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昌寧說得對,是朕昏頭了。」
樓徽和緩緩握住她的手,輕輕捏了捏,順勢將一個折得四四方方的小紙包塞進她的袖中——樓徽寧知道那是什麼。
可樓徽和面上依舊不動聲色,他拍了拍樓徽寧的肩膀,聲音低沉,卻不容抗拒:「既如此,那便由昌寧代替朕,親自前去南禪寺祈福罷。」
樓徽寧目光流轉,轉動著眼珠看向他,二人四目相對,她的眸中有一閃而過的柔光閃過,但也只是一瞬。
她牽起嘴角輕笑,笑意卻融不進眼底:「陛下不愧是一國之君,昌寧佩服。」
樓徽和下意識想要解釋些什麼,但話還沒有說出口,便被樓徽寧躬下身冷冷打斷:「昌寧遵旨。」
話音剛落,樓徽寧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樓徽和斜眼看了她身後的與柳一眼,與柳慌忙低下頭,撐開油紙傘追了上去。
注視著樓徽寧遠去的背影,樓徽和佇立原地,怔愣半天。
回過神時四肢都有些凍僵了,高公公忙讓人取了暖爐來給他捧著,又仔細地用小錦褥包著,給樓徽和暖手。
高公公見他神色不對,順著他的目光瞧去,沒什麼眼力勁地笑道:「雪停了,又沒有下雨,這丫頭片子慌慌張張地撐把傘做什麼?陛下若是覺得這丫鬟辦事不力,奴才這就把她撤掉。」
樓徽和麻木的神情微微皸裂,餘光瞥了高公公一眼,分明一句話都沒說,卻讓人不寒而慄。
高公公立馬閉了嘴,樓徽和攏了攏敞開的衣襟,將自己層層裹了起來。
他哈了一口氣,白霧在冷氣中顯得格外旖旎。樓徽和目光忽閃,看向身後下人時儘是森寒。
高公公忙不迭給了那內侍一個眼神,能在御前伺候的內侍都是萬里挑一的,極其穩重不說,遇事冷靜沉著。他忙轉身去取來暖融融的兔絨斗篷,小心翼翼地為他披上。
樓徽和步履輕緩,身形有些晃悠著,仰天長嘆一聲:「好大的一場雪啊。」
言罷,便邁著搖搖晃晃的步子離去。高公公與那內侍抬頭一看陰沉的天色,對視一眼,雙雙垂下頭跟上去,絲毫不敢多言。
-
趕往京郊南禪寺的路上,突然天色大變,雨落瓢潑。樓徽寧所乘坐的歩輦因大雨受困,半路停在了山腰處的一個亭子裡。
「阿彌陀佛,有失遠迎。煩請殿下跟老衲前來。」
一道低沉雄渾的聲音響起,樓徽寧猛地轉過頭,看到了一張未曾謀面卻似曾相識的臉。
——是玉真方丈,或者說,應該叫他陳若虛。
她終於見到了傳聞中的陳若虛,那個所謂的刺客組織二把手、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可她怎麼都沒有想到陳若虛居然生得這般俊朗,他也不過四十出頭的模樣,年過不惑,五官硬朗。若不是那光禿禿的頭,樓徽寧甚至覺得他是個舉止文雅的翩翩公子。
樓徽寧看著面前這位德高望重的方丈,這個與自己血脈相連的父親,沒有與他相認。
她很清楚自己今日是來做什麼的,出宮前樓徽和那句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隔著紛繁紊亂的雨幕,面前之人的面孔模模糊糊。周圍的一切寂靜無聲,好似著整個天地都在這一刻死去。
樓徽寧雙手合十,朝著玉真方丈微微躬身行禮,順勢低頭掩去眼底無聲的悲涼。
「見過玉真方丈。」
「阿彌陀佛,老衲參見公主殿下。」
玉真方丈緩緩回禮,隨後側過身朝樓徽寧抬手示意:「殿下隨老衲來。」
山路泥濘,即便是跟在玉真方丈身後走的棧道也不免濕了鞋襪,可此刻的樓徽寧已然不在乎。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過這一段路的,只是當她回過神來時,便已經來到了山頂上的南禪寺。
廟門口傳來悠長的鐘聲,廟前古樹掛滿了祈願牌,廟中住持手持佛珠佇立堂前,口中梵語輕響。
此情此景過於熟悉,似乎與記憶深處某個片段重合起來,恍惚中好似回到了景和十二年。
那年年初,按照宮中慣例,當今聖上和公主親自前往南禪寺,為黎民百姓燒香祈福。
樓徽和雙手合十,朝著大堂中央供奉的佛像深深一鞠,啟唇默念。樓徽寧調皮睜開眼,凝視著他的嘴唇,看懂了他所許的願:
「河溓海夷,天下太平。」
祈福完畢後的樓徽和緩緩睜開眼,樓徽寧和他相守著長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只是猛然間靜下心來看著他削瘦挺拔的身影,一時竟也有些失神。
樓徽寧猛然意識到,不知不覺中,曾經那個老愛哭鼻子、一口一個「矮豆子」的病秧子皇帝,如今已經少年初長成,難掩俊俏模樣了。
她跪在菩薩面前,心中已然想好了將要許的願望。於是雙手合十,虔誠地闔上眼帘,唇角微微勾起一個若有若無的弧度。
耳邊突然傳來樓徽和的聲音:「矮豆子,你許了什麼願?」
樓徽寧假裝才睜開眼,佯裝慍怒:「說了多少遍,不要叫我矮豆子!不要叫我矮豆子!」
她理了理裙擺,低聲嘀咕:「才不會告訴你呢!」
樓徽寧說著,裝模作樣地起身離開,心中卻莫名漾起一股沒來由的悸動。腦海中突然浮現出自己的母親,樓徽寧動作一頓,眼眶驀地有濕潤起來。
她輕聲說:「我兒時第一次許願的時候,有人告訴過我,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
樓徽和歪頭問她:「那你許的願望成真了嗎?」
樓徽寧微微一愣,隨即擠出一個淡淡的笑:「成真了。」
她說謊了,她犯了欺君之罪,其實她的願望並沒有實現。
她還記得景和五年的上元夜,她人生中許的第一個願望是「 律轉鴻鈞,新元肇啟。——惟願年年歲歲,家庭圓滿。父母親人,平安喜樂」。
可惜一切都隨著那場沒來由的大火消散不見。
她最終還是沒有告訴樓徽和,亦沒有告訴任何人她當時許的願望——
「我向菩薩許了願,一願江山無恙,河清海晏;二願葳蕤繁祉,君身常健;三願年年歲歲,常伴君身,不負初見。」
有風掠過,吹過景和十二年的春分,吹入樓徽寧的骨髓深處。
她冷不丁打了個寒戰,抬手輕輕揉了揉自己的手腕。
玉真方丈在
身邊低聲催促:「殿下,將所願所求寫在這塊木牌上,由老衲為您問佛祈福,然後掛在廟前的祈願樹上,便可願望成真。」
樓徽寧接過玉真方丈手中的祈願牌,麻木頷首。
提起筆的時候幾乎在顫抖,她深呼吸著,抬起左手死死控制著右手的動作,強自寫下完整的一句話——
「我向菩薩許了願,一願江山無恙,河清海晏;二願葳蕤繁祉,君身常健;三願此生往後,與君訣別,永不相見。」
提筆落墨,她終究是用顫抖的手筆,寫下了這壞死的結局。
玉真方丈小心翼翼地接過祈願牌,隨即從袖中掏出一件物什遞與樓徽寧。樓徽寧下意識抬手收下,卻發現手心躺著的赫然是一串骨質佛串。
玉真方丈將佛串戴到她手上,語氣低沉似輕哄:「這手串開過光的,靈的很……自殿下入廟以來,老衲就發覺殿下周遭似乎不太乾淨,這手串時刻戴著,也可驅鬼避邪。」
雖說陳若虛搖身一變成了方丈,但他又不是道士,竟也搞起了這一套?
樓徽寧只覺可笑,下一瞬,胃裡一陣噁心翻湧,她急忙轉過身,幾乎是落荒而逃。
第79章 紅妝十里葬青梅情① 他們在失而復得的……
樓徽寧幾乎是落荒而逃。
一路逃到山下, 上馬車時才發現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與柳不見了蹤影。腦海中突然浮現出樓徽和的面孔,她幾乎是下意識地將手伸進袖子,略一摸索便察覺到, 原本藏在袖中的那個小紙包不見了。
她愣在原地,有些僵硬地抬頭望向自己方才下山時的路,不自主地攥緊了拳頭。
與柳是在當晚酉時左右回到公主府的。隨著她一起被帶回來的, 是南禪寺玉真方丈圓寂的消息。
樓徽寧心如止水,只是看著與柳, 一句話都沒有說。眼中最後的一點光亮也暗淡下去,淪為一灘平靜的死水。
據說當晚,榮昌太后在寢殿發了瘋。
-
宸元殿內光影昏沉, 有風襲來,簾幕飄揚。黯淡搖曳的燭光流轉於屏面上, 動盪不定,晦明倏忽, 仿佛在昭示著南胥朝堂涌動的暗流。
看清來人, 高公公很有眼力見地招呼著宮人們退下, 隨著殿門關上沉悶的一聲響,屋內氣氛沉重, 壓抑又悲涼。
樓徽寧還未抖落身上的薄雪,隨手解了披肩丟在一旁, 抬眼對上高座之上樓徽和的目光。彼時的他面色憔悴,眼窩深陷,全無少年該有的意氣風發。
見她來了,他牽強地扯了扯唇角擠出一個笑:「朕前些日子釀了些青梅酒,埋在御花園的梅子樹下,你最喜歡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樓徽和緩緩握住她的手,輕輕捏了捏,順勢將一個折得四四方方的小紙包塞進她的袖中——樓徽寧知道那是什麼。
可樓徽和面上依舊不動聲色,他拍了拍樓徽寧的肩膀,聲音低沉,卻不容抗拒:「既如此,那便由昌寧代替朕,親自前去南禪寺祈福罷。」
樓徽寧目光流轉,轉動著眼珠看向他,二人四目相對,她的眸中有一閃而過的柔光閃過,但也只是一瞬。
她牽起嘴角輕笑,笑意卻融不進眼底:「陛下不愧是一國之君,昌寧佩服。」
樓徽和下意識想要解釋些什麼,但話還沒有說出口,便被樓徽寧躬下身冷冷打斷:「昌寧遵旨。」
話音剛落,樓徽寧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樓徽和斜眼看了她身後的與柳一眼,與柳慌忙低下頭,撐開油紙傘追了上去。
注視著樓徽寧遠去的背影,樓徽和佇立原地,怔愣半天。
回過神時四肢都有些凍僵了,高公公忙讓人取了暖爐來給他捧著,又仔細地用小錦褥包著,給樓徽和暖手。
高公公見他神色不對,順著他的目光瞧去,沒什麼眼力勁地笑道:「雪停了,又沒有下雨,這丫頭片子慌慌張張地撐把傘做什麼?陛下若是覺得這丫鬟辦事不力,奴才這就把她撤掉。」
樓徽和麻木的神情微微皸裂,餘光瞥了高公公一眼,分明一句話都沒說,卻讓人不寒而慄。
高公公立馬閉了嘴,樓徽和攏了攏敞開的衣襟,將自己層層裹了起來。
他哈了一口氣,白霧在冷氣中顯得格外旖旎。樓徽和目光忽閃,看向身後下人時儘是森寒。
高公公忙不迭給了那內侍一個眼神,能在御前伺候的內侍都是萬里挑一的,極其穩重不說,遇事冷靜沉著。他忙轉身去取來暖融融的兔絨斗篷,小心翼翼地為他披上。
樓徽和步履輕緩,身形有些晃悠著,仰天長嘆一聲:「好大的一場雪啊。」
言罷,便邁著搖搖晃晃的步子離去。高公公與那內侍抬頭一看陰沉的天色,對視一眼,雙雙垂下頭跟上去,絲毫不敢多言。
-
趕往京郊南禪寺的路上,突然天色大變,雨落瓢潑。樓徽寧所乘坐的歩輦因大雨受困,半路停在了山腰處的一個亭子裡。
「阿彌陀佛,有失遠迎。煩請殿下跟老衲前來。」
一道低沉雄渾的聲音響起,樓徽寧猛地轉過頭,看到了一張未曾謀面卻似曾相識的臉。
——是玉真方丈,或者說,應該叫他陳若虛。
她終於見到了傳聞中的陳若虛,那個所謂的刺客組織二把手、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可她怎麼都沒有想到陳若虛居然生得這般俊朗,他也不過四十出頭的模樣,年過不惑,五官硬朗。若不是那光禿禿的頭,樓徽寧甚至覺得他是個舉止文雅的翩翩公子。
樓徽寧看著面前這位德高望重的方丈,這個與自己血脈相連的父親,沒有與他相認。
她很清楚自己今日是來做什麼的,出宮前樓徽和那句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隔著紛繁紊亂的雨幕,面前之人的面孔模模糊糊。周圍的一切寂靜無聲,好似著整個天地都在這一刻死去。
樓徽寧雙手合十,朝著玉真方丈微微躬身行禮,順勢低頭掩去眼底無聲的悲涼。
「見過玉真方丈。」
「阿彌陀佛,老衲參見公主殿下。」
玉真方丈緩緩回禮,隨後側過身朝樓徽寧抬手示意:「殿下隨老衲來。」
山路泥濘,即便是跟在玉真方丈身後走的棧道也不免濕了鞋襪,可此刻的樓徽寧已然不在乎。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過這一段路的,只是當她回過神來時,便已經來到了山頂上的南禪寺。
廟門口傳來悠長的鐘聲,廟前古樹掛滿了祈願牌,廟中住持手持佛珠佇立堂前,口中梵語輕響。
此情此景過於熟悉,似乎與記憶深處某個片段重合起來,恍惚中好似回到了景和十二年。
那年年初,按照宮中慣例,當今聖上和公主親自前往南禪寺,為黎民百姓燒香祈福。
樓徽和雙手合十,朝著大堂中央供奉的佛像深深一鞠,啟唇默念。樓徽寧調皮睜開眼,凝視著他的嘴唇,看懂了他所許的願:
「河溓海夷,天下太平。」
祈福完畢後的樓徽和緩緩睜開眼,樓徽寧和他相守著長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只是猛然間靜下心來看著他削瘦挺拔的身影,一時竟也有些失神。
樓徽寧猛然意識到,不知不覺中,曾經那個老愛哭鼻子、一口一個「矮豆子」的病秧子皇帝,如今已經少年初長成,難掩俊俏模樣了。
她跪在菩薩面前,心中已然想好了將要許的願望。於是雙手合十,虔誠地闔上眼帘,唇角微微勾起一個若有若無的弧度。
耳邊突然傳來樓徽和的聲音:「矮豆子,你許了什麼願?」
樓徽寧假裝才睜開眼,佯裝慍怒:「說了多少遍,不要叫我矮豆子!不要叫我矮豆子!」
她理了理裙擺,低聲嘀咕:「才不會告訴你呢!」
樓徽寧說著,裝模作樣地起身離開,心中卻莫名漾起一股沒來由的悸動。腦海中突然浮現出自己的母親,樓徽寧動作一頓,眼眶驀地有濕潤起來。
她輕聲說:「我兒時第一次許願的時候,有人告訴過我,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
樓徽和歪頭問她:「那你許的願望成真了嗎?」
樓徽寧微微一愣,隨即擠出一個淡淡的笑:「成真了。」
她說謊了,她犯了欺君之罪,其實她的願望並沒有實現。
她還記得景和五年的上元夜,她人生中許的第一個願望是「 律轉鴻鈞,新元肇啟。——惟願年年歲歲,家庭圓滿。父母親人,平安喜樂」。
可惜一切都隨著那場沒來由的大火消散不見。
她最終還是沒有告訴樓徽和,亦沒有告訴任何人她當時許的願望——
「我向菩薩許了願,一願江山無恙,河清海晏;二願葳蕤繁祉,君身常健;三願年年歲歲,常伴君身,不負初見。」
有風掠過,吹過景和十二年的春分,吹入樓徽寧的骨髓深處。
她冷不丁打了個寒戰,抬手輕輕揉了揉自己的手腕。
玉真方丈在
身邊低聲催促:「殿下,將所願所求寫在這塊木牌上,由老衲為您問佛祈福,然後掛在廟前的祈願樹上,便可願望成真。」
樓徽寧接過玉真方丈手中的祈願牌,麻木頷首。
提起筆的時候幾乎在顫抖,她深呼吸著,抬起左手死死控制著右手的動作,強自寫下完整的一句話——
「我向菩薩許了願,一願江山無恙,河清海晏;二願葳蕤繁祉,君身常健;三願此生往後,與君訣別,永不相見。」
提筆落墨,她終究是用顫抖的手筆,寫下了這壞死的結局。
玉真方丈小心翼翼地接過祈願牌,隨即從袖中掏出一件物什遞與樓徽寧。樓徽寧下意識抬手收下,卻發現手心躺著的赫然是一串骨質佛串。
玉真方丈將佛串戴到她手上,語氣低沉似輕哄:「這手串開過光的,靈的很……自殿下入廟以來,老衲就發覺殿下周遭似乎不太乾淨,這手串時刻戴著,也可驅鬼避邪。」
雖說陳若虛搖身一變成了方丈,但他又不是道士,竟也搞起了這一套?
樓徽寧只覺可笑,下一瞬,胃裡一陣噁心翻湧,她急忙轉過身,幾乎是落荒而逃。
第79章 紅妝十里葬青梅情① 他們在失而復得的……
樓徽寧幾乎是落荒而逃。
一路逃到山下, 上馬車時才發現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與柳不見了蹤影。腦海中突然浮現出樓徽和的面孔,她幾乎是下意識地將手伸進袖子,略一摸索便察覺到, 原本藏在袖中的那個小紙包不見了。
她愣在原地,有些僵硬地抬頭望向自己方才下山時的路,不自主地攥緊了拳頭。
與柳是在當晚酉時左右回到公主府的。隨著她一起被帶回來的, 是南禪寺玉真方丈圓寂的消息。
樓徽寧心如止水,只是看著與柳, 一句話都沒有說。眼中最後的一點光亮也暗淡下去,淪為一灘平靜的死水。
據說當晚,榮昌太后在寢殿發了瘋。
-
宸元殿內光影昏沉, 有風襲來,簾幕飄揚。黯淡搖曳的燭光流轉於屏面上, 動盪不定,晦明倏忽, 仿佛在昭示著南胥朝堂涌動的暗流。
看清來人, 高公公很有眼力見地招呼著宮人們退下, 隨著殿門關上沉悶的一聲響,屋內氣氛沉重, 壓抑又悲涼。
樓徽寧還未抖落身上的薄雪,隨手解了披肩丟在一旁, 抬眼對上高座之上樓徽和的目光。彼時的他面色憔悴,眼窩深陷,全無少年該有的意氣風發。
見她來了,他牽強地扯了扯唇角擠出一個笑:「朕前些日子釀了些青梅酒,埋在御花園的梅子樹下,你最喜歡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