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還好她沒事,若是真有什麼事,他一定端了鍾粹宮!
「不過,也怪不得別人,」葳蕤自嘲笑笑,下了劑猛藥,「皇上待嬪妾再好,別人卻只盯著嬪妾的出身,從前的梅麗儀如此,如今的宮人也是如此,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嬪妾自認已經足夠謙卑,卻還是不能讓旁人滿意,有時候,真想永遠都不出這華清宮,只有在這裡,才最清淨。」
狩元帝握緊了她的手:「說的什麼胡話,今日這宮人膽大妄為,朕會讓她知道膽敢傷害你的下場,你是朕的宸妃,朕不會再叫任何人看輕你。」
葳蕤一怔,似有感動:「有皇上這句話,即便旁人千言萬語,百般刁難,嬪妾也不怕了。」
第二日正逢大朝,國事商討結束後,翰林院八品典籍林子默上折,為德宣十八年被皇長子案牽連的柳止期平反,證據確鑿,多位與柳止期交好的官員願意為此作證,狩元帝看過後,宣布恢復柳止期官職,以四品郡守之位重新下葬,賜金銀地契於柳止期留下的兩位孤女以作補償。
朝堂上的官員本一頭霧水,怎麼會想到為一個小官翻案,直到下朝後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那兩位孤女其中一位就是後宮赫赫有名的宸妃。宸妃最受人詬病之處即為出身,如今皇上親自為宸妃抹去了不堪的過往,加之宸妃如今懷有身孕,若是誕下男嬰,那就是皇上的皇長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即便這一胎不是男孩,以宸妃的受寵程度,下一胎,下下胎,機率可比旁人大多了。
葳蕤也很快得到了這個消息,她沒想到昨日這一出竟還有如此驚喜,於她受益不說,至少往後妹妹可恢復本名本姓,作為四品官員的女兒出嫁,結親對象水漲船高。
至於以後,她默默撫上肚子。一切就都看自己的孩子了。
-
四個月後,葳蕤站在華清宮新修建的池塘邊,看著水中錦鯉爭先恐後搶魚食。
小信子不知何時站到了她身邊,奉上披風。
眨眼便到了年末,寒風又席捲而來,然她如今穿的是錦衣貂皮,住的地方日夜暖爐不休,上一年在酷寒中那些絕望苦恨,早已煙消雲散,都快記不起來了。
「宮外如何?」盛夏時,她跟著皇上去了冬暖夏涼的行宮避暑,前不久才回來,其間幾個月柳家重建,都交給了最為信任的小信子去辦。
小信子將事情一一交代,果然都辦的出色,重新改了格局,府里府外都換上自己人,爹娘的牌位也已從江南搬來供奉。
葳蕤思緒有一瞬的出神,轉身問他:「這宮裡,你還想待嗎?」
他為她做了這麼多事,若是想善終,現在就可以出宮,她會擺平一切。
然而小信子毫不猶豫地跪下:「從那日被娘娘救起之後,奴才便立誓,這輩子都要跟著娘娘,不知是為恩,更是奴才相信娘娘。」
「後宮波雲詭譎,誰都料不到下一步會如何,即便如此,你也要跟著本宮?」
小信子斬釘截鐵:「奴才願為娘娘效犬馬之勞。」
「好。」葳蕤撫了撫肚子,「小信子,你說本宮肚子裡的,會是小公主還是小皇子?」
小信子道:「娘娘想是什麼,自然就是什麼。」
葳蕤瞧著魚食殆盡,魚群散開,正要離開之際,突然腳步一頓,面色嚴肅起來:「去叫接生嬤嬤。」
小信子一驚,不遠處候著的宮女連忙圍上來,葳蕤剛進了產房,就有太監往太極宮狂奔而去:「宸妃娘娘要生了!」
宸妃這胎生得有些突然,腹中胎兒才剛滿九個月而已,不過宮中提前兩月就早已將產房嬤嬤都一一備好,宸妃一有動靜,所有人都有條不紊地開始忙活。
狩元帝同貴妃是前後腳到,這時候距離宸妃進產房還不到兩刻鐘,不同於宋嬪生子時的痛叫,產房裡一片寂靜,狩元帝卻比那日宋嬪臨盆更慌:「人呢,怎麼一點聲音都沒有?」
眼看著他要衝進去,貴妃忙道:「皇上,產房重地沾染血污,恐有晦氣啊。」
狩元帝臉色沉沉,揮開她的手,萬幸有個嬤嬤出來端吃的,解釋道:「宸妃娘娘現在剛破羊水,宮口還未開,需保存體力,皇上不必擔心。」
狩元帝這才冷靜下來:「你們都給朕打起精神來,若是宸妃有三長兩短,朕饒不了你們。」
嬤嬤哆嗦了一下,還好反應快:「奴婢定為娘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等回到產房內,看著宸妃面色雖有些白,但冷靜精神的模樣,暗暗鬆了一口氣,娘娘這麼好的精氣神,皇上真是白髮威了。
各宮妃嬪都陸陸續續到了,只是皇上站著,沒一人敢坐下,十幾個人就這麼站著等了一個時辰,終於在她們都十分疲憊時,一聲嬰兒啼哭響徹雲霄,接生嬤嬤抱著小嬰兒狂喜著奔向狩元帝:「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宸妃娘娘生了,為皇上生了位小皇子!」
狩元帝大喜過望,瞧著襁褓里小的和貓兒一樣的小皇子,竟一時不敢動,許久後才道:「好,好,賞,都賞!」
這則消息一出,原本麻木的妃嬪這才清醒過來,神色各異地面面相覷。這對她們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一切都不得而知。
狩元六年末,狩元帝唯一的皇子出生,帝大喜,賜名隋明璋。
葳蕤的月子坐的十分舒服,小皇子一出生,就有數位乳母備著,她只需要在小皇子睡著時抱著哄一哄,享受一下有孩子的喜悅即可。
然而還沒出月子,就聽小信子說了個不太討喜的消息:「娘娘,這些日子貴妃頻繁前去寧壽宮,似乎有什麼籌謀。」
還能有什麼籌謀,不過是盯上了她的皇子。看來半年前那件事,還是沒能將她的心思徹底打消。也是,她一家獨大,貴妃又怎能坐得住呢。
既然如此,葳蕤便也不拐彎抹角:「那就找個時機,按我說的去做吧。」
小信子領命而去,恰逢乳母將剛睡著的小皇子抱進來,葳蕤淺笑著將重了不少的孩子抱入懷中:「小明璋,怎麼這麼愛睡呢。」
乳母在一旁笑呵呵道:「剛出生的小孩都這樣,一日十二個時辰睡能睡十一個時辰呢。」
葳蕤笑意蔓延,看著懷中的孩子,不僅是喜愛、疼寵,更是滿意。
「真小,我的孩子,快快長大吧。」未來還有許多事等著你去體會享受呢。
葳蕤出月子的第一天,也是隋明璋滿月宴那日,隋戊殷本想在這天大辦,但被葳蕤勸住了,最後答應只在華清宮辦一小宴,等周歲宴再昭告天下。
這讓隋戊殷看著自己兒子更是心癢難耐,索性在葳蕤還沒準備好時,抱著自己兒子特意來到太極宮,向幾位大臣炫耀了一下自己的稀世珍寶。
皇帝有了兒子,越朝未來有了候選人,這於江山於社稷都是大好事,即便朝中本對宸妃頗有異議,也都在大皇子出生後漸轉了風評。
然還沒等皇帝將孩子抱回華清宮,鍾粹宮先傳來消息,貴妃不知誤食了什麼東西,竟失聲了。
葳蕤聽到這個消息時剛穿上禮服,她淡淡嗯了一聲,直到隋戊殷抱著兒子回來,她才示意宮人再稟報一遍。
她本以為隋戊殷會先去趟鍾粹宮,安慰一下自己的貴妃,不成想他聽聞之後只是皺了皺眉頭,吩咐道:「召集太醫院所有御醫,去為貴妃診治。」他自己倒是穩坐高座,一步都不動,甚至還有心思逗懷裡的孩子。
既然他都如此不以為意,葳蕤更不會開口擾他興致,貴妃失聲這一事,就這麼平淡無波地過去了。
三日後,太醫院也束手無策,表示貴妃的喉嚨已無力回天,而這三天,狩元帝一步都沒踏入過鍾粹宮。
失去聲音的貴妃輕靠在欄杆上,看著遠處張燈結彩——為了慶祝大皇子滿月,滿宮都是紅飄帶,她忽然倦了。
她回了書房,在信紙上寫下願去五台山清修為太后祈福,最後落款——表妹陳思嘉。
狩元帝應了,等葳蕤再得知消息,貴妃已動身前往五台山,那個在宮中盛名多年的貴妃,自此沒了姓名。
-
光陰如箭,歲月如梭,眨眼就到了全宮上下都期盼的大皇子周歲宴。
這一年隋戊殷就如同第一次有孩子一般,每日忙完政務就來華清宮,陪著大皇子牙牙學語,蹣跚學步。
大皇子說不上十分聰慧,但卻生得萬分出色,完美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即便是不喜宸妃的臣子見了他,都要忍不住柔下聲音同他說話,在華清宮,更是每一個人會忍心同他大聲說話,除了宸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過,也怪不得別人,」葳蕤自嘲笑笑,下了劑猛藥,「皇上待嬪妾再好,別人卻只盯著嬪妾的出身,從前的梅麗儀如此,如今的宮人也是如此,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嬪妾自認已經足夠謙卑,卻還是不能讓旁人滿意,有時候,真想永遠都不出這華清宮,只有在這裡,才最清淨。」
狩元帝握緊了她的手:「說的什麼胡話,今日這宮人膽大妄為,朕會讓她知道膽敢傷害你的下場,你是朕的宸妃,朕不會再叫任何人看輕你。」
葳蕤一怔,似有感動:「有皇上這句話,即便旁人千言萬語,百般刁難,嬪妾也不怕了。」
第二日正逢大朝,國事商討結束後,翰林院八品典籍林子默上折,為德宣十八年被皇長子案牽連的柳止期平反,證據確鑿,多位與柳止期交好的官員願意為此作證,狩元帝看過後,宣布恢復柳止期官職,以四品郡守之位重新下葬,賜金銀地契於柳止期留下的兩位孤女以作補償。
朝堂上的官員本一頭霧水,怎麼會想到為一個小官翻案,直到下朝後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那兩位孤女其中一位就是後宮赫赫有名的宸妃。宸妃最受人詬病之處即為出身,如今皇上親自為宸妃抹去了不堪的過往,加之宸妃如今懷有身孕,若是誕下男嬰,那就是皇上的皇長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即便這一胎不是男孩,以宸妃的受寵程度,下一胎,下下胎,機率可比旁人大多了。
葳蕤也很快得到了這個消息,她沒想到昨日這一出竟還有如此驚喜,於她受益不說,至少往後妹妹可恢復本名本姓,作為四品官員的女兒出嫁,結親對象水漲船高。
至於以後,她默默撫上肚子。一切就都看自己的孩子了。
-
四個月後,葳蕤站在華清宮新修建的池塘邊,看著水中錦鯉爭先恐後搶魚食。
小信子不知何時站到了她身邊,奉上披風。
眨眼便到了年末,寒風又席捲而來,然她如今穿的是錦衣貂皮,住的地方日夜暖爐不休,上一年在酷寒中那些絕望苦恨,早已煙消雲散,都快記不起來了。
「宮外如何?」盛夏時,她跟著皇上去了冬暖夏涼的行宮避暑,前不久才回來,其間幾個月柳家重建,都交給了最為信任的小信子去辦。
小信子將事情一一交代,果然都辦的出色,重新改了格局,府里府外都換上自己人,爹娘的牌位也已從江南搬來供奉。
葳蕤思緒有一瞬的出神,轉身問他:「這宮裡,你還想待嗎?」
他為她做了這麼多事,若是想善終,現在就可以出宮,她會擺平一切。
然而小信子毫不猶豫地跪下:「從那日被娘娘救起之後,奴才便立誓,這輩子都要跟著娘娘,不知是為恩,更是奴才相信娘娘。」
「後宮波雲詭譎,誰都料不到下一步會如何,即便如此,你也要跟著本宮?」
小信子斬釘截鐵:「奴才願為娘娘效犬馬之勞。」
「好。」葳蕤撫了撫肚子,「小信子,你說本宮肚子裡的,會是小公主還是小皇子?」
小信子道:「娘娘想是什麼,自然就是什麼。」
葳蕤瞧著魚食殆盡,魚群散開,正要離開之際,突然腳步一頓,面色嚴肅起來:「去叫接生嬤嬤。」
小信子一驚,不遠處候著的宮女連忙圍上來,葳蕤剛進了產房,就有太監往太極宮狂奔而去:「宸妃娘娘要生了!」
宸妃這胎生得有些突然,腹中胎兒才剛滿九個月而已,不過宮中提前兩月就早已將產房嬤嬤都一一備好,宸妃一有動靜,所有人都有條不紊地開始忙活。
狩元帝同貴妃是前後腳到,這時候距離宸妃進產房還不到兩刻鐘,不同於宋嬪生子時的痛叫,產房裡一片寂靜,狩元帝卻比那日宋嬪臨盆更慌:「人呢,怎麼一點聲音都沒有?」
眼看著他要衝進去,貴妃忙道:「皇上,產房重地沾染血污,恐有晦氣啊。」
狩元帝臉色沉沉,揮開她的手,萬幸有個嬤嬤出來端吃的,解釋道:「宸妃娘娘現在剛破羊水,宮口還未開,需保存體力,皇上不必擔心。」
狩元帝這才冷靜下來:「你們都給朕打起精神來,若是宸妃有三長兩短,朕饒不了你們。」
嬤嬤哆嗦了一下,還好反應快:「奴婢定為娘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等回到產房內,看著宸妃面色雖有些白,但冷靜精神的模樣,暗暗鬆了一口氣,娘娘這麼好的精氣神,皇上真是白髮威了。
各宮妃嬪都陸陸續續到了,只是皇上站著,沒一人敢坐下,十幾個人就這麼站著等了一個時辰,終於在她們都十分疲憊時,一聲嬰兒啼哭響徹雲霄,接生嬤嬤抱著小嬰兒狂喜著奔向狩元帝:「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宸妃娘娘生了,為皇上生了位小皇子!」
狩元帝大喜過望,瞧著襁褓里小的和貓兒一樣的小皇子,竟一時不敢動,許久後才道:「好,好,賞,都賞!」
這則消息一出,原本麻木的妃嬪這才清醒過來,神色各異地面面相覷。這對她們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一切都不得而知。
狩元六年末,狩元帝唯一的皇子出生,帝大喜,賜名隋明璋。
葳蕤的月子坐的十分舒服,小皇子一出生,就有數位乳母備著,她只需要在小皇子睡著時抱著哄一哄,享受一下有孩子的喜悅即可。
然而還沒出月子,就聽小信子說了個不太討喜的消息:「娘娘,這些日子貴妃頻繁前去寧壽宮,似乎有什麼籌謀。」
還能有什麼籌謀,不過是盯上了她的皇子。看來半年前那件事,還是沒能將她的心思徹底打消。也是,她一家獨大,貴妃又怎能坐得住呢。
既然如此,葳蕤便也不拐彎抹角:「那就找個時機,按我說的去做吧。」
小信子領命而去,恰逢乳母將剛睡著的小皇子抱進來,葳蕤淺笑著將重了不少的孩子抱入懷中:「小明璋,怎麼這麼愛睡呢。」
乳母在一旁笑呵呵道:「剛出生的小孩都這樣,一日十二個時辰睡能睡十一個時辰呢。」
葳蕤笑意蔓延,看著懷中的孩子,不僅是喜愛、疼寵,更是滿意。
「真小,我的孩子,快快長大吧。」未來還有許多事等著你去體會享受呢。
葳蕤出月子的第一天,也是隋明璋滿月宴那日,隋戊殷本想在這天大辦,但被葳蕤勸住了,最後答應只在華清宮辦一小宴,等周歲宴再昭告天下。
這讓隋戊殷看著自己兒子更是心癢難耐,索性在葳蕤還沒準備好時,抱著自己兒子特意來到太極宮,向幾位大臣炫耀了一下自己的稀世珍寶。
皇帝有了兒子,越朝未來有了候選人,這於江山於社稷都是大好事,即便朝中本對宸妃頗有異議,也都在大皇子出生後漸轉了風評。
然還沒等皇帝將孩子抱回華清宮,鍾粹宮先傳來消息,貴妃不知誤食了什麼東西,竟失聲了。
葳蕤聽到這個消息時剛穿上禮服,她淡淡嗯了一聲,直到隋戊殷抱著兒子回來,她才示意宮人再稟報一遍。
她本以為隋戊殷會先去趟鍾粹宮,安慰一下自己的貴妃,不成想他聽聞之後只是皺了皺眉頭,吩咐道:「召集太醫院所有御醫,去為貴妃診治。」他自己倒是穩坐高座,一步都不動,甚至還有心思逗懷裡的孩子。
既然他都如此不以為意,葳蕤更不會開口擾他興致,貴妃失聲這一事,就這麼平淡無波地過去了。
三日後,太醫院也束手無策,表示貴妃的喉嚨已無力回天,而這三天,狩元帝一步都沒踏入過鍾粹宮。
失去聲音的貴妃輕靠在欄杆上,看著遠處張燈結彩——為了慶祝大皇子滿月,滿宮都是紅飄帶,她忽然倦了。
她回了書房,在信紙上寫下願去五台山清修為太后祈福,最後落款——表妹陳思嘉。
狩元帝應了,等葳蕤再得知消息,貴妃已動身前往五台山,那個在宮中盛名多年的貴妃,自此沒了姓名。
-
光陰如箭,歲月如梭,眨眼就到了全宮上下都期盼的大皇子周歲宴。
這一年隋戊殷就如同第一次有孩子一般,每日忙完政務就來華清宮,陪著大皇子牙牙學語,蹣跚學步。
大皇子說不上十分聰慧,但卻生得萬分出色,完美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即便是不喜宸妃的臣子見了他,都要忍不住柔下聲音同他說話,在華清宮,更是每一個人會忍心同他大聲說話,除了宸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