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李笙笙嫣然:「選上了皇商,如今闖出些名頭,便在計劃於汴京開店之事,想來看看。另外,也許快要成親了,特意同你說一聲。」
江時洲笑了笑:「還算有良心。」
自盛京一別,已有數月。
江時洲靜靜看著李笙笙,看著這個自己從兒時起便一直習慣想要護著她的人。
有時候他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一直喜歡著李笙笙,還是因為害怕那份在他心中萬分珍貴的少年情誼會消亡而不舍。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這是他最為煩厭的一句詩。仿佛今朝若無永生捆綁的結局,就連曾經一絲一毫的美好都不配留下。
而這種不安,似乎在盛京見的最後一面中得以消解。他似乎確信,時移世易,也許一時激越的情感或會消弭,但也有些情誼也是永恆不變的。
這於他便已足夠了。
他想起自己得知阿笙身處困境,設法與她相見時說的話——「你若是嫁了良人,我便也死心了」。其實比之讓她嫁給自己,他更想要的,不過是看她能過得好而已。
而今,她走出了自己的天地,自己亦要奔赴遠方。他們兩個本就是很像的人,所以都會執著於自己本來的方向。
他發現自己看見李笙笙和賀知煜重新在一起,似乎早已有種隱隱的預感,心裡也遠沒有自己想像中的波瀾。
李笙笙認真問道:「江宛……你會怪我嗎?」
江時洲故意道:「怪。」他笑了笑:「除非你給我一樣東西,我便原諒你。」
李笙笙嫣然一笑:「是這個嗎?」她伸出手,掌心中安靜躺著一枚溫潤細膩的冠玉。
「原來長這個樣子。」江時洲拿起了那枚冠玉,竟與自己曾經買過的一些樣子十分相似。
他握在掌心,沖李笙笙笑了笑,轉身又回頭道:「船快開了,走了!阿笙,汴京見。」
怨怪麼?
若非當時年少,被李笙笙信中敷衍之詞「不願嫁與白衣」所激,他該仍是聽從父親的安排不涉朝堂,也便不會發覺自己相比治學,原是對入仕做實事更有興趣,更不能實現如今制定一政便影響天下百姓民生的抱負。
也許陰差陽錯,亦是最好的安排。
……
宮中,御書房。
蕭明徵問:「你還知道回來?你怎麼不直接入大盛的朝堂?!」
賀知煜清冷的面色不動如山:「皇上這話有些沒道理了,我在大盛本是休沐,給你做使臣又做了幾個月,回頭這休沐還得給我補上!」
蕭明徵鎖眉:「你便是太勤勉了些!讓你做使臣,沒讓你做功臣!朕聽說,你還跑去給大盛的新皇護駕?」
「情勢危急,」賀知煜不以為然:「更何況大盛素來與我朝交好,他們內亂了,於我朝也無甚好處。」
蕭明徵嗤了一聲,一副看穿賀知煜伎倆的樣子,忽然轉了話題,幽幽看著賀知煜道:「朕聽說,你從大盛帶回來一個女子?」
賀知煜眼中泛起些柔和神色:「那是我夫人。」他糾正道:「也不是我帶回來的,只是夫人自己要來汴京辦些事情。」
蕭明徵停了半晌,忽然笑了:「其實……其實我早便查出你夫人的死有些貓膩,只是你剛從戰場回來之時,我尚未查個清楚,便沒有告知於你……」
賀知煜聽聞他言,有些無語,打斷道:「皇上,你莫說此話我還能只當你是……當你是不知。」
蕭明徵不買帳道:「你這話什麼意思,說朕無能嗎?」
賀知煜緘口不言,神色卻是一副「那當然」的嫌棄之意。
蕭明徵卻不在意地笑了笑:「說正經的,那大盛的寧王竟與凌王勾結在一起,意圖共謀大盛皇位。唇亡齒寒那,這若是遂了他們的心愿,只怕下一步便是要圖朕這個位子了。」
賀知煜點點頭,亦是正色道:「我本來也是要同皇上說此事,大盛新皇有意與我朝交好,請求援兵,共圖大事。」
蕭明徵:「朕看在手足情分上,容忍了凌王這麼多年,他竟仍是不知收斂,一直在西南暗中招兵買馬,以為朕當真是不知嗎?也罷,此次便一同做個了結吧。」
他看向賀知煜:「你說,派誰出征?西南加上寧王手中兵將,其實都是些不成氣候的,哪有什麼精兵強將,此戰瞧著當是不會打太久,要不派你手下那個錢副將出征?」
賀知煜:「我親自去。」
蕭明徵疑惑這也不算什麼難打的戰事:「為何?難道那寧王和你在大盛有何過節?」
賀知煜簡單道:「是,有大過節。」
蕭明徵心中知他平靜面色下定是有些心思,卻故意道:「可朕……不願讓你去。」
賀知煜不懂皇上為何又出言阻止,不解道:「為何?」他據理力爭道:「我賦閒已久,該是為皇上,效力之時了。」
蕭明徵壓了壓自己面上的笑容,伸手遞給賀知煜一把劍:「你若這麼想去,便收下這把御賜之劍,助你……上陣殺敵。若是贏了,便許你……佩劍上殿之權。」
賀知煜一眼便認出,那是自己幾年未碰的「破軍」。他看著劍柄之上的玉蘭圖案,半晌沒有說話。
蕭明徵見他不說話,有些忐忑,咋呼道:「你夫人不是活過來了麼?!」
賀知煜想起當年確是自己所說,若是夫人重新活過來,便不再計較當年之事。
他伸手接過了劍,清冷的面上欲言又止。
蕭明徵以為他還有何不滿:「怎麼?你有何話可說?」
賀知煜:「我其實很早便想問,佩劍上殿到底有何用?」
蕭明徵驚道:「……這是榮耀啊!」
賀知煜:「以後實際一些,日後我要攢些錢財,給夫人開拓生意用。」
蕭明徵:「……」
第101章 大婚(正文完) 恩愛結髮,……
這一戰打了不多時日, 不過短短三四個月,聯合大軍便凱旋而歸。
李笙笙知道消息的時候,恰是把汴京一切打點周全, 剛剛回了盛京之時。
她走在長街上,寧王的囚車經過,車中昔日趾高氣揚的寧王, 目光呆滯, 眼神空洞,等待著大盛律法最後的審判。
她隱隱鬆了口氣。
賀知煜出征之前, 與她約定半年之內必歸,如今不過只過去了三四個月, 但她仍是覺得這把心懸著的日子未免太久。
於她個人的仇怨來說,她並不很在意寧王是否受到懲罰,他不過是她生活里偶爾一絲毫無意義的波瀾。
她只在意自己的夫君, 可以毫髮無損地回來。
如今一顆心落了地, 李笙笙有些後悔早知該是在汴京再多待些時日,他回去復命該還要些日子。
距離讓思念纏綿漫長,又格外清晰。而在得知獲勝的消息之後, 又變得莫名急切起來。
只恨歲月長, 又恨車馬慢。
天氣漸熱, 一日,初夏的午後天氣驟變, 雷聲轟隆, 仿佛從遠古傳來, 天幕如遮,霎時便是風雨晦暗。
李笙笙十分睏倦,不覺睡著, 墜入了迷離的夢網。
夢中亦是悶雷滾滾,雨聲瀟瀟。
可她心中卻莫名安定。因為她看見那人長身玉立於窗前,俊朗清冷的臉上,多情溫柔的眼睛脈脈望向自己。
明亮
而專注,叫人安心。
醒來,屋裡仍是光線黯淡。
李笙笙躺在榻上,靜靜看著自己插在桌上瓶中的幾枝茉莉,想起從前在侯府中她便時常在他的桌上擺上幾枝春梅,心情染上些惆悵,輕輕嘆了口氣。
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她忽然在想,不知自己曾經離開的三年裡,那人是否有過這般思念自己的時刻?
「醒了?」
她坐起身,卻忽然聽到那人的聲音。
李笙笙轉過身去,那人竟真的站在窗前,笑意如雪落般的看著她。
他一副風塵僕僕日夜兼程的樣子,身披擋雨的草織斗笠,摘了闊帽,露出下面些微打濕的發。
「來了怎麼不出聲啊?」李笙笙心情霎時於灰暗中被點亮,她一笑嫣然:「淋雨了麼,怎麼也不換身衣裳?」
「沒濕多少,」賀知煜輕聲道:「好久好久都未見了,想多看看你。瞧你睡著,不想把你吵醒。」
李笙笙走到窗前,看那人全須全尾真實地站在自己面前,忽然鼻子有些酸,抬頭與他接了一個綿長甜蜜的吻。
那人亦是變得格外粘人,再去沐浴更衣,都非要李笙笙在他身邊,開始還只把目光黏在她身上,最後又忍不住拖她一起下水,終是把浴室折騰得水流肆意,一片狼藉。
悠長思念與蓬勃愛欲交織,讓這場情事變得格外融洽歡肆,琴瑟相合。
至於他之前說的「以後會輕一些」,竟也是唬人的。
李笙笙在熱氣氤氳的水中變得格外敏感,輕吟顫慄,覺得自己無處說理。
不覺已到了傍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江時洲笑了笑:「還算有良心。」
自盛京一別,已有數月。
江時洲靜靜看著李笙笙,看著這個自己從兒時起便一直習慣想要護著她的人。
有時候他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一直喜歡著李笙笙,還是因為害怕那份在他心中萬分珍貴的少年情誼會消亡而不舍。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這是他最為煩厭的一句詩。仿佛今朝若無永生捆綁的結局,就連曾經一絲一毫的美好都不配留下。
而這種不安,似乎在盛京見的最後一面中得以消解。他似乎確信,時移世易,也許一時激越的情感或會消弭,但也有些情誼也是永恆不變的。
這於他便已足夠了。
他想起自己得知阿笙身處困境,設法與她相見時說的話——「你若是嫁了良人,我便也死心了」。其實比之讓她嫁給自己,他更想要的,不過是看她能過得好而已。
而今,她走出了自己的天地,自己亦要奔赴遠方。他們兩個本就是很像的人,所以都會執著於自己本來的方向。
他發現自己看見李笙笙和賀知煜重新在一起,似乎早已有種隱隱的預感,心裡也遠沒有自己想像中的波瀾。
李笙笙認真問道:「江宛……你會怪我嗎?」
江時洲故意道:「怪。」他笑了笑:「除非你給我一樣東西,我便原諒你。」
李笙笙嫣然一笑:「是這個嗎?」她伸出手,掌心中安靜躺著一枚溫潤細膩的冠玉。
「原來長這個樣子。」江時洲拿起了那枚冠玉,竟與自己曾經買過的一些樣子十分相似。
他握在掌心,沖李笙笙笑了笑,轉身又回頭道:「船快開了,走了!阿笙,汴京見。」
怨怪麼?
若非當時年少,被李笙笙信中敷衍之詞「不願嫁與白衣」所激,他該仍是聽從父親的安排不涉朝堂,也便不會發覺自己相比治學,原是對入仕做實事更有興趣,更不能實現如今制定一政便影響天下百姓民生的抱負。
也許陰差陽錯,亦是最好的安排。
……
宮中,御書房。
蕭明徵問:「你還知道回來?你怎麼不直接入大盛的朝堂?!」
賀知煜清冷的面色不動如山:「皇上這話有些沒道理了,我在大盛本是休沐,給你做使臣又做了幾個月,回頭這休沐還得給我補上!」
蕭明徵鎖眉:「你便是太勤勉了些!讓你做使臣,沒讓你做功臣!朕聽說,你還跑去給大盛的新皇護駕?」
「情勢危急,」賀知煜不以為然:「更何況大盛素來與我朝交好,他們內亂了,於我朝也無甚好處。」
蕭明徵嗤了一聲,一副看穿賀知煜伎倆的樣子,忽然轉了話題,幽幽看著賀知煜道:「朕聽說,你從大盛帶回來一個女子?」
賀知煜眼中泛起些柔和神色:「那是我夫人。」他糾正道:「也不是我帶回來的,只是夫人自己要來汴京辦些事情。」
蕭明徵停了半晌,忽然笑了:「其實……其實我早便查出你夫人的死有些貓膩,只是你剛從戰場回來之時,我尚未查個清楚,便沒有告知於你……」
賀知煜聽聞他言,有些無語,打斷道:「皇上,你莫說此話我還能只當你是……當你是不知。」
蕭明徵不買帳道:「你這話什麼意思,說朕無能嗎?」
賀知煜緘口不言,神色卻是一副「那當然」的嫌棄之意。
蕭明徵卻不在意地笑了笑:「說正經的,那大盛的寧王竟與凌王勾結在一起,意圖共謀大盛皇位。唇亡齒寒那,這若是遂了他們的心愿,只怕下一步便是要圖朕這個位子了。」
賀知煜點點頭,亦是正色道:「我本來也是要同皇上說此事,大盛新皇有意與我朝交好,請求援兵,共圖大事。」
蕭明徵:「朕看在手足情分上,容忍了凌王這麼多年,他竟仍是不知收斂,一直在西南暗中招兵買馬,以為朕當真是不知嗎?也罷,此次便一同做個了結吧。」
他看向賀知煜:「你說,派誰出征?西南加上寧王手中兵將,其實都是些不成氣候的,哪有什麼精兵強將,此戰瞧著當是不會打太久,要不派你手下那個錢副將出征?」
賀知煜:「我親自去。」
蕭明徵疑惑這也不算什麼難打的戰事:「為何?難道那寧王和你在大盛有何過節?」
賀知煜簡單道:「是,有大過節。」
蕭明徵心中知他平靜面色下定是有些心思,卻故意道:「可朕……不願讓你去。」
賀知煜不懂皇上為何又出言阻止,不解道:「為何?」他據理力爭道:「我賦閒已久,該是為皇上,效力之時了。」
蕭明徵壓了壓自己面上的笑容,伸手遞給賀知煜一把劍:「你若這麼想去,便收下這把御賜之劍,助你……上陣殺敵。若是贏了,便許你……佩劍上殿之權。」
賀知煜一眼便認出,那是自己幾年未碰的「破軍」。他看著劍柄之上的玉蘭圖案,半晌沒有說話。
蕭明徵見他不說話,有些忐忑,咋呼道:「你夫人不是活過來了麼?!」
賀知煜想起當年確是自己所說,若是夫人重新活過來,便不再計較當年之事。
他伸手接過了劍,清冷的面上欲言又止。
蕭明徵以為他還有何不滿:「怎麼?你有何話可說?」
賀知煜:「我其實很早便想問,佩劍上殿到底有何用?」
蕭明徵驚道:「……這是榮耀啊!」
賀知煜:「以後實際一些,日後我要攢些錢財,給夫人開拓生意用。」
蕭明徵:「……」
第101章 大婚(正文完) 恩愛結髮,……
這一戰打了不多時日, 不過短短三四個月,聯合大軍便凱旋而歸。
李笙笙知道消息的時候,恰是把汴京一切打點周全, 剛剛回了盛京之時。
她走在長街上,寧王的囚車經過,車中昔日趾高氣揚的寧王, 目光呆滯, 眼神空洞,等待著大盛律法最後的審判。
她隱隱鬆了口氣。
賀知煜出征之前, 與她約定半年之內必歸,如今不過只過去了三四個月, 但她仍是覺得這把心懸著的日子未免太久。
於她個人的仇怨來說,她並不很在意寧王是否受到懲罰,他不過是她生活里偶爾一絲毫無意義的波瀾。
她只在意自己的夫君, 可以毫髮無損地回來。
如今一顆心落了地, 李笙笙有些後悔早知該是在汴京再多待些時日,他回去復命該還要些日子。
距離讓思念纏綿漫長,又格外清晰。而在得知獲勝的消息之後, 又變得莫名急切起來。
只恨歲月長, 又恨車馬慢。
天氣漸熱, 一日,初夏的午後天氣驟變, 雷聲轟隆, 仿佛從遠古傳來, 天幕如遮,霎時便是風雨晦暗。
李笙笙十分睏倦,不覺睡著, 墜入了迷離的夢網。
夢中亦是悶雷滾滾,雨聲瀟瀟。
可她心中卻莫名安定。因為她看見那人長身玉立於窗前,俊朗清冷的臉上,多情溫柔的眼睛脈脈望向自己。
明亮
而專注,叫人安心。
醒來,屋裡仍是光線黯淡。
李笙笙躺在榻上,靜靜看著自己插在桌上瓶中的幾枝茉莉,想起從前在侯府中她便時常在他的桌上擺上幾枝春梅,心情染上些惆悵,輕輕嘆了口氣。
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她忽然在想,不知自己曾經離開的三年裡,那人是否有過這般思念自己的時刻?
「醒了?」
她坐起身,卻忽然聽到那人的聲音。
李笙笙轉過身去,那人竟真的站在窗前,笑意如雪落般的看著她。
他一副風塵僕僕日夜兼程的樣子,身披擋雨的草織斗笠,摘了闊帽,露出下面些微打濕的發。
「來了怎麼不出聲啊?」李笙笙心情霎時於灰暗中被點亮,她一笑嫣然:「淋雨了麼,怎麼也不換身衣裳?」
「沒濕多少,」賀知煜輕聲道:「好久好久都未見了,想多看看你。瞧你睡著,不想把你吵醒。」
李笙笙走到窗前,看那人全須全尾真實地站在自己面前,忽然鼻子有些酸,抬頭與他接了一個綿長甜蜜的吻。
那人亦是變得格外粘人,再去沐浴更衣,都非要李笙笙在他身邊,開始還只把目光黏在她身上,最後又忍不住拖她一起下水,終是把浴室折騰得水流肆意,一片狼藉。
悠長思念與蓬勃愛欲交織,讓這場情事變得格外融洽歡肆,琴瑟相合。
至於他之前說的「以後會輕一些」,竟也是唬人的。
李笙笙在熱氣氤氳的水中變得格外敏感,輕吟顫慄,覺得自己無處說理。
不覺已到了傍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