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夫人亦欣喜,晚上躺床上同蔣玄合計,問清楚女方家門,早日提親,促成好事。蔣家啊,終於能有後了!
蔣玄道:「這事我去打聽,你不用操心。」
便要安排下事,蔣望回卻急修一封書信回邊關——蔣音和膽大包天,竟敢給太子下胡僧丸!
老兩口只能先擱下兒子婚事,好在蔣玄安慰夫人:「我看那萍娘子對希顏差點火候,沒到答應婚事的地步,正好從長計議。」
夫妻倆先管教女兒,托人將蔣音和押回邊關,帶在身邊受訓,又將她許配給手下副將——那是戶好人家,家風端正,男方清俊本分,又一身好本領,再磨礪幾年,定能封侯拜將。
蔣音和年初生子後,徹底對官家死心,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二老這才開始重操心蔣望回。
蔣家常年戍邊,未免天家起疑,一般都不打聽宮中事,因此消息滯後,這時才曉得在蔣望回帶回家前,萍娘子就已經是官家的人了,且她不見了,官家正遍處尋。
二老瞬間歡喜落空,憂心了幾日,改打算給蔣望回改說一門世交,這趟回京就是徵詢兒子態度。
哪料路上遇著官家,還有萍萍,蔣夫人雖已歇了心思,仍忍不住唏噓:「我看那萍娘子爛漫活潑,剛好和希顏的沉悶互補。這麼多年難得有個他看上的,可惜了。」
蔣玄斂笑,肅然叮囑:「這樣的心思,莫要在陛下面前流露半分。」
夫人垂首:「是妾失言。」
蔣玄望著她,邊關風霜催人老,自家娘子比京中同齡的貴婦滄桑許多,尤其皮膚不大好。蔣玄越看眼神越溫柔,這些年辛苦他的妻子了,到老不得閒,還要為兒女操心。蔣玄伸臂,將蔣夫人攬入懷中:「山窮水復,柳暗花明。咱們可以依葫蘆畫瓢給希顏找些爛漫、活潑的,沒準他也喜歡。」
良久,蔣夫人長嘆口氣:「只能如此了。」
又道:「眼下最關鍵的,是說動希顏,主動成親。」
成了親就好了。
她當年成親前也沒見過蔣玄,忐忑好奇,甚至有幾分抗拒。但在洞房花燭夜,見官人雄姿英發,翩翩若神,那一瞬就只剩下歡喜和嬌羞。再後來做過夫妻間最親密的事,為摯友為親人為愛侶,生兒育女,再也不可分割。
「他會想通的。」蔣玄的聲音自她頭頂悠悠傳來。
*
同一座驛館內。
柳湛也有話要對萍萍講。
他兩瓣唇合了又張,張了又合,囁囁嚅嚅。萍萍無奈笑問:「是什麼話這麼燙嘴?」
她一說燙,柳湛心跟著抖了下。
他繼續沉默了會,再啟唇,仍未開門見山:「我如今是官家。」
柳湛合唇。
萍萍看著他點頭:然後呢?
柳湛攥拳,龍配鳳,與官家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自然是皇后:「你……願意當皇后嗎?」
才一剎不聞萍萍應聲,柳湛就急得捉住她手腕:「別跑啊!」
就說忐忑,怕她不答應,怕她以為要縛於籠中。
萍萍瞅著自己那隻被柳湛虎口掐住的手腕:「我沒說跑。」
她不是已經表明心跡了麼?不會去太遠的地方週遊。
「那你就是願意了?」柳湛聲身俱顫,還能聽見自己震耳欲聾的心跳。
萍萍的心也跳得很快,自認為不會對權力著迷,但這一刻仍不能免俗的興奮。
同時忐忑,母儀二字,曾經是極遙遠的事,自己真的能當好一個對得起社稷,輔佐好君王的皇后嗎?
「我全力以赴。」萍萍最終這樣許諾。
柳湛歡喜不已,捉腕的手往下移,穿過指縫改為十指緊扣:「還有一件事,我想你自己做決定。」
「什麼?」
「我已查得泰水身世,和我母家還有些淵源,她也是荊湖籍貫,是原禮部尚書崔晟的嫡女,其母何氏乃是開封祥符人。當年你祖父是堅定的三大王黨,先帝登基後受牽連查抄,泰水才有後來的坎坷。」柳湛稍作停頓,續道,「兩年前,我已為崔氏一門平反。」
所有一切,坦誠相告。
想來這是自己父輩做下的孽業,柳湛躬身向萍萍賠罪。
萍萍整個人陷入了漫長的沉寂。
柳湛很擔心,牢牢牽著她,關切她,賠罪許久,萍萍眸中才重聚神,反問:「我姓崔?」
柳湛點頭。
「我娘叫什麼?」
「泰水雙名寶徽。」
崔寶徽。
萍萍在心中默念數十遍,這是娘親真正的名字,不是那什麼花名。
她還是控制不住落下一滴淚。
柳湛掏出絹帕,為她輕柔擦拭:「冊封的詔書上你想用荊湖崔氏的身份,還是用別的?」
他會尊重她,依照她的想法和選擇昭告天下。
萍萍昂首:「我當然要叫崔萍!」
事不宜遲,柳湛當日便追封崔寶徽為國夫人,崔晟也一併追封為國伯,何氏為伯夫人。
聖旨從驛館送出去時,剛好和蔣玄及其夫人擦身而過,蔣玄僅瞥一眼就收回目光,甚至不曾扭頭——聖意不可多窺。
他是到敘職那日,秦侍郎主動找他說起「原來萍娘子,不,崔娘子竟真是阿寶姐姐的女兒」,才曉得萍萍的真實身份。
蔣玄分唇,失神一霎,但很快重新鎮定。
當日崔尚書不聽勸阻,執意結黨,終落敗。他蔣家手握二十八萬重兵,一直遭先帝忌憚,哪能再去救她?
他要對得起蔣家二百二十三口人,要對得起那二十八萬追隨卒兵,每一兵身後又是一戶人家——他們要死也該死在抵禦蠻夷的戰場,而不是因為他一救紅顏,打為亂臣賊子,同作冤魂。
北面的蠻夷始終虎視眈眈,彼時先帝方登基,國家不能再亂。
大丈夫生於天地,當有舍有得,上忠君王,保家護國。
他命人將自己綁起來,扼
制去尋她的衝動。割捨時他亦肝腸寸斷。
但這些年兢兢業業,滄海桑田,再回首,少時的情愛已淡許多,愈發靠後。
如果再來一次,他會做同樣抉擇。
蔣玄朝秦侍郎頷首微笑:「她在天之靈,若見崔氏封后,亦會感到欣慰。」
*
按理封后應該至少準備半年至一年,但當今官家一回京就昭告天下,本月十五封后大典。
文武百官聽完宣,錯愕一霎,竟都長長鬆了口氣,相視而笑:官家終於立後,後宮終於不再空置!
那些不能人道,好男風之類的傳言頃刻消散。
還好,還好,除了倉促了些,都頗欣慰。
待到十五這日,帝後大婚,百官和命婦們觀禮時再次改變看法——這哪裡倉促啊?不僅該有的都有,而且是從未有過的隆重。
他們不知道,這場大婚官家已經暗自籌謀、準備了兩年。
同牢以前,官家和皇后不能提前見面,柳湛只能聽隔牆的禮樂和宣召,聽內侍的回報和描繪,在腦海中重現百官對著萍萍一拜再拜的情景。
他許久沒有為權力澎湃,在這一刻卻無比慶幸坐於至尊,用絕對的權力保她一生福祿。
柳湛在同牢時見到了萍萍,她梳著下垂過耳的博鬢,戴著九龍四鳳冠,還貼了面靨,雍容華貴,光彩照人。
柳湛忍不住仰望眼天上的太陽,在他心裡比不過萍萍。
同牢,即帝後共食一畜之肉,意味二人今後願意同甘共苦。
食完還要合卺,瓠剖為二,分盛美酒。萍萍和柳湛飲之前皆瞥向被陽光照得躍金的酒面,不約而同想到了忘情酒,相視一笑,交杯飲盡。
合二為一,永結同心。
禮畢,是夜,官家和皇后進入御幄。
洞房花燭。
按理應上床榻,站在她面前的柳湛卻突然轉身,蹲下來翻箱倒櫃,萍萍不解,禁不住問:「你作甚麼?」
柳湛找到那封帝後婚書,明明一塵不染,仍抬手拂拭,而後像捧著什麼易碎的珍寶,萬分小心放入一隻鐵箱中,上鎖。
鐵箱再放進檀木箱,上鎖。
再放進一隻更大的檀木箱,上機關鎖。
最後鎖入寢殿的木櫃中。
層層保險,鎖物鎖情鎖人心,這輩子誰也偷不走,毀不壞,銷不掉婚書!
做完一系列動作,柳湛才安心地重新走向萍萍。
萍萍起身:「臣妾伺候陛下寬衣。」
「我伺候你,我伺候你。」柳湛連說兩遍,先幫她摘去鳳冠,忍不住道:「重吧?辛苦你了。」
「陛下也辛苦。」
「不辛苦。」柳湛笑吟吟散開萍萍髮髻,拿一把梳子輕柔梳順,再褪去繁瑣的褘衣,等她坐回床上,才摘自己的通天冠,脫絳紗袍。
爬上來,右手一揮,勁風帳落,身往前傾吻上她的唇角,吻她的脖頸、鎖骨、肩膀,挨得急密,不厭其煩,不願錯過任何一個角落。
他的唇由涼漸燙,再往下,那帳上的影子一個仰脖,一個垂首,一個淺吟著再往後仰,一個一寸一寸往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蔣玄道:「這事我去打聽,你不用操心。」
便要安排下事,蔣望回卻急修一封書信回邊關——蔣音和膽大包天,竟敢給太子下胡僧丸!
老兩口只能先擱下兒子婚事,好在蔣玄安慰夫人:「我看那萍娘子對希顏差點火候,沒到答應婚事的地步,正好從長計議。」
夫妻倆先管教女兒,托人將蔣音和押回邊關,帶在身邊受訓,又將她許配給手下副將——那是戶好人家,家風端正,男方清俊本分,又一身好本領,再磨礪幾年,定能封侯拜將。
蔣音和年初生子後,徹底對官家死心,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二老這才開始重操心蔣望回。
蔣家常年戍邊,未免天家起疑,一般都不打聽宮中事,因此消息滯後,這時才曉得在蔣望回帶回家前,萍娘子就已經是官家的人了,且她不見了,官家正遍處尋。
二老瞬間歡喜落空,憂心了幾日,改打算給蔣望回改說一門世交,這趟回京就是徵詢兒子態度。
哪料路上遇著官家,還有萍萍,蔣夫人雖已歇了心思,仍忍不住唏噓:「我看那萍娘子爛漫活潑,剛好和希顏的沉悶互補。這麼多年難得有個他看上的,可惜了。」
蔣玄斂笑,肅然叮囑:「這樣的心思,莫要在陛下面前流露半分。」
夫人垂首:「是妾失言。」
蔣玄望著她,邊關風霜催人老,自家娘子比京中同齡的貴婦滄桑許多,尤其皮膚不大好。蔣玄越看眼神越溫柔,這些年辛苦他的妻子了,到老不得閒,還要為兒女操心。蔣玄伸臂,將蔣夫人攬入懷中:「山窮水復,柳暗花明。咱們可以依葫蘆畫瓢給希顏找些爛漫、活潑的,沒準他也喜歡。」
良久,蔣夫人長嘆口氣:「只能如此了。」
又道:「眼下最關鍵的,是說動希顏,主動成親。」
成了親就好了。
她當年成親前也沒見過蔣玄,忐忑好奇,甚至有幾分抗拒。但在洞房花燭夜,見官人雄姿英發,翩翩若神,那一瞬就只剩下歡喜和嬌羞。再後來做過夫妻間最親密的事,為摯友為親人為愛侶,生兒育女,再也不可分割。
「他會想通的。」蔣玄的聲音自她頭頂悠悠傳來。
*
同一座驛館內。
柳湛也有話要對萍萍講。
他兩瓣唇合了又張,張了又合,囁囁嚅嚅。萍萍無奈笑問:「是什麼話這麼燙嘴?」
她一說燙,柳湛心跟著抖了下。
他繼續沉默了會,再啟唇,仍未開門見山:「我如今是官家。」
柳湛合唇。
萍萍看著他點頭:然後呢?
柳湛攥拳,龍配鳳,與官家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自然是皇后:「你……願意當皇后嗎?」
才一剎不聞萍萍應聲,柳湛就急得捉住她手腕:「別跑啊!」
就說忐忑,怕她不答應,怕她以為要縛於籠中。
萍萍瞅著自己那隻被柳湛虎口掐住的手腕:「我沒說跑。」
她不是已經表明心跡了麼?不會去太遠的地方週遊。
「那你就是願意了?」柳湛聲身俱顫,還能聽見自己震耳欲聾的心跳。
萍萍的心也跳得很快,自認為不會對權力著迷,但這一刻仍不能免俗的興奮。
同時忐忑,母儀二字,曾經是極遙遠的事,自己真的能當好一個對得起社稷,輔佐好君王的皇后嗎?
「我全力以赴。」萍萍最終這樣許諾。
柳湛歡喜不已,捉腕的手往下移,穿過指縫改為十指緊扣:「還有一件事,我想你自己做決定。」
「什麼?」
「我已查得泰水身世,和我母家還有些淵源,她也是荊湖籍貫,是原禮部尚書崔晟的嫡女,其母何氏乃是開封祥符人。當年你祖父是堅定的三大王黨,先帝登基後受牽連查抄,泰水才有後來的坎坷。」柳湛稍作停頓,續道,「兩年前,我已為崔氏一門平反。」
所有一切,坦誠相告。
想來這是自己父輩做下的孽業,柳湛躬身向萍萍賠罪。
萍萍整個人陷入了漫長的沉寂。
柳湛很擔心,牢牢牽著她,關切她,賠罪許久,萍萍眸中才重聚神,反問:「我姓崔?」
柳湛點頭。
「我娘叫什麼?」
「泰水雙名寶徽。」
崔寶徽。
萍萍在心中默念數十遍,這是娘親真正的名字,不是那什麼花名。
她還是控制不住落下一滴淚。
柳湛掏出絹帕,為她輕柔擦拭:「冊封的詔書上你想用荊湖崔氏的身份,還是用別的?」
他會尊重她,依照她的想法和選擇昭告天下。
萍萍昂首:「我當然要叫崔萍!」
事不宜遲,柳湛當日便追封崔寶徽為國夫人,崔晟也一併追封為國伯,何氏為伯夫人。
聖旨從驛館送出去時,剛好和蔣玄及其夫人擦身而過,蔣玄僅瞥一眼就收回目光,甚至不曾扭頭——聖意不可多窺。
他是到敘職那日,秦侍郎主動找他說起「原來萍娘子,不,崔娘子竟真是阿寶姐姐的女兒」,才曉得萍萍的真實身份。
蔣玄分唇,失神一霎,但很快重新鎮定。
當日崔尚書不聽勸阻,執意結黨,終落敗。他蔣家手握二十八萬重兵,一直遭先帝忌憚,哪能再去救她?
他要對得起蔣家二百二十三口人,要對得起那二十八萬追隨卒兵,每一兵身後又是一戶人家——他們要死也該死在抵禦蠻夷的戰場,而不是因為他一救紅顏,打為亂臣賊子,同作冤魂。
北面的蠻夷始終虎視眈眈,彼時先帝方登基,國家不能再亂。
大丈夫生於天地,當有舍有得,上忠君王,保家護國。
他命人將自己綁起來,扼
制去尋她的衝動。割捨時他亦肝腸寸斷。
但這些年兢兢業業,滄海桑田,再回首,少時的情愛已淡許多,愈發靠後。
如果再來一次,他會做同樣抉擇。
蔣玄朝秦侍郎頷首微笑:「她在天之靈,若見崔氏封后,亦會感到欣慰。」
*
按理封后應該至少準備半年至一年,但當今官家一回京就昭告天下,本月十五封后大典。
文武百官聽完宣,錯愕一霎,竟都長長鬆了口氣,相視而笑:官家終於立後,後宮終於不再空置!
那些不能人道,好男風之類的傳言頃刻消散。
還好,還好,除了倉促了些,都頗欣慰。
待到十五這日,帝後大婚,百官和命婦們觀禮時再次改變看法——這哪裡倉促啊?不僅該有的都有,而且是從未有過的隆重。
他們不知道,這場大婚官家已經暗自籌謀、準備了兩年。
同牢以前,官家和皇后不能提前見面,柳湛只能聽隔牆的禮樂和宣召,聽內侍的回報和描繪,在腦海中重現百官對著萍萍一拜再拜的情景。
他許久沒有為權力澎湃,在這一刻卻無比慶幸坐於至尊,用絕對的權力保她一生福祿。
柳湛在同牢時見到了萍萍,她梳著下垂過耳的博鬢,戴著九龍四鳳冠,還貼了面靨,雍容華貴,光彩照人。
柳湛忍不住仰望眼天上的太陽,在他心裡比不過萍萍。
同牢,即帝後共食一畜之肉,意味二人今後願意同甘共苦。
食完還要合卺,瓠剖為二,分盛美酒。萍萍和柳湛飲之前皆瞥向被陽光照得躍金的酒面,不約而同想到了忘情酒,相視一笑,交杯飲盡。
合二為一,永結同心。
禮畢,是夜,官家和皇后進入御幄。
洞房花燭。
按理應上床榻,站在她面前的柳湛卻突然轉身,蹲下來翻箱倒櫃,萍萍不解,禁不住問:「你作甚麼?」
柳湛找到那封帝後婚書,明明一塵不染,仍抬手拂拭,而後像捧著什麼易碎的珍寶,萬分小心放入一隻鐵箱中,上鎖。
鐵箱再放進檀木箱,上鎖。
再放進一隻更大的檀木箱,上機關鎖。
最後鎖入寢殿的木櫃中。
層層保險,鎖物鎖情鎖人心,這輩子誰也偷不走,毀不壞,銷不掉婚書!
做完一系列動作,柳湛才安心地重新走向萍萍。
萍萍起身:「臣妾伺候陛下寬衣。」
「我伺候你,我伺候你。」柳湛連說兩遍,先幫她摘去鳳冠,忍不住道:「重吧?辛苦你了。」
「陛下也辛苦。」
「不辛苦。」柳湛笑吟吟散開萍萍髮髻,拿一把梳子輕柔梳順,再褪去繁瑣的褘衣,等她坐回床上,才摘自己的通天冠,脫絳紗袍。
爬上來,右手一揮,勁風帳落,身往前傾吻上她的唇角,吻她的脖頸、鎖骨、肩膀,挨得急密,不厭其煩,不願錯過任何一個角落。
他的唇由涼漸燙,再往下,那帳上的影子一個仰脖,一個垂首,一個淺吟著再往後仰,一個一寸一寸往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