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他只好訕訕地當作此事沒有發生, 著手準備大婚的事。
不過說實話,他有些怕那個姓蕭的女官。
兩人雖基本沒怎麼見過面,但林淵也聽說早年間蕭冉掌管昭獄。這樣的人, 血腥酷辣的手段不知見過多少, 現在自己強娶她,來日若落到她手裡…
林淵這樣想著,簡直不想在她面前露面。
一場大婚, 兩個人都不情不願, 但九月初八這日, 三十二人抬的鳳鸞婚車還是由城外抬了進來。
守城的小兵們,無論是城樓上的,還是關隘旁的,都擠作一團,爭相欣賞這無與倫比的精美婚車。
「我滴個娘嘞,我這輩子還沒見過三十二個人抬的轎子呢!」
另一個生在上京的小兵笑他:「我就見過,當年太后娘娘出行,坐的可是六十四個人抬的轎子。」
方才說話的嘟囔著反駁:「那怎麼一樣…這可是婚轎…還是無相師傅親自設計的。」
他們說話這陣,張著赤色檐角、嵌滿華珠的轎子已經從城門口遠去了。
小兵咂咂嘴,攔下個拉著一牛車菜的老頭,車尾處還坐著個白衣清瘦的少年,帶著斗笠,看不清臉。
「特—殊—時—期——不准隨意出入,路引加證明,有沒有?」
老頭在身上摸來摸去,半晌,憨憨的臉上越來越驚慌。
他冒著汗,手心潮濕,吶吶道:「出門急,忘了。大人,您行行好,通融通融吧。」
小兵不耐地擋回去,一句話也不多說。
老頭一咬牙,只好拿出兩塊碎銀子塞過去。
小兵掂了掂,笑了:「老頭,你賣這一車菜,能賣這些銀子不?」
「大人吶,我不是要進城賣菜,是家裡老婆子病了,我急著抓藥,這菜是讓我兒子拿去賣的。」
方才一直沒說話的另一個兵過來,狐疑地指著白衣少年說:「你兒子?」
老頭吶吶地點頭。
這兵便不說話了,只是慢慢地繞過車,一隻手抓住斗笠,正要掀開。
老頭急道:「我兒子臉上有傷,別嚇到大人!」
那人一笑,滿不在意道:「你們沒有路引,又連臉都不露,這不是害我們兄弟麼。」
他隨手掀翻了斗笠。
一陣風吹過,一張窄窄的、布滿燒傷疤痕的臉暴露在風中。
這張臉打眼看上去著實恐怖,少年又一動不動地冷漠,直把兵嚇得後退了一步。
「草,晦氣…」他暗暗罵了一聲,轉身放行。
少年撿回斗笠,拍拍上面的灰,隨著牛車一起走了。
後面隱隱傳來聲音道:「大哥,你說你那麼較真幹嘛…平城都撤兵了,上邊的命令睜一隻眼算一隻眼,也能賺點…」
那人回道:「也是,反正就算我查,旁人不照樣是…」
話音隱沒,少年與老頭將菜車停在角落,一起拐了個彎進入了一處狹窄的民巷。
烏瓦灰牆昨天給秋雨淋濕,愈發霧蒙蒙。
少年跨進門去,屋子裡零星幾個人已經在等。
「殿下…」
幾人湊上去,林忱就當著他們的面把斗笠掀開,將臉上一塊一塊的膠往下撕。
侍女端來清水,林忱拿著巾帕擦了半晌,邊擦邊說:「這幾日我換著法子從東安門進出了好幾次,那裡的看守是最鬆懈的、也是最好賄賂的。平城一撤兵,這些人就懶怠下來,出城這一塊不難。」
屋內之人多是身材彪壯的大漢,但此時圍繞著林忱,望著她那雙參不透看不破的眼睛,都顯得有些不夠穩重。
「那…殿下,不如前事就由我們代勞,您只需在城門附近等蕭大人回來即可。」
「是啊殿下,就算裴將軍出不來,我們也不會辜負殿下的信重。」
林忱對這些置若罔聞,並沒對誰表現出特別的偏重。
她只坐在最前方左邊的椅上,說:「你們的身份,一旦和文淵閣或者公主府接觸就是死,不想踏上裴郁後塵,就本分地做好手裡的事。各位助我,還有大理寺的裴將軍,我都銘記在心。」
**
九月初十這日,京城萬人空巷,烏泱泱的人頭擠在東邊的幾條街上,等著蕭家和王府發喜錢。
據傳兩家此次都非一般的大方,紅包里包的不是銅板、也不是碎銀子,而是金錁子!
雖說都是上京城住著的有頭有臉的體面人家,但誰見過包金子的?
這次喜事也因此分外熱鬧。
蕭冉踞坐在公主府的後院,聽著遠遠的歡慶聲,覺得離自己很遙遠。
如果可以的話,她也想驕傲地揚著頭、帶著輕蔑的笑出門,但此時她的肺腑有些難受,五臟仿佛攪成一團,因此只能坐在妝鏡前閉目養神。
青萍從外面顛顛地跑回來,見圍繞著蕭冉的這些侍女還沒打扮好,急道:「快點啊!」
侍女很委屈,心下道人家新娘子要出嫁,頭天晚上哪個不是半夜三更就起床打扮,這倒好…天都大亮了還在床上躺著,怎們能怪她們上妝慢…
青萍撐起個笑坐在蕭冉旁邊,細細打量這番妝容,說:「姑娘真好看。」
蕭冉沒理她。
青萍咳了兩聲,又說:「因姑娘你堅持不回府,蕭大人說他就不來送了…不過不過!平願公子和如墨她們都來了,前邊還挺熱鬧的。」
蕭冉扯著唇微微笑了下。
她還沒上紅妝,一張臉顯得分外蒼白,原先那張人比花嬌的臉不知怎的,顯出一種頹廢灰白的氣——像是青灰色的潤玉,又像是墜落在幽萍里的月光。
青萍瞧著她,覺得自己一不留神,姑娘就要碎掉了。
她嚇了一跳,趕緊在心裡呸呸兩聲。
等了半晌,蕭冉對著鏡子嘖了聲,道:「你們都下去吧。」
她指的是那些妝娘。
「可是姑娘你的臉…」妝娘囁嚅道,新娘子都要開臉,再說她們的妝還沒畫完呢。
蕭冉向後一坐,做出一副混官場時候的無賴樣,說:「什麼狗屁陋習,都給我滾。」
妝娘們連滾帶爬地走了。
青萍湊上去扶住她:「姑娘,我就說你這些日子身體不大好,要請郎中你又不讓。」
蕭冉揚著眉,背後出了許多汗,偏偏笑著說:「你家姑娘命太硬,總是死不了的。交代你送給江大人的禮,你送到了嗎?」
說起這個青萍就來精神了,啄米似的點頭:「送到了,瞧著吧,她為害姑娘這一遭,以後必定腸子都悔青了。」
**
前邊賓客如雲,肅王府來的儐相、蕭家的親戚、兩家官場上的朋友,還有閒散的王公貴戚,都不值錢地擠在最外的一層院子攀談——雖說蕭冉不讓他們進去,非常失禮,但只要權勢滔天,熱臉不怕貼冷屁/股。
諸人呼朋和友,交際喝酒,談起這史無前例的奢華排場,其中一個道:「尋常人家結婚,請三五個儐相招待朋友便足夠,但肅王府不知是充排場還是壯膽,一氣請了三五十個儐相,蕭家的親戚一人一個都不夠他們分。」
他們旁若無人地議論。
「哎你說,一會作詩喝酒,儐相迎新娘子入轎,哪一個會贏?」
「害,哪一個贏有什麼勁,都帶著面具呢,看不清臉。」
「不對,這你就不懂了吧,講究排面的人家都這樣,還是前朝留下的規矩,帶上面具,不看臉,才能公正地評價誰的身姿步伐最清逸、最穩重!」
「又是清逸又是穩重,到底是要逸還是要重?」
「……」
大家笑起來,笑完了看向停在階外的婚轎,在燦燦的日光下,美得似天外來物,又似仙中之境。
談笑間,儐相作詩迎人開始了。
三五十個白衣清爽的男子帶著精緻的銅面具,手中端著酒盅與酒杯穿梭在人群中,誰喝了他們的酒,就可以提一詩題。
最終,誰先把酒送完,做出最多的詩,誰便可迎新娘走上轎這幾步路。
大家吃酒吃得高興,迷濛間不過兩杯酒,便聽說有人把酒送完了。
「啊?這就完了,還沒輪到我呢?」
「讓我看看。」有人墊著腳往前看,「是那個嘛?是不是?」
「哪個?」底下的人拽他。
「就是…長得最好看那個。」
大家都笑他:「帶著那麼厚的面具你還知道人家清秀不清秀?」
「嗨呀,有些人不必看臉,單氣韻就很出眾了。」
他擼著袖子說完這幾句,眾人也看清了他所指的那個人。
按身量來說,略顯清瘦了,個子也算不得高,但左右不知人幾歲,興許還是個十六七歲的孩子呢。
那人走過來,手裡已經沒有酒了。
眾人卻還讓他作詩。
此人開口,聲音清冽,年紀不大的樣子,隨口便成一篇。
「煩請諸位讓讓路,一會新娘子要出來了。」
有人吃醉了酒,胡說八道:「好啊,好詩。不過又不是奶娃娃你要娶親,費這麼大勁幹嘛?」
不過說實話,他有些怕那個姓蕭的女官。
兩人雖基本沒怎麼見過面,但林淵也聽說早年間蕭冉掌管昭獄。這樣的人, 血腥酷辣的手段不知見過多少, 現在自己強娶她,來日若落到她手裡…
林淵這樣想著,簡直不想在她面前露面。
一場大婚, 兩個人都不情不願, 但九月初八這日, 三十二人抬的鳳鸞婚車還是由城外抬了進來。
守城的小兵們,無論是城樓上的,還是關隘旁的,都擠作一團,爭相欣賞這無與倫比的精美婚車。
「我滴個娘嘞,我這輩子還沒見過三十二個人抬的轎子呢!」
另一個生在上京的小兵笑他:「我就見過,當年太后娘娘出行,坐的可是六十四個人抬的轎子。」
方才說話的嘟囔著反駁:「那怎麼一樣…這可是婚轎…還是無相師傅親自設計的。」
他們說話這陣,張著赤色檐角、嵌滿華珠的轎子已經從城門口遠去了。
小兵咂咂嘴,攔下個拉著一牛車菜的老頭,車尾處還坐著個白衣清瘦的少年,帶著斗笠,看不清臉。
「特—殊—時—期——不准隨意出入,路引加證明,有沒有?」
老頭在身上摸來摸去,半晌,憨憨的臉上越來越驚慌。
他冒著汗,手心潮濕,吶吶道:「出門急,忘了。大人,您行行好,通融通融吧。」
小兵不耐地擋回去,一句話也不多說。
老頭一咬牙,只好拿出兩塊碎銀子塞過去。
小兵掂了掂,笑了:「老頭,你賣這一車菜,能賣這些銀子不?」
「大人吶,我不是要進城賣菜,是家裡老婆子病了,我急著抓藥,這菜是讓我兒子拿去賣的。」
方才一直沒說話的另一個兵過來,狐疑地指著白衣少年說:「你兒子?」
老頭吶吶地點頭。
這兵便不說話了,只是慢慢地繞過車,一隻手抓住斗笠,正要掀開。
老頭急道:「我兒子臉上有傷,別嚇到大人!」
那人一笑,滿不在意道:「你們沒有路引,又連臉都不露,這不是害我們兄弟麼。」
他隨手掀翻了斗笠。
一陣風吹過,一張窄窄的、布滿燒傷疤痕的臉暴露在風中。
這張臉打眼看上去著實恐怖,少年又一動不動地冷漠,直把兵嚇得後退了一步。
「草,晦氣…」他暗暗罵了一聲,轉身放行。
少年撿回斗笠,拍拍上面的灰,隨著牛車一起走了。
後面隱隱傳來聲音道:「大哥,你說你那麼較真幹嘛…平城都撤兵了,上邊的命令睜一隻眼算一隻眼,也能賺點…」
那人回道:「也是,反正就算我查,旁人不照樣是…」
話音隱沒,少年與老頭將菜車停在角落,一起拐了個彎進入了一處狹窄的民巷。
烏瓦灰牆昨天給秋雨淋濕,愈發霧蒙蒙。
少年跨進門去,屋子裡零星幾個人已經在等。
「殿下…」
幾人湊上去,林忱就當著他們的面把斗笠掀開,將臉上一塊一塊的膠往下撕。
侍女端來清水,林忱拿著巾帕擦了半晌,邊擦邊說:「這幾日我換著法子從東安門進出了好幾次,那裡的看守是最鬆懈的、也是最好賄賂的。平城一撤兵,這些人就懶怠下來,出城這一塊不難。」
屋內之人多是身材彪壯的大漢,但此時圍繞著林忱,望著她那雙參不透看不破的眼睛,都顯得有些不夠穩重。
「那…殿下,不如前事就由我們代勞,您只需在城門附近等蕭大人回來即可。」
「是啊殿下,就算裴將軍出不來,我們也不會辜負殿下的信重。」
林忱對這些置若罔聞,並沒對誰表現出特別的偏重。
她只坐在最前方左邊的椅上,說:「你們的身份,一旦和文淵閣或者公主府接觸就是死,不想踏上裴郁後塵,就本分地做好手裡的事。各位助我,還有大理寺的裴將軍,我都銘記在心。」
**
九月初十這日,京城萬人空巷,烏泱泱的人頭擠在東邊的幾條街上,等著蕭家和王府發喜錢。
據傳兩家此次都非一般的大方,紅包里包的不是銅板、也不是碎銀子,而是金錁子!
雖說都是上京城住著的有頭有臉的體面人家,但誰見過包金子的?
這次喜事也因此分外熱鬧。
蕭冉踞坐在公主府的後院,聽著遠遠的歡慶聲,覺得離自己很遙遠。
如果可以的話,她也想驕傲地揚著頭、帶著輕蔑的笑出門,但此時她的肺腑有些難受,五臟仿佛攪成一團,因此只能坐在妝鏡前閉目養神。
青萍從外面顛顛地跑回來,見圍繞著蕭冉的這些侍女還沒打扮好,急道:「快點啊!」
侍女很委屈,心下道人家新娘子要出嫁,頭天晚上哪個不是半夜三更就起床打扮,這倒好…天都大亮了還在床上躺著,怎們能怪她們上妝慢…
青萍撐起個笑坐在蕭冉旁邊,細細打量這番妝容,說:「姑娘真好看。」
蕭冉沒理她。
青萍咳了兩聲,又說:「因姑娘你堅持不回府,蕭大人說他就不來送了…不過不過!平願公子和如墨她們都來了,前邊還挺熱鬧的。」
蕭冉扯著唇微微笑了下。
她還沒上紅妝,一張臉顯得分外蒼白,原先那張人比花嬌的臉不知怎的,顯出一種頹廢灰白的氣——像是青灰色的潤玉,又像是墜落在幽萍里的月光。
青萍瞧著她,覺得自己一不留神,姑娘就要碎掉了。
她嚇了一跳,趕緊在心裡呸呸兩聲。
等了半晌,蕭冉對著鏡子嘖了聲,道:「你們都下去吧。」
她指的是那些妝娘。
「可是姑娘你的臉…」妝娘囁嚅道,新娘子都要開臉,再說她們的妝還沒畫完呢。
蕭冉向後一坐,做出一副混官場時候的無賴樣,說:「什麼狗屁陋習,都給我滾。」
妝娘們連滾帶爬地走了。
青萍湊上去扶住她:「姑娘,我就說你這些日子身體不大好,要請郎中你又不讓。」
蕭冉揚著眉,背後出了許多汗,偏偏笑著說:「你家姑娘命太硬,總是死不了的。交代你送給江大人的禮,你送到了嗎?」
說起這個青萍就來精神了,啄米似的點頭:「送到了,瞧著吧,她為害姑娘這一遭,以後必定腸子都悔青了。」
**
前邊賓客如雲,肅王府來的儐相、蕭家的親戚、兩家官場上的朋友,還有閒散的王公貴戚,都不值錢地擠在最外的一層院子攀談——雖說蕭冉不讓他們進去,非常失禮,但只要權勢滔天,熱臉不怕貼冷屁/股。
諸人呼朋和友,交際喝酒,談起這史無前例的奢華排場,其中一個道:「尋常人家結婚,請三五個儐相招待朋友便足夠,但肅王府不知是充排場還是壯膽,一氣請了三五十個儐相,蕭家的親戚一人一個都不夠他們分。」
他們旁若無人地議論。
「哎你說,一會作詩喝酒,儐相迎新娘子入轎,哪一個會贏?」
「害,哪一個贏有什麼勁,都帶著面具呢,看不清臉。」
「不對,這你就不懂了吧,講究排面的人家都這樣,還是前朝留下的規矩,帶上面具,不看臉,才能公正地評價誰的身姿步伐最清逸、最穩重!」
「又是清逸又是穩重,到底是要逸還是要重?」
「……」
大家笑起來,笑完了看向停在階外的婚轎,在燦燦的日光下,美得似天外來物,又似仙中之境。
談笑間,儐相作詩迎人開始了。
三五十個白衣清爽的男子帶著精緻的銅面具,手中端著酒盅與酒杯穿梭在人群中,誰喝了他們的酒,就可以提一詩題。
最終,誰先把酒送完,做出最多的詩,誰便可迎新娘走上轎這幾步路。
大家吃酒吃得高興,迷濛間不過兩杯酒,便聽說有人把酒送完了。
「啊?這就完了,還沒輪到我呢?」
「讓我看看。」有人墊著腳往前看,「是那個嘛?是不是?」
「哪個?」底下的人拽他。
「就是…長得最好看那個。」
大家都笑他:「帶著那麼厚的面具你還知道人家清秀不清秀?」
「嗨呀,有些人不必看臉,單氣韻就很出眾了。」
他擼著袖子說完這幾句,眾人也看清了他所指的那個人。
按身量來說,略顯清瘦了,個子也算不得高,但左右不知人幾歲,興許還是個十六七歲的孩子呢。
那人走過來,手裡已經沒有酒了。
眾人卻還讓他作詩。
此人開口,聲音清冽,年紀不大的樣子,隨口便成一篇。
「煩請諸位讓讓路,一會新娘子要出來了。」
有人吃醉了酒,胡說八道:「好啊,好詩。不過又不是奶娃娃你要娶親,費這麼大勁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