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一旦陣法啟動,這一些仙山洞府的時間流速就變得不一樣,不知道這個時候師父有沒有出關。
大夏問:「師弟,我們多少年沒有見過了?」
樹上的小鳥憤憤地扇了兩下翅膀:「你不要叫我師弟,我沒有你這樣的師姐,你放心,師父早晚會把你掃地出門。」
金獅驚訝地問大夏:「這是大福?」
樹上的小鳥氣得在枝頭上蹦蹦跳跳,仿佛是大夏出軌之後被配偶當場抓獲,用一種質問加指責的語氣問:「你為什麼帶著這個禿驢?你都把我和師父扔了,還帶著這色禿驢,你這是什麼?你這是重色輕親人!我要告訴師父!」
大夏問:「師父已經出關了?」
「是滴!」小鳥神氣地挺直了胸脯,驕傲地說:「師父一下子看到你這陣法有漏洞,他就從漏洞這裡去了崑崙山了。」
大夏點頭:「然後你就借著這個漏洞來找我?」
「對!」
大夏問:「師父沒生氣吧?」
「很生氣,說是你要是在他跟前,他要把你的神魂貶於九幽之下。」
大夏點頭:「哦,沒生氣啊,我知道了。」
小鳥開始急地蹦跳起來:「誰說的,生氣了!很生氣很生氣!」
就大福的這種煽風點火的小把戲大夏是不信的。對金獅說:「不用在乎,大福的本事也就到頭了,能偶爾跑出來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金獅不放心,連忙問:「萬一要是有其他的人也跑出來呢?」
大夏篤定地說:「你放心,不會的。大福能跑出來是因為山上就他和師父兩個人,師父是個坐得住的性子,偶爾去一趟崑崙山,別的時間自己打坐,只有大福,不喜歡在一個地方太久,總是耐不住找點事兒做。而靈台方寸山的陣法本來就是有漏洞的,我控制著呢。」
大福附身的小鳥氣得立即飛下來啄她,剛飛到大夏跟前,大夏一把抓住小鳥,準備在小鳥頭上打個腦瓜崩,和他說:「你是自己走還是我趕你走?」
大福氣呼呼地說:「我自己走,走之前我要咬你一口以泄我心頭之氣。」
大夏沒有縱容他,而是直接在小鳥兒的腦袋上彈了一下,大夏的一絲神魂頓時頭暈目眩,他說:「你等著,我早晚會再來的。」
沒一會兒,小鳥在大夏的手裡啾啾叫了幾聲,在大夏鬆開手後驚慌地拍打著翅膀飛走了。
看著小鳥飛遠,金獅問:「你師父會來看你嗎?」
「會吧。我再是個逆子,也是個活著的弟子,他肯定會來的。」
「什麼時候來?」
大夏搖頭:「這就不好算了,時間不一樣,剛才忘了問師弟我們多少年沒見面了,聽他的意思師父已經出關了,最少也是二三百年後,可咱們這裡過了三年了,或許是咱們這裡一年,他們那裡是一百年?算了,不算了,要是願意出來,師父早晚會出來的。」
金獅聽了半天沒說話。
他想著要是最近大夏的師父過來看望大夏,他表現得好一些,也好給老人家留個好印象,既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那麼這好狀態要時時刻刻保持才行啊!
罷了,平時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吧。
大夏已經走出去了幾步,看他站在原地不動,叫了一聲:「走啦,明天還要去別的地方呢。」
「好。」
第190章 靈台[番外]
菩提老祖提著籃子從山洞裡出來,籃子裡裝了一些崑崙山的水果。
山上的童子們看了一擁而上,抱著他的腿撒嬌要水果吃,菩提老祖給把籃子交給了其中一個,讓他們拿去洗乾淨分吃了。
一群童子追著籃子跑了,有一個忍著饞對菩提老祖說:「祖師,大福師兄在樹上發呆呢,都一天了。」
菩提老祖就騰雲駕霧到了半山腰,看到山腰的那棵樹上,一隻兔子四肢軟塌塌地搭在了樹杈上,那模樣跟死了一樣。
這樹真是多災多難,以前弟子多的時候,調皮的小弟子們輪著爬樹,現在沒人來了,大福這隻兔子天天掛在上面。
菩提老祖把手裡的拂塵擺動了幾下,叫道:「大福,你這是怎麼了?」
大福這會頭暈想吐,聽到師父的話,還是費力地抬起頭,隨後立即趴下去乾噦了幾下。
菩提老祖揮動手裡的拂塵,一股清風吹向大福,大福被清風拂面後才覺得整個人好了很多。他變成人形從樹上跳了下來。
站穩後在地上恭敬地問:「師父,您回來了,見到師伯師叔他們了嗎?」
菩提老祖笑著說:「見到了。」
大福立即追問:「他們埋怨您了嗎?畢竟……畢竟師姐是您的弟子,闖下這麼大的禍事,他們肯定埋怨您,說不定還不只是埋怨,還有別的難聽話呢。」
菩提老祖轉身上山,大福趕緊跟上去。
菩提老祖說:「也就埋怨了幾句,說我不會教弟子,再難聽的話你那幾位師伯也不會說。事已至此多說無用,你太上師伯說道法自然,既來之則安之,先這麼過日子吧。
不過也不是一點事兒就不做,華蓋山上你陽上師伯還被困著呢,今兒我遇到了郁儀,他想和他師父見面,幾百年了都找不到好辦法去破陣,人都快哭死了。我答應了幫忙,回頭研究一下陣法把他師父也接出來。」
「哦,郁儀哥哥也是個倒霉蛋。我師姐可會耍他了,我估摸著華蓋山的陣法不好解開。當初我師姐讓郁儀哥哥發誓侍奉您如侍奉陽上師伯一樣,他為了一個寶囊答應了,現在就該他兌現誓言了。」要是能輕易地解開,師姐還會讓郁儀哥哥發誓?
狡猾的師姐走一步看兩步,郁儀哥哥掉在她的陷阱里了。
在前面走的菩提老祖站住,問道:「有這事兒?」
「有,我師姐還跟悟空交代,讓他來孝敬您,不知道怎麼炮製悟空呢,我估摸著悟空的日子也很無聊。」
菩提老祖搖頭:「你師姐不會為難你郁儀哥哥的。華蓋山的陣法會很好解開。」
「您怎麼知道?」
菩提老祖接著走路,慢悠悠地說:「她出去了幾千年,要是再學不會如何恩威並施那真是白活了這麼久了。」求人辦事要恩大於威,這中間要拿捏尺度,這幾百年的時間磋磨夠了郁儀,只要有人解開了陣法,那小子就會對解開陣法的人有三分感激。
大夏也不是當初那個莽撞的小丫頭了,崑崙山上下對大夏罵聲一片,但是並不恨她,因為整個崑崙山都被保留,大家在裡面的生活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就是不方便去人間和天庭,被迫過上了清心寡欲的生活。
就因為整個崑崙山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菩提老祖才拿回來了不少水果,他也能帶著弟子去崑崙山住一陣子,在靈台方寸山和崑崙山之間來回住。對於菩提老祖來說,這樣的生活非常愜意,對他而言除了見不到一些藏在別處的弟子外也沒什麼大的變化。他已經習慣了很久不和弟子見面,幾百年幾千年,甚至是永遠不相見也沒什麼。只要這些弟子在別處好好地活著就行。
他推算想要打破華蓋山的陣法必須去崑崙山,畢竟大夏是他教出來的弟子,對怎麼破陣以及大夏的一些思維模式還是很了解的。
至於背後嘟嘟囔囔告狀的大福,他也是安撫居多。
在大福嘟嘟囔囔的聲音中,菩提老祖突然聽到他說他剛才見到了大夏。
菩提老祖站住後轉身問:「你見到你師姐了?」
大福一下子撞到了師父身上,趕緊抬頭,聽到師父這麼問,就回答:「是啊,剛剛弟子把一絲神魂附著在一隻飛鳥上去了師姐居住的地方,看到她了。她還和那禿驢恩恩愛愛,夫妻雙雙把家還。哼,師父……師父,弟子沒說完呢。」
菩提老祖接著上山,跟大福說:「不許再有下次了,神魂離體是危險的,這茫茫時間和空間中萬一有一個不好,你就要變成一隻傻兔子。」
「只有一絲絲神魂離體,丟了就丟了,沒那麼嚴重。」
「你不信盡可試試,到時候就把傻兔子關在籠子裡,每日讓童兒們餵一些菜葉子,再多的為師也沒法子了。」
「別啊,師父,知道了,再不敢了。」如果真的變成了一隻傻兔子,吃喝拉撒都要在籠子裡面解決,那也太髒了,他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一隻傻兔子的。
菩提老祖嗯了一聲,又問:「你嘴裡的禿驢什麼來歷?」
又問!都說了兩遍了,您怎麼總是記不住。
大福只能再說一遍:「是靈山如來座下的弟子。」
菩提老祖說:「靈山,哼。」
大福立即說:「出身是低了些。」
「這是低了些嗎?靈山那邊好人是出不了頭的,你上次是說什麼果位?」
「佛啊!」
「哼!」菩提老祖更生氣了:「早些年燃燈他們來崑崙山向你太上師伯請教道法。他們所謂的佛法在大家看來不過是些旁門左道,都不屑去了解,我當時因為好奇坐在旁邊聽了一些,確實有些道理,我也去融會貫通了,因為這事兒和他們有些交情。早年就看出來了,這些人沒他們自己說得那麼良善。」
大夏問:「師弟,我們多少年沒有見過了?」
樹上的小鳥憤憤地扇了兩下翅膀:「你不要叫我師弟,我沒有你這樣的師姐,你放心,師父早晚會把你掃地出門。」
金獅驚訝地問大夏:「這是大福?」
樹上的小鳥氣得在枝頭上蹦蹦跳跳,仿佛是大夏出軌之後被配偶當場抓獲,用一種質問加指責的語氣問:「你為什麼帶著這個禿驢?你都把我和師父扔了,還帶著這色禿驢,你這是什麼?你這是重色輕親人!我要告訴師父!」
大夏問:「師父已經出關了?」
「是滴!」小鳥神氣地挺直了胸脯,驕傲地說:「師父一下子看到你這陣法有漏洞,他就從漏洞這裡去了崑崙山了。」
大夏點頭:「然後你就借著這個漏洞來找我?」
「對!」
大夏問:「師父沒生氣吧?」
「很生氣,說是你要是在他跟前,他要把你的神魂貶於九幽之下。」
大夏點頭:「哦,沒生氣啊,我知道了。」
小鳥開始急地蹦跳起來:「誰說的,生氣了!很生氣很生氣!」
就大福的這種煽風點火的小把戲大夏是不信的。對金獅說:「不用在乎,大福的本事也就到頭了,能偶爾跑出來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金獅不放心,連忙問:「萬一要是有其他的人也跑出來呢?」
大夏篤定地說:「你放心,不會的。大福能跑出來是因為山上就他和師父兩個人,師父是個坐得住的性子,偶爾去一趟崑崙山,別的時間自己打坐,只有大福,不喜歡在一個地方太久,總是耐不住找點事兒做。而靈台方寸山的陣法本來就是有漏洞的,我控制著呢。」
大福附身的小鳥氣得立即飛下來啄她,剛飛到大夏跟前,大夏一把抓住小鳥,準備在小鳥頭上打個腦瓜崩,和他說:「你是自己走還是我趕你走?」
大福氣呼呼地說:「我自己走,走之前我要咬你一口以泄我心頭之氣。」
大夏沒有縱容他,而是直接在小鳥兒的腦袋上彈了一下,大夏的一絲神魂頓時頭暈目眩,他說:「你等著,我早晚會再來的。」
沒一會兒,小鳥在大夏的手裡啾啾叫了幾聲,在大夏鬆開手後驚慌地拍打著翅膀飛走了。
看著小鳥飛遠,金獅問:「你師父會來看你嗎?」
「會吧。我再是個逆子,也是個活著的弟子,他肯定會來的。」
「什麼時候來?」
大夏搖頭:「這就不好算了,時間不一樣,剛才忘了問師弟我們多少年沒見面了,聽他的意思師父已經出關了,最少也是二三百年後,可咱們這裡過了三年了,或許是咱們這裡一年,他們那裡是一百年?算了,不算了,要是願意出來,師父早晚會出來的。」
金獅聽了半天沒說話。
他想著要是最近大夏的師父過來看望大夏,他表現得好一些,也好給老人家留個好印象,既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那麼這好狀態要時時刻刻保持才行啊!
罷了,平時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吧。
大夏已經走出去了幾步,看他站在原地不動,叫了一聲:「走啦,明天還要去別的地方呢。」
「好。」
第190章 靈台[番外]
菩提老祖提著籃子從山洞裡出來,籃子裡裝了一些崑崙山的水果。
山上的童子們看了一擁而上,抱著他的腿撒嬌要水果吃,菩提老祖給把籃子交給了其中一個,讓他們拿去洗乾淨分吃了。
一群童子追著籃子跑了,有一個忍著饞對菩提老祖說:「祖師,大福師兄在樹上發呆呢,都一天了。」
菩提老祖就騰雲駕霧到了半山腰,看到山腰的那棵樹上,一隻兔子四肢軟塌塌地搭在了樹杈上,那模樣跟死了一樣。
這樹真是多災多難,以前弟子多的時候,調皮的小弟子們輪著爬樹,現在沒人來了,大福這隻兔子天天掛在上面。
菩提老祖把手裡的拂塵擺動了幾下,叫道:「大福,你這是怎麼了?」
大福這會頭暈想吐,聽到師父的話,還是費力地抬起頭,隨後立即趴下去乾噦了幾下。
菩提老祖揮動手裡的拂塵,一股清風吹向大福,大福被清風拂面後才覺得整個人好了很多。他變成人形從樹上跳了下來。
站穩後在地上恭敬地問:「師父,您回來了,見到師伯師叔他們了嗎?」
菩提老祖笑著說:「見到了。」
大福立即追問:「他們埋怨您了嗎?畢竟……畢竟師姐是您的弟子,闖下這麼大的禍事,他們肯定埋怨您,說不定還不只是埋怨,還有別的難聽話呢。」
菩提老祖轉身上山,大福趕緊跟上去。
菩提老祖說:「也就埋怨了幾句,說我不會教弟子,再難聽的話你那幾位師伯也不會說。事已至此多說無用,你太上師伯說道法自然,既來之則安之,先這麼過日子吧。
不過也不是一點事兒就不做,華蓋山上你陽上師伯還被困著呢,今兒我遇到了郁儀,他想和他師父見面,幾百年了都找不到好辦法去破陣,人都快哭死了。我答應了幫忙,回頭研究一下陣法把他師父也接出來。」
「哦,郁儀哥哥也是個倒霉蛋。我師姐可會耍他了,我估摸著華蓋山的陣法不好解開。當初我師姐讓郁儀哥哥發誓侍奉您如侍奉陽上師伯一樣,他為了一個寶囊答應了,現在就該他兌現誓言了。」要是能輕易地解開,師姐還會讓郁儀哥哥發誓?
狡猾的師姐走一步看兩步,郁儀哥哥掉在她的陷阱里了。
在前面走的菩提老祖站住,問道:「有這事兒?」
「有,我師姐還跟悟空交代,讓他來孝敬您,不知道怎麼炮製悟空呢,我估摸著悟空的日子也很無聊。」
菩提老祖搖頭:「你師姐不會為難你郁儀哥哥的。華蓋山的陣法會很好解開。」
「您怎麼知道?」
菩提老祖接著走路,慢悠悠地說:「她出去了幾千年,要是再學不會如何恩威並施那真是白活了這麼久了。」求人辦事要恩大於威,這中間要拿捏尺度,這幾百年的時間磋磨夠了郁儀,只要有人解開了陣法,那小子就會對解開陣法的人有三分感激。
大夏也不是當初那個莽撞的小丫頭了,崑崙山上下對大夏罵聲一片,但是並不恨她,因為整個崑崙山都被保留,大家在裡面的生活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就是不方便去人間和天庭,被迫過上了清心寡欲的生活。
就因為整個崑崙山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菩提老祖才拿回來了不少水果,他也能帶著弟子去崑崙山住一陣子,在靈台方寸山和崑崙山之間來回住。對於菩提老祖來說,這樣的生活非常愜意,對他而言除了見不到一些藏在別處的弟子外也沒什麼大的變化。他已經習慣了很久不和弟子見面,幾百年幾千年,甚至是永遠不相見也沒什麼。只要這些弟子在別處好好地活著就行。
他推算想要打破華蓋山的陣法必須去崑崙山,畢竟大夏是他教出來的弟子,對怎麼破陣以及大夏的一些思維模式還是很了解的。
至於背後嘟嘟囔囔告狀的大福,他也是安撫居多。
在大福嘟嘟囔囔的聲音中,菩提老祖突然聽到他說他剛才見到了大夏。
菩提老祖站住後轉身問:「你見到你師姐了?」
大福一下子撞到了師父身上,趕緊抬頭,聽到師父這麼問,就回答:「是啊,剛剛弟子把一絲神魂附著在一隻飛鳥上去了師姐居住的地方,看到她了。她還和那禿驢恩恩愛愛,夫妻雙雙把家還。哼,師父……師父,弟子沒說完呢。」
菩提老祖接著上山,跟大福說:「不許再有下次了,神魂離體是危險的,這茫茫時間和空間中萬一有一個不好,你就要變成一隻傻兔子。」
「只有一絲絲神魂離體,丟了就丟了,沒那麼嚴重。」
「你不信盡可試試,到時候就把傻兔子關在籠子裡,每日讓童兒們餵一些菜葉子,再多的為師也沒法子了。」
「別啊,師父,知道了,再不敢了。」如果真的變成了一隻傻兔子,吃喝拉撒都要在籠子裡面解決,那也太髒了,他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一隻傻兔子的。
菩提老祖嗯了一聲,又問:「你嘴裡的禿驢什麼來歷?」
又問!都說了兩遍了,您怎麼總是記不住。
大福只能再說一遍:「是靈山如來座下的弟子。」
菩提老祖說:「靈山,哼。」
大福立即說:「出身是低了些。」
「這是低了些嗎?靈山那邊好人是出不了頭的,你上次是說什麼果位?」
「佛啊!」
「哼!」菩提老祖更生氣了:「早些年燃燈他們來崑崙山向你太上師伯請教道法。他們所謂的佛法在大家看來不過是些旁門左道,都不屑去了解,我當時因為好奇坐在旁邊聽了一些,確實有些道理,我也去融會貫通了,因為這事兒和他們有些交情。早年就看出來了,這些人沒他們自己說得那麼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