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在稿費幾元算多的背景下,寧向星在重陽節前幹了一件大事。
他終於出第一本雜誌了。
雜誌很薄,只有十幾頁,但是封面做得非常非常非常的吸睛。
寧向星親自操刀,六格漫畫的形式畫了六種罵娘的理由,全都是惡男惡女指著老人罵的卡通形象,通俗易懂。
文印廠子主管看到樣本的時候,拳頭都緊了。
想想寧向星送的手錶,和一疊菸酒票,又忍了,壓下所有的罵聲保質保量的出版了。
反正允許他刊登的是烏魯齊木的大領導,有什麼事也輪不到他扛壓力。
雜誌封面唯一文字就是孝,裡面除了幾位工作人員的文章,以及寧向星長故事的連載,其餘的竟然全都是批評文章。
節選自各地投稿中對父母存在的意義,持罵聲的文章,只要文筆過得去,全部刊登。
對比上一次的農場報捷,這一次寧向星可算是捅了所有孝子賢孫和中老年人的心窩子,一時間罵聲連連,從新省專刊,罵到了南方文壇,又迅速因為這股罵戰賣到了全國各省。
雜誌社附近甚至出現了抗議的人,但一溜煙壯漢全天二十四小時換班巡防,他們根本沒機會。
當然了,岳鑫他們幾個也不敢下山就是了,好在山上什麼都有。
被罵了半個月後,文印廠這邊罵不動了。
因為他們發現這本刊物就沒有停止過加印!
五千本初刊,還沒覺得有什麼。
當一萬本、兩萬本、五萬本加印,且雜誌社那邊關同志還說讓他們不要鬆懈,暗示後面還有加印的時候,就連廠長都親自過來過問。
從第五萬本開始,價格也提到了兩塊,寧向星在加印的最新雜誌里加了一張字條,別買了,我把價格提高了。
好了,這下捅了馬蜂窩了,罵聲激烈到一群人說兩塊錢算什麼了。
終於,總數量達到六十萬本的時候,寧向星開會:「準備第二本的雜誌主題。」
寧向星賺麻了。
把這本雜誌刊登前投資的所有成本包括修建雜誌社、送禮、員工福利吃穿用度以及員工分成、什麼稅啊,給文印廠的錢都算在內,他也賺了二十萬。
這個數字要是抖落出去,簡直是天文數字。
可偏偏在死水一樣百廢待興的文壇里,他做的刊物太刺激了,中途還挑釁,大家為了罵,也有一部分人為了跟風,都買來放在家裡反覆研讀。
造成了刊物的大銷售。
其實之後也有人模仿,但沒有寧向星主刀的這本氣人。
在這個時候,有些人得到了內部消息,寧向星的第二本刊物要上了。
一群人摩拳擦掌,有的說看這次不罵得他祖宗都跳起來,也有的說這次誰買誰傻蛋。
可寧向星第二本刊物的主題叫我是我爹。
這本封面就兩張圖,一個對父母諸多不滿的人,一覺醒來成了自己的爹,第一張圖里渺小的人一下就站得格外高,凌駕於父親之上。
刊物一出,總有第一批吃螃蟹,看看這次這本雜誌要放什麼屎。
結果看著看著,就沉默了。
感性的人甚至開始反思起來。
上一本刊物的精髓,是集合了父母的不足,放大了社會上關於用孝道無理壓人的現象。
這一本的核心,無論大眾投稿真實事例,還是岳鑫幾人風格各異的個人感想,都透露著一股我非我父,我父非我,孰能決斷家務事的無奈。
封面的主人公,是寧向星長篇連載得第一段,在上本里,他遭受到了很多自以為的壓制,「為了你好」、『你是我生的』『不聽話養你幹什麼』,都是他怨恨父母的理由。
可他一朝醒來自己成了父親,日子過著過著,嘴裡也開始出現「為了你好」、『你是我生的』『不聽話養你幹什麼』,於是他也收穫了那樣反抗的、帶著痛苦的目光。
刊物最後一頁,寧向星用巨大的對不起三個字當標題,把自己畫成了一個可憐的q版小人,對大家鞠躬。
文質彬彬的小糰子穿著襯衫黑褲子,一本正經的道歉,有些感性的讀者下意識還會摸摸這個仿佛要從紙張中跳出來的小人。
寧向星的小qq人誠懇的表示了自己的「譁眾取寵」,可他不後悔。
若能讓所有人都看得懂文章要表現的意思,體會各種思想的發散和集中的過程, 就算被罵,他也沒有一句怨言。
只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罵他的時候,想一想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個體,自己所厭惡的這個個體,如果想避免成為這樣的人,將如何對待下一個眼睜睜看著你一舉一動的個體。
父輩,自己,孩子,都是個體。
他看到了那些寫信罵他的人,其實言語偏激也沒關係,因為引起一定共鳴才會這麼激動,今後他也將延續刊物說真話、說實話、挖痛點的風格繼續發掘社會上被人所忽略的、盲從的現象。
堅強的q版小人握著小拳頭,努力加油的樣子,在一圈嘴巴和喇叭小刀箭矢的簡筆畫包圍下,顯得可憐又悲壯。
第337章 金飯碗,金鈴鐺(下)
短短一周,寧向星的第二本刊物再次爆火。
這一次,火得幾乎每個省都來人親自拜訪寧向星,要訂足夠的雜誌!
文印廠一開始咬著牙不肯分出印刷的權利,可很快就文印廠嗷嗷叫救命,連續拉了好幾個其他市的廠共同分擔重任。
後來實在頂不住了,數量實在趕不上!
三百萬本啊!他一個小小廠子怎麼搞!
而且都要得急,時間都火燒眉毛了,只能再分出一部分刊印的份額給其他省份。
他不但洗白了上一本刊物出來後所有人的質疑和謾罵,還讓自己的名聲逆轉,把謾罵修改成精神治國的良好開端。
這一本的成功,徹底讓岳鑫四人的飯碗直接進化金飯碗。
參賽工作半年不到,幾人已經給家裡去了上萬元。
張滿意的媳婦孩子更是直接從陝北坐火車來了新省,畢竟這附近還有學校,有新的農貿集市,啥都不缺。
同月,穆原的輪胎改良也有了進展。
不過只有五百塊獎金和一面錦旗,遠遠不如寧向星的多。
但真正交到寧向星手裡,卻有一千五。
「還有一千咋來的?」
「組裝了一輛車,賣掉了,兵團買回去了。」就是那些幾十塊零件,加上修補和一定程度的新零件投入,成本大概一百七八。
哦,算上人力費平均一下再加二十好了。
「不如你掙得多,不過夠幫扶一下金窩的進度。」穆原揶揄道。
「怎麼,這麼想住啊。」寧向星認真思考了起來。「在給你蓋金窩之前,不如先弄個金鈴鐺給你拴上?好提醒我別忘了給你蓋窩。」
穆原說好。
於是一周後,一九八零年的一月一號。
穆原他從工作室里拿出來一個包,匆匆往別墅去,當天晚上,絕對隔音的那個屋子內,鈴鈴鐺鐺的聲音響了很久。
風雨方歇,寧向星有氣無力的控訴。「騙人,金子做的鈴鐺沒這脆響,你用假貨糊弄我。」
穆原啄吻,低低笑:「金色鈴鐺怎麼就不是金鈴鐺了呢。」
「跟文字工作者玩文字遊戲是吧。」寧向星暗戳戳想,下次要怎麼折、磨他。
穆原三十周歲整的第一天,是跟媳婦這樣度過的。
大年三十之前盤帳。
寧向星第一刊淨賺二十萬。
第二刊,已經得到三十五萬了,還不用扣除多少成本,而且正在火爆印刷中,他估計到第三刊出來,還能再掙幾十萬。
數著五十五萬,留五萬現金流,其餘的美滋滋的給自己充了五億積分。
然後把玉石杯子當水杯、用金子做拉鏈,用……
當初讓他驚訝不已的床品買來當員工新年抽獎獎品。
這個年,員工都樂瘋了。
烏魯齊木那邊,從年初一開始陸陸續續上來了許多老百姓眼裡的大人物,只求能讓孩子進來學習學習。
不說別的,就說說關照林,都給爹媽買車了,恁大的金鐲子,家裡老媽姐姐和嫂子人手一個!
關鍵那可是能見光的合法收入!
寧向星挑挑揀揀,又吸納了六個人進來,其中兩人是繪畫有天分有靈氣的,以後他寧向星連插畫的事兒都可以交出去了。
另外四人一個是拿筆桿子的,另外三個,終於分出一個司機的具體職位,關照林高興得抹眼淚。
還有兩個一個是後勤一個是保潔。
嘿沒辦法,就算是保潔也有的是人擠破腦袋要進來干。
年後,入春。
寧向星將現金拿出來再次數數,依依不捨的掏了幾千出來,開闢了一塊菜地,一個畜牧農場,聘請了幾個本地種地能手,無論年齡性別,能幹的就上崗。
張順竟然來給他們開小灶,傳授經驗,以及分享最新的農科院幫扶的內容。
他終於出第一本雜誌了。
雜誌很薄,只有十幾頁,但是封面做得非常非常非常的吸睛。
寧向星親自操刀,六格漫畫的形式畫了六種罵娘的理由,全都是惡男惡女指著老人罵的卡通形象,通俗易懂。
文印廠子主管看到樣本的時候,拳頭都緊了。
想想寧向星送的手錶,和一疊菸酒票,又忍了,壓下所有的罵聲保質保量的出版了。
反正允許他刊登的是烏魯齊木的大領導,有什麼事也輪不到他扛壓力。
雜誌封面唯一文字就是孝,裡面除了幾位工作人員的文章,以及寧向星長故事的連載,其餘的竟然全都是批評文章。
節選自各地投稿中對父母存在的意義,持罵聲的文章,只要文筆過得去,全部刊登。
對比上一次的農場報捷,這一次寧向星可算是捅了所有孝子賢孫和中老年人的心窩子,一時間罵聲連連,從新省專刊,罵到了南方文壇,又迅速因為這股罵戰賣到了全國各省。
雜誌社附近甚至出現了抗議的人,但一溜煙壯漢全天二十四小時換班巡防,他們根本沒機會。
當然了,岳鑫他們幾個也不敢下山就是了,好在山上什麼都有。
被罵了半個月後,文印廠這邊罵不動了。
因為他們發現這本刊物就沒有停止過加印!
五千本初刊,還沒覺得有什麼。
當一萬本、兩萬本、五萬本加印,且雜誌社那邊關同志還說讓他們不要鬆懈,暗示後面還有加印的時候,就連廠長都親自過來過問。
從第五萬本開始,價格也提到了兩塊,寧向星在加印的最新雜誌里加了一張字條,別買了,我把價格提高了。
好了,這下捅了馬蜂窩了,罵聲激烈到一群人說兩塊錢算什麼了。
終於,總數量達到六十萬本的時候,寧向星開會:「準備第二本的雜誌主題。」
寧向星賺麻了。
把這本雜誌刊登前投資的所有成本包括修建雜誌社、送禮、員工福利吃穿用度以及員工分成、什麼稅啊,給文印廠的錢都算在內,他也賺了二十萬。
這個數字要是抖落出去,簡直是天文數字。
可偏偏在死水一樣百廢待興的文壇里,他做的刊物太刺激了,中途還挑釁,大家為了罵,也有一部分人為了跟風,都買來放在家裡反覆研讀。
造成了刊物的大銷售。
其實之後也有人模仿,但沒有寧向星主刀的這本氣人。
在這個時候,有些人得到了內部消息,寧向星的第二本刊物要上了。
一群人摩拳擦掌,有的說看這次不罵得他祖宗都跳起來,也有的說這次誰買誰傻蛋。
可寧向星第二本刊物的主題叫我是我爹。
這本封面就兩張圖,一個對父母諸多不滿的人,一覺醒來成了自己的爹,第一張圖里渺小的人一下就站得格外高,凌駕於父親之上。
刊物一出,總有第一批吃螃蟹,看看這次這本雜誌要放什麼屎。
結果看著看著,就沉默了。
感性的人甚至開始反思起來。
上一本刊物的精髓,是集合了父母的不足,放大了社會上關於用孝道無理壓人的現象。
這一本的核心,無論大眾投稿真實事例,還是岳鑫幾人風格各異的個人感想,都透露著一股我非我父,我父非我,孰能決斷家務事的無奈。
封面的主人公,是寧向星長篇連載得第一段,在上本里,他遭受到了很多自以為的壓制,「為了你好」、『你是我生的』『不聽話養你幹什麼』,都是他怨恨父母的理由。
可他一朝醒來自己成了父親,日子過著過著,嘴裡也開始出現「為了你好」、『你是我生的』『不聽話養你幹什麼』,於是他也收穫了那樣反抗的、帶著痛苦的目光。
刊物最後一頁,寧向星用巨大的對不起三個字當標題,把自己畫成了一個可憐的q版小人,對大家鞠躬。
文質彬彬的小糰子穿著襯衫黑褲子,一本正經的道歉,有些感性的讀者下意識還會摸摸這個仿佛要從紙張中跳出來的小人。
寧向星的小qq人誠懇的表示了自己的「譁眾取寵」,可他不後悔。
若能讓所有人都看得懂文章要表現的意思,體會各種思想的發散和集中的過程, 就算被罵,他也沒有一句怨言。
只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罵他的時候,想一想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個體,自己所厭惡的這個個體,如果想避免成為這樣的人,將如何對待下一個眼睜睜看著你一舉一動的個體。
父輩,自己,孩子,都是個體。
他看到了那些寫信罵他的人,其實言語偏激也沒關係,因為引起一定共鳴才會這麼激動,今後他也將延續刊物說真話、說實話、挖痛點的風格繼續發掘社會上被人所忽略的、盲從的現象。
堅強的q版小人握著小拳頭,努力加油的樣子,在一圈嘴巴和喇叭小刀箭矢的簡筆畫包圍下,顯得可憐又悲壯。
第337章 金飯碗,金鈴鐺(下)
短短一周,寧向星的第二本刊物再次爆火。
這一次,火得幾乎每個省都來人親自拜訪寧向星,要訂足夠的雜誌!
文印廠一開始咬著牙不肯分出印刷的權利,可很快就文印廠嗷嗷叫救命,連續拉了好幾個其他市的廠共同分擔重任。
後來實在頂不住了,數量實在趕不上!
三百萬本啊!他一個小小廠子怎麼搞!
而且都要得急,時間都火燒眉毛了,只能再分出一部分刊印的份額給其他省份。
他不但洗白了上一本刊物出來後所有人的質疑和謾罵,還讓自己的名聲逆轉,把謾罵修改成精神治國的良好開端。
這一本的成功,徹底讓岳鑫四人的飯碗直接進化金飯碗。
參賽工作半年不到,幾人已經給家裡去了上萬元。
張滿意的媳婦孩子更是直接從陝北坐火車來了新省,畢竟這附近還有學校,有新的農貿集市,啥都不缺。
同月,穆原的輪胎改良也有了進展。
不過只有五百塊獎金和一面錦旗,遠遠不如寧向星的多。
但真正交到寧向星手裡,卻有一千五。
「還有一千咋來的?」
「組裝了一輛車,賣掉了,兵團買回去了。」就是那些幾十塊零件,加上修補和一定程度的新零件投入,成本大概一百七八。
哦,算上人力費平均一下再加二十好了。
「不如你掙得多,不過夠幫扶一下金窩的進度。」穆原揶揄道。
「怎麼,這麼想住啊。」寧向星認真思考了起來。「在給你蓋金窩之前,不如先弄個金鈴鐺給你拴上?好提醒我別忘了給你蓋窩。」
穆原說好。
於是一周後,一九八零年的一月一號。
穆原他從工作室里拿出來一個包,匆匆往別墅去,當天晚上,絕對隔音的那個屋子內,鈴鈴鐺鐺的聲音響了很久。
風雨方歇,寧向星有氣無力的控訴。「騙人,金子做的鈴鐺沒這脆響,你用假貨糊弄我。」
穆原啄吻,低低笑:「金色鈴鐺怎麼就不是金鈴鐺了呢。」
「跟文字工作者玩文字遊戲是吧。」寧向星暗戳戳想,下次要怎麼折、磨他。
穆原三十周歲整的第一天,是跟媳婦這樣度過的。
大年三十之前盤帳。
寧向星第一刊淨賺二十萬。
第二刊,已經得到三十五萬了,還不用扣除多少成本,而且正在火爆印刷中,他估計到第三刊出來,還能再掙幾十萬。
數著五十五萬,留五萬現金流,其餘的美滋滋的給自己充了五億積分。
然後把玉石杯子當水杯、用金子做拉鏈,用……
當初讓他驚訝不已的床品買來當員工新年抽獎獎品。
這個年,員工都樂瘋了。
烏魯齊木那邊,從年初一開始陸陸續續上來了許多老百姓眼裡的大人物,只求能讓孩子進來學習學習。
不說別的,就說說關照林,都給爹媽買車了,恁大的金鐲子,家裡老媽姐姐和嫂子人手一個!
關鍵那可是能見光的合法收入!
寧向星挑挑揀揀,又吸納了六個人進來,其中兩人是繪畫有天分有靈氣的,以後他寧向星連插畫的事兒都可以交出去了。
另外四人一個是拿筆桿子的,另外三個,終於分出一個司機的具體職位,關照林高興得抹眼淚。
還有兩個一個是後勤一個是保潔。
嘿沒辦法,就算是保潔也有的是人擠破腦袋要進來干。
年後,入春。
寧向星將現金拿出來再次數數,依依不捨的掏了幾千出來,開闢了一塊菜地,一個畜牧農場,聘請了幾個本地種地能手,無論年齡性別,能幹的就上崗。
張順竟然來給他們開小灶,傳授經驗,以及分享最新的農科院幫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