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皇上和太后可都還好好地在位置上坐著。
若皇貴妃這話叫皇上知道了,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棠東啟當即怕得不行,連忙讓皇貴妃住嘴,此類話絕不能再說,他就當什麼都沒聽到。
卻聽皇貴妃又冷笑一聲:「你這麼多年當官真是白當了,這是我能不說就不說的嗎?你難道不知道這些年我都是怎麼過的,皇上天天許諾我說一定會改立福王為太子,結果呢,就是哄哄我而已,我兒馬上就要去洛陽了,我不剩多少時間了……」
皇貴妃說著說著就哭了。
棠東啟心裡很不是滋味兒。
妹妹進宮早,雖得皇帝寵愛,但宮裡哪是什麼好去處,他身為兄長,不是不知道妹妹從嬪做到皇貴妃必然費了不少心思,可,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把眼淚哭干也不能做。
可卻也沒想到,他不同意幫她,她便把手伸到他女兒身上。
棠東啟不懂。
難道她覺得他沒了女兒,他就會幫她了嗎?還是說既然不能為她所用,那就乾脆除掉好了?
而且為什麼偏偏是王曰乾案發後?
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我真的沒答應她,我從沒想過要害你。」棠東啟消沉極了,「你是我女兒,我便是和她決裂了,也不會害你。」
棠東啟說完,彎了彎腰。
他仿佛一下就老了十歲。
而棠袖聽完,也還是那不咸不淡的兩個字:「是嗎。」
旁觀的馮鏡嫆則什麼都沒說。
只看這父女倆好似結束了,側首道:「青黛,去請太醫過來。」
青黛應是。
太醫過來還要一會兒,陳樾不欲多留,準備走了。
臨走前,他背過身去,和棠袖私語了幾句。
「我先回侯府,」他說,「錦衣衛剛才都查過了,棠府里沒密道,你安心住著,有事就吩咐錦衣衛,等我回來。」
棠袖點頭說好。
「你信我,」他又沉聲道,「我不會讓你和孩子有事。」
如果有事,他一定……
「嗯。」
棠袖笑了下。
她沒讓他說完。
她笑容很淺,臉上猶有在火海里沾到的灰塵,頭髮衣服等更是凌亂不堪,可偏生在陳樾眼裡,她美得不可方物。
便聽她道:「我信你。」
她抬手撫摸他眉骨。
那兒有一處他破窗進來救她時,被碎木劃破的傷痕。
血早已干透,只留殷紅淡淡。她輕輕摩挲著那點殷紅,道:「我只能信你了,陳樾。」
陳樾握住她的手。
少頃,他轉身上馬,趁夜回江夏侯府。
他得趕在五城兵馬司的人滅火走後,啟祥宮的人宣他進宮前,查清楚刺客究竟是不是皇貴妃安排的,怎麼就能知道密道的存在。
——他和棠袖一樣,都認為此事與皇帝無關。
陳樾走後,青黛領著太醫來了。
棠袖坐下,伸手讓太醫診脈,沒忘把之前的頭暈和腹痛告訴太醫。
太醫聽完診完,說只少許濃煙入體,有些受驚,不過大人和孩子都沒什麼大礙,無需用藥,好好休息便可。棠袖忽然記起去年沈珠璣托朱由校告訴她說洛陽福王府剛剛竣工,就有朝臣上疏請求福王就藩,皇帝給的答覆是明年春天。
到了明年春天,也就是今年四月的時候,廷臣再次相繼上疏請福王就藩。
然而和去年一樣,皇帝以「祖制在春,今已逾期」為由,將福王就藩時間再次延後,改到明年春天。
明年復明年,廷臣們雖無奈,卻也沒法,只想著這次是不是終於能定下來了,孰料沒過幾天,皇帝突然傳旨說福王莊田沒到四萬頃不行,不能就藩,葉向高因此上疏,同皇帝據理力爭。
由此可見,葉向高和大多數朝臣一樣,堅決擁立太子。
因而王曰乾案一出,此案關乎到國本之爭,葉向高絕對會出手。
不出所料,等陳樾來棠府看棠袖,同她說葉向高聽聞王曰乾案後,第一時間就給皇帝連上了兩道密揭。
密揭內容陳樾暫且沒能探聽到,只知皇帝看完大悅,隨即王曰乾言稱巫術詛咒的那份奏疏被留中不發,王曰乾本人則被下獄,第二天就死了。
不僅如此,皇帝還答應葉向高會讓福王儘快就藩,現已諭禮部擇取吉期。
——這便是葉向高的手段。
此事跟皇貴妃和福王到底有沒有關係,對皇帝等人來說很重要,對葉向高卻無所謂,他只要確保此事不會把太子拉下水,順便讓福王離京就藩,即是一箭雙鵰。
福王就藩,於葉向高、於大臣們都是好事,於皇貴妃卻不是。
皇貴妃不願讓福王就藩。
便藉口明年太后七十大壽,說福王理應留京慶賀。皇帝也是同樣的想法,下令讓內閣以此宣諭,葉向高卻沒宣,而是請求今年冬天提前給太后舉辦壽禮,好讓福王明年能如期就藩。
皇帝哪肯同意,立即派宦官出宮去葉向高府上,一定要葉向高宣諭。
不料太后聽聞此事,竟問了句吾兒潞王也能進京祝壽嗎?
有太后這話,葉向高立即說現在都在傳陛下欲假借為太后賀壽之名,好將福王留在京師,約有千人在宮門前跪伏請求陛下收回成命。若陛下宣諭,人們必將聽信王曰乾之妖言,屆時朝廷不寧,太后也不樂。最後更道:「且潞王,聖母愛子,亦居外藩,何惓惓福王為?」
皇貴妃到底沒斗過葉向高。
最終定下明年三月前福王就藩,事情到此似乎已成定局。
葉向高……
棠袖正思索著,就聽陳樾壓低聲音道:「有人進過密道。」
棠袖眼睫輕輕一顫。
陳樾繼續說:「那天皇貴妃有去啟祥宮求見皇上,在裡面呆了很久。」
果然。
棠袖閉了閉眼。
「皇上知道她發現了密道嗎?」
「不知道。」
棠袖想起前夜棠東啟說沒答應幫皇貴妃,沒借她人手——
皇貴妃身處後宮,對宮外鞭長莫及,縱使早早安排下去,也沒法臨時動用太多人手,因此便乾脆只動用一個刺客,這樣哪怕事情敗露,也方便脫身。
也正因為刺客只是一個人,她沒能葬身火海。
她是不是該感謝皇貴妃,對她其實不算太絕情,還給她留了一條生路?
第63章 折騰 汪。
儘管一直都隱隱有所懷疑, 夢裡那場火很有可能是皇貴妃安排的,但棠袖始終不太願意相信,皇貴妃會為著國本之爭要她的命。
哪怕那場火真的從夢境來到現實, 兩個錦衣衛都說刺客是在希言苑西牆牆角消失不見, 明知刺客不會是皇帝派的,那就只能是和王曰乾案相關的人派的,棠袖卻也只是回棠府問棠東啟,是不是和他有關, 而不是進宮找皇貴妃對質。
她不敢。
她害怕。
可現在陳樾告訴她,就是皇貴妃。
棠袖知道陳樾不會在這種事上騙她。
是真的。
皇貴妃想要她死。
棠袖忍不住想,為什麼?
她只是不想摻合國本之爭,她們棠府能出一位皇貴妃已經夠了, 不能再往上了,連她都是嫁給長公主之子,而非嫁進天家或者宗室, 烈火烹油這麼簡單的道理,她不信皇貴妃不懂。
難道真被權力迷了眼,看不清皇帝真正想要的繼承人是誰?
怎麼可能, 那可是掀起長達二十多年的國本之爭,以及兩次妖書案的皇貴妃啊。
棠袖又想起那天, 皇貴妃看她的那個眼神。
恨她不幫她,所以就要殺了她嗎?
棠袖想著想著, 不自覺又有點腹痛。
一旁昭夏因為前夜走水的事, 這幾天一直處於無比專注的狀態中,此時立刻便注意到棠袖搭在桌上的手向下去捂肚子的動作。昭夏心裡一慌,又迅速鎮定下來,一面問小姐哪裡不舒服, 一面讓人趕緊去請太醫。
待太醫來了,迎面見棠袖在椅子上坐著,太醫當即眼睛一瞪:「還不快把夫人扶床上去!」
昭夏為難地看向棠袖。
棠袖搖頭,說:「我就當時疼了那一小會兒,現在已經不疼了。」
太醫道:「那也不可大意。」
又是一番細緻診脈,太醫沉吟片刻,方道:「孩子很好,胎象也很穩,只夫人似乎思慮過多,隱有驚悸之狀……這兩天可是不曾安睡?」
昭夏說是:「小姐前夜回府,後半夜一直沒睡著,白天也幾乎沒睡。昨晚上倒有睡了兩個時辰,但半夜又醒了。」
好巧不巧,正是前夜走水的那個時間點醒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若皇貴妃這話叫皇上知道了,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棠東啟當即怕得不行,連忙讓皇貴妃住嘴,此類話絕不能再說,他就當什麼都沒聽到。
卻聽皇貴妃又冷笑一聲:「你這麼多年當官真是白當了,這是我能不說就不說的嗎?你難道不知道這些年我都是怎麼過的,皇上天天許諾我說一定會改立福王為太子,結果呢,就是哄哄我而已,我兒馬上就要去洛陽了,我不剩多少時間了……」
皇貴妃說著說著就哭了。
棠東啟心裡很不是滋味兒。
妹妹進宮早,雖得皇帝寵愛,但宮裡哪是什麼好去處,他身為兄長,不是不知道妹妹從嬪做到皇貴妃必然費了不少心思,可,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把眼淚哭干也不能做。
可卻也沒想到,他不同意幫她,她便把手伸到他女兒身上。
棠東啟不懂。
難道她覺得他沒了女兒,他就會幫她了嗎?還是說既然不能為她所用,那就乾脆除掉好了?
而且為什麼偏偏是王曰乾案發後?
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我真的沒答應她,我從沒想過要害你。」棠東啟消沉極了,「你是我女兒,我便是和她決裂了,也不會害你。」
棠東啟說完,彎了彎腰。
他仿佛一下就老了十歲。
而棠袖聽完,也還是那不咸不淡的兩個字:「是嗎。」
旁觀的馮鏡嫆則什麼都沒說。
只看這父女倆好似結束了,側首道:「青黛,去請太醫過來。」
青黛應是。
太醫過來還要一會兒,陳樾不欲多留,準備走了。
臨走前,他背過身去,和棠袖私語了幾句。
「我先回侯府,」他說,「錦衣衛剛才都查過了,棠府里沒密道,你安心住著,有事就吩咐錦衣衛,等我回來。」
棠袖點頭說好。
「你信我,」他又沉聲道,「我不會讓你和孩子有事。」
如果有事,他一定……
「嗯。」
棠袖笑了下。
她沒讓他說完。
她笑容很淺,臉上猶有在火海里沾到的灰塵,頭髮衣服等更是凌亂不堪,可偏生在陳樾眼裡,她美得不可方物。
便聽她道:「我信你。」
她抬手撫摸他眉骨。
那兒有一處他破窗進來救她時,被碎木劃破的傷痕。
血早已干透,只留殷紅淡淡。她輕輕摩挲著那點殷紅,道:「我只能信你了,陳樾。」
陳樾握住她的手。
少頃,他轉身上馬,趁夜回江夏侯府。
他得趕在五城兵馬司的人滅火走後,啟祥宮的人宣他進宮前,查清楚刺客究竟是不是皇貴妃安排的,怎麼就能知道密道的存在。
——他和棠袖一樣,都認為此事與皇帝無關。
陳樾走後,青黛領著太醫來了。
棠袖坐下,伸手讓太醫診脈,沒忘把之前的頭暈和腹痛告訴太醫。
太醫聽完診完,說只少許濃煙入體,有些受驚,不過大人和孩子都沒什麼大礙,無需用藥,好好休息便可。棠袖忽然記起去年沈珠璣托朱由校告訴她說洛陽福王府剛剛竣工,就有朝臣上疏請求福王就藩,皇帝給的答覆是明年春天。
到了明年春天,也就是今年四月的時候,廷臣再次相繼上疏請福王就藩。
然而和去年一樣,皇帝以「祖制在春,今已逾期」為由,將福王就藩時間再次延後,改到明年春天。
明年復明年,廷臣們雖無奈,卻也沒法,只想著這次是不是終於能定下來了,孰料沒過幾天,皇帝突然傳旨說福王莊田沒到四萬頃不行,不能就藩,葉向高因此上疏,同皇帝據理力爭。
由此可見,葉向高和大多數朝臣一樣,堅決擁立太子。
因而王曰乾案一出,此案關乎到國本之爭,葉向高絕對會出手。
不出所料,等陳樾來棠府看棠袖,同她說葉向高聽聞王曰乾案後,第一時間就給皇帝連上了兩道密揭。
密揭內容陳樾暫且沒能探聽到,只知皇帝看完大悅,隨即王曰乾言稱巫術詛咒的那份奏疏被留中不發,王曰乾本人則被下獄,第二天就死了。
不僅如此,皇帝還答應葉向高會讓福王儘快就藩,現已諭禮部擇取吉期。
——這便是葉向高的手段。
此事跟皇貴妃和福王到底有沒有關係,對皇帝等人來說很重要,對葉向高卻無所謂,他只要確保此事不會把太子拉下水,順便讓福王離京就藩,即是一箭雙鵰。
福王就藩,於葉向高、於大臣們都是好事,於皇貴妃卻不是。
皇貴妃不願讓福王就藩。
便藉口明年太后七十大壽,說福王理應留京慶賀。皇帝也是同樣的想法,下令讓內閣以此宣諭,葉向高卻沒宣,而是請求今年冬天提前給太后舉辦壽禮,好讓福王明年能如期就藩。
皇帝哪肯同意,立即派宦官出宮去葉向高府上,一定要葉向高宣諭。
不料太后聽聞此事,竟問了句吾兒潞王也能進京祝壽嗎?
有太后這話,葉向高立即說現在都在傳陛下欲假借為太后賀壽之名,好將福王留在京師,約有千人在宮門前跪伏請求陛下收回成命。若陛下宣諭,人們必將聽信王曰乾之妖言,屆時朝廷不寧,太后也不樂。最後更道:「且潞王,聖母愛子,亦居外藩,何惓惓福王為?」
皇貴妃到底沒斗過葉向高。
最終定下明年三月前福王就藩,事情到此似乎已成定局。
葉向高……
棠袖正思索著,就聽陳樾壓低聲音道:「有人進過密道。」
棠袖眼睫輕輕一顫。
陳樾繼續說:「那天皇貴妃有去啟祥宮求見皇上,在裡面呆了很久。」
果然。
棠袖閉了閉眼。
「皇上知道她發現了密道嗎?」
「不知道。」
棠袖想起前夜棠東啟說沒答應幫皇貴妃,沒借她人手——
皇貴妃身處後宮,對宮外鞭長莫及,縱使早早安排下去,也沒法臨時動用太多人手,因此便乾脆只動用一個刺客,這樣哪怕事情敗露,也方便脫身。
也正因為刺客只是一個人,她沒能葬身火海。
她是不是該感謝皇貴妃,對她其實不算太絕情,還給她留了一條生路?
第63章 折騰 汪。
儘管一直都隱隱有所懷疑, 夢裡那場火很有可能是皇貴妃安排的,但棠袖始終不太願意相信,皇貴妃會為著國本之爭要她的命。
哪怕那場火真的從夢境來到現實, 兩個錦衣衛都說刺客是在希言苑西牆牆角消失不見, 明知刺客不會是皇帝派的,那就只能是和王曰乾案相關的人派的,棠袖卻也只是回棠府問棠東啟,是不是和他有關, 而不是進宮找皇貴妃對質。
她不敢。
她害怕。
可現在陳樾告訴她,就是皇貴妃。
棠袖知道陳樾不會在這種事上騙她。
是真的。
皇貴妃想要她死。
棠袖忍不住想,為什麼?
她只是不想摻合國本之爭,她們棠府能出一位皇貴妃已經夠了, 不能再往上了,連她都是嫁給長公主之子,而非嫁進天家或者宗室, 烈火烹油這麼簡單的道理,她不信皇貴妃不懂。
難道真被權力迷了眼,看不清皇帝真正想要的繼承人是誰?
怎麼可能, 那可是掀起長達二十多年的國本之爭,以及兩次妖書案的皇貴妃啊。
棠袖又想起那天, 皇貴妃看她的那個眼神。
恨她不幫她,所以就要殺了她嗎?
棠袖想著想著, 不自覺又有點腹痛。
一旁昭夏因為前夜走水的事, 這幾天一直處於無比專注的狀態中,此時立刻便注意到棠袖搭在桌上的手向下去捂肚子的動作。昭夏心裡一慌,又迅速鎮定下來,一面問小姐哪裡不舒服, 一面讓人趕緊去請太醫。
待太醫來了,迎面見棠袖在椅子上坐著,太醫當即眼睛一瞪:「還不快把夫人扶床上去!」
昭夏為難地看向棠袖。
棠袖搖頭,說:「我就當時疼了那一小會兒,現在已經不疼了。」
太醫道:「那也不可大意。」
又是一番細緻診脈,太醫沉吟片刻,方道:「孩子很好,胎象也很穩,只夫人似乎思慮過多,隱有驚悸之狀……這兩天可是不曾安睡?」
昭夏說是:「小姐前夜回府,後半夜一直沒睡著,白天也幾乎沒睡。昨晚上倒有睡了兩個時辰,但半夜又醒了。」
好巧不巧,正是前夜走水的那個時間點醒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