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陸時聽說後,把鞋子給盧希安拿過來了,說道:「快點穿好鞋子,我們去醫院。」
醫生一聽說之前有摔過腦袋,就指責他:「真大膽,摔了腦袋也不來醫院看看,那萬一當時有腦出血,你可能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裡了,太危險了。」
陸時在一旁搭腔:「就是,就是。」
「當時就是暈乎乎了十幾秒,後來就好了,所以沒想著去醫院。」盧希安解釋說。
「有些顱腦損傷可能會延遲的,比如遲發性腦出血,當時沒出血,過後才出血的都有,之前有個打網球摔倒的少年,來急診科做了頭顱ct沒事,回去第二天突然就死掉了,屍體解剖就是腦出血,那就是遲發性腦出血啊,受傷48小時內還是有風險的,要好好觀察。」醫生說。
「那現在還要不要做頭顱ct?」陸時聽醫生這麼說有些緊張。
醫生白了她一眼,說:「現在都過去一個多月了,風險期過去了,不會再腦出血可能,做不做都無所謂了。」
醫生大手一揮,接著說:「你這個年紀頭痛很正常,上班族壓力不小,加上當時摔倒之後可能有腦震盪,吃點藥過段時間可能就慢慢好了,真有顱骨骨折,你還能站在這裡麼。不是一定要做ct或者mrl的。」
既然醫生這麼說,倆人拿了些藥回家。
「說了沒什麼大事,你不信。」
「來醫院看看總是放心些的,你好好的,我們才能好好的。」
服了藥,頭痛的確有所緩解沒有之前劇烈了,盧希安也就沒有把它放心上,覺得或許真的就只是神經衰弱。
可沒成想,一個月未到,盧希安突發不適,在家裡暈倒了。
陸時將其連忙送往醫院。
「這個顱腦ct平掃看的不是太清晰,放射科醫生做不了診斷,需要住院,進一步做頭顱mrl檢查,看仔細一些……」醫生解釋說。
盧希安醒來只聽到兩個關鍵詞:腦腫瘤、住院,體會著那種死神即將來臨的感受。
盧希安被收入神經內科。
第二天被安排了頭顱mrl檢查。
這回看的更清楚了,影像科醫生和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生坐在了一起,討論了,認為左側顳葉這個東西是個膠質瘤。
「膠質瘤是什麼?」陸時嘴唇都顫抖了。
「膠質瘤是大腦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但惡性程度也分高低,有些人的很兇險,有些人的比較緩和,得看情況,從目前的影像學來看,可能是個偏惡性的。」醫生給出了答覆,「大腦最常見的兩種細胞,一種是神經元,一種是神經膠質細胞。神經元是明星,人腦所有的功能都是靠神經元來完成,我們的記憶、語言、思維等等都是它們在主持。而膠質細胞就比較低調了,它們種類多種多樣,功能也繁複,有些是神經元的醫生,有些是保姆,還有些是保安,總之,膠質瘤細胞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不巧的是,現在膠質細胞出問題了。」
而此刻,盧希安掏出手機,對著化驗單一個字一個字搜索,拼命地瀏覽著網站,了解了膠質瘤的一些基本常識,看著比陸時淡定許多。
醫生告訴他倆:「膠質瘤分4級,l級惡性度很低,可以長期存活,算是幸運至極。ll級稍次一些,但總體還能活個十年八年甚至更長,手術即便切了腫瘤以後也難免復發。l型ll型統稱為低級別膠質瘤,名字不好聽,低級別,卻是上天眷顧了的意思。患膠質瘤是不幸的,但如果患的是低級別的膠質瘤,又是上天開了恩。所以別灰心,等做了手術,拿了病理才見分曉。」
說到這,醫生停頓了許久,又接著把沒沒說完的話補充完整:「lll、lv級稱為高級別膠質瘤,雖然說是高級別的,但其實是分化很差的意思,惡性程度很高。尤其是lv級的,基本上活得了一年就不錯了,很多人做了手術又復發。」
同病房的另外一個膠質瘤患者跟盧希安說:「lv級膠質瘤,我就是,手術是切不乾淨的,就跟割韭菜一樣,剛割了,沒多久又長出來,你接著割,它也瘋長,懂了沒,如果你的病理出來是lv級的,就別整了,回家愛吃啥吃啥,別學我,我是生不如死。畢竟,醫術又不是法術。」旁邊這個lv級膠質瘤患者剛做了第三次手術,放療化療都做了,這兩天情況稍微好一些。
這話碰巧給醫生聽到了,說道:「每個病人情況是不一樣的,也有lv級膠質瘤綜合治療效果不錯的,活兩三年的也不罕見。我以前接受過一個病人,膠質瘤長在海馬區沒法開顱手術,最後做的伽馬刀,當時估計三個月到半年的壽命,一晃已經過去十幾年了,目前老太依然堅挺。」
一張寫著膠質腦瘤診斷書,擺在了倆人面前。這種病沒有特效藥,唯一的辦法通過開顱手術,根除病灶。
可是,這種手術不但費用高,而且風險也大,有可能下不了手術台。一時間,倆人陷入了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經過幾番思量,盧希安決定做手術,和命運一搏。
盧希安從來不信命,他相信《肖申克的救贖》里的那句經典語錄:「記住,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好東西是永遠不會消逝的。」
因為倆人辦了意定監護,陸時名正言順地去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了。
手術是在頭上動刀子,沒辦法,盧希安坐在鏡子前,把頭髮統統剃掉了,陸時站在他身旁,他們都已經接受了現實,準備著共同面對這場生命的挑戰。
沒有一根頭髮,光禿禿的,盧希安安靜地躺在病床上,就像是一位勇敢的戰土,正靜靜地等待著命運的裁決。沒有頭髮的遮蓋,他的面部輪廓更加分明,線條流暢而有力,彰顯出一種陽剛之氣,不過是戰損版的,畢竟正遭受著病痛的折磨。
「你要是這副模樣穿越到,恐怕連薛懷義和辯機都要靠邊站,憑藉你英俊的外表、健碩的身材,肯定是最靚的光頭和尚。」陸時打趣道。
「那我以後出院也一直沿用光頭造型?」
「別,別,別,光頭造型是不錯,但我還是更喜歡有頭髮的你。」
盧希安笑噴了。
傍晚吃過飯,盧希安坐在那裡不知道想什麼。
在這個內卷無處不在的時代里,盧希安在醫院躺久了,他感覺自已提前成了那批讓人羨慕又讓人唾棄的躺平群體。
陸時再回頭時,看到他已經把床的保險護欄放下了,這顯而易見又是有想法了。
「你要幹嘛去呢?」
「你看書,我自已可以的。」
等陸時再回頭時,他已經蹭到床邊,一腳踩到了鞋上。
「你要去幹嘛呢?我陪你去。」
「陪我去外面轉轉吧。」
住院讓盧希安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煩躁感,可能因為接觸的一切都讓你覺得自已很臨時而且很髒,而且哪兒都不舒服,好像完全不是為人設計的,坐著腰疼,躺著頭疼
盧希安覺得人憋在裡面就就跟正在真空壓縮的鴨脖一樣:周圍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然後慢慢他的自由都被抽走了,他被迫縮成一根乾巴空洞的鴨脖。
在同樣的環境裡靜置太久,感官也會漸漸遲鈍。盧希安總是忍不住想出去透透氣。
其實陸時知道,盧希安他就是想換個方式,想出去走走,溜達溜達就舒服了。
來到了醫院的籃球場附近,這周圍早已聚集了兩撥人。一撥是過來打籃球的,他們有的是剛下班的白領、有的是才放學的學生。一撥是剛剛吃完飯坐著輪椅出來看打籃球的老人。
盧希安感覺很諷刺也很真實,以前他助跑摸高能高達3米45,簡直就是「高空作業」,籃球很多都是直接被扣上去的,球場上的他是地板上最靚的仔。現在他不敢摸高,不敢投籃,害怕跌倒。
盧希安發出一聲嘆息,用手指著倆人旁邊的樹,說:「要是下輩子能做棵樹就好啦,這樣就不會有人的煩惱。」
陸時指著樹底下那懶洋洋趴著的狗,說:「那做條狗也不錯啊。」陸時努力讓自已的語氣顯得調皮淘氣一些,就和平日裡倆人打鬧那樣,怕盧希安察覺到他的過度擔心與緊張。
盧希安搖搖頭,解釋道:「不行不行,狗可能會被抓去殺掉吃肉的。」
「那樹也會被砍掉啊」
「但是樹不會痛啊。」
陸時隨口說了一句:「你怎麼知道樹不會痛呢?」
盧希安認真科普:「痛覺是一種高度複雜的神經反應,需要存在中樞神經系統才能實現。而植物沒有中樞神經系統,所以它們不可能有痛覺。」
「咱不是在玩兒意識流嗎?怎麼一下子科學了起來。這會風大起來了,我們進去吧。」
「嗯。」
回到病房,陸時看著盧希安坐在雪白的被子堆里,安安靜靜地低頭看著工作郵件的模樣,或者這種病態不就應該出現在他身上,更不應該被禁步在這兒,他是應該在高樓大廈的辦公室里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我給你調起來點,這麼高行不行?」陸時問。
醫生一聽說之前有摔過腦袋,就指責他:「真大膽,摔了腦袋也不來醫院看看,那萬一當時有腦出血,你可能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裡了,太危險了。」
陸時在一旁搭腔:「就是,就是。」
「當時就是暈乎乎了十幾秒,後來就好了,所以沒想著去醫院。」盧希安解釋說。
「有些顱腦損傷可能會延遲的,比如遲發性腦出血,當時沒出血,過後才出血的都有,之前有個打網球摔倒的少年,來急診科做了頭顱ct沒事,回去第二天突然就死掉了,屍體解剖就是腦出血,那就是遲發性腦出血啊,受傷48小時內還是有風險的,要好好觀察。」醫生說。
「那現在還要不要做頭顱ct?」陸時聽醫生這麼說有些緊張。
醫生白了她一眼,說:「現在都過去一個多月了,風險期過去了,不會再腦出血可能,做不做都無所謂了。」
醫生大手一揮,接著說:「你這個年紀頭痛很正常,上班族壓力不小,加上當時摔倒之後可能有腦震盪,吃點藥過段時間可能就慢慢好了,真有顱骨骨折,你還能站在這裡麼。不是一定要做ct或者mrl的。」
既然醫生這麼說,倆人拿了些藥回家。
「說了沒什麼大事,你不信。」
「來醫院看看總是放心些的,你好好的,我們才能好好的。」
服了藥,頭痛的確有所緩解沒有之前劇烈了,盧希安也就沒有把它放心上,覺得或許真的就只是神經衰弱。
可沒成想,一個月未到,盧希安突發不適,在家裡暈倒了。
陸時將其連忙送往醫院。
「這個顱腦ct平掃看的不是太清晰,放射科醫生做不了診斷,需要住院,進一步做頭顱mrl檢查,看仔細一些……」醫生解釋說。
盧希安醒來只聽到兩個關鍵詞:腦腫瘤、住院,體會著那種死神即將來臨的感受。
盧希安被收入神經內科。
第二天被安排了頭顱mrl檢查。
這回看的更清楚了,影像科醫生和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生坐在了一起,討論了,認為左側顳葉這個東西是個膠質瘤。
「膠質瘤是什麼?」陸時嘴唇都顫抖了。
「膠質瘤是大腦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但惡性程度也分高低,有些人的很兇險,有些人的比較緩和,得看情況,從目前的影像學來看,可能是個偏惡性的。」醫生給出了答覆,「大腦最常見的兩種細胞,一種是神經元,一種是神經膠質細胞。神經元是明星,人腦所有的功能都是靠神經元來完成,我們的記憶、語言、思維等等都是它們在主持。而膠質細胞就比較低調了,它們種類多種多樣,功能也繁複,有些是神經元的醫生,有些是保姆,還有些是保安,總之,膠質瘤細胞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不巧的是,現在膠質細胞出問題了。」
而此刻,盧希安掏出手機,對著化驗單一個字一個字搜索,拼命地瀏覽著網站,了解了膠質瘤的一些基本常識,看著比陸時淡定許多。
醫生告訴他倆:「膠質瘤分4級,l級惡性度很低,可以長期存活,算是幸運至極。ll級稍次一些,但總體還能活個十年八年甚至更長,手術即便切了腫瘤以後也難免復發。l型ll型統稱為低級別膠質瘤,名字不好聽,低級別,卻是上天眷顧了的意思。患膠質瘤是不幸的,但如果患的是低級別的膠質瘤,又是上天開了恩。所以別灰心,等做了手術,拿了病理才見分曉。」
說到這,醫生停頓了許久,又接著把沒沒說完的話補充完整:「lll、lv級稱為高級別膠質瘤,雖然說是高級別的,但其實是分化很差的意思,惡性程度很高。尤其是lv級的,基本上活得了一年就不錯了,很多人做了手術又復發。」
同病房的另外一個膠質瘤患者跟盧希安說:「lv級膠質瘤,我就是,手術是切不乾淨的,就跟割韭菜一樣,剛割了,沒多久又長出來,你接著割,它也瘋長,懂了沒,如果你的病理出來是lv級的,就別整了,回家愛吃啥吃啥,別學我,我是生不如死。畢竟,醫術又不是法術。」旁邊這個lv級膠質瘤患者剛做了第三次手術,放療化療都做了,這兩天情況稍微好一些。
這話碰巧給醫生聽到了,說道:「每個病人情況是不一樣的,也有lv級膠質瘤綜合治療效果不錯的,活兩三年的也不罕見。我以前接受過一個病人,膠質瘤長在海馬區沒法開顱手術,最後做的伽馬刀,當時估計三個月到半年的壽命,一晃已經過去十幾年了,目前老太依然堅挺。」
一張寫著膠質腦瘤診斷書,擺在了倆人面前。這種病沒有特效藥,唯一的辦法通過開顱手術,根除病灶。
可是,這種手術不但費用高,而且風險也大,有可能下不了手術台。一時間,倆人陷入了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經過幾番思量,盧希安決定做手術,和命運一搏。
盧希安從來不信命,他相信《肖申克的救贖》里的那句經典語錄:「記住,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好東西是永遠不會消逝的。」
因為倆人辦了意定監護,陸時名正言順地去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了。
手術是在頭上動刀子,沒辦法,盧希安坐在鏡子前,把頭髮統統剃掉了,陸時站在他身旁,他們都已經接受了現實,準備著共同面對這場生命的挑戰。
沒有一根頭髮,光禿禿的,盧希安安靜地躺在病床上,就像是一位勇敢的戰土,正靜靜地等待著命運的裁決。沒有頭髮的遮蓋,他的面部輪廓更加分明,線條流暢而有力,彰顯出一種陽剛之氣,不過是戰損版的,畢竟正遭受著病痛的折磨。
「你要是這副模樣穿越到,恐怕連薛懷義和辯機都要靠邊站,憑藉你英俊的外表、健碩的身材,肯定是最靚的光頭和尚。」陸時打趣道。
「那我以後出院也一直沿用光頭造型?」
「別,別,別,光頭造型是不錯,但我還是更喜歡有頭髮的你。」
盧希安笑噴了。
傍晚吃過飯,盧希安坐在那裡不知道想什麼。
在這個內卷無處不在的時代里,盧希安在醫院躺久了,他感覺自已提前成了那批讓人羨慕又讓人唾棄的躺平群體。
陸時再回頭時,看到他已經把床的保險護欄放下了,這顯而易見又是有想法了。
「你要幹嘛去呢?」
「你看書,我自已可以的。」
等陸時再回頭時,他已經蹭到床邊,一腳踩到了鞋上。
「你要去幹嘛呢?我陪你去。」
「陪我去外面轉轉吧。」
住院讓盧希安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煩躁感,可能因為接觸的一切都讓你覺得自已很臨時而且很髒,而且哪兒都不舒服,好像完全不是為人設計的,坐著腰疼,躺著頭疼
盧希安覺得人憋在裡面就就跟正在真空壓縮的鴨脖一樣:周圍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然後慢慢他的自由都被抽走了,他被迫縮成一根乾巴空洞的鴨脖。
在同樣的環境裡靜置太久,感官也會漸漸遲鈍。盧希安總是忍不住想出去透透氣。
其實陸時知道,盧希安他就是想換個方式,想出去走走,溜達溜達就舒服了。
來到了醫院的籃球場附近,這周圍早已聚集了兩撥人。一撥是過來打籃球的,他們有的是剛下班的白領、有的是才放學的學生。一撥是剛剛吃完飯坐著輪椅出來看打籃球的老人。
盧希安感覺很諷刺也很真實,以前他助跑摸高能高達3米45,簡直就是「高空作業」,籃球很多都是直接被扣上去的,球場上的他是地板上最靚的仔。現在他不敢摸高,不敢投籃,害怕跌倒。
盧希安發出一聲嘆息,用手指著倆人旁邊的樹,說:「要是下輩子能做棵樹就好啦,這樣就不會有人的煩惱。」
陸時指著樹底下那懶洋洋趴著的狗,說:「那做條狗也不錯啊。」陸時努力讓自已的語氣顯得調皮淘氣一些,就和平日裡倆人打鬧那樣,怕盧希安察覺到他的過度擔心與緊張。
盧希安搖搖頭,解釋道:「不行不行,狗可能會被抓去殺掉吃肉的。」
「那樹也會被砍掉啊」
「但是樹不會痛啊。」
陸時隨口說了一句:「你怎麼知道樹不會痛呢?」
盧希安認真科普:「痛覺是一種高度複雜的神經反應,需要存在中樞神經系統才能實現。而植物沒有中樞神經系統,所以它們不可能有痛覺。」
「咱不是在玩兒意識流嗎?怎麼一下子科學了起來。這會風大起來了,我們進去吧。」
「嗯。」
回到病房,陸時看著盧希安坐在雪白的被子堆里,安安靜靜地低頭看著工作郵件的模樣,或者這種病態不就應該出現在他身上,更不應該被禁步在這兒,他是應該在高樓大廈的辦公室里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我給你調起來點,這麼高行不行?」陸時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