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荀遠微愣了下,又輕輕點頭。
蕭琬琰借著寬大袖子的遮掩,撫了撫自己的胸口,又問荀遠微:「所以你是怎麼想的呢?」
荀遠微此時所有的心思都在戰事上,也沒有留意到蕭琬琰面色上的不對勁,抿了抿唇,道:「像嫂嫂從前和我說的那樣,我如今要在意的是大燕的天下萬民,我想,天下百姓並不需要嗜殺的君主,但他們同樣不需要會對嗜殺者退讓的君主。」
蕭琬琰彎了彎唇:「所以你只管放手去做,長安有我在,你要記得,即使你哥哥不在了,我也會為你撐腰。」
荀遠微聞言,一時不由得淚目,在無人看到的廣袖底下,她緊緊地攥著拳,想著此次一定要大勝而歸。
她看向蕭琬琰,此時微青的光影正灑落在蕭琬琰的周身看,在她的周遭籠罩出一片模糊的輪廓來,叫人看著一時生出了許多的不真切感。
她想起蕭琬琰說自己沒來潁川前,因為身體緣故,曾經在蘭陵那邊的一處佛寺中靜養過一段時間,所以她有一個小字,便喚作「小觀音」,只是後來便沒再延用罷了。
荀遠澤登基以後,也在她的蓬萊殿中特意開了一方壁龕,放著許多珍貴的佛像,那處壁龕酒杯在她的右側的牆上,但荀遠微看向此時的荀遠微,卻覺得,她靜靜地垂目坐在那處,才像是一尊真正的菩薩一樣。
荀遠微動了動唇,才看向蕭琬琰,說出一句:「有嫂嫂這句話在,就夠了。」
她在蕭琬琰的殿中用完那碗冰酥酪後,蕭琬琰知曉她或許還有別的事情要忙,便也沒有多留她。
直到荀遠微走了後,元尚宮才看向蕭琬琰,語氣頗是擔憂:「娘娘,您的身子明明已經很不好了,自從今年年初春狩從獵場回來後的那場大病,便是日日靠湯藥將養著,如今長公主殿下就這麼一走,陛下又尚且年少,所有的事情豈不是都壓在了您的身上?」
蕭琬琰一邊咳嗽一邊搖頭:「我病重的事情,不要讓遠微知曉。她心性丹純,先帝走後便被迫和那些群臣周旋,已經很不容易了,如今她出征大戰在即,若是讓她知曉我病重,她必然放心不下讓我和禎兒留在長安,屆時貽誤了戰機便不好了。」
元尚宮還想說些什麼,卻被蕭琬琰抬手阻擋了:「我的身體我清楚,太醫不也說了,還有一年半載的時間,撐到她回京,應該不是問題。」
荀遠微回了廷英殿後,便開始著手安排她走後的事宜,包括帶誰走,讓誰留守,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的事情分別都要交給誰,到時候要如何和蕭琬琰交接。
等忙完這些,恍然不覺,已經到了後半夜了。
春和勸她歇息歇息,她卻只是猛地灌了自己一杯釅茶,又端著燭台走到被架起來的地圖邊,細細地看著陰山和燕山以及燕雲十六州的關隘。
就這麼一直到了上朝的時間。
等到朝上的時候,議論的事情也都是大戰。
因著荀遠微已經在第一時間召見了比較要緊的幾個府衛的主將,且關於要戰要和的問題已經商議妥當,並且已經決定了親征,故而也沒有多少人阻攔。
雖然她現在掌握大燕的國政,但在所有人看來,她畢竟不是天子,所以並未出現群臣極力勸阻御駕親征的事情。
只是在談到前往悉萬丹部出使商討共同擊退伏弗郁部海東青的人選時,眾人面面相覷,似乎都在想這件事的可行性。
這樣的形勢,和六年前那次的出使,何其相似。
荀遠微在說到這件事的時候,目光一直在有意無意地往坐在中排的戚照硯身上瞄。
她一點也不希望戚照硯請纓。
這個時候,她也存了些私心,她希望戚照硯可以留在京城,做她在京城的眼睛。
但偏偏最不希望什麼發生,便會發生什麼。
殿中鴉雀無聲後,戚照硯果斷地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身來,在殿中朝著荀遠微跪下,持著自己手中的玉笏:「臣曾在長治元年的時候出使過悉萬丹部,商討雙邊開設榷場的事情,對於悉萬丹部的情況也較為了解,故而臣懇請殿下允許臣出使。」
荀遠微的目光先是落在他的身上,再慢慢上移,看到他的面容,與他四目相對。
她在這一瞬抓緊了自己手邊的扶手,她並不想同意,所以只是等著其他臣子說話。
戚照硯留意到了兩人交匯的目光,以很微小的動作朝荀遠微搖了搖頭,復又深深一拜:「請殿下允准臣之所求。」
他說完這句後,直起身來,腰背挺得很直,他的聲音迴蕩在太極宮中,仿佛支撐著這座恢弘殿宇的每一根廊柱都清清楚楚地聽到了他的聲音。
她似乎又隔著眼前這個更為從容的戚照硯看到了數年前,還未經歷過變故的,那個一片赤膽忠心、少年意氣的戚照硯。
荀遠微知曉,這裡時群臣畢至的太極宮,不是廷英殿,更不是公主府,無論私下裡如何,在這裡,他們只能是臣子,在戚照硯再三的合理的請求下,她若是不答應,便難免惹人閒話,更何況滿朝也沒有第二個人肯領取=這份差事。
於是她深吸了口氣:「准。」
話音一落,她遙遙地看見戚照硯朝著自己笑了下,而後再次朝著自己稽首謝恩。
朝會後,荀遠微讓人將戚照硯傳到廷英殿。
這次兩人之間沒有那些所謂的君臣禮節,她主動走向戚照硯,兩人立在殿中,荀遠微看著他,問道:「你知不知道,我根本就不想你去靺鞨?」
戚照硯點頭:「臣知曉殿下捨不得。」
「那你還……」
戚照硯卻只是朝著荀遠微拱了拱手:「世人或許早已不記得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是殿下曾於寂夜中為臣掌燈。」
荀遠微卻不想聽這些:「你知道的,此次的兇險程度,比起你六年前出使靺鞨那次多多了,因為我們也不清楚,悉萬丹部的可汗如今是怎麼想的,說句百死一生也不為過。」
戚照硯朝前走了兩步,將自己的玉笏插到腰間,伸出手向上拖著荀遠微的雙手,目光沉靜:「功名半紙,風雪千山,臣早已不是那個戚氏公子,只是戚照硯,只屬於殿下的戚觀文,所以殿下無需自責,這是臣自己選的路。」
荀遠微抿了抿唇,她再掙扎也無用,因為在太極宮的時候,當著滿朝臣子的面,她金口玉言已經允准了戚照硯的請求,根本沒有反悔的餘地。
「請殿下相信臣。」
她強忍著才逼回自己在眸眶中打轉的淚珠。
良久,她才緩緩抬起眼,看向戚照硯:「好,我信你。」
親征的事情沒有多久便推進了下去,荀遠微留給了他們最多十日的時間準備糧草輜重,畢竟戰況緊急,朝中一切的事情都務必向戰事讓步。
臨出發前一天,荀遠微和沈知渺交接一些事情,並叮囑自己不在長安,一切以蕭琬琰的意思為準。
沈知渺被荀遠微握著手,眼中情緒複雜。
正說著,春和說李衡來了。
李衡進門第一件事也不是和荀遠微請安,而是先看向了沈知渺。
荀遠微轉過頭來看著他,問道:「怎麼了?」
李衡定了定神,撩起袍子朝著荀遠微跪下:「若末將此次在戰爭中立了功,想和殿下討要一門婚事。」
沈知渺的肩膀跟著一僵。
其實這件事李衡之前和她說過,但真正於荀遠微面前提出來,她還是有些緊張。
荀遠微根本不需要猜,看了一眼自己手邊的沈知渺:「是想和我求娶知渺嗎?」
李衡毫不猶豫地抬頭看向她,「是,請殿下恩准。」
李衡難得在自己面前這麼嚴肅認真。
荀遠微笑了聲,又看向沈知渺:「你可樂意?」
沈知渺低垂下眉目,輕輕點了點頭。
出征前的一晚,沒有生離死別,只有燭火溫軟。
雖然定了戚照硯前去悉萬丹部出使,但荀遠微本來的打算也是出潼關後,沿著蒲州、晉州、忻州、朔州一路一直到蔚州,而後戚照硯從蔚州出關,荀遠微則繞道往武州,坐鎮指揮。
到達蔚州的那日,邊關的草木已經開始稀疏凋零。
荀遠微特意下了馬,在蔚州城外送別戚照硯。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戚照硯看向她,彎了彎唇:「如若臣此次沒有回來,殿下便找個駙馬吧。」
荀遠微卻握緊他的手,「不許亂說,會回來的。」
戚照硯用氣音笑了聲,往前靠了靠,將荀遠微虛虛一攬,但只有短短一瞬,甚至兩人都沒有接觸到。
「臣聽殿下的話。」
第78章 越關山 「只是照硯已然有心中的妻子了……
說罷, 荀遠微翻身上馬,她看著戚照硯的身影一點一點地消匿在茫茫大漠中。<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蕭琬琰借著寬大袖子的遮掩,撫了撫自己的胸口,又問荀遠微:「所以你是怎麼想的呢?」
荀遠微此時所有的心思都在戰事上,也沒有留意到蕭琬琰面色上的不對勁,抿了抿唇,道:「像嫂嫂從前和我說的那樣,我如今要在意的是大燕的天下萬民,我想,天下百姓並不需要嗜殺的君主,但他們同樣不需要會對嗜殺者退讓的君主。」
蕭琬琰彎了彎唇:「所以你只管放手去做,長安有我在,你要記得,即使你哥哥不在了,我也會為你撐腰。」
荀遠微聞言,一時不由得淚目,在無人看到的廣袖底下,她緊緊地攥著拳,想著此次一定要大勝而歸。
她看向蕭琬琰,此時微青的光影正灑落在蕭琬琰的周身看,在她的周遭籠罩出一片模糊的輪廓來,叫人看著一時生出了許多的不真切感。
她想起蕭琬琰說自己沒來潁川前,因為身體緣故,曾經在蘭陵那邊的一處佛寺中靜養過一段時間,所以她有一個小字,便喚作「小觀音」,只是後來便沒再延用罷了。
荀遠澤登基以後,也在她的蓬萊殿中特意開了一方壁龕,放著許多珍貴的佛像,那處壁龕酒杯在她的右側的牆上,但荀遠微看向此時的荀遠微,卻覺得,她靜靜地垂目坐在那處,才像是一尊真正的菩薩一樣。
荀遠微動了動唇,才看向蕭琬琰,說出一句:「有嫂嫂這句話在,就夠了。」
她在蕭琬琰的殿中用完那碗冰酥酪後,蕭琬琰知曉她或許還有別的事情要忙,便也沒有多留她。
直到荀遠微走了後,元尚宮才看向蕭琬琰,語氣頗是擔憂:「娘娘,您的身子明明已經很不好了,自從今年年初春狩從獵場回來後的那場大病,便是日日靠湯藥將養著,如今長公主殿下就這麼一走,陛下又尚且年少,所有的事情豈不是都壓在了您的身上?」
蕭琬琰一邊咳嗽一邊搖頭:「我病重的事情,不要讓遠微知曉。她心性丹純,先帝走後便被迫和那些群臣周旋,已經很不容易了,如今她出征大戰在即,若是讓她知曉我病重,她必然放心不下讓我和禎兒留在長安,屆時貽誤了戰機便不好了。」
元尚宮還想說些什麼,卻被蕭琬琰抬手阻擋了:「我的身體我清楚,太醫不也說了,還有一年半載的時間,撐到她回京,應該不是問題。」
荀遠微回了廷英殿後,便開始著手安排她走後的事宜,包括帶誰走,讓誰留守,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的事情分別都要交給誰,到時候要如何和蕭琬琰交接。
等忙完這些,恍然不覺,已經到了後半夜了。
春和勸她歇息歇息,她卻只是猛地灌了自己一杯釅茶,又端著燭台走到被架起來的地圖邊,細細地看著陰山和燕山以及燕雲十六州的關隘。
就這麼一直到了上朝的時間。
等到朝上的時候,議論的事情也都是大戰。
因著荀遠微已經在第一時間召見了比較要緊的幾個府衛的主將,且關於要戰要和的問題已經商議妥當,並且已經決定了親征,故而也沒有多少人阻攔。
雖然她現在掌握大燕的國政,但在所有人看來,她畢竟不是天子,所以並未出現群臣極力勸阻御駕親征的事情。
只是在談到前往悉萬丹部出使商討共同擊退伏弗郁部海東青的人選時,眾人面面相覷,似乎都在想這件事的可行性。
這樣的形勢,和六年前那次的出使,何其相似。
荀遠微在說到這件事的時候,目光一直在有意無意地往坐在中排的戚照硯身上瞄。
她一點也不希望戚照硯請纓。
這個時候,她也存了些私心,她希望戚照硯可以留在京城,做她在京城的眼睛。
但偏偏最不希望什麼發生,便會發生什麼。
殿中鴉雀無聲後,戚照硯果斷地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身來,在殿中朝著荀遠微跪下,持著自己手中的玉笏:「臣曾在長治元年的時候出使過悉萬丹部,商討雙邊開設榷場的事情,對於悉萬丹部的情況也較為了解,故而臣懇請殿下允許臣出使。」
荀遠微的目光先是落在他的身上,再慢慢上移,看到他的面容,與他四目相對。
她在這一瞬抓緊了自己手邊的扶手,她並不想同意,所以只是等著其他臣子說話。
戚照硯留意到了兩人交匯的目光,以很微小的動作朝荀遠微搖了搖頭,復又深深一拜:「請殿下允准臣之所求。」
他說完這句後,直起身來,腰背挺得很直,他的聲音迴蕩在太極宮中,仿佛支撐著這座恢弘殿宇的每一根廊柱都清清楚楚地聽到了他的聲音。
她似乎又隔著眼前這個更為從容的戚照硯看到了數年前,還未經歷過變故的,那個一片赤膽忠心、少年意氣的戚照硯。
荀遠微知曉,這裡時群臣畢至的太極宮,不是廷英殿,更不是公主府,無論私下裡如何,在這裡,他們只能是臣子,在戚照硯再三的合理的請求下,她若是不答應,便難免惹人閒話,更何況滿朝也沒有第二個人肯領取=這份差事。
於是她深吸了口氣:「准。」
話音一落,她遙遙地看見戚照硯朝著自己笑了下,而後再次朝著自己稽首謝恩。
朝會後,荀遠微讓人將戚照硯傳到廷英殿。
這次兩人之間沒有那些所謂的君臣禮節,她主動走向戚照硯,兩人立在殿中,荀遠微看著他,問道:「你知不知道,我根本就不想你去靺鞨?」
戚照硯點頭:「臣知曉殿下捨不得。」
「那你還……」
戚照硯卻只是朝著荀遠微拱了拱手:「世人或許早已不記得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是殿下曾於寂夜中為臣掌燈。」
荀遠微卻不想聽這些:「你知道的,此次的兇險程度,比起你六年前出使靺鞨那次多多了,因為我們也不清楚,悉萬丹部的可汗如今是怎麼想的,說句百死一生也不為過。」
戚照硯朝前走了兩步,將自己的玉笏插到腰間,伸出手向上拖著荀遠微的雙手,目光沉靜:「功名半紙,風雪千山,臣早已不是那個戚氏公子,只是戚照硯,只屬於殿下的戚觀文,所以殿下無需自責,這是臣自己選的路。」
荀遠微抿了抿唇,她再掙扎也無用,因為在太極宮的時候,當著滿朝臣子的面,她金口玉言已經允准了戚照硯的請求,根本沒有反悔的餘地。
「請殿下相信臣。」
她強忍著才逼回自己在眸眶中打轉的淚珠。
良久,她才緩緩抬起眼,看向戚照硯:「好,我信你。」
親征的事情沒有多久便推進了下去,荀遠微留給了他們最多十日的時間準備糧草輜重,畢竟戰況緊急,朝中一切的事情都務必向戰事讓步。
臨出發前一天,荀遠微和沈知渺交接一些事情,並叮囑自己不在長安,一切以蕭琬琰的意思為準。
沈知渺被荀遠微握著手,眼中情緒複雜。
正說著,春和說李衡來了。
李衡進門第一件事也不是和荀遠微請安,而是先看向了沈知渺。
荀遠微轉過頭來看著他,問道:「怎麼了?」
李衡定了定神,撩起袍子朝著荀遠微跪下:「若末將此次在戰爭中立了功,想和殿下討要一門婚事。」
沈知渺的肩膀跟著一僵。
其實這件事李衡之前和她說過,但真正於荀遠微面前提出來,她還是有些緊張。
荀遠微根本不需要猜,看了一眼自己手邊的沈知渺:「是想和我求娶知渺嗎?」
李衡毫不猶豫地抬頭看向她,「是,請殿下恩准。」
李衡難得在自己面前這麼嚴肅認真。
荀遠微笑了聲,又看向沈知渺:「你可樂意?」
沈知渺低垂下眉目,輕輕點了點頭。
出征前的一晚,沒有生離死別,只有燭火溫軟。
雖然定了戚照硯前去悉萬丹部出使,但荀遠微本來的打算也是出潼關後,沿著蒲州、晉州、忻州、朔州一路一直到蔚州,而後戚照硯從蔚州出關,荀遠微則繞道往武州,坐鎮指揮。
到達蔚州的那日,邊關的草木已經開始稀疏凋零。
荀遠微特意下了馬,在蔚州城外送別戚照硯。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戚照硯看向她,彎了彎唇:「如若臣此次沒有回來,殿下便找個駙馬吧。」
荀遠微卻握緊他的手,「不許亂說,會回來的。」
戚照硯用氣音笑了聲,往前靠了靠,將荀遠微虛虛一攬,但只有短短一瞬,甚至兩人都沒有接觸到。
「臣聽殿下的話。」
第78章 越關山 「只是照硯已然有心中的妻子了……
說罷, 荀遠微翻身上馬,她看著戚照硯的身影一點一點地消匿在茫茫大漠中。<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