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三大禁軍倒戈,事情已經沒了懸念,守衛皇宮的御前禁軍兵敗如山倒,齊冷喝道:「英王勾結沈謙,囚禁陛下,我入京勤王,爾等若放下武器,我既往不咎,否則,殺無赦!」
禁軍面面相覷,近來正始帝數十日不曾臨朝,禁軍之中也早已傳開了,說宮中有變,他們心中也在懷疑,假如真是陛下被囚,那他們不就是助紂為虐?
到時候,少不得擔個謀反的罪名被處死,反而現在放下武器投降,即使陛下沒有被囚,還能辯稱是被定王欺騙。
所以禁軍一個個放下武器,齊冷帶著沈青筠與李慎等人,縱馬進入皇宮。
宮中已是火光沖天,宮女和內侍都在慌忙逃跑,齊冷留下李慎穩定秩序,然後便帶著沈青筠,匆匆忙忙到了萬歲殿。
萬歲殿中也失了火,英王還在那裡,正始帝則形容枯槁,躺在榻上,當見到齊冷時,英王慌亂拿起劍,抵住正始帝脖子:「四弟,你不要胡來!」
齊冷眼睛眯起:「是我胡來,還是三哥胡來?」
英王張口結舌:「反正……父皇在我手上,你快退下,否則,我殺了父皇!」
齊冷只是冷笑:「你與沈謙囚禁父皇已有十餘日,你要是真敢殺了父皇,早就動手了,何必要等到今日?」
齊冷的話,戳痛英王心思,沈謙早勸他殺了正始帝,然後偽造遺詔登基,這樣,有了皇帝之名,齊冷不得不聽從他,否則,就是謀逆。
但英王瞻前顧後,既怕殺了正始帝後,擔個弒父的惡名,又怕殺了正始帝,齊冷依舊不願聽從,反而率大軍攻入皇宮,到時候,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所以英王堅持先誘殺了齊冷後,再慢慢勸正始帝傳位給他,他算盤打得挺好,殺了齊冷,再殺了其他兄弟,到時再逼正始帝退位,像唐高祖李淵一樣做太上皇,自己則名正言順繼位,這不比弒父好?
只可惜,英王可做不成李世民。
英王拿著劍的手都開始抖起來,齊冷道:「皇兄,你我兄弟一場,你若放了父皇,我留你子女性命,否則,英王府,會寸草不生!」
英王心中天人交戰,他整個身體都在顫抖,半晌後,他扔下劍,頹然跪下。
齊冷對身後神武軍使了個眼色,神武軍一擁而上,將英王押下,齊冷邁前一步,握住病榻上的正始帝的手。
正始帝數十日沒有吃丹藥了,如今已是進氣少出氣多,他用殘餘的力氣從喉嚨中擠出幾個字:「藥……藥……」
齊冷會意,他命人找出還剩的丹藥,剛倒出一顆,正始帝卻不知從哪裡來的力氣,一把搶過,全部吞了進來。
齊冷目瞪口呆,這麼多丹藥,正始帝一下全吞下,豈不是命在旦夕?
他扭頭:「叫御醫!」
正始帝卻道:「不!召集百官……朕!朕要上朝!」
-
正始帝的這個樣子,別說上
朝,連萬歲殿都走不出去,齊冷不知正始帝堅持上朝是做什麼,但如今整個京師都在他手中,他也不怕正始帝做什麼。
他於是讓人去將百官請入萬歲殿,還在睡夢中的百官被如狼似虎的兵卒帶入皇宮,一個個嚇到面無人色,待見到正始帝時,皆跪下痛哭:「陛下……」
正始帝卻擺了擺手,用最後的力氣,徐徐說道:「英王勾結沈謙,將朕囚於萬歲殿,幸得定王相救,否則,朕見不到各位卿家。」
百官愕然了一陣,難怪正始帝十幾日都不上朝,原來是英王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
百官還沒來得及憤怒,正始帝又劇烈咳嗽起來,方才那些丹藥,的確讓正始帝迴光返照,有力氣說話了,但也僅僅是迴光返照罷了。
正始帝面色是死一般的慘白,他一把抓住身旁齊冷的手,對百官道:「定王,洞若觀火,臨危不亂,又在西北擊敗党項,這是大齊百年來未有的大勝,定王,是朕愛子!他定能克紹箕裘,治國安邦!朕今日將皇位傳於定王,望諸位,盡心輔佐。」
正始帝這是在口述遺詔呢,百官驚愕後,都哭成一團,正始帝看著殿下百官,他緩緩轉過頭。
最後一句話,他想對齊冷說。
他道:「雪弓,朕不是一個好父親,也不是一個好皇帝……莫學朕……」
說罷,他枯瘦的手就頹然垂下。
正始二十七年,正始帝駕崩。
就如他所說,他不是一個好父親,也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在生命的最後盡頭,不管英王和沈謙怎麼威逼利誘,反覆讓他經歷斷絕丹藥的噬心之痛,但他依舊不願意傳位給英王。
在齊冷率兵入宮後,他吞下所有丹藥,撐著最後一口氣,在百官面前,親自宣布傳位給齊冷,讓齊冷有了繼位的正統性。
或許在他死前的最後一刻,他眼前浮現的,是正始十二年,意氣風發的青年帝王,率著大軍,從皇城出發,雄心勃勃,想要打敗胡人,收復河山的模樣。
那是他夢開始的時光。
他安詳的閉上了眼睛。
第102章 結局(上)
有了正始帝的遺詔,齊冷便是名正言順的下一任皇帝。
新君登基,自然要料理完前朝的事,沈謙已於亂軍中被殺,英王被賜自盡,餘下黨羽全部被誅,惡人終究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至於昌王母子,本來沈謙想在政變中選擇昌王的,好讓齊冷因為林嬪之故,投鼠忌器,但昌王膽子太小,實在不堪重用,最後沈謙才選了英王,不過這也意外給了昌王一條活路。
畢竟沈謙以為的投鼠忌器,實在是想多了,林嬪可以為了昌王毒殺齊冷,難道還想讓齊冷對她和昌王有母子和兄弟之情麼?
齊冷登基之後,便打發昌王去了封地,另外讓他將已被封為太后的林嬪也帶去,昌王還想留在京城,看看能不能垂死掙扎一下,他於是試探道:「臣弟去沒有問題,但自古沒有太后跟著去幼子封地的,這不合禮制。」
昌王的想法是,如果林嬪留在京城了,那他也可以以侍奉林嬪的名義留下,林嬪知道他意思,所以她雖然害怕,但也硬著頭皮道:「皇帝,你這是要讓天下人罵你不孝麼?」
齊冷看著現在還在算計他的親生母親,他心中已經沒了以往的憤怒,反而只覺得可笑:「孝順也是要看人的,母后,您配麼?」
林嬪想到自己的那一杯毒酒,臉色瞬間變了,齊冷道:「你也可以不去封地,留在皇宮,朕會給你太后的名分,但你若想擺太后的架子,比如讓皇后晨恭定省,那是絕無可能。朕不會見你,你也不要來見朕,慈寧殿就是你的歸宿,也是你的囚牢。」
齊冷說的決絕,林嬪頓覺頭暈眼花,還是昌王扶著她,才讓她沒有摔倒在地,林嬪知曉,齊冷此生是絕不會原諒她了,她留在皇宮,雖齊冷不會刻意磋磨她,但也就像齊冷所說,餘生都在冷清的囚牢中度過。
所以,倒不如識趣一點。
林嬪咬牙:「好,我會主動告訴百官,說是我捨不得昌王,堅決要求隨他去封地,這樣,也算是全了你的面子。」
林嬪這樣說,昌王也不再做夢留在京師了,他這個人雖然膽小平庸,但和林嬪的母子之情也是真的,眼見齊冷對林嬪這般絕情,他扶著林嬪,不忿道:「皇兄,臣弟會帶母后回封地,好好侍奉母后百年,自此與母后不會再出現在皇兄面前。」
齊冷沒有搭腔,只是背過身去,不再看林嬪和昌王,林嬪和昌王對視一眼,母子相互攙扶,離開了萬歲殿。
只是走了兩步,林嬪終於忍不住,回頭看了眼齊冷。
齊冷的背影,格外英挺,什麼時候,那個她懷中抱著的小小嬰兒,長得這般高大呢。
她向來是個懦弱的人,因為她的皇帝丈夫厭惡齊冷,她不敢得罪他,所以她也厭惡齊冷,但她忘了,齊冷,也是她懷胎十月生出的孩子啊。
林嬪心中掠過一絲黯然,不過這黯然到底是只是一瞬,她又回頭看了眼昌王,最終還是沒有喚齊冷,而是攙上昌王手臂。
一個母親的偏心,到底是無法改變的,就像林嬪在昌王和齊冷之間,始終只會選擇昌王一樣。
自此,林嬪與齊冷母子,恩斷義絕,不復相見。
-
林嬪離開時,嘉宜公主也來到福寧殿,覲見已經成為皇后的沈青筠。
齊冷與沈青筠帶著神武軍去打仗時,嘉宜公主留在京城,她說服了好幾個宗室捐出銀錢,充作軍餉,不過當沈謙和英王勾結囚禁正始帝的時候,她也被囚禁在了菱月閣,還好齊冷攻入皇宮的時候,也將她救了出來。
齊冷登基之後,向全天下的人公布了沈青筠的身世,這時候嘉宜公主才知曉沈青筠原來不是沈相之女,而是一個名為楊絮的孤女。
嘉宜公主在福寧殿中,感嘆道:「原來你不是沈謙的女兒,我就說,沈謙那種奸相,怎麼能生出你這般好的女兒。」
沈青筠曾經因為嘉宜公主諷刺秦樓楚館髒污,戳痛內心敏感傷處,一直沒有對嘉宜公主敞開心扉,但自從和齊冷在一起後,她開始慢慢改變敏感自卑的心態,她會想,嘉宜公主其實也不知道她的出身,她因為一句話始終與嘉宜公主保持距離,也不公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禁軍面面相覷,近來正始帝數十日不曾臨朝,禁軍之中也早已傳開了,說宮中有變,他們心中也在懷疑,假如真是陛下被囚,那他們不就是助紂為虐?
到時候,少不得擔個謀反的罪名被處死,反而現在放下武器投降,即使陛下沒有被囚,還能辯稱是被定王欺騙。
所以禁軍一個個放下武器,齊冷帶著沈青筠與李慎等人,縱馬進入皇宮。
宮中已是火光沖天,宮女和內侍都在慌忙逃跑,齊冷留下李慎穩定秩序,然後便帶著沈青筠,匆匆忙忙到了萬歲殿。
萬歲殿中也失了火,英王還在那裡,正始帝則形容枯槁,躺在榻上,當見到齊冷時,英王慌亂拿起劍,抵住正始帝脖子:「四弟,你不要胡來!」
齊冷眼睛眯起:「是我胡來,還是三哥胡來?」
英王張口結舌:「反正……父皇在我手上,你快退下,否則,我殺了父皇!」
齊冷只是冷笑:「你與沈謙囚禁父皇已有十餘日,你要是真敢殺了父皇,早就動手了,何必要等到今日?」
齊冷的話,戳痛英王心思,沈謙早勸他殺了正始帝,然後偽造遺詔登基,這樣,有了皇帝之名,齊冷不得不聽從他,否則,就是謀逆。
但英王瞻前顧後,既怕殺了正始帝後,擔個弒父的惡名,又怕殺了正始帝,齊冷依舊不願聽從,反而率大軍攻入皇宮,到時候,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所以英王堅持先誘殺了齊冷後,再慢慢勸正始帝傳位給他,他算盤打得挺好,殺了齊冷,再殺了其他兄弟,到時再逼正始帝退位,像唐高祖李淵一樣做太上皇,自己則名正言順繼位,這不比弒父好?
只可惜,英王可做不成李世民。
英王拿著劍的手都開始抖起來,齊冷道:「皇兄,你我兄弟一場,你若放了父皇,我留你子女性命,否則,英王府,會寸草不生!」
英王心中天人交戰,他整個身體都在顫抖,半晌後,他扔下劍,頹然跪下。
齊冷對身後神武軍使了個眼色,神武軍一擁而上,將英王押下,齊冷邁前一步,握住病榻上的正始帝的手。
正始帝數十日沒有吃丹藥了,如今已是進氣少出氣多,他用殘餘的力氣從喉嚨中擠出幾個字:「藥……藥……」
齊冷會意,他命人找出還剩的丹藥,剛倒出一顆,正始帝卻不知從哪裡來的力氣,一把搶過,全部吞了進來。
齊冷目瞪口呆,這麼多丹藥,正始帝一下全吞下,豈不是命在旦夕?
他扭頭:「叫御醫!」
正始帝卻道:「不!召集百官……朕!朕要上朝!」
-
正始帝的這個樣子,別說上
朝,連萬歲殿都走不出去,齊冷不知正始帝堅持上朝是做什麼,但如今整個京師都在他手中,他也不怕正始帝做什麼。
他於是讓人去將百官請入萬歲殿,還在睡夢中的百官被如狼似虎的兵卒帶入皇宮,一個個嚇到面無人色,待見到正始帝時,皆跪下痛哭:「陛下……」
正始帝卻擺了擺手,用最後的力氣,徐徐說道:「英王勾結沈謙,將朕囚於萬歲殿,幸得定王相救,否則,朕見不到各位卿家。」
百官愕然了一陣,難怪正始帝十幾日都不上朝,原來是英王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
百官還沒來得及憤怒,正始帝又劇烈咳嗽起來,方才那些丹藥,的確讓正始帝迴光返照,有力氣說話了,但也僅僅是迴光返照罷了。
正始帝面色是死一般的慘白,他一把抓住身旁齊冷的手,對百官道:「定王,洞若觀火,臨危不亂,又在西北擊敗党項,這是大齊百年來未有的大勝,定王,是朕愛子!他定能克紹箕裘,治國安邦!朕今日將皇位傳於定王,望諸位,盡心輔佐。」
正始帝這是在口述遺詔呢,百官驚愕後,都哭成一團,正始帝看著殿下百官,他緩緩轉過頭。
最後一句話,他想對齊冷說。
他道:「雪弓,朕不是一個好父親,也不是一個好皇帝……莫學朕……」
說罷,他枯瘦的手就頹然垂下。
正始二十七年,正始帝駕崩。
就如他所說,他不是一個好父親,也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在生命的最後盡頭,不管英王和沈謙怎麼威逼利誘,反覆讓他經歷斷絕丹藥的噬心之痛,但他依舊不願意傳位給英王。
在齊冷率兵入宮後,他吞下所有丹藥,撐著最後一口氣,在百官面前,親自宣布傳位給齊冷,讓齊冷有了繼位的正統性。
或許在他死前的最後一刻,他眼前浮現的,是正始十二年,意氣風發的青年帝王,率著大軍,從皇城出發,雄心勃勃,想要打敗胡人,收復河山的模樣。
那是他夢開始的時光。
他安詳的閉上了眼睛。
第102章 結局(上)
有了正始帝的遺詔,齊冷便是名正言順的下一任皇帝。
新君登基,自然要料理完前朝的事,沈謙已於亂軍中被殺,英王被賜自盡,餘下黨羽全部被誅,惡人終究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至於昌王母子,本來沈謙想在政變中選擇昌王的,好讓齊冷因為林嬪之故,投鼠忌器,但昌王膽子太小,實在不堪重用,最後沈謙才選了英王,不過這也意外給了昌王一條活路。
畢竟沈謙以為的投鼠忌器,實在是想多了,林嬪可以為了昌王毒殺齊冷,難道還想讓齊冷對她和昌王有母子和兄弟之情麼?
齊冷登基之後,便打發昌王去了封地,另外讓他將已被封為太后的林嬪也帶去,昌王還想留在京城,看看能不能垂死掙扎一下,他於是試探道:「臣弟去沒有問題,但自古沒有太后跟著去幼子封地的,這不合禮制。」
昌王的想法是,如果林嬪留在京城了,那他也可以以侍奉林嬪的名義留下,林嬪知道他意思,所以她雖然害怕,但也硬著頭皮道:「皇帝,你這是要讓天下人罵你不孝麼?」
齊冷看著現在還在算計他的親生母親,他心中已經沒了以往的憤怒,反而只覺得可笑:「孝順也是要看人的,母后,您配麼?」
林嬪想到自己的那一杯毒酒,臉色瞬間變了,齊冷道:「你也可以不去封地,留在皇宮,朕會給你太后的名分,但你若想擺太后的架子,比如讓皇后晨恭定省,那是絕無可能。朕不會見你,你也不要來見朕,慈寧殿就是你的歸宿,也是你的囚牢。」
齊冷說的決絕,林嬪頓覺頭暈眼花,還是昌王扶著她,才讓她沒有摔倒在地,林嬪知曉,齊冷此生是絕不會原諒她了,她留在皇宮,雖齊冷不會刻意磋磨她,但也就像齊冷所說,餘生都在冷清的囚牢中度過。
所以,倒不如識趣一點。
林嬪咬牙:「好,我會主動告訴百官,說是我捨不得昌王,堅決要求隨他去封地,這樣,也算是全了你的面子。」
林嬪這樣說,昌王也不再做夢留在京師了,他這個人雖然膽小平庸,但和林嬪的母子之情也是真的,眼見齊冷對林嬪這般絕情,他扶著林嬪,不忿道:「皇兄,臣弟會帶母后回封地,好好侍奉母后百年,自此與母后不會再出現在皇兄面前。」
齊冷沒有搭腔,只是背過身去,不再看林嬪和昌王,林嬪和昌王對視一眼,母子相互攙扶,離開了萬歲殿。
只是走了兩步,林嬪終於忍不住,回頭看了眼齊冷。
齊冷的背影,格外英挺,什麼時候,那個她懷中抱著的小小嬰兒,長得這般高大呢。
她向來是個懦弱的人,因為她的皇帝丈夫厭惡齊冷,她不敢得罪他,所以她也厭惡齊冷,但她忘了,齊冷,也是她懷胎十月生出的孩子啊。
林嬪心中掠過一絲黯然,不過這黯然到底是只是一瞬,她又回頭看了眼昌王,最終還是沒有喚齊冷,而是攙上昌王手臂。
一個母親的偏心,到底是無法改變的,就像林嬪在昌王和齊冷之間,始終只會選擇昌王一樣。
自此,林嬪與齊冷母子,恩斷義絕,不復相見。
-
林嬪離開時,嘉宜公主也來到福寧殿,覲見已經成為皇后的沈青筠。
齊冷與沈青筠帶著神武軍去打仗時,嘉宜公主留在京城,她說服了好幾個宗室捐出銀錢,充作軍餉,不過當沈謙和英王勾結囚禁正始帝的時候,她也被囚禁在了菱月閣,還好齊冷攻入皇宮的時候,也將她救了出來。
齊冷登基之後,向全天下的人公布了沈青筠的身世,這時候嘉宜公主才知曉沈青筠原來不是沈相之女,而是一個名為楊絮的孤女。
嘉宜公主在福寧殿中,感嘆道:「原來你不是沈謙的女兒,我就說,沈謙那種奸相,怎麼能生出你這般好的女兒。」
沈青筠曾經因為嘉宜公主諷刺秦樓楚館髒污,戳痛內心敏感傷處,一直沒有對嘉宜公主敞開心扉,但自從和齊冷在一起後,她開始慢慢改變敏感自卑的心態,她會想,嘉宜公主其實也不知道她的出身,她因為一句話始終與嘉宜公主保持距離,也不公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