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同穩娘們學習接產技藝外,還要與女官們學習禮儀修養,她甚至求王娘子找來了女夫子,琴棋書畫、四書五經皆有涉獵。

  每月每科均有考核,兩年後有最終考核,只有通過者方能出師為穩娘,全優者她甚至會推選其為女官。雖說嗣昌局的官員任用歸吏部調配,但他們去何處找女官啊,多是由莫婤推舉。

  此番培養,相當於女子書院,這也是莫婤嘗試在大唐推廣女子教育的第一步。

  各中深意,自不能一一同女官們講明,但女官們暗自沉思後,第二日又風風火火地出了門。她則安心留在嗣昌局,領著王清歌整理講義和考題,尋人印製。

  三日後,登記的小娘子們均得到了一份珍貴的講義。

  講義由數百張羅紋紙,裝訂成冊,因其質地細薄柔軟,韌性強,疊在一起竟不足一指厚。

  紙上有天然明顯的橫紋,若絲織羅綢,盡顯高貴雅致,其上排列著清晰整齊的文字,文字旁還繪有示意圖。

  小娘子們愛不釋手,只交了半吊錢束脩的父母亦覺賺翻了,迫不及待同鄰里炫耀,定要打他們此前奚落的嘴臉。

  晚膳後的巷子口,眾人的話題已從三屍九蟲、老娘婆的駭人罪行,換到了嗣昌局學徒的招收。

  「我信得牢莫大人,你瞧我閨女的書,紙張字跡無一不好,明日還要去官人處上學!」戴著銅耳璫的彤娘子歡騰道,高高揚起手中的書,月下的講義泛著盈盈光輝如同天書。

  眾人看呆了,紛紛伸手欲觸碰卻被婦人狠狠拍掉,還將書藏進了她懷中。大伙兒悵然若失,唯有那金釵少女撒嬌央求著再看兩眼。

  「我們也信莫大人!」髻上斜插銀釵的彩娘子摸了摸肚子,回過神後不滿地撇嘴道。見周圍人贊同,她就又辯解道,「要收束脩的,每年一回,還要交兩年,囊中羞澀啊!」

  「一回半吊錢,你家賣個琉璃瓶就有了,手頭實在沒錢,將你頭上這支銀釵當了也全夠了,喊甚窮?」彤娘子不客氣道,定是捨不得同姐兒開銷,她家小兒可還沒開始換牙就找了教書先生!

  彩娘子瞬時紅了臉,徑直取下銀釵,一面往家逃,一面挽尊道:「是她定了親不想干髒活,明兒我就押她去報名!」

  巷子口的百姓們瞧著彩娘子的狼狽樣,忍不住發笑,心頭卻也盤算著明兒一早去同閨女(孫女)報名。

  翌日,嗣昌局方開署就湧來了眾多百姓,卻被告知人員已招收滿,下一批學徒接收竟要等至明年五月,大伙兒聽後愈發捶胸頓足。

  離去時,女官們領著他們從後門出,路過了一處富麗堂皇的廳堂。

  透過晶瑩剔透的琉璃窗,他們瞧見了一張張約莫三尺寬的書桌,桌前坐著一個個身著景泰藍羅裙的小娘子。

  她們手中捧著講義,桌上擺著印有嗣昌局印章的筆墨紙硯,正全神貫注地瞧著高台上的女夫子。

  窗外的小娘子們面露嚮往,她們的父母們更是懊悔。

  念著小娘子們的基礎水平參差,莫婤分了高中低三班教授,分別對應高中低階穩娘。半月後有模擬考,只有通過初始考核者,方能正式成為學徒。

  這消息不知怎傳了出去,月末考核之事,竟成了全城關注的焦點。

  第142章

  昭昭萬里銀河,墜落西南,雞鳴伴著譙樓鐘聲,迎來東方既白。

  嗣昌局署門外早已人頭攢動,只是眾人皆靜默等候,氣氛迫急如拉滿的弓弦。

  待譙樓鐘聲絕,萬眾矚目下,嗣昌局的署門緩緩開啟。

  莫婤著淺緋色官服,領眾女官邁出門檻,峨冠博帶,儀態萬方,如夏日艷陽般絢目,百姓們怔怔望著竟一時忘記了緊張。

  鵠白名冊漸漸展開,莫婤朱唇微啟,莊嚴肅穆的聲兒響亮悠長。

  「高階班,景雯」

  「高階班,慧君」

  ……

  「中階班,紅玉」

  ……

  「低階班,梨花」

  ……

  百姓們大氣兒不敢喘,生怕驚擾了莫大人,更怕聽漏了自家閨女的名兒。

  待她宣讀

  完畢後,眾人方發出來歡呼雀躍聲,將名冊貼於署門外的公示欄上,無論何時去瞧都圍滿了人。

  其實,這批小娘子家中皆是頂著萬般壓力支持她們上學的,之後更是受到了全城百姓的矚目。她們也知這局勢,原就聽話懂事,後更是勤奮好學。

  因此,莫婤未刷掉一人,只是根據其接受知識的能力,調整了班階,在嗣昌局後專賃了套三進院落做書院。

  前院,五間正屋做課室,東廂房為接產實操室,西廂房為琴棋書畫室,前院的院子兼備舞蹈、儀態訓練場。

  中廳是用膳休閒之處,她雇了廚娘,還擬定了適宜小娘子們生長的營養餐譜。

  後院改造成了寢室,擺著雙層高低床,除了住讀的小娘子們,還住著外聘的夫子。

  於後罩樓中留出了婆子丫鬟們的居所後,剩餘的屋舍,莫婤更是大手筆的打通改造成了藏書閣,小娘子們可憑刻有其身份的銅符借閱。

  閣中藏書頗豐,印了穩娘們帶來的接生類書籍數本。為開拓她們的眼界,她寫信同王娘子寄來了幾大箱,又搜羅了城中書肆,還押著過目不忘的長孫無忌謄寫了數本,直至藏書閣不再過於空曠,方罷休。

  這般大的陣仗,連去往太原的李世民也知曉了,竟也於書院開學前日送來了整車書籍。讓莫婤更驚喜的是他親筆題的牌匾——蘭台書院。

  蘭台本為漢代宮內藏圖書之處,以御史中丞掌之,後世更是稱御史台為蘭台,莫婤為書院取此名,除了象徵著知識與文化的匯聚,更暗含了對女子平權的追求。

  其中深意,莫婤不知李世民有無看出,但他總歸幫她提了匾,日後這可都是女子書院的護身符啊。

  小娘子們正式入學那日,東方破曉之際,莫婤就領著身著景泰藍院服的她們,立於書院門前,書院半丈遠外圍滿了人山人海的百姓。

  女官、穩娘、夫子們搬出來自己擅長的樂器,待太陽升起時,一同奏響了《秦王破陣曲》。

  此曲是李世民擊敗劉武周后,將士們以舊曲填新詞所作。她用此曲除了是對李世民贈匾的感恩外,更欲鼓舞小娘子們巾幗不讓鬚眉,蓬勃發展,奮發圖強!

  牌匾同艷陽一道冉冉升起,在小娘子們期翼的目光中,她似隱約瞧見了大唐女子未來浩瀚的藍圖。

  此後,汾州以介休為中心,輻射了周邊城池。遇上疑難雜症的生產,皆送於介休城中的大唐嗣昌婦孺院,每歲更是有成百上千求學的小娘子,跋山涉水,只為考入蘭台書院。

  嗣昌局駐守該地分署的女官們,在莫婤的授意下逐步向周邊城池鋪開,短短几年間,汾州各城皆有嗣昌局分署,除修建了婦孺院外,被嗣昌局授予了品階的接生館逐漸林立。

  此為後話,莫婤此刻正逛著蘭台書院。

  課室里,書聲朗朗,抑揚頓挫;實操室中,心無旁騖,精益求精。

  忽而,女官瑛娘匆匆而至。

  「我已將介休城嗣昌局分署的諸般事宜託付與你,日後你去找誰幫忙?」莫婤見她步履匆忙,出言提醒。

  瑛娘臉色緩了下來,卻仍拉著她耳語。

  彥郎與桃娘子時隔半月仍是找來了,見著她後,徑直跪於她身前,百般哀求她施以援手。

  莫婤獨留桃娘子勸說了足足兩個時辰,桃娘子方緩緩捲起了裙擺,拉著她的手往裡頭探。

  「不用了,你直接同我說!」她猛地抽回了手,心頭有些惱怒,你們這些生猛娘子,上回就這般孟浪,如今又來!

  因有求於她,桃娘子拼命忍下羞澀,輕聲哀嘆道:「我是石芯子。」

  在古代,石芯子又稱為石女,是指女性生殖系統存在先天性發育異常的情況,其中又分為真石女和假石女②。

  她猛然蹙緊了眉,帶著他們兩口子去了婦孺院,送桃娘子進了產房,觀察其玉戶向外膨隆,呈紫藍色,無開口,果然是石女。

  她戴上手套,從後入,指捫到了陰丨道內有球狀包塊,向直腸前壁突出①。

  消毒了銀針,刺入膨隆處,再取出時就見到了褐色黏液,應是陳舊性的血液①。

  經過以上兩個操作,即肛丨門指檢和會陰穿刺,能判斷其為假石女。

  她舒了口氣,正欲收起包布,桃娘子淚流滿面的哀求:「莫大人,您定有法子的!」

  沉吟半晌,莫婤讓素悅同兩人簽訂了免責書,方為桃娘子進行了處丨女丨膜切開術③。

  半月後,彥郎成了第一個進入產房的男子。

  苗安與素悅為助手,產房中另有五六個觀摩的穩娘,彥郎羞紅的臉,素悅將半張素帕貼上他面,他就沒了意識。

  莫婤喚苗安一道鋪設了洞巾,留出了彥郎的腎囊後,用柳葉刀劃破囊皮,暴露睪丨丸後,再劃開睪丨丸白膜,用尖細的鑷子逐層翻找,從中抽出了精絲,現代稱為生精小管,放入溫水琉璃細管里④。<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