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就憑你名不正言不順!」
顧襄輕笑一聲,沒接她的話,因為她這話實在太可笑。
余晨站起身來:「遺囑是父親寫的,父親自己公證的,錄像也有,公證處的工作人員也在,我自然是要順從父親的意思,家族財產分配這方面,已經不用再談。」
「關於公司股份這一方面,我本身擁有餘氏的百分之三十股份,加上父親給的十五,目前我已經是余氏股份最多的人,等父親的葬禮辦完,我會開一次股東大會,正式接任余氏董事長的位置,天已經很晚了,就不留各位叔伯了,我還想好好給父親守靈。」
這話一出,余家的這兩個繼承人也算是站在了顧襄的背後其他人一肚子的怨言,但實在不敢再當著余晨的面說出來,只好憋屈地離開。
等人都散得差不多,顧襄的肩膀才塌了下來,她嘆了口氣:「你們父親給我的股份,等事情都結束,我會把它轉到你或者曼曼的名下,至於那些現金,我不會動,到時候都給曼曼做嫁妝。」
她明確地表了態,余晨卻說:「不能讓您什麼都不拿,您以後也是要生活的,股份給我就行,那些現金,您自己留著。」
顧襄搖頭:「這些事情都以後再說,咱們好好送送你爸爸。」
看著擺在靈堂上余嘉木的遺像,顧襄的心中五味雜陳。
如果當年不出事,也許一切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余嘉木能夠阻攔顧家人,她不會跟她的小橋分離這麼久。
如果余嘉木能夠在那時放她自由,不對,即使余嘉木放過她,估計也一樣不會放過她。
只是他死了,一切就都塵歸塵土歸土了。
而顧家,顧家在李秋琴死了之後,剩下的都是些扶不上牆的爛泥,余晨跟顧家人並不親近,他接手余家的生意之後就沒有再那樣幫著顧家人。
*
顧襄穿著一身黑色的長裙,朝來弔唁的人鞠躬。
「節哀。」
來人是杜啟封和他的夫人傅晚晴,傅晚晴給了顧襄一個擁抱。
「那天失約,真是不好意思。」顧襄想起了余家木走的那天,她已經換好了衣服,卻沒想到出了事。
「沒事,沒事,咱們以後也能聚。」
他們把花獻上,隨後退到一邊,來弔唁的人很多,京市里叫得出名字的家族企業都來了,向家是在杜家之後來的,莊麗最近過得也不好,厚厚的粉底都遮不住她的憔悴,她看著面容精緻的顧襄,想著每個人的命可真是不同。
有的人年輕美貌,老公早死,有無數的遺產可以揮霍,有的人為了守著這一點家業都已經筋疲力盡,向飛揚醒了,但依舊不能動彈,她跟向明都不敢把向馳安回來的事情告訴他,生怕他再受刺激,可瞞得過一時也瞞不過一世。
她剛走開,就看見向馳安一身黑色的西裝,也來到余總的靈前。
接待向馳安的是余晨,雖然兩家公司還沒有合作過,但畢竟大方向上兩家是有合作的可能的,余晨自然也聽過寧安房地產的名聲的,畢竟兩次都這麼幸運可是不常見的。
向馳安獻了花,目光也落在了顧襄的身上,她今天一身黑衣,素麵朝天,雖然面色有憔悴,但卻能一眼看出不是神傷,而是勞累。
快離開的時候杜彥湊了過來,他看向向馳安:「寧橋怎麼沒來?這多好的機會?」
向馳安的餘光看到了本想上前來的莊麗,他側了個身,讓杜彥擋住自己,隨後說:「他不敢來,怕在席間失態,影響到他媽就不好了。」
「也是。」他們並肩往外走,「他還好吧?」
「沒事,這兩天冷靜了不少,沒再像那天一樣。」
收到余家的追悼會邀請函的時候,向馳安沒有太意外,這是杜家從中斡旋的結果,畢竟杜陵曾經表過態,杜彥在寧安任職。
寧橋放學回來的時候就看到了那封邀請函,他驚訝了好一會兒,但最後還是決定不去。
「我怕我失態,也不知道她的近況,這畢竟是葬禮,要是出了什麼事情,影響到媽媽就不好了。」
這個理由已經足夠,向馳安只好獨自前往,寧橋雖然沒進去,但他守在了該停車場裡。
向馳安和杜彥一起到停車場,就看見在車后座上的寧橋,杜彥趕緊湊過去:「我都幫你打聽好了,阿姨她沒吃虧,余董事長的遺囑具體我們不太清楚,但你媽媽的待遇絕對不差。」
寧橋終於放下心來,不是因為媽媽拿到了多少遺產,而是媽媽沒有在余家艱難度日,他現在已經有能力能夠養好媽媽了。
「等這事兒處理完了,你們就能相認了。」杜彥合掌,「這麼久了,總算能有個好的結果了。」
余家的事情拖拖拉拉地也辦了快一個半月,這樣一個半月里,她經過了余曼的同意,把余氏的股份都給了余晨,她雖然想要歸還余嘉木給的現金,但余晨和余曼都不同意,所以余嘉木給她的現金,都在她的名下。
一個半月之後,京市的天氣已經轉涼,她穿著一身修身的風衣,走出了顧家的別墅。
她覺得吹來的風都是自由輕快的,圍困了她這麼久的顧家,現在終於能跟她說再見了。
「襄姨。」余晨在他的身後叫住了她,從她跟余嘉木結婚之後,余晨和余曼就都是這麼稱呼她的。
顧襄回頭:「小晨?」
「我幫您調查過您的孩子,村子裡的人說他早就離開了村里,好像是在外面做生意,每年過年會回家。」
「謝謝你。」顧襄的眼裡有些淚花,「也就是,我能在過年的時候就能見到他了嗎?」
余晨搖頭:「我查到了,他人現在在京市。」
顧襄整個人僵住:「他在京市?他還好嗎?」
「姨媽今天是要去赴杜夫人的約嗎?您可要快點兒了。」余晨說完話,顧襄的身邊就停了一輛車,是顧家的司機,「坐我的車會快一些。」
顧襄迫不及待地上了車,她的腦子有些懵,不知道余晨說的是不是她想的那個意思,但只要見到傅晚晴,就一切都能知道了。
因為她身上還戴孝,即使傅晚晴不同意,她還是要求在外面見面,傅晚晴最終也同意了,約定的地點是京市的一個很清幽的茶社。
顧襄迫不及待地走到了他們約好的包廂,開門的手停在了原地,在下定決定要打開茶社的門的時候,包廂門從裡面打開了。
寧橋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顧襄,他再也沒能忍住,哭腔里滿是委屈:「媽媽。」
第97章
顧襄看著眼前面熟又像是很陌生的孩子, 聽著他委屈的哭腔,也是淚流滿面。
「小,小橋……」顧襄已經哽咽到說不出話來, 十幾年的離別此時都化成了流不盡的眼淚。
寧橋抱住她, 像是流浪太久的人終於回到了家鄉,熱意融融。
顧襄回抱他,才發現眼前這個孩子,已經不是她記憶里,夢裡的那個面黃肌瘦,皮包骨頭的小孩兒了, 在沒有自己的日子裡, 他也把自己養得很好, 如今的小橋, 已經擁有了結實的臂膀和像他爸爸那樣高大的身軀。
寧橋抱了她一會兒, 才退開了一點身體,從自己的襯衫口袋裡拿出一塊手帕, 輕輕地給顧襄擦眼淚, 隨後握住她的手腕,把人帶進了包廂。
「是我請伯母約您出來的。」寧橋冷靜了一點,但他沒有跟顧襄對坐, 而是坐到了她的旁邊。
顧襄抬起手, 想摸摸寧橋的臉頰,但手又在半空中停下, 似乎是怕自己貿然碰他, 讓他不自在。
寧橋也察覺到了,他臉湊到了顧襄的手心裡,暌違了十多年的撫摸, 今天終於重新觸碰到,她今天內里的是一件長袖,嚴嚴實實地遮住了手腕,蕾絲花邊拂過寧橋的臉頰,帶來些癢意。
「對不起小橋,是媽媽不好。」顧襄輕輕地摸著他的臉,她不知道說什麼,只是一味地道歉,即使錯根本不在她。
和自己的孩子分開十餘年之久,本就是作為母親最大的失職。
寧橋不斷地給她擦眼淚,一邊說沒關係沒關係,說不是她的錯。
兩個人哭了很久,才終於止住哭聲,顧襄有很多想要問他的,想問他是不是沒能讀完書,想問他是不是吃了很多苦,但看到他清澈的眼睛,就又什麼都說不出來。
當寧橋知道自己的媽媽還活著的時候,寧橋就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一點,以前是只要跟向馳安平平安安一輩子就行,現在找到媽媽了,媽媽又在那樣的家庭里生活過,他自然是不能讓媽媽過得不如以前的,這話從前說可能還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但現在他已經能夠毫無負擔地說出他能給媽媽很好的生活了。
情緒稍微穩定了一點之後,寧橋才跟她說起自己的生活,當然都是撿著好的說,比如很順利地開了小賣部,比如小賣部的生意很不錯,比如自己以二十七歲的高齡考上了大學,比如自己現在的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
顧襄輕笑一聲,沒接她的話,因為她這話實在太可笑。
余晨站起身來:「遺囑是父親寫的,父親自己公證的,錄像也有,公證處的工作人員也在,我自然是要順從父親的意思,家族財產分配這方面,已經不用再談。」
「關於公司股份這一方面,我本身擁有餘氏的百分之三十股份,加上父親給的十五,目前我已經是余氏股份最多的人,等父親的葬禮辦完,我會開一次股東大會,正式接任余氏董事長的位置,天已經很晚了,就不留各位叔伯了,我還想好好給父親守靈。」
這話一出,余家的這兩個繼承人也算是站在了顧襄的背後其他人一肚子的怨言,但實在不敢再當著余晨的面說出來,只好憋屈地離開。
等人都散得差不多,顧襄的肩膀才塌了下來,她嘆了口氣:「你們父親給我的股份,等事情都結束,我會把它轉到你或者曼曼的名下,至於那些現金,我不會動,到時候都給曼曼做嫁妝。」
她明確地表了態,余晨卻說:「不能讓您什麼都不拿,您以後也是要生活的,股份給我就行,那些現金,您自己留著。」
顧襄搖頭:「這些事情都以後再說,咱們好好送送你爸爸。」
看著擺在靈堂上余嘉木的遺像,顧襄的心中五味雜陳。
如果當年不出事,也許一切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余嘉木能夠阻攔顧家人,她不會跟她的小橋分離這麼久。
如果余嘉木能夠在那時放她自由,不對,即使余嘉木放過她,估計也一樣不會放過她。
只是他死了,一切就都塵歸塵土歸土了。
而顧家,顧家在李秋琴死了之後,剩下的都是些扶不上牆的爛泥,余晨跟顧家人並不親近,他接手余家的生意之後就沒有再那樣幫著顧家人。
*
顧襄穿著一身黑色的長裙,朝來弔唁的人鞠躬。
「節哀。」
來人是杜啟封和他的夫人傅晚晴,傅晚晴給了顧襄一個擁抱。
「那天失約,真是不好意思。」顧襄想起了余家木走的那天,她已經換好了衣服,卻沒想到出了事。
「沒事,沒事,咱們以後也能聚。」
他們把花獻上,隨後退到一邊,來弔唁的人很多,京市里叫得出名字的家族企業都來了,向家是在杜家之後來的,莊麗最近過得也不好,厚厚的粉底都遮不住她的憔悴,她看著面容精緻的顧襄,想著每個人的命可真是不同。
有的人年輕美貌,老公早死,有無數的遺產可以揮霍,有的人為了守著這一點家業都已經筋疲力盡,向飛揚醒了,但依舊不能動彈,她跟向明都不敢把向馳安回來的事情告訴他,生怕他再受刺激,可瞞得過一時也瞞不過一世。
她剛走開,就看見向馳安一身黑色的西裝,也來到余總的靈前。
接待向馳安的是余晨,雖然兩家公司還沒有合作過,但畢竟大方向上兩家是有合作的可能的,余晨自然也聽過寧安房地產的名聲的,畢竟兩次都這麼幸運可是不常見的。
向馳安獻了花,目光也落在了顧襄的身上,她今天一身黑衣,素麵朝天,雖然面色有憔悴,但卻能一眼看出不是神傷,而是勞累。
快離開的時候杜彥湊了過來,他看向向馳安:「寧橋怎麼沒來?這多好的機會?」
向馳安的餘光看到了本想上前來的莊麗,他側了個身,讓杜彥擋住自己,隨後說:「他不敢來,怕在席間失態,影響到他媽就不好了。」
「也是。」他們並肩往外走,「他還好吧?」
「沒事,這兩天冷靜了不少,沒再像那天一樣。」
收到余家的追悼會邀請函的時候,向馳安沒有太意外,這是杜家從中斡旋的結果,畢竟杜陵曾經表過態,杜彥在寧安任職。
寧橋放學回來的時候就看到了那封邀請函,他驚訝了好一會兒,但最後還是決定不去。
「我怕我失態,也不知道她的近況,這畢竟是葬禮,要是出了什麼事情,影響到媽媽就不好了。」
這個理由已經足夠,向馳安只好獨自前往,寧橋雖然沒進去,但他守在了該停車場裡。
向馳安和杜彥一起到停車場,就看見在車后座上的寧橋,杜彥趕緊湊過去:「我都幫你打聽好了,阿姨她沒吃虧,余董事長的遺囑具體我們不太清楚,但你媽媽的待遇絕對不差。」
寧橋終於放下心來,不是因為媽媽拿到了多少遺產,而是媽媽沒有在余家艱難度日,他現在已經有能力能夠養好媽媽了。
「等這事兒處理完了,你們就能相認了。」杜彥合掌,「這麼久了,總算能有個好的結果了。」
余家的事情拖拖拉拉地也辦了快一個半月,這樣一個半月里,她經過了余曼的同意,把余氏的股份都給了余晨,她雖然想要歸還余嘉木給的現金,但余晨和余曼都不同意,所以余嘉木給她的現金,都在她的名下。
一個半月之後,京市的天氣已經轉涼,她穿著一身修身的風衣,走出了顧家的別墅。
她覺得吹來的風都是自由輕快的,圍困了她這麼久的顧家,現在終於能跟她說再見了。
「襄姨。」余晨在他的身後叫住了她,從她跟余嘉木結婚之後,余晨和余曼就都是這麼稱呼她的。
顧襄回頭:「小晨?」
「我幫您調查過您的孩子,村子裡的人說他早就離開了村里,好像是在外面做生意,每年過年會回家。」
「謝謝你。」顧襄的眼裡有些淚花,「也就是,我能在過年的時候就能見到他了嗎?」
余晨搖頭:「我查到了,他人現在在京市。」
顧襄整個人僵住:「他在京市?他還好嗎?」
「姨媽今天是要去赴杜夫人的約嗎?您可要快點兒了。」余晨說完話,顧襄的身邊就停了一輛車,是顧家的司機,「坐我的車會快一些。」
顧襄迫不及待地上了車,她的腦子有些懵,不知道余晨說的是不是她想的那個意思,但只要見到傅晚晴,就一切都能知道了。
因為她身上還戴孝,即使傅晚晴不同意,她還是要求在外面見面,傅晚晴最終也同意了,約定的地點是京市的一個很清幽的茶社。
顧襄迫不及待地走到了他們約好的包廂,開門的手停在了原地,在下定決定要打開茶社的門的時候,包廂門從裡面打開了。
寧橋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顧襄,他再也沒能忍住,哭腔里滿是委屈:「媽媽。」
第97章
顧襄看著眼前面熟又像是很陌生的孩子, 聽著他委屈的哭腔,也是淚流滿面。
「小,小橋……」顧襄已經哽咽到說不出話來, 十幾年的離別此時都化成了流不盡的眼淚。
寧橋抱住她, 像是流浪太久的人終於回到了家鄉,熱意融融。
顧襄回抱他,才發現眼前這個孩子,已經不是她記憶里,夢裡的那個面黃肌瘦,皮包骨頭的小孩兒了, 在沒有自己的日子裡, 他也把自己養得很好, 如今的小橋, 已經擁有了結實的臂膀和像他爸爸那樣高大的身軀。
寧橋抱了她一會兒, 才退開了一點身體,從自己的襯衫口袋裡拿出一塊手帕, 輕輕地給顧襄擦眼淚, 隨後握住她的手腕,把人帶進了包廂。
「是我請伯母約您出來的。」寧橋冷靜了一點,但他沒有跟顧襄對坐, 而是坐到了她的旁邊。
顧襄抬起手, 想摸摸寧橋的臉頰,但手又在半空中停下, 似乎是怕自己貿然碰他, 讓他不自在。
寧橋也察覺到了,他臉湊到了顧襄的手心裡,暌違了十多年的撫摸, 今天終於重新觸碰到,她今天內里的是一件長袖,嚴嚴實實地遮住了手腕,蕾絲花邊拂過寧橋的臉頰,帶來些癢意。
「對不起小橋,是媽媽不好。」顧襄輕輕地摸著他的臉,她不知道說什麼,只是一味地道歉,即使錯根本不在她。
和自己的孩子分開十餘年之久,本就是作為母親最大的失職。
寧橋不斷地給她擦眼淚,一邊說沒關係沒關係,說不是她的錯。
兩個人哭了很久,才終於止住哭聲,顧襄有很多想要問他的,想問他是不是沒能讀完書,想問他是不是吃了很多苦,但看到他清澈的眼睛,就又什麼都說不出來。
當寧橋知道自己的媽媽還活著的時候,寧橋就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一點,以前是只要跟向馳安平平安安一輩子就行,現在找到媽媽了,媽媽又在那樣的家庭里生活過,他自然是不能讓媽媽過得不如以前的,這話從前說可能還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但現在他已經能夠毫無負擔地說出他能給媽媽很好的生活了。
情緒稍微穩定了一點之後,寧橋才跟她說起自己的生活,當然都是撿著好的說,比如很順利地開了小賣部,比如小賣部的生意很不錯,比如自己以二十七歲的高齡考上了大學,比如自己現在的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