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為其他,就為廣開言路,讓官員敢直言不諱,這些人敢罵君王,以後也敢罵貪官污吏,罵一切不公之事。

  段無咎允了,於是乎,每日的保留節目,就是聽御史罵自己。但段無咎只聽著,死都不改。

  今日沈憲被這位新上任的御史大人攔住,巧合的是這位新任御史也姓沈,大家都叫他小沈大人。

  小沈大人不到三十歲,一直都極為崇拜著老沈大人,老沈大人的成就就是小沈大人的職業目標——做大夏朝的第一言官!做大夏朝的罵神。

  「沈大人,您最是仗義執言,正直不阿,如今看到陛下如此行事,為何選擇縱容!沈大人,您應該與我一起向陛下諫言,這天璇君要麼入宮為妃,要麼離開後宮做官,怎可與陛下如此不清不楚,豈不是讓天下人都唾棄君王?」

  「天下人才不管陛下和不和臣子睡覺,天下人只關心今年的賦稅多少,收成如何,小沈大人莫要太過拘泥於小事,莫要管了」

  小沈大人不理解,沈大人從前是最敢直言進諫的,為何如今卻沉默了,他們就應該站在一起,阻止陛下和天璇君行這樣的荒唐之事。陛下這樣的行為,堵不住悠悠眾口。

  沈憲想走,卻被小沈大人攔住。

  「陛下是一位非凡君王,天璇君也是一位極具才幹的臣子,兩人應該守好私德,這樣才能留下君臣相宜的美名。我作為言官,豈能視若無睹,任由陛下敗壞自己的名聲?」

  沈憲沉默了,嘆一口氣,「那你便罵!只是我如今是太師,又不是御史,為何要去罵君王、罵同僚?莫要拉著我一起。」

  小沈大人不理解,「沈大人為何變成這般模樣?從前的風骨去哪裡了!」

  沈憲拍拍小沈大人,「我從前耿直是因為先帝需要我耿直,想要做官做得久,這個道理小沈大人得明白啊。」

  沈憲走了,也不知道小沈大人明白沒明白。

  一旁的柳之恆見到小沈大人看過來,不再和戴春山他們閒話,扭頭跑回了後宮,她可不想被面對面教訓一頓。

  第260章 罷朝三日

  第二日,小沈大人依舊有本要奏,大家知道他又要繼續罵建武帝和天璇君了,都是無奈的嘆氣,這都罵了三個月了,怎麼還沒罵夠?

  段無咎攔住他,「你先住嘴,放心,朕會給你機會說話,只是朕先要說更重要的事情,你晚一些再罵。」

  段無咎看向柳之恆。

  「天璇君,你來說。」

  柳之恆上前,侃侃而談說了自己對治理河道的看法,希望陛下能夠允許她治理黃河河道,並且新建一些水庫、水壩。

  段無咎直接就給柳之恆了一個工部侍郎的官位,正三品,負責總理河道,戶部要全力支持。

  如今戶部的官員主要都是燕雲一派,謝聽瀾、戴春山他們都在戶部,自然是沒有不願意的。

  議完了此時,段無咎看向小沈大人,「有什麼異議,你可以說話了。」小沈大人卻說,「臣無異議。」

  段無咎挑眉,「哦?你不是成天看不慣朕與天璇君麼?」

  「天璇君不守婦德,自當被唾棄,但是這治理河道之事,是國家大計,關係著天下百姓的生計,這件事,只有天璇君能做好,所以臣無異議。」

  柳之恆:……

  段無咎搖搖頭,嘆一口氣道,這個御史雖然討厭,但也實在是正直。

  段無咎正想下朝,沒想到御史又站了出來,「陛下,臣有還有本要奏!」

  段無咎嘆息一聲,果然,還是要罵,段無咎擺擺手,讓他說。

  「天璇君住進皇宮不妥,對陛下和天璇君的聲譽都有影響,天下人如何看待陛下,又如何看待皇后……」

  段無咎看向柳之恆,只見柳之恆手裡抱著玉制的朝板,正在無語望天,一副已經麻木了的樣子,段無咎無聲嘆息,他甚至懷疑,柳之恆是不想繼續聽言官嘮叨,這才急急忙忙要去治理河道的……

  文武百官們也聽得耳朵長繭了,好歹,御史大人說話罵了這麼多天,已經能罵得很精簡了,在他終於完成了每日罵人工作之後,段無咎擺手下朝,回去抱女兒去了。

  柳之恆帶著工部的官員,又拉著幾個戶部的官員,打算找個地方商討治理河道的事情。

  ……

  後宮裡,連內侍正笑嘻嘻地逗著小公主。這天璇君要修河道,柳一鼓要修書,這帶孩子的活終於可以落到連內侍頭上了。

  如今在段無咎身邊伺候的是元寶公公,連天意已經不再做內侍的事情,只擔著錦衣衛和東廠的差事。

  一旁的小太監金寶笑眯眯地說:「如今的聖上才是真的心疼義父,義父總算不用做伺候人的事兒了。」

  「先帝也不是一定要我伺候,」連內侍教育著自己的義子,「從前在仁聖帝一朝,我雖被叫著千歲大人,卻還是要卑躬屈膝地在宮裡伺候,不是先帝非要我伺候才舒心,也不是旁的人伺候不好先帝,是先帝要用這種方式讓我知道,我永遠是他的奴才,我的一切權利都是先帝賦予的。這是先帝的育人之道。」

  「當今聖上倒是與先帝不同。」

  「當今聖上智勇雙全,牢牢掌握著軍權,又有一批能幹的臣子,是真正的實權君王,自然自信。」

  只不過段無咎還不允許連天意退休,他只能繼續管著錦衣衛和東廠,慢慢找合適的繼任者。

  連內侍很無奈,比起在外面做千歲大人,他更想在宮裡做個內侍,照顧小公主,看著小公主長大呢……

  ……

  修河道不是一日之功,柳之恆足足定下了二十年的大計。其中初期的工作就幹了三年,這三年,段無咎也就到了年節前的那兩三個月能見到柳之恆。

  建武四年,黃河河道的初步治理工作已經完成,天璇君終於在百姓依依不捨的送別聲里返回了京城,段無咎也終於盼回了治水的功臣。

  他帶著百官夾道歡迎,終於是迎回了他心心念念的天璇君。

  這幾年雖然也遇到過幾次大洪災,但是因為治水有方,全國範圍內沒有再出現過大的災情。大殿之上,段無咎表彰了以柳之恆為代表的治水功臣。

  柳之恆跪謝陛下的賞賜,不僅替工部和地方的官員請了功,還為戶部的官員也請了功,「此事不僅僅是工部官員和地方官員的功勞,還要感謝戶部這些年錢糧的支持,但凡是治理河務需要的,戶部全都鼎力支持,也請陛下賞賜他們吧。」

  這三年程度帶著戶部的幾位官員,的確是做了不少事情。國家推行新的錢法,更換了所有的銅錢,按照之前在燕地試驗的那般,將錢法推廣到全國。

  只是在江南那邊遇到的阻力極大,差一點就推行不下去,段無咎便派了程度和謝聽瀾一起下江南,兩人用了些手段,弄了兩個牽連甚廣的案子來,殺了近千人,這錢法終於是推廣下去。

  從此之後,一直困擾大夏朝的私幣終於銷聲匿跡,朝廷終於能收上來白銀,國庫也漸漸充盈了起來。

  段無咎賞了程度,又看了一眼戶部的官員,雖然有些不情願,還是賞了謝聽瀾,還給他加了官職。

  ……

  下了朝,段無咎單獨把柳之恆留下,段無咎看向了御史小沈大人,沒想到,小沈大人竟然一言不發,沒有要奏本的意思。

  小沈大人如今也明白了許多做官的道理,他也看出來了,陛下和天璇君實在不是什麼因亂苟且之人,相反,陛下還很是專情,後宮裡至今都只有沈皇后一人,而且這三年後宮也無子嗣,只有天璇君生的小公主一人,看得出來,陛下對天璇君是真愛。

  雖然後宮沒人應該進諫,陛下子嗣稀少應該進諫,陛下與天璇君的關係不清不楚應該彈劾天璇君,但是天璇君好不容易回來了,小沈大人決定不要掃興,還是明日再奏本彈劾吧。

  ……

  寢殿裡,段無咎拉過柳之恆,柳之恆話都沒來得及說,就被堵住了嘴唇。

  半晌,段無咎才鬆開她,對門外的金寶說:「接下來三日罷朝。」然後便抱著柳之恆往裡面走去……

  第261章 天璇書院

  陛下罷朝三日,文武百官都很開心。可以說,文武百官比段無咎更希望天璇君回京,因為只有天璇君回京,他們才有時間休息,因為咱們這位陛下,自己不休息的時候也不允許別人休息……

  這三年,只要天璇君不在京城,建武皇帝就會化身工作狂,時常拉著大臣議事,議到深夜。就說這錢法的事情,本來是要五年完成全國銅錢的替換的,硬是在建武帝的督促之下,三年就完成了,要知道,中間還因為江南的大案耽誤了一年呢。

  不僅如此,建武帝還要修書,要開海運,還要變稅法,總之建武一朝的官員是被壓榨得最多的一朝官員,每個人手上都有好幾件事情要辦。

  過了三日,柳之恆終於是被段無咎放了出去,能見一見爹爹和弟弟,爹爹如今沉浸在修書的事情里,而且現在他盜墓可是奉旨修書,因為他得去找孤本,倒是越活越年輕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