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喬悠悠似乎氣得正在拍桌子,怒道:
「定然是路上出了問題,得將這條銀路上的所有管事全部查一遍,通運錢莊裡面不能有內鬼!
還有,茂縣的那個管事是怎麼辦事的?連箱子都封不好!
這種人,以後就不要留在錢莊了。」
老嚴唯唯諾諾道:「是,我馬上吩咐下去……」
聞人月白的聲音傳來:
「消消氣,索性昨日七駿茶莊那邊的火勢搶救及時,那本帳冊還沒有被燒掉。
如今混放在咱們錢莊的帳本中,旁人不會發現。」
「對,對。」喬悠悠認同道,又看向老嚴。
「老嚴,在帳房附近加派人手,千萬不能讓外人靠近。」
「不。」聞人月白聲音篤定,「加派人手,豈非此地無銀三百兩?」
他對老嚴道:「不必加派人手,一切如常即可,切莫讓外人看出端倪。」
老嚴說知道了。
門外的金姨臉上露出一抹冷笑。
都說這金霄閣的喬閣主頭腦靈活,聞人公子運籌無雙,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
不加派人手?
那正好讓他們知道,什麼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596章 沈輕舟講學
當夜,金霄閣院子東側的帳房內便燃起了大火。
好在那是一間單獨的平房,饒是火焰騰空,也不會波及到金霄閣與通運錢莊。
而在金霄閣的頂樓上,三對目光將整個起火過程全部收入眼底。
三人身後,則是早已被搬出帳房的十幾箱帳本,那帳房裡面早已空空如也。
院子裡一片嘈雜,眾人花了將近半個時辰才將火徹底撲滅。
有夥計進入金霄閣的頂層,在門外匯報說火勢已經撲滅,而且在帳房四周發現了火油痕跡,顯然是人為。
房間裡,老嚴臉色煞白,一下跪在了喬悠悠與聞人月白面前。
「公子,喬姑娘,都是我不好,沒想到她竟真是……
都怪我沒有好生提防,才壞了中丞大人的大事。
我、我……明日她再來,我定將她抓起來給你們發落!」
「你這是做什麼,快起來。」聞人月白皺眉。
喬悠悠也趕緊將老嚴扶起來,有些自責道:
「也怪我疏忽,之前只知道她治療腿疾名氣大,便將她請了過來,以禮相待,沒想到居然是引狼入室!」
喬悠悠憤憤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聞人月白卻對二人微微一笑,面上並無沮喪。
「徐太傅是李家安插在陛下身邊的一枚重要棋子,祝中丞此去茂縣,不就是為了扳倒徐太傅,剪除李家的羽翼麼?
如今李家棄卒保車,但祝中丞的目的也達到了。不僅如此,還讓潛伏在咱們身邊的金姨暴露出來。
如今敵在明,我們在暗,這枚棋子反而可以為我們所用。」
他唇邊掛著淺笑,望了一眼喬悠悠,道:
「喬閣主如此精明,不妨算算,這一局盈虧幾何?」
喬悠悠順著聞人月白的話想了想,好像的確不虧。
至於有沒有賺到,就看金姨這枚棋子怎麼用了。
老嚴有些茫然地眨巴兩下眼睛,望著二人,忍不住問:
「那明日她再來,咱們……」
喬悠悠與聞人月白相視而笑,異口同聲道:
「按兵不動。」
……
正午的陽光照射在皇城之上,一道紅色穿著官服的身影穿過殿宇投下的陰影,最後停在了上書房外。
沈輕舟抬手正了正自己的官帽,嘆了口氣。
他在翰林院的清閒日子過得好好的,今早突然得知消息,說徐太傅身亡,自己這位翰林院學正只能臨時擔任起為天子講學的任務。
也不給漲俸祿,真是……
他調整了一下自己的神態,面帶微笑步入上書房,燕寧已經坐在那裡等他了。
今日該講的是《孝經》。
沈輕舟翻開書,聲音平靜,透著幾分書卷氣: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陛下不妨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燕寧似乎並不太感興趣,輕輕抿了抿唇,忽然帶著幾分天真問道:
「前朝太后把持朝政,最後被十二歲的遼帝聯合大臣們囚禁後宮,太后親族遭到誅殺。
這遼帝,算不算不孝呢?」
沈輕舟頭一回為燕寧講學,沒想到燕寧一張口便帶著幾分戾氣,不禁皺了皺眉。
「陛下問得好。依臣之見,前朝太后雖把持朝政,卻並無禍亂朝政之舉。遼帝囚禁太后,誅殺其族,於情於理皆有不妥。
《禮記》有云:''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遼帝此舉,恐怕有違孝道。」
燕寧帶著稚氣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悅,盯著沈輕舟的眼睛道:
「可是徐太傅曾說,國事為重,即便是至親,若有僭越之舉,也當嚴懲。這又該如何解釋?」
沈輕舟沉吟片刻,才緩聲道:
「徐太傅之言也有道理,但需分清輕重。
《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若無大錯,君王更應以仁孝治國,方能得民心。」
「這麼說,沈學正是認為前朝遼帝不孝?」
沈輕舟停頓片刻,才拱手答曰:
「遼帝孝與不孝,微臣不敢妄斷。
微臣只知,遼帝年幼聯合大臣將太后幽禁,不出三年,朝政又落入前朝老臣之手,遼帝不過是他們手上的傀儡,最終也不過二世而亡。」
「沈輕舟,你敢詛咒朕!?」
「微臣不敢。」沈輕舟躬著身子,垂眸道。
燕寧將手中的毛筆狠狠擲在地上,怒道:
「滾回你的翰林院去,朕不想再看到你!」
沈輕舟挑挑眉,沒有半點猶豫:「臣有罪,臣告退。」
說完一甩袖子,轉身出了上書房。
直到呼吸到外邊的空氣,沈輕舟才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都說七八歲的孩子狗都嫌,這陛下都十歲了,怎麼還這麼難伺候。
不過也好,總算能回到自己的翰林院躲清閒了。
以後這上書房誰愛來誰來!
……
燕寧趕走沈輕舟,自己獨自待在上書房生悶氣,突然開始十分想念徐太傅。
這個姓沈的根本不懂自己!
他們和太后都是一夥的!
就在這時,馬岩走了進來,「喲,這是哪個不長眼的惹陛下生氣了?」
燕寧沒好氣地「哼」了一聲,不搭理他。
馬岩小心翼翼地將幾份摺子放在燕寧面前,輕聲道:
「陛下,升任衛國公之子李茂為吏部考功司主事的摺子,太后已經看過了。」
「她怎麼說?」燕寧冷笑一聲,「給朕駁回來了是吧?」
馬岩有些猶豫,抽出這份奏摺遞給燕寧,斟酌著道:
「娘娘說,陛下有自己的主見,她自然尊重陛下的意思。
讓李公子進入吏部,太后沒有意見。」
馬岩沒有留意到燕寧瞬間陰沉的臉色,小心地遞上筆,語氣不自覺流露出幾份催促之意:
「陛下請批紅罷,奴才這便讓翰林院去擬旨——」
燕寧接過筆,臉上陰雲密布。
為什麼,太后為什麼會幫李家……
對了,上次讓祝瀾離京,太后也是不置一詞。
難道李家人和太后達成了什麼協議?
他們會聯起手來對付自己麼?
他們到底隱瞞了什麼!?
燕寧氣得咬緊牙關,一揚手,將奏摺撕成兩半扔了出去。
「滾出去,都給朕滾出去!」
第597章 燕眺
兩日後,夜色將禮部侍郎府後面的小巷子完全籠罩。
一輛馬車靜靜停在那裡,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
過了不知多久,一個纖瘦的身影踏著細碎的步子無聲而來,停在馬車旁。
馬車的窗簾被掀開,昏暗的夜色下,隱約能看出李茂的側臉。
「怎麼回事,舉薦的摺子不是說遞上去好幾天了麼,為何遲遲沒有一點動靜?」
李茂的聲音帶著幾分怒氣。
馬岩知道李正清也在馬車內,細聲細氣地解釋道:
「二位大人,那摺子是遞了上去,太后也同意了。
只是……陛下卻不知怎的突然發了怒,將摺子給、給燒了……」
「燒了!?」李茂瞪大眼睛問他。
「你不是信誓旦旦說自己最了解陛下麼,你不是說陛下有心親近李家麼?怎麼會燒了!」
馬岩慌亂中還有些委屈,哀聲道:
「這……陛下近日以來越發喜怒無常,脾氣也越來越不好。
就連奴才有時也摸不准陛下的心思了……」
「廢物!」李茂壓低聲音罵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定然是路上出了問題,得將這條銀路上的所有管事全部查一遍,通運錢莊裡面不能有內鬼!
還有,茂縣的那個管事是怎麼辦事的?連箱子都封不好!
這種人,以後就不要留在錢莊了。」
老嚴唯唯諾諾道:「是,我馬上吩咐下去……」
聞人月白的聲音傳來:
「消消氣,索性昨日七駿茶莊那邊的火勢搶救及時,那本帳冊還沒有被燒掉。
如今混放在咱們錢莊的帳本中,旁人不會發現。」
「對,對。」喬悠悠認同道,又看向老嚴。
「老嚴,在帳房附近加派人手,千萬不能讓外人靠近。」
「不。」聞人月白聲音篤定,「加派人手,豈非此地無銀三百兩?」
他對老嚴道:「不必加派人手,一切如常即可,切莫讓外人看出端倪。」
老嚴說知道了。
門外的金姨臉上露出一抹冷笑。
都說這金霄閣的喬閣主頭腦靈活,聞人公子運籌無雙,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
不加派人手?
那正好讓他們知道,什麼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596章 沈輕舟講學
當夜,金霄閣院子東側的帳房內便燃起了大火。
好在那是一間單獨的平房,饒是火焰騰空,也不會波及到金霄閣與通運錢莊。
而在金霄閣的頂樓上,三對目光將整個起火過程全部收入眼底。
三人身後,則是早已被搬出帳房的十幾箱帳本,那帳房裡面早已空空如也。
院子裡一片嘈雜,眾人花了將近半個時辰才將火徹底撲滅。
有夥計進入金霄閣的頂層,在門外匯報說火勢已經撲滅,而且在帳房四周發現了火油痕跡,顯然是人為。
房間裡,老嚴臉色煞白,一下跪在了喬悠悠與聞人月白面前。
「公子,喬姑娘,都是我不好,沒想到她竟真是……
都怪我沒有好生提防,才壞了中丞大人的大事。
我、我……明日她再來,我定將她抓起來給你們發落!」
「你這是做什麼,快起來。」聞人月白皺眉。
喬悠悠也趕緊將老嚴扶起來,有些自責道:
「也怪我疏忽,之前只知道她治療腿疾名氣大,便將她請了過來,以禮相待,沒想到居然是引狼入室!」
喬悠悠憤憤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聞人月白卻對二人微微一笑,面上並無沮喪。
「徐太傅是李家安插在陛下身邊的一枚重要棋子,祝中丞此去茂縣,不就是為了扳倒徐太傅,剪除李家的羽翼麼?
如今李家棄卒保車,但祝中丞的目的也達到了。不僅如此,還讓潛伏在咱們身邊的金姨暴露出來。
如今敵在明,我們在暗,這枚棋子反而可以為我們所用。」
他唇邊掛著淺笑,望了一眼喬悠悠,道:
「喬閣主如此精明,不妨算算,這一局盈虧幾何?」
喬悠悠順著聞人月白的話想了想,好像的確不虧。
至於有沒有賺到,就看金姨這枚棋子怎麼用了。
老嚴有些茫然地眨巴兩下眼睛,望著二人,忍不住問:
「那明日她再來,咱們……」
喬悠悠與聞人月白相視而笑,異口同聲道:
「按兵不動。」
……
正午的陽光照射在皇城之上,一道紅色穿著官服的身影穿過殿宇投下的陰影,最後停在了上書房外。
沈輕舟抬手正了正自己的官帽,嘆了口氣。
他在翰林院的清閒日子過得好好的,今早突然得知消息,說徐太傅身亡,自己這位翰林院學正只能臨時擔任起為天子講學的任務。
也不給漲俸祿,真是……
他調整了一下自己的神態,面帶微笑步入上書房,燕寧已經坐在那裡等他了。
今日該講的是《孝經》。
沈輕舟翻開書,聲音平靜,透著幾分書卷氣: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陛下不妨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燕寧似乎並不太感興趣,輕輕抿了抿唇,忽然帶著幾分天真問道:
「前朝太后把持朝政,最後被十二歲的遼帝聯合大臣們囚禁後宮,太后親族遭到誅殺。
這遼帝,算不算不孝呢?」
沈輕舟頭一回為燕寧講學,沒想到燕寧一張口便帶著幾分戾氣,不禁皺了皺眉。
「陛下問得好。依臣之見,前朝太后雖把持朝政,卻並無禍亂朝政之舉。遼帝囚禁太后,誅殺其族,於情於理皆有不妥。
《禮記》有云:''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遼帝此舉,恐怕有違孝道。」
燕寧帶著稚氣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悅,盯著沈輕舟的眼睛道:
「可是徐太傅曾說,國事為重,即便是至親,若有僭越之舉,也當嚴懲。這又該如何解釋?」
沈輕舟沉吟片刻,才緩聲道:
「徐太傅之言也有道理,但需分清輕重。
《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若無大錯,君王更應以仁孝治國,方能得民心。」
「這麼說,沈學正是認為前朝遼帝不孝?」
沈輕舟停頓片刻,才拱手答曰:
「遼帝孝與不孝,微臣不敢妄斷。
微臣只知,遼帝年幼聯合大臣將太后幽禁,不出三年,朝政又落入前朝老臣之手,遼帝不過是他們手上的傀儡,最終也不過二世而亡。」
「沈輕舟,你敢詛咒朕!?」
「微臣不敢。」沈輕舟躬著身子,垂眸道。
燕寧將手中的毛筆狠狠擲在地上,怒道:
「滾回你的翰林院去,朕不想再看到你!」
沈輕舟挑挑眉,沒有半點猶豫:「臣有罪,臣告退。」
說完一甩袖子,轉身出了上書房。
直到呼吸到外邊的空氣,沈輕舟才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都說七八歲的孩子狗都嫌,這陛下都十歲了,怎麼還這麼難伺候。
不過也好,總算能回到自己的翰林院躲清閒了。
以後這上書房誰愛來誰來!
……
燕寧趕走沈輕舟,自己獨自待在上書房生悶氣,突然開始十分想念徐太傅。
這個姓沈的根本不懂自己!
他們和太后都是一夥的!
就在這時,馬岩走了進來,「喲,這是哪個不長眼的惹陛下生氣了?」
燕寧沒好氣地「哼」了一聲,不搭理他。
馬岩小心翼翼地將幾份摺子放在燕寧面前,輕聲道:
「陛下,升任衛國公之子李茂為吏部考功司主事的摺子,太后已經看過了。」
「她怎麼說?」燕寧冷笑一聲,「給朕駁回來了是吧?」
馬岩有些猶豫,抽出這份奏摺遞給燕寧,斟酌著道:
「娘娘說,陛下有自己的主見,她自然尊重陛下的意思。
讓李公子進入吏部,太后沒有意見。」
馬岩沒有留意到燕寧瞬間陰沉的臉色,小心地遞上筆,語氣不自覺流露出幾份催促之意:
「陛下請批紅罷,奴才這便讓翰林院去擬旨——」
燕寧接過筆,臉上陰雲密布。
為什麼,太后為什麼會幫李家……
對了,上次讓祝瀾離京,太后也是不置一詞。
難道李家人和太后達成了什麼協議?
他們會聯起手來對付自己麼?
他們到底隱瞞了什麼!?
燕寧氣得咬緊牙關,一揚手,將奏摺撕成兩半扔了出去。
「滾出去,都給朕滾出去!」
第597章 燕眺
兩日後,夜色將禮部侍郎府後面的小巷子完全籠罩。
一輛馬車靜靜停在那裡,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
過了不知多久,一個纖瘦的身影踏著細碎的步子無聲而來,停在馬車旁。
馬車的窗簾被掀開,昏暗的夜色下,隱約能看出李茂的側臉。
「怎麼回事,舉薦的摺子不是說遞上去好幾天了麼,為何遲遲沒有一點動靜?」
李茂的聲音帶著幾分怒氣。
馬岩知道李正清也在馬車內,細聲細氣地解釋道:
「二位大人,那摺子是遞了上去,太后也同意了。
只是……陛下卻不知怎的突然發了怒,將摺子給、給燒了……」
「燒了!?」李茂瞪大眼睛問他。
「你不是信誓旦旦說自己最了解陛下麼,你不是說陛下有心親近李家麼?怎麼會燒了!」
馬岩慌亂中還有些委屈,哀聲道:
「這……陛下近日以來越發喜怒無常,脾氣也越來越不好。
就連奴才有時也摸不准陛下的心思了……」
「廢物!」李茂壓低聲音罵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