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蕭逾白剛登基,崇尚節儉,可送往鎮北王府的賞賜聖旨卻是一道接著一道。喬念徽看著來不及入庫的奇珍異寶,皺眉道:「阿姐,雖說彌補,可這也太過了吧?」
林桑晚眉頭微微一跳,想起前日沈辭說的話:「你的好弟弟,似有奪妻之嫌。」
想起蕭逾白未昭告天下已與自己解除婚約之事,林桑晚命人備馬車,急忙趕上宣旨太監,讓其將御賜之物原封不動的帶回去。
這之後,她又繼續往皇宮方向趕去,撩起車簾往外看時,見背插箭令的信使風一般的從眼前掠過,直奔皇宮。
這是南疆急報!
「西堯十萬大軍壓境,陸大帥戰亡,敵軍已破靖山口,直入黑河,逼近寧州!」
新帝登基,叛亂剛平,國庫空虛,外敵入侵,老將凋零,不管哪一個對對南順來說都絕非好事。
案頭的文書堆積如山,蕭逾白抬眸,冷笑地看著眾臣,「先皇打下江山,可不是讓你們割地主和的!」
「即使兵部已經統計出足夠的兵力,可如今朝中武將凋零,若不主和,無人能領兵出戰。」秦閣老囁嚅開口,又朝沈辭覷了一眼,只希望他能站出來勸說一二。
蕭逾白面色沉肅,一雙鳳眼射著寒光。
朝中的武將也就祝青陽驍勇善戰,可他在北地待慣了,不熟悉南疆地形,也未與西堯交過手,更何況還要時刻盯著北漠國來襲,這麼一看,朝中確實無人能領兵出戰。
蕭逾白沉默許久,道:「陸大帥陣亡,軍心不穩,朕願......」
還未等他說完,養心殿前倒下一大片大臣,紛紛阻止、勸說,只有沈辭靜靜站著。
蕭逾白望向他,見他眉頭微皺,道:「沈愛卿也想勸阻朕?」
戰事緊急,時間緊迫,需要快速做出決斷,沈辭剛要說話,一個守門太監進來在蕭逾白耳邊說了些什麼,於是蕭逾白命他們各自去忙,等他們走後,才將林桑晚領了進來。
「阿姐。」
林桑晚向其行禮,道:「我願領兵出戰!」
「不可!」蕭逾白想也沒想,當下拒絕。
林桑晚堅定地看著他,道:「陛下知道的,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人了。」
蕭逾白閉了下眼,他當然知道她很合適,因為他知道她所有過去。
在大堰時,她自小就說要當大將軍,於是鎮北王先將她扔進了隔壁州的衛所里,成了毫不起眼的新兵。當時新兵中,她年齡最小,個頭最矮,又因為是女子,於是受盡嘲笑,受盡欺負。
認為女子就該待在閨房中,拿著繡花針,出來丟什麼人。
更有一次她被軍營的人扔進了狼窩裡,想嚇退她,讓她滾回家。可她擦了擦眼淚,與群狼殊死搏鬥,最後拎著狼王站在士兵面前,那氣勢,簡直想要吃人!
後來,她也沒有生氣,繼續留在衛所里,一待就是三年,直到成了衛所第一,將所有挑釁者打趴在腳下,臣服於她後,她才回到了大堰州。
回了大堰州後,鎮北王又將她扔進了神勇軍,她立了小功,可以有自己的手下,可神勇軍內無人願意歸她管。她不氣餒,一個個士兵問過去,還是沒有人願意跟她。當時她很難過,還在給賢妃的信中將每個士兵都罵了一遍。可罵歸罵,她還是深刻反思了自己,覺得是自己實力不夠,於是跟著鎮北王的主將們什麼都學。
直到那一年,她一個人排兵布陣,領著百來士兵,守下一座大家都覺得會淪陷的縣城後,她才得到了神勇軍的肯定。
一戰成名後,她才有了自己的手下。景仁帝雖未封她個小將軍,可她在軍中卻已是將領般的存在。
她在軍中地位不是鎮北王給的,不是她父親給的,而是她自己實實在在掙來的,是她本來就可以站在高位。
若非景仁帝輕信讒言,疑心病重,她現在應該同她父親一般,成為一代翹楚,封狼居胥。
她天生屬於戰場,即使在王府破滅後,她還是去了陸南嶽的南虎軍。在南虎軍中,陸南嶽讓她領著初出茅廬的陸岑和陸青鈺,跑遍寧州全境,又帶著她多次作戰。
在寧州的三年裡,沒人能比她更熟悉作戰地形,沒人能比她更了解西堯軍的手段。
「蕭逾白,姑姑死前留信曾說,你、我、妙瑛三人今後要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如今你為何不能信我?信我一定能贏,一定能平安回來?」
林桑晚繼續道: 「你剛登基,若是去了戰場,朝中有什麼意外,太上皇可隨時另立新君。」
蕭逾白面若冠玉,可一雙黑眸卻黑得深不見底,他沒再說話。
殿內寂靜無聲。
半盞茶後,一道清亮的聲打破寂靜,「哥,其實......我也可以去和親。等我國繁榮昌盛了,你們再接我回來。」
林桑晚轉身,見妙瑛小跑著進來,一把抱著她,然後探出一個腦袋,看著冷著一張臉的蕭逾白。
「胡鬧!南順歷朝歷代,萬沒有靠女人求和平的!」蕭逾白微怒,想讓人將妙瑛帶走,這時太監又上前稟報,沈辭求見。
沈辭看了眼林桑晚,明白她的意圖,於是開始勸說蕭逾白,最後在接踵而來的急報中,蕭逾白同意了。
夤夜,林桑晚和沈辭坐在屋檐上,看著滿天繁星。
林桑晚嘆道:「沈辭,怎麼每次都是讓你等我呢。」
「不會,這次我會和你一起去。」沈辭道。
其實他從來沒有羨慕過蕭逾白,也沒嫉妒過蕭逾白,可他羨慕過陸岑,在他不在的四年裡,陸岑一直在她身邊。
林桑晚搖了搖頭,「你就在永都等我,蕭逾白身邊不能沒有你。」
「可我也不能沒有你!」沈辭語氣有些重。她知道他有些生氣了,於是搖了搖手中的翡翠鐲子,笑道:「沈辭,趁著夜色正好,我們不如先簡單地拜個堂?」
沈辭別開臉,不理會,身體卻很老實跟著林桑晚去了林氏祠堂,上香拜了林氏先輩,後又去了沈辭祠堂,拜了沈氏先輩。
「忽然覺得,我們兩人都好慘啊......」忙完後,林桑晚含著沈辭耳垂,笑道。
可萬幸,遇見了你。
沈辭依然在生氣中,翻過她身子,吻上她後頸、背脊,繞到前方,含霜的淡眸里波濤洶湧,道:「我等你!」
翌日,林桑晚接過聖旨,掛著蕭逾白親賜金牌,攜同神勇軍舊人,率領六萬白蟒軍,拜別帝闕,束甲出征。
九月寒風帶著寒意,拂過她臉頰,吹得她身後大紅披風烈烈作響。她回頭看了一眼城牆上的沈辭,而後轉頭,抽響馬鞭,座下駿馬當即奔出。
尾聲
元啟二年秋末,西堯退兵請和,陸岑和林桑晚力求一舉擊潰西堯,統一三國,遂率十二萬大軍攻打西堯。
在此期間,蕭逾白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本是衰敗之勢的南順國終於有了起色,呈現一片復興之景。
一切漸漸安定,朝中大臣紛紛諫言,「國家安穩,陛下也該考慮選秀之事。」
登基的兩年來,蕭逾白以家國動盪為由,拒絕商討後宮之事。而沈辭則是聽之任之,畢竟他和蕭逾白,誰又比誰好過,他還無需天天被人催婚。
元啟三年早冬,陸岑率兵攻下西堯皇城城門,自此統一了整個西南。
捷報半個月後才到達永都,當時正值雪天,蕭逾白看完捷報後卻伏案大哭,悲慟難以自抑。
捷報最後寫著:為救陸將軍,林大帥中箭落崖而亡。
一月後,林桑晚棺木入永都,蕭逾白扶著棺木,大雪落在他眼角,很快便化作水珠,一滴又一滴地砸在棺木上。
沈辭站在百官之前,眼角沾三分戾紅,目光穿過簌簌撲落的大雪,落在棺木上,薄唇輕動 ,無聲說出兩字:「騙子......」
其後,林桑晚被追封為公主,諡號為懿,入皇陵。
喪儀過後,沈辭直接告假三月,閉門不出。曾有尚書求他出門,勸告蕭逾白選秀,可沈府大門依然緊閉。
直到幾位閣老送了幾位與林桑晚長相相似的貴女進宮,卻被蕭逾白一杯毒酒賜死後,沈辭才被眾臣請出沈府。
沈辭看著肅殺凌厲的蕭逾白,遞了致仕摺子,留下一句話後,消失在白茫茫雪夜裡。
他說:「這是她留給你的錦繡山河。」
車輪壓過積雪,發出沙沙的聲響,裴松駕著馬車,疑惑道:「我們為何要去大堰州?」
席閆道:「主子讓你去哪你就去哪就好了,問這麼多幹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林桑晚眉頭微微一跳,想起前日沈辭說的話:「你的好弟弟,似有奪妻之嫌。」
想起蕭逾白未昭告天下已與自己解除婚約之事,林桑晚命人備馬車,急忙趕上宣旨太監,讓其將御賜之物原封不動的帶回去。
這之後,她又繼續往皇宮方向趕去,撩起車簾往外看時,見背插箭令的信使風一般的從眼前掠過,直奔皇宮。
這是南疆急報!
「西堯十萬大軍壓境,陸大帥戰亡,敵軍已破靖山口,直入黑河,逼近寧州!」
新帝登基,叛亂剛平,國庫空虛,外敵入侵,老將凋零,不管哪一個對對南順來說都絕非好事。
案頭的文書堆積如山,蕭逾白抬眸,冷笑地看著眾臣,「先皇打下江山,可不是讓你們割地主和的!」
「即使兵部已經統計出足夠的兵力,可如今朝中武將凋零,若不主和,無人能領兵出戰。」秦閣老囁嚅開口,又朝沈辭覷了一眼,只希望他能站出來勸說一二。
蕭逾白面色沉肅,一雙鳳眼射著寒光。
朝中的武將也就祝青陽驍勇善戰,可他在北地待慣了,不熟悉南疆地形,也未與西堯交過手,更何況還要時刻盯著北漠國來襲,這麼一看,朝中確實無人能領兵出戰。
蕭逾白沉默許久,道:「陸大帥陣亡,軍心不穩,朕願......」
還未等他說完,養心殿前倒下一大片大臣,紛紛阻止、勸說,只有沈辭靜靜站著。
蕭逾白望向他,見他眉頭微皺,道:「沈愛卿也想勸阻朕?」
戰事緊急,時間緊迫,需要快速做出決斷,沈辭剛要說話,一個守門太監進來在蕭逾白耳邊說了些什麼,於是蕭逾白命他們各自去忙,等他們走後,才將林桑晚領了進來。
「阿姐。」
林桑晚向其行禮,道:「我願領兵出戰!」
「不可!」蕭逾白想也沒想,當下拒絕。
林桑晚堅定地看著他,道:「陛下知道的,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人了。」
蕭逾白閉了下眼,他當然知道她很合適,因為他知道她所有過去。
在大堰時,她自小就說要當大將軍,於是鎮北王先將她扔進了隔壁州的衛所里,成了毫不起眼的新兵。當時新兵中,她年齡最小,個頭最矮,又因為是女子,於是受盡嘲笑,受盡欺負。
認為女子就該待在閨房中,拿著繡花針,出來丟什麼人。
更有一次她被軍營的人扔進了狼窩裡,想嚇退她,讓她滾回家。可她擦了擦眼淚,與群狼殊死搏鬥,最後拎著狼王站在士兵面前,那氣勢,簡直想要吃人!
後來,她也沒有生氣,繼續留在衛所里,一待就是三年,直到成了衛所第一,將所有挑釁者打趴在腳下,臣服於她後,她才回到了大堰州。
回了大堰州後,鎮北王又將她扔進了神勇軍,她立了小功,可以有自己的手下,可神勇軍內無人願意歸她管。她不氣餒,一個個士兵問過去,還是沒有人願意跟她。當時她很難過,還在給賢妃的信中將每個士兵都罵了一遍。可罵歸罵,她還是深刻反思了自己,覺得是自己實力不夠,於是跟著鎮北王的主將們什麼都學。
直到那一年,她一個人排兵布陣,領著百來士兵,守下一座大家都覺得會淪陷的縣城後,她才得到了神勇軍的肯定。
一戰成名後,她才有了自己的手下。景仁帝雖未封她個小將軍,可她在軍中卻已是將領般的存在。
她在軍中地位不是鎮北王給的,不是她父親給的,而是她自己實實在在掙來的,是她本來就可以站在高位。
若非景仁帝輕信讒言,疑心病重,她現在應該同她父親一般,成為一代翹楚,封狼居胥。
她天生屬於戰場,即使在王府破滅後,她還是去了陸南嶽的南虎軍。在南虎軍中,陸南嶽讓她領著初出茅廬的陸岑和陸青鈺,跑遍寧州全境,又帶著她多次作戰。
在寧州的三年裡,沒人能比她更熟悉作戰地形,沒人能比她更了解西堯軍的手段。
「蕭逾白,姑姑死前留信曾說,你、我、妙瑛三人今後要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如今你為何不能信我?信我一定能贏,一定能平安回來?」
林桑晚繼續道: 「你剛登基,若是去了戰場,朝中有什麼意外,太上皇可隨時另立新君。」
蕭逾白面若冠玉,可一雙黑眸卻黑得深不見底,他沒再說話。
殿內寂靜無聲。
半盞茶後,一道清亮的聲打破寂靜,「哥,其實......我也可以去和親。等我國繁榮昌盛了,你們再接我回來。」
林桑晚轉身,見妙瑛小跑著進來,一把抱著她,然後探出一個腦袋,看著冷著一張臉的蕭逾白。
「胡鬧!南順歷朝歷代,萬沒有靠女人求和平的!」蕭逾白微怒,想讓人將妙瑛帶走,這時太監又上前稟報,沈辭求見。
沈辭看了眼林桑晚,明白她的意圖,於是開始勸說蕭逾白,最後在接踵而來的急報中,蕭逾白同意了。
夤夜,林桑晚和沈辭坐在屋檐上,看著滿天繁星。
林桑晚嘆道:「沈辭,怎麼每次都是讓你等我呢。」
「不會,這次我會和你一起去。」沈辭道。
其實他從來沒有羨慕過蕭逾白,也沒嫉妒過蕭逾白,可他羨慕過陸岑,在他不在的四年裡,陸岑一直在她身邊。
林桑晚搖了搖頭,「你就在永都等我,蕭逾白身邊不能沒有你。」
「可我也不能沒有你!」沈辭語氣有些重。她知道他有些生氣了,於是搖了搖手中的翡翠鐲子,笑道:「沈辭,趁著夜色正好,我們不如先簡單地拜個堂?」
沈辭別開臉,不理會,身體卻很老實跟著林桑晚去了林氏祠堂,上香拜了林氏先輩,後又去了沈辭祠堂,拜了沈氏先輩。
「忽然覺得,我們兩人都好慘啊......」忙完後,林桑晚含著沈辭耳垂,笑道。
可萬幸,遇見了你。
沈辭依然在生氣中,翻過她身子,吻上她後頸、背脊,繞到前方,含霜的淡眸里波濤洶湧,道:「我等你!」
翌日,林桑晚接過聖旨,掛著蕭逾白親賜金牌,攜同神勇軍舊人,率領六萬白蟒軍,拜別帝闕,束甲出征。
九月寒風帶著寒意,拂過她臉頰,吹得她身後大紅披風烈烈作響。她回頭看了一眼城牆上的沈辭,而後轉頭,抽響馬鞭,座下駿馬當即奔出。
尾聲
元啟二年秋末,西堯退兵請和,陸岑和林桑晚力求一舉擊潰西堯,統一三國,遂率十二萬大軍攻打西堯。
在此期間,蕭逾白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本是衰敗之勢的南順國終於有了起色,呈現一片復興之景。
一切漸漸安定,朝中大臣紛紛諫言,「國家安穩,陛下也該考慮選秀之事。」
登基的兩年來,蕭逾白以家國動盪為由,拒絕商討後宮之事。而沈辭則是聽之任之,畢竟他和蕭逾白,誰又比誰好過,他還無需天天被人催婚。
元啟三年早冬,陸岑率兵攻下西堯皇城城門,自此統一了整個西南。
捷報半個月後才到達永都,當時正值雪天,蕭逾白看完捷報後卻伏案大哭,悲慟難以自抑。
捷報最後寫著:為救陸將軍,林大帥中箭落崖而亡。
一月後,林桑晚棺木入永都,蕭逾白扶著棺木,大雪落在他眼角,很快便化作水珠,一滴又一滴地砸在棺木上。
沈辭站在百官之前,眼角沾三分戾紅,目光穿過簌簌撲落的大雪,落在棺木上,薄唇輕動 ,無聲說出兩字:「騙子......」
其後,林桑晚被追封為公主,諡號為懿,入皇陵。
喪儀過後,沈辭直接告假三月,閉門不出。曾有尚書求他出門,勸告蕭逾白選秀,可沈府大門依然緊閉。
直到幾位閣老送了幾位與林桑晚長相相似的貴女進宮,卻被蕭逾白一杯毒酒賜死後,沈辭才被眾臣請出沈府。
沈辭看著肅殺凌厲的蕭逾白,遞了致仕摺子,留下一句話後,消失在白茫茫雪夜裡。
他說:「這是她留給你的錦繡山河。」
車輪壓過積雪,發出沙沙的聲響,裴松駕著馬車,疑惑道:「我們為何要去大堰州?」
席閆道:「主子讓你去哪你就去哪就好了,問這麼多幹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