
她可以讓他生,也可以讓他死。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是君君臣臣的老道理了。
她不允許他得意忘形。
“沈焉如,素來是朕交接諸國的門面,你卻要拿內廷瑣事去嚇唬她。”允元輕輕放下了筷子,趙光壽給她遞上水杯巾帕漱口。
“是臣疏忽,但臣也……實在不認識別人了。”杜微生承認。
“查案她不在行,其他人,朕又不想驚動。”允元道,“尹長歡的案子,就交給你徹查,不許打草驚蛇。”
“是。”杜微生離席行禮。
允元揮了揮手,讓他不必拘謹,但他回到席上,卻仍是坐得筆直。允元眯起了眼,“尹長歡與汝陽侯往來的文札,朕都看了。”她道,“他既做這種事情,理當十分謹慎,如何會被你發覺?”
“……臣多次往來太樂鼓吹署,副樂正同意讓臣與學徒們一同學琴,因此知道了他出身低微,過去曾在廢帝……曾在汝陽侯的王府上做過小廝。臣心中起疑,潛入他的臥房,找出了那些文札。”
允元道:“這一個多月,你還真是沒有閒著。”
杜微生低頭,“臣不敢閒著。”
允元擦了擦手,在長椅上換了個姿勢,坐得更舒服了一些,像一隻慵懶窺伺著他的狐狸,“去太樂署學琴,是為了什麼?”
“……”這一句,杜微生遲遲沒有回答。
允元嘴角微勾,站了起來,趙光壽便指點宮婢給她遞上外衣。杜微生也隨之站起,目光垂落,凝注著她的衣角。
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一瞬之間,她好像在他臉上看見了寂寞的陰影。
她懶懶地道:“走了,明日晚上朕再來。”
杜微生行禮:“恭送陛下。”
皇帝當真就這麼離開了,一頓飯,連碰都不曾碰他一下。趙光壽落在最後,還著意到他跟前來,瞪了他一眼,大大地“嘖”出一聲,一跺腳,走了。
允元自此之後一連五日,每晚都到畫院用晚膳,再回勤政殿休息。
其實畫院並沒有廚房,所謂晚膳仍舊是勤政殿裡做好了搬過來,宮女太監們費一大趟的周折,結果卻是看著皇帝與杜學士二人一個賽一個地沉默,還道這是皇帝新近喜歡的什麼情趣。偶爾兩人也會聊一聊國事,譬如南方水害過後的秋收如何,譬如尹長歡背後牽出來朝中要員數名,表情都平平淡淡,好像普通人家裡的晚飯。
這一日晚膳過後,傅掌秋到畫院來面聖,陳說詔獄裡的拷問進展。
“臣給樊尚恩上了大刑,他堅持自己與尹長歡及汝陽侯都絕無勾連。他還……寫了一封血書,說要面呈陛下。”傅掌秋說著,將一封文書捧了上來,雖然是折起來的,仍能見到裡頭血淋淋的印跡。
“朕不看。”允元撇了撇嘴,“太樂署那幫人,總歸是他獻上來的。”
“他說自己也是被利用了。”傅掌秋面無表情地敘述道,“太樂署新制了曲子,樂正與幾位樂工們都想邀寵,於是給他塞了銀子,請他引見引見;另邊廂,太樂署也著意準備了……”她頓了一下,“準備了一些好看的男人來彈奏新曲,樊尚恩事前雖一一見過,卻沒料到尹長歡會是汝陽侯的奸細。”
“聽這意思,”允元漸漸地放慢了語速,聲音一點點沉入冰冷,“是要怪朕,識人不明了?”
傅掌秋沒有接話。她沒有義務替不在場的樊尚恩作答。
“不必再問了。”允元將手中筷子擲下,“殺了便是,和尹長歡的人頭都掛在外城門上,讓汝陽侯看清楚。”
傅掌秋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並沒有很激動,只是冷漠,冷漠得不剩下一絲溫度。
樊尚恩是伺候她五六年的老人了,從廢帝時期到如今,對她也算是勤心盡力。身為下等人,想討好皇帝是自然而然的,但卻不能犯錯,一次也不能。
傅掌秋又看了一眼皇帝身邊的杜學士。
後者慢條斯理地將一片苦瓜夾到碗裡,又慢條斯理地吃下、咀嚼、吞咽著。
“臣奉命。”傅掌秋終於道。
允元扶著額頭看杜微生吃飯,自己卻已沒了胃口。
杜微生吃完了,漱過了口,回頭,卻見皇帝仍舊怔怔地看著他。
少女一樣的面容,卻配上悲喜莫測的眼,像戴了一副伶人的鬼面,叫人心生寒意。
杜微生頓了頓,發現皇帝杯中的葡萄酒不知何時竟喝光了,他抬手,給她又斟了一杯。
那一隻流光溢彩的琉璃盞遞到她面前時,允元抬起眼,便撞入杜微生專注的瞳仁中:“陛下喜歡這酒麼?”
允元這一次沒有很快就離開。她端著酒盞輕晃了晃,道:“聽聞你去了趟門下省賠罪,他們有沒有為難你?”
原來皇帝心裡一樁樁一件件,都記得清清楚楚。杜微生微笑道:“沒有,本來也是臣自己擅作主張,合該賠罪的。”
允元“嗯”了一聲,看他半晌,伸手指勾了勾,“你靠近來些。”聲音變得低沉。
杜微生朝她湊了過來,尚是一個有禮的姿態,她卻忽而站了起來,逼近了他。
他仰起頭,她的身子恰在他一伸手就能抱到的地方,但他沒有伸手,她也沒有再靠近。
眸光交錯,水波流轉,有情與無情之間,好像只有一杯酒的距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