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戰爭如期發生,瓊辛緊鑼密鼓所制的地勢圖也送到了我的手上。
父皇與寧英才閉門三個時辰,繪製了一張布防圖。
而匈奴營地的位置,則早就用八百里加急密報,送到了主帥手中。
夜色濃濃,我望著天上那些從前神秘、現在失去了意義的星辰,只覺得心中似乎湧入源源不斷的力量。
原來這世上能幫我的不是天命,不是愛,而是至高無上的權力。
西窗輕搖,一個身影無聲無息地翻窗而入,輕手輕腳落地,連月光都不曾驚醒。
他繞到我身後,用棉布捂住了我的口鼻,一陣刺鼻的香味窸窸窣窣地爬滿了我的五臟六腑。
我頓時身體發軟,站立不穩,那人輕輕地把我放置在椅子上,扯下了面罩。
是蕭珏。
他用在我身上的,是絲蘿在遊戲商鋪里換取的真言散。
他堂而皇之地向我詢問我軍邊防薄弱之處與接下來的戰術動向,我都一一作答。
他的問題問完了,我也頭腦一沉,倒在了桌上。
離去之前,他修長微涼的手指輕輕划過我的面頰。
「睡吧,公主。若你不是公主,若我只是蕭珏……
「也許一切都會不同。」
他走後,我慢慢地爬了起來。
方才聽到動靜後,我就匆忙吞下了瓊辛給我的另一丸藥——不動如山,三個小時內,我可免疫任何道具的作用。
我告訴他的戰略信息,半真半假,足以給他些甜頭,卻能誘他走得更深。
這一招,叫請君入甕。
第23章
十數日後,匈奴軍重創於峽谷。
此乃我軍布陣的「虎口」處,敵人深入至此,已沒有回頭餘地,而他們的身後,是熊熊燃燒的匈奴大營,數萬匹馬奔逃入山,潰不成軍。
父皇封了寧英才一個五品女官,金口玉言,為她擬了個官職為「女星君」。
而齊王,深信蕭珏探查來的情報,調走五成親兵,扮作匈奴軍,預備坐山觀虎,漁翁得利,不想卻被山洪困死在半山腰,死傷者過半。
兵馬,是齊王得勢的根基,現在他的這一支主力已經半死不活,苟延殘喘。
我來不及欣喜,就接到了太后娘娘的懿旨。
太后命我即刻覲見。
前世今生,對於這個祖母,我也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她似乎總是在生病,總是怒氣沖沖,她已閉門不出多年,父皇也從不肯去看她。
直到她躺在枕榻之上,朝我招了招手,我才看清她手心中那片小小的玉虎符。
太后垂老兮兮,病入膏肓,孱弱得如秋後之葉,很多人都忘了,太后手中尚還握著蔡家軍。
傳說中的蔡家軍,數十年來駐守西南,仁愛百姓,不好爭鬥,庇佑了蔡氏與一方水土。
太后年輕時即為皇后,那時的蔡家軍唯京城馬首是瞻,領先帝命,征戰四方,忠而勤。然而太后並不受寵,直至先帝駕崩,也未能生出一兒半女。
父皇更不喜這個總是板著一張臉的母后,基後也與蔡家不合,蔡家軍便退守西南,盤踞不出。
這麼多年,他早已淡了討要蔡家軍的心,可虎符卻在此刻的如豆燈光之下,潤澤瑩瑩。
「你叫,趙璇?」太后的喉嚨好似卡著什麼,混沌不清。
「你這些日子,可不少奔忙啊。」她語帶嘲諷,眼神比父皇那年狩獵時遇到的老狼還陰邪。
我低下頭:「孫兒也是為了替父皇分憂。」
她嗬嗬地笑了:「你不必騙我,你的野心昭然若揭,瞞不過我的眼睛。一個天真爛漫的公主,忽然關心起軍政大事來,太可疑了。
「就連你父皇那個草包,也會有所察覺。但他還是一味地任由你去做了,你知道為什麼?因為他已過了鼎盛之年,走向垂老兮兮,他已無力分身,正缺少一個你這樣的人襄助左右。
「自己的女兒,當然會守住自家的江山……」她咳了兩聲,「等到你替趙家掃清了障礙,太子便可在太平盛世中登基。」
那兩個被我拋在腦後的幼弟,他們的臉龐重新浮現在我的心頭,我的呼吸緊了。
「哀家這輩子沒有子嗣,先帝說我剛強,不僅不像女人,還沒有人味,你父皇,說我痴迷權柄,不肯放手。
「可沒想到臨了,我遇見一個最像我的人。」
她扯住了我的手,我的手腕被她攥得生疼,我從不知孱弱的病人也能有這麼大的力量。
「你們趙家的男人都是孬種,唯有你,像是我的子孫。我這條命快到了頭,你父皇礙於孝道,遲遲沒有對我蔡氏動手,可等我一死,他也好,他選中的太子也罷,必然會清算蔡氏。
「蔡家軍一向忠心耿耿,卻仍然是他們的心頭刺,因為無能之人,最擅長的就是用濫殺來掩蓋恐懼。西南是蔡家祖輩生長的地方,我死後若泉下有知,怎忍見生靈塗炭,兵戈相向?
「你想要這虎符嗎?現在就寫,寫一封聖旨,保住我蔡氏千千萬萬的將士百姓。」
聖旨?我渾身一顫。
太后的身旁老姑姑卻合時捧上了筆墨紙硯。
「若你這小丫頭贏了,這便是字據。若你輸了……」太后搖頭,「這虎符也會落到得勝者手上。我不如賭一把,賭你會贏。」
她把虎符塞進我的手中,合上我的五指。
「成敗在此。」
此時我頭腦嗡然,太陽穴一陣震顫,穹頂之上立刻傳來播報聲。
【恭喜玩家獲得第三大神器,虎符。作用:軍心+50,附帶操控蔡家軍的能力。】
第24章
光有兵馬還不夠,我還需要把手伸到前朝去。
前世,我指望著蕭珏入朝後,能輔佐庇護我,現在我發覺,這個想法太過幼稚。
我需要更多的人,更多與我利益一致的人。
寧英才進言,說服父皇大開已停止了十年的科舉。
此舉一出,天下振奮。一時間趕車入京者絡繹不絕,市面上的經史典籍被哄搶一空,上至七十老朽,下至牙牙學語的小童,都做起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夢。
半年後,經過層層篩選,留用人才百人。
這一百多人還未來得及派職,一條傳聞就走遍了大街小巷。
先是有人天亮之時來敲登聞鼓,大罵科舉是掛羊頭賣狗肉,實則採錄的一干人等皆出身世家貴族。
很快,又有酒家來報,早在科舉之前,就曾聽見某個貴客酒醉之後,大肆議論本該絕密的試題。
朝廷正一籌莫展,不知如何堵住悠悠眾口之際,京郊處的一所學校忽然拔地而起,辦學之人正是齊王座下幕僚之妻,名喚絲蘿。
傳說此學堂來者不拒,不問出身,教學者更為世家大儒,打的是「普世」「兼愛」的旗號,頓時被百姓津津樂道。
朝廷腐朽,可齊王賢能。
世人一時感懷欽佩,皆稱齊王為「齊仁王」。
此「仁」字乃是大為僭越,既成仁王,何不為君?
傳聞說,北方暴民已成立了「齊天會」,動輒打砸官府,尋釁滋事,且有逐漸壯大之勢。
父皇急得直踱步,卻不知如何挽回朝廷的名聲,只好一聲令下,將口出狂言的百姓全部拔掉舌頭。
我適時阻止了他,然後呈上了另一份榜單。
「其實本次入選的,還有另一批人。只是此榜一直藏於福才宮中,秘而未發,只因茲事體大,兒臣不敢獨斷專行,本想過些時日再敬問父皇聖意,可如今事態緊急,不得不現在就拿出來。
「此榜名為『寒門榜』,入選者皆為布衣草民,這些人將獨立於六部之外,就叫『社稷台』,專聽民聲,為民伸張,更有監聽百官,彈劾群臣之力。社稷台可直面帝王上諫,為君者,兼聽則明,此乃利民利國之大變革。」
齊王若不生事,這些位列「寒門榜」之上的學子將會受我一家驅使。
可齊王借題發揮,我也好把這些人光明正大地送進朝廷。
父皇盯著那寒門榜沉默了很久,他看我的眼光也有了微妙的變化。
「寒門榜」一經發布,百姓的怒罵聲頓時消弭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戶戶的琅琅讀書聲,即使不打算入朝為官,可社稷台已經搭成,若他日真的有怨要申,有苦要訴,難道提起筆來連狀書都不會寫嗎?
「寒門榜」的狀元徐德志入宮拜見,雙手高高捧舉著一個禮物,我再三推拒,他卻堅持要我打開看看。
袋中竟然是一袋谷粟。
他紅著臉,磕磕絆絆道:「糧食是國祚之本,殿下功在社稷,恩德無量,這谷粟是我們寒門榜上所有人一把一把湊的,臣等必然盡心竭力,安定民生,報效殿下的知遇之恩。」
我捻起幾粒谷粟,果然,其中有江南米,也有山南谷,這是一袋來自我國一十七郡縣的谷粟。
我的頭又嗡然起來。那個聲音又一次從天而降。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父皇與寧英才閉門三個時辰,繪製了一張布防圖。
而匈奴營地的位置,則早就用八百里加急密報,送到了主帥手中。
夜色濃濃,我望著天上那些從前神秘、現在失去了意義的星辰,只覺得心中似乎湧入源源不斷的力量。
原來這世上能幫我的不是天命,不是愛,而是至高無上的權力。
西窗輕搖,一個身影無聲無息地翻窗而入,輕手輕腳落地,連月光都不曾驚醒。
他繞到我身後,用棉布捂住了我的口鼻,一陣刺鼻的香味窸窸窣窣地爬滿了我的五臟六腑。
我頓時身體發軟,站立不穩,那人輕輕地把我放置在椅子上,扯下了面罩。
是蕭珏。
他用在我身上的,是絲蘿在遊戲商鋪里換取的真言散。
他堂而皇之地向我詢問我軍邊防薄弱之處與接下來的戰術動向,我都一一作答。
他的問題問完了,我也頭腦一沉,倒在了桌上。
離去之前,他修長微涼的手指輕輕划過我的面頰。
「睡吧,公主。若你不是公主,若我只是蕭珏……
「也許一切都會不同。」
他走後,我慢慢地爬了起來。
方才聽到動靜後,我就匆忙吞下了瓊辛給我的另一丸藥——不動如山,三個小時內,我可免疫任何道具的作用。
我告訴他的戰略信息,半真半假,足以給他些甜頭,卻能誘他走得更深。
這一招,叫請君入甕。
第23章
十數日後,匈奴軍重創於峽谷。
此乃我軍布陣的「虎口」處,敵人深入至此,已沒有回頭餘地,而他們的身後,是熊熊燃燒的匈奴大營,數萬匹馬奔逃入山,潰不成軍。
父皇封了寧英才一個五品女官,金口玉言,為她擬了個官職為「女星君」。
而齊王,深信蕭珏探查來的情報,調走五成親兵,扮作匈奴軍,預備坐山觀虎,漁翁得利,不想卻被山洪困死在半山腰,死傷者過半。
兵馬,是齊王得勢的根基,現在他的這一支主力已經半死不活,苟延殘喘。
我來不及欣喜,就接到了太后娘娘的懿旨。
太后命我即刻覲見。
前世今生,對於這個祖母,我也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她似乎總是在生病,總是怒氣沖沖,她已閉門不出多年,父皇也從不肯去看她。
直到她躺在枕榻之上,朝我招了招手,我才看清她手心中那片小小的玉虎符。
太后垂老兮兮,病入膏肓,孱弱得如秋後之葉,很多人都忘了,太后手中尚還握著蔡家軍。
傳說中的蔡家軍,數十年來駐守西南,仁愛百姓,不好爭鬥,庇佑了蔡氏與一方水土。
太后年輕時即為皇后,那時的蔡家軍唯京城馬首是瞻,領先帝命,征戰四方,忠而勤。然而太后並不受寵,直至先帝駕崩,也未能生出一兒半女。
父皇更不喜這個總是板著一張臉的母后,基後也與蔡家不合,蔡家軍便退守西南,盤踞不出。
這麼多年,他早已淡了討要蔡家軍的心,可虎符卻在此刻的如豆燈光之下,潤澤瑩瑩。
「你叫,趙璇?」太后的喉嚨好似卡著什麼,混沌不清。
「你這些日子,可不少奔忙啊。」她語帶嘲諷,眼神比父皇那年狩獵時遇到的老狼還陰邪。
我低下頭:「孫兒也是為了替父皇分憂。」
她嗬嗬地笑了:「你不必騙我,你的野心昭然若揭,瞞不過我的眼睛。一個天真爛漫的公主,忽然關心起軍政大事來,太可疑了。
「就連你父皇那個草包,也會有所察覺。但他還是一味地任由你去做了,你知道為什麼?因為他已過了鼎盛之年,走向垂老兮兮,他已無力分身,正缺少一個你這樣的人襄助左右。
「自己的女兒,當然會守住自家的江山……」她咳了兩聲,「等到你替趙家掃清了障礙,太子便可在太平盛世中登基。」
那兩個被我拋在腦後的幼弟,他們的臉龐重新浮現在我的心頭,我的呼吸緊了。
「哀家這輩子沒有子嗣,先帝說我剛強,不僅不像女人,還沒有人味,你父皇,說我痴迷權柄,不肯放手。
「可沒想到臨了,我遇見一個最像我的人。」
她扯住了我的手,我的手腕被她攥得生疼,我從不知孱弱的病人也能有這麼大的力量。
「你們趙家的男人都是孬種,唯有你,像是我的子孫。我這條命快到了頭,你父皇礙於孝道,遲遲沒有對我蔡氏動手,可等我一死,他也好,他選中的太子也罷,必然會清算蔡氏。
「蔡家軍一向忠心耿耿,卻仍然是他們的心頭刺,因為無能之人,最擅長的就是用濫殺來掩蓋恐懼。西南是蔡家祖輩生長的地方,我死後若泉下有知,怎忍見生靈塗炭,兵戈相向?
「你想要這虎符嗎?現在就寫,寫一封聖旨,保住我蔡氏千千萬萬的將士百姓。」
聖旨?我渾身一顫。
太后的身旁老姑姑卻合時捧上了筆墨紙硯。
「若你這小丫頭贏了,這便是字據。若你輸了……」太后搖頭,「這虎符也會落到得勝者手上。我不如賭一把,賭你會贏。」
她把虎符塞進我的手中,合上我的五指。
「成敗在此。」
此時我頭腦嗡然,太陽穴一陣震顫,穹頂之上立刻傳來播報聲。
【恭喜玩家獲得第三大神器,虎符。作用:軍心+50,附帶操控蔡家軍的能力。】
第24章
光有兵馬還不夠,我還需要把手伸到前朝去。
前世,我指望著蕭珏入朝後,能輔佐庇護我,現在我發覺,這個想法太過幼稚。
我需要更多的人,更多與我利益一致的人。
寧英才進言,說服父皇大開已停止了十年的科舉。
此舉一出,天下振奮。一時間趕車入京者絡繹不絕,市面上的經史典籍被哄搶一空,上至七十老朽,下至牙牙學語的小童,都做起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夢。
半年後,經過層層篩選,留用人才百人。
這一百多人還未來得及派職,一條傳聞就走遍了大街小巷。
先是有人天亮之時來敲登聞鼓,大罵科舉是掛羊頭賣狗肉,實則採錄的一干人等皆出身世家貴族。
很快,又有酒家來報,早在科舉之前,就曾聽見某個貴客酒醉之後,大肆議論本該絕密的試題。
朝廷正一籌莫展,不知如何堵住悠悠眾口之際,京郊處的一所學校忽然拔地而起,辦學之人正是齊王座下幕僚之妻,名喚絲蘿。
傳說此學堂來者不拒,不問出身,教學者更為世家大儒,打的是「普世」「兼愛」的旗號,頓時被百姓津津樂道。
朝廷腐朽,可齊王賢能。
世人一時感懷欽佩,皆稱齊王為「齊仁王」。
此「仁」字乃是大為僭越,既成仁王,何不為君?
傳聞說,北方暴民已成立了「齊天會」,動輒打砸官府,尋釁滋事,且有逐漸壯大之勢。
父皇急得直踱步,卻不知如何挽回朝廷的名聲,只好一聲令下,將口出狂言的百姓全部拔掉舌頭。
我適時阻止了他,然後呈上了另一份榜單。
「其實本次入選的,還有另一批人。只是此榜一直藏於福才宮中,秘而未發,只因茲事體大,兒臣不敢獨斷專行,本想過些時日再敬問父皇聖意,可如今事態緊急,不得不現在就拿出來。
「此榜名為『寒門榜』,入選者皆為布衣草民,這些人將獨立於六部之外,就叫『社稷台』,專聽民聲,為民伸張,更有監聽百官,彈劾群臣之力。社稷台可直面帝王上諫,為君者,兼聽則明,此乃利民利國之大變革。」
齊王若不生事,這些位列「寒門榜」之上的學子將會受我一家驅使。
可齊王借題發揮,我也好把這些人光明正大地送進朝廷。
父皇盯著那寒門榜沉默了很久,他看我的眼光也有了微妙的變化。
「寒門榜」一經發布,百姓的怒罵聲頓時消弭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戶戶的琅琅讀書聲,即使不打算入朝為官,可社稷台已經搭成,若他日真的有怨要申,有苦要訴,難道提起筆來連狀書都不會寫嗎?
「寒門榜」的狀元徐德志入宮拜見,雙手高高捧舉著一個禮物,我再三推拒,他卻堅持要我打開看看。
袋中竟然是一袋谷粟。
他紅著臉,磕磕絆絆道:「糧食是國祚之本,殿下功在社稷,恩德無量,這谷粟是我們寒門榜上所有人一把一把湊的,臣等必然盡心竭力,安定民生,報效殿下的知遇之恩。」
我捻起幾粒谷粟,果然,其中有江南米,也有山南谷,這是一袋來自我國一十七郡縣的谷粟。
我的頭又嗡然起來。那個聲音又一次從天而降。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