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蘊芳將謝宜瑤的意思潤色後,寫成駢四儷六的聖旨,謝宜瑤過目後再蓋上皇帝的印,這些指令就成了聖意。

  謝宜瑤知道,她要走完最後一步,若不想落人口實,還需要再多積攢一些正面的功勞。

  這幾年對謝況的種種行為,官民早有不滿,那她就儘可能地將這一樁樁舊事化解,以此平息他們的怨氣,使他們能直觀感受到公主監國帶來的好處。

  更重要的,是能在這種情況下穩定人心,免得燕軍真的伺機而動,動搖南國的根本。

  ……

  吳郡公主監國三月有餘,雖然起初有些許混亂發生,但現如今朝政已經較那位正在養病的皇帝親政時清明了許多。

  若去坊間問一問,有不少人都已覺得就一直這樣下去,其實也並無不可。

  但謝宜瑤不想再等了。

  倒不是她有多急著走到皇位上去,只是以監國輔政的名義行事,很多時候還是會受到阻撓。雖然無關痛癢,但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同這群蠹蟲周旋上,實在很是浪費。

  於是她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禪位詔書。

  開篇幾句套話後就先寫了現狀,太子薨逝,皇帝病重,其他諸皇子年幼,吳郡公主身居長嫡……後面還有一堆誇讚她能力的話,就不必一一複述了。

  皇帝選擇內禪,他本人則為太上皇,移居別宮。這本已足夠轟動朝野,更不必說,他是要禪位給皇女。

  謝容已死,他的擁躉卻並未消亡,他們有的分別投靠了年幼的皇子,但更多的則仍按兵不動,準備皇帝有再立儲君的想法時再隨機應變。

  有以朱云為首的一群人以辭官為威脅,要求若是皇帝真要禪位,也該是第三子謝寧,由司貴嬪作為太后負扆。

  他們的態度很強硬,這話也確實被內官送到了謝況的耳邊,但誰都知道皇帝現在沒有權力決斷一切了。

  甚至這些諫臣也報著必死的決心,相信謝宜瑤牝雞司晨不會長久,來日史書上她是奸佞,他們則是高風峻節的忠臣。

  誰知謝宜瑤聽了,只淡淡地說了一句:「那就讓他們辭吧。」

  若真能少些迂腐士人,對朝堂也有好處。

  百官們聽聞此事都很是驚異。誰不知辭官乃是套話,其中暗含的是威脅。

  誰知謝宜瑤不僅不怕,聽了針對她的指責和攻訐,也絲毫沒有怒氣,反倒是一幅滿不在乎的樣子。

  他們想尋瑕伺隙也找不到空子可鑽,只能拿著陰陽天理那套來辯經。

  至於朱雲等人,雖然族中有奴僕部曲等,卻也沒有真的以全族之力搏一搏的想法。

  百年間,多少士人因為朝政風波而亡,多少大族因為攘權奪利而滅。若能有足夠的眼力,尋一明主,有了從龍之功,也不是不能青雲直上,可那風險太高了。

  謝宜瑤以公主身份監國三個月,京城中的宿衛兵已經完全在她的掌控下,就連地方上她也控制了不少勢力。這些只有點部曲而無真正兵權的士人,若真的想依靠武力推翻她,無異於以卵擊石。

  而光靠嘴皮子功夫,更是不可能阻攔得了她的。

  如今一切都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有人悲觀,認為天下必將再度大亂。

  有人樂觀,認定廬陵王定會帶兵勤王,不出數月,公主當皇帝的幼稚遊戲就能結束了。

  也有人堅定地相信,謝宜瑤能坐穩這位置。

  ……

  七月初一,黃道吉日。

  吳郡公主  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大赦,改元永安。

  這日天色將明未明之時,謝宜瑤就已準備妥當。這一天她已經等了太久,自然是萬分期待。

  在謝宜瑤的安排下,沈蘊芳和崔朝華會以女官的身份出現在大典上,同百官公卿一道參於殿前,恭賀新帝。

  崔暉雖然仍在人世,卻無力再度出仕。而他的次女崔朝華出現在這位新帝的身旁,世人便也會知曉他的立場。

  崔朝華在前一日就被謝宜瑤召進了宮,同沈蘊芳一起試穿女官服飾。

  「可有哪裡不稱意的嗎?」謝宜瑤問。

  崔朝華有些不知所措,她道:「陛下有心了。」

  雖然還沒有正式即位,但能聽到旁人稱她陛下,謝宜瑤已經有些飄飄然了。

  她笑著道:「這些都是靈鵲辛苦操勞的,她調和了本朝宮廷女官和外臣官服的設計,只是不知道穿在身上會不會有什麼不便之處。」

  沈蘊芳邊抬抬手動動腳邊道:「舒適得很,沒想到靈鵲還擅長這些。」

  謝宜瑤笑道:「這些事情,本就是她最擅長的。以後宮中內務,也都要託付給她了呢。」

  靈鵲正細心觀察著衣服上身的效果,聽了這話,打趣道:「這麼大一座宮城,以後陛下該發我多少俸祿才好?」

  殿內眾人笑了幾聲,氣氛很是輕鬆。

  崔朝華卻還是有些無措,她是早知道謝宜瑤心懷大志的,但沒想到她真的能走到今天,還要將自己參與前朝政事。

  和沈蘊芳相比,她為陛下所做出的貢獻還是太少了,這樣總歸讓她有些不安。

  謝宜瑤看出了崔朝華的侷促,便和她開起了玩笑:「怎麼,你可是怕明日之後,成了我們的同儕,他日不能明哲保身了?你且放心,外界不知你我之前的瓜葛,要哪天我真的倒台,你只顧說是因我用崔公脅迫,才不得不屈服於淫威,助紂為虐……」

  她的語氣並不很嚴肅,但崔朝華本就有些緊張,她連忙道:「陛下勿要這樣說自己。」

  謝宜瑤看崔朝華好似真的被嚇到了,這才正經了起來,道:「你放心,我會選你,一是看重你的才華,二也是和令尊有些緣故,我是許諾過的。而且今日有你和懷香,以後也還會有更多女子出現在朝堂上,他們總不至於要牽連自家女子。到時候,她們還要以你作為參照而奮發呢。」

  崔朝華道:「我本也是為自己能否擔此重任而憂心,陛下有此信任,我不能辜負。」

  謝宜瑤會心一笑,道:「那我就期待著你的將來了。」

  第126章 塵埃落定(五) 世間潮起潮落。……

  新帝正式登基後不久, 邊境戰亂再起,內憂暫時為外患讓步,各人各有各的事要忙碌。

  謝況的嬪御與她們所生下的兒子被分開圈禁在宮中的不同殿宇。司硯和她的兩個兒子都是重點關照對象, 雖然謝寧和謝宇都只是十來歲的稚童, 但他們長在皇家, 早就比同齡人更為早熟,謝宜瑤仍存有戒心。

  一些年幼的皇女則被集中養在一處,已經出適的公主則被謝宜瑤多派了些人盯著。如今多事之秋,就算是謝宜臻,乃至謝宜琬、謝宜環也是如此。謝宜瑤自己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 沒理由不去相信她們也心有異志的可能。

  謝宜瑤每日要看許多奏章, 操心糧草兵馬調度的問題,她不是沒有接觸過這些事務,也不是沒有能幹的將領, 但這到底不是兒戲,她不能放鬆。

  在連日的忙碌中, 就連皇帝也只能勉強抽出半個時辰的閒暇去做些不緊要的事情。

  她現在打算要去見一見司硯。

  謝寧和謝宇名義上仍是王,司硯自然就是王太妃。

  飛鳶如今仍然負責貼身護衛謝宜瑤的安全, 與從前不同的是她還統領著宮中大半的宿衛兵。裴賀也是謝宜瑤身邊的得力助手, 縱使沒有光明正大的官職,臣子與宮人們見了也是要恭敬些的。

  謝宜瑤就帶了這兩個人, 去了軟禁著司硯的宮殿。如果沒有安插在殿內外的那些侍衛, 倒真看不出這是個關人的地方。

  陛下駕臨, 侍衛們見紛紛行了大禮, 謝宜瑤一個眼神,就都退了下去。

  謝宜瑤想了想,還是讓飛鳶和裴賀到殿外守著, 隻身一人留在這裡和司硯對峙。

  反正她是傷不了自己分毫的。

  殿內靜得好似寂寥的墓園。謝宜瑤方才在外頭聽宮人說,太妃這些日子幾乎從不開口說話。這也正常,她如今與骨肉分離不說,過往的心腹也都不在身邊。

  司硯只是在盤坐在席上,認真研讀著一卷佛經。

  謝宜瑤沒多說什麼,只是坐在了司硯的對面,像從前在顯陽殿那般。

  「陛下來做什麼?」

  司硯沒有抬頭,但是開了口。

  她喚自己陛下,這讓謝宜瑤感到些微勝利的喜悅。

  「朕來和你談談阿母。」

  阿母,聽到這兩個字,司硯就知道她是來聊袁盼的了。

  謝宜瑤給自己倒了杯茶,道:「之前朕沒有問,拖到現在才得了空,倒也不算遲。」

  司硯放下佛經,問:「陛下不怕茶水有毒麼?」

  「你難道能預知到我要來,提前備好了送我上路的毒茶?」

  「或許是我送我自己上路。」

  謝宜瑤哈哈笑了兩聲,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我還是來問那兩個問題的。你為何要給她供燈?你可是知道她死的隱情?」<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