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即便是沒有感情,那也不能放任你受人欺負呀,那陳若虛這般不作為,難道是他那正室婦夫人處處刁難打壓你?」
陳楚卿聞言沉吟片刻,隨即垂下眼瞼,神色有些飄忽:「……先生他未曾娶妻,正室夫人的位置至今無人……可先生於我有救命之恩,若是沒有先生當年出手相救,我早已死在十六年前的潯安城……」
一旁的樓徽和默默聽著二人的對話,眉頭微不可察地蹙起一瞬。
腦海中浮現起幾個月前霍錚加急送回的軍信內容,其中不止一次提到過一個叫做陳若虛的人……難不成,此陳若虛就是彼陳若虛?
「臣私下廣為搜羅,終於找到了前些年江湖上有名的刺客組織「亂鷹」。臣與那亂鷹頭目商議交談,此人名為陳若虛,為人謹慎,神秘至極。臣本欲以金錢收買招安,不曾想那陳若虛知曉臣的身份後,竟願意歸順朝廷,不惜委身二把手……只為刺殺北邙大臣,為南胥扭轉多年來的劣勢……
想來,此人雖心狠手辣,卻也知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天道」有了陳若虛這個得力助手的加入,定會蒸蒸日上……」
越想越覺得有些巧合。他轉過頭,和樓徽寧對視一眼,兩人心照不宣的沒有再繼續問下去。
「罷了,想來這麼多年倆你都願意留在他身邊,必定是有你自己的道理,我們局外人也不好多做干涉。我也只能勸誡一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早已是糟粕,千萬莫要委屈了自己。」
陳楚卿咬著唇,極其輕緩而堅定地搖了搖頭:「多謝姑娘關心……我心裡有分寸的。」
她說著抬起眼,上下打量著面前二人,神色有些恍然:「不過……兩位倒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
此言一簇,樓徽寧腦海里驀地浮現起京中盛傳的有關她和樓徽和的傳言:皇帝丹青,公主文墨,才子佳人,天造地設。
突然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樓徽寧瞬間侷促起來:「我們……我們……」
樓徽寧雙頰悄然攀上兩抹淡淡紅霞,她別開眼去,顧左右而言他:「陳姨娘,如今天色已晚,不若我們二人送你回住處吧。」
聽聞此言的樓徽和不可置信地扭頭看向身側之人,映入眼帘的是樓徽寧緋紅的臉頰和脖頸。
他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樓徽寧居然沒有否認陳楚卿的話……
陳楚卿聞言卻拱手俯身,朝樓徽寧低頭作揖:「多謝姑娘好意了,可惜……我已經沒有歸處了。他們帶走了我的女兒,我心難安,無處為家。」
樓徽寧眉頭緊皺,長嘆一聲,終究還是於心不忍:「罷了,你也是個為情所困的可憐人。」
她說著反手取下頭上的一隻金釵,輕輕遞給狼狽至極的陳楚卿:「畢竟是你的家事,我也不好過多干涉。這隻簪子你收下,尋個好住處先安身,後面的日子慢慢來,切莫再依附於他人,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過活。」
一雙明澈水靈的眸子盈盈抬起,似有萬千愁緒交織於眼中,她看向樓徽寧的目光感激又誠懇:「姑娘……姑娘菩薩心腸,此生必定平安喜樂,順遂長寧。兩位在此,受楚卿一拜——」
樓徽寧無聲輕嘆,扶著她的手臂起身:「舉手之勞,莫要言謝。」
陳楚卿熱淚盈眶,竟出言感慨起來:「我這一生遇見過許多心地良善的好人……可惜我沒用,連他們的下落都找不到,更別提報恩了……想當初在潯安城,若不是楚姐姐一直以來的庇佑,我恐怕早就慘遭那些富甲的毒手……只可惜建平二十年,她卻突然消失不見,如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出現過……」
「姑娘,若是有朝一日你遇見一個和你長得很像的名為楚問均的女子,一定記得替我問候一聲。一定要告訴楚姐姐,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找她,我從未忘記過她……」
與陳楚卿道過別後,夜色已深。二人並肩走在回宮的路上,萬壽節沒有宵禁,整個元京城喧囂不停,煙火輝煌。
見樓徽寧從剛才開始就眉頭緊鎖,樓徽和探了探頭:「怎麼?還在想那陳楚卿的事情?」
「我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阿青曾跟我提起過一嘴,說那陳楚卿的女兒陳莞莞前去定北侯府尋過霍少將軍,難不成他們二人間有什麼關係?」
「霍愛卿常年在外征戰,留在京中的日子少之又少,除了入宮伴讀那段時日幾乎都遠在邊疆,他們二人能有什麼聯繫?倒是那陳楚卿……」
樓徽和話音一頓,轉眼瞥向沉思的樓徽寧:「關於陳楚卿和陳若虛兩人的關係,昌寧覺得如何?」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們旁人又能多說什麼?」
「我雖沒能見過這位陳姨娘的女兒,但是阿青曾與她們有過一面之緣。聽阿青的描述,那陳莞莞應當也是個惹人憐惜的美人兒。陳楚卿口中帶走陳莞莞的『他們』到底是誰,她不願意說,我們也無從得知。」
她撇撇嘴,長舒一口氣:「至於陳楚卿與陳若虛的關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讓他們自己糾纏拉扯去吧。」
畢竟——她們也不過是萍水相逢,也就一面之緣。若不是看她比較合眼緣,又覺著實在是可憐,她是萬萬不該插手的。
人各有命,她能做的,便只有這些了。
第72章 真身現幻妖伴君側⑤ 「國之將亡,必有……
萬壽佳節, 數九寒天。
夜幕如墨,群星隱匿。泠泠如玉的月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宮中斑駁的小路上。
樓徽寧本欲回去公主府, 但耐不住樓徽和請求她陪他共飲佳釀、秉燭夜談,最終還是應了下來。
二人回到宮中時夜已近三更。樓徽和坦言要親自去取自己釀的青梅酒,便讓樓徽寧先在殿中等候。等候間困意逐漸襲來, 樓徽寧一手托腮,靠在殿中的小几上閉目養神。
窗外突然傳來些許動靜, 聲音很小,但樓徽寧行事一向敏銳,所以輕易便覺察了。
她猛地回過神來, 反手伸到繁瑣的髮髻間。
指尖觸碰到發間的梅花簪子,這是她當初送給昭陽郡主的同款暗器簪。樓徽寧放輕了步子, 躡手躡腳地朝著窗邊走去。
透過窗戶的縫隙,樓徽寧貼近牆邊往外瞧去。可還不等她看清外邊的狀況, 下一瞬一道黑影迅猛地掠過。
只聽「噗嗤」的一聲, 無比熟悉的聲響傳到耳邊, 緊隨其後的是肉|體被穿透傳來的沉悶而黏膩的聲響。
樓徽寧幾乎是猛地瞪大了眼,迅速縮回脖子, 後背抵在牆上屏住了呼吸。
腦海里一片混亂,混沌的思緒中不斷重複著一個殘忍的事實——
——殺人了。
南胥國萬壽節, 當今聖上的生辰壽宴,居然有手腳不乾淨的人躲過了層層看守混入皇帝宮中,在皇宮中肆無忌憚地大開殺戒……
禁衛軍居然無人發覺嗎?還是說看守的人都已經死了?這究竟是何人的手筆?又有何目的?
因為事發突然,一切都來的太快,那人又蒙著面,樓徽寧沒有來得及看清出手那人的樣貌。
略一停頓後, 見外面那人半天沒了動靜,樓徽寧稍微卸下了些許防備,小心翼翼湊到窗前,再次透過窗縫朝外望去。
不曾想一扭頭,赫然對上一雙目光明澈卻異常冷凜的眼睛。
——那是一雙十分熟悉卻又無比陌生的,碧綠色的眸子。
「砰——!」
眼前驀地划過一道寒光,不等樓徽寧反應過來,掛著明亮宮燈的窗戶被瞬間劈成兩半,一雙冰冷僵硬的手逼猛地扼住她的脖頸。
「呃!」
握住脖子的手悄然收緊,樓徽寧突然意識到,窗外那人真的動了殺心。
呼吸有些急促,一口氣差點提不上來。微啟的朱唇此刻儼然失了血色,霎時間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樓徽寧嘴唇輕啟,雙手死死抓住那隻掐住自己脖子的手,微微顫抖著聲音道:「……大膽!本宮可是當今南胥公主,你活膩了嗎?」
話音剛落,那人明顯動作一滯,堪堪收住,尖銳的指甲卻還是在她的脖
頸上劃了一道淺淺的傷口。血水漸漸泌出,染了些許在那人冷的指尖上,顯得格外無情。
樓徽寧見狀連連後退幾步,抬眼望著那殺人不眨眼的傢伙,卻發現二人之間僅僅隔著幾層繡有金絲的薄紗簾幔,她大概能看見那人身形。
好生熟悉的影子……一定在哪裡見過,但她一時想不起來了。
樓徽寧一手捂著脖頸,不動聲色地垂下眼睫。晃動的簾幔下露出一片青色衣角,在鮮血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妖冶詭異。她心下微微有些詫異,放緩了呼吸,默默將身後那隻手裡緊握的簪子藏回袖中。
樓徽寧眼疾手快,趁機豁然抬手持簪一揮,上好的金絲簾幔已然從中間被劃破,金紗自中間被撕裂出一道口子,樓徽寧透過那道裂縫抬頭——借著屋內搖曳昏黃的燭光,她終於看清來人的模樣。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陳楚卿聞言沉吟片刻,隨即垂下眼瞼,神色有些飄忽:「……先生他未曾娶妻,正室夫人的位置至今無人……可先生於我有救命之恩,若是沒有先生當年出手相救,我早已死在十六年前的潯安城……」
一旁的樓徽和默默聽著二人的對話,眉頭微不可察地蹙起一瞬。
腦海中浮現起幾個月前霍錚加急送回的軍信內容,其中不止一次提到過一個叫做陳若虛的人……難不成,此陳若虛就是彼陳若虛?
「臣私下廣為搜羅,終於找到了前些年江湖上有名的刺客組織「亂鷹」。臣與那亂鷹頭目商議交談,此人名為陳若虛,為人謹慎,神秘至極。臣本欲以金錢收買招安,不曾想那陳若虛知曉臣的身份後,竟願意歸順朝廷,不惜委身二把手……只為刺殺北邙大臣,為南胥扭轉多年來的劣勢……
想來,此人雖心狠手辣,卻也知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天道」有了陳若虛這個得力助手的加入,定會蒸蒸日上……」
越想越覺得有些巧合。他轉過頭,和樓徽寧對視一眼,兩人心照不宣的沒有再繼續問下去。
「罷了,想來這麼多年倆你都願意留在他身邊,必定是有你自己的道理,我們局外人也不好多做干涉。我也只能勸誡一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早已是糟粕,千萬莫要委屈了自己。」
陳楚卿咬著唇,極其輕緩而堅定地搖了搖頭:「多謝姑娘關心……我心裡有分寸的。」
她說著抬起眼,上下打量著面前二人,神色有些恍然:「不過……兩位倒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
此言一簇,樓徽寧腦海里驀地浮現起京中盛傳的有關她和樓徽和的傳言:皇帝丹青,公主文墨,才子佳人,天造地設。
突然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樓徽寧瞬間侷促起來:「我們……我們……」
樓徽寧雙頰悄然攀上兩抹淡淡紅霞,她別開眼去,顧左右而言他:「陳姨娘,如今天色已晚,不若我們二人送你回住處吧。」
聽聞此言的樓徽和不可置信地扭頭看向身側之人,映入眼帘的是樓徽寧緋紅的臉頰和脖頸。
他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樓徽寧居然沒有否認陳楚卿的話……
陳楚卿聞言卻拱手俯身,朝樓徽寧低頭作揖:「多謝姑娘好意了,可惜……我已經沒有歸處了。他們帶走了我的女兒,我心難安,無處為家。」
樓徽寧眉頭緊皺,長嘆一聲,終究還是於心不忍:「罷了,你也是個為情所困的可憐人。」
她說著反手取下頭上的一隻金釵,輕輕遞給狼狽至極的陳楚卿:「畢竟是你的家事,我也不好過多干涉。這隻簪子你收下,尋個好住處先安身,後面的日子慢慢來,切莫再依附於他人,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過活。」
一雙明澈水靈的眸子盈盈抬起,似有萬千愁緒交織於眼中,她看向樓徽寧的目光感激又誠懇:「姑娘……姑娘菩薩心腸,此生必定平安喜樂,順遂長寧。兩位在此,受楚卿一拜——」
樓徽寧無聲輕嘆,扶著她的手臂起身:「舉手之勞,莫要言謝。」
陳楚卿熱淚盈眶,竟出言感慨起來:「我這一生遇見過許多心地良善的好人……可惜我沒用,連他們的下落都找不到,更別提報恩了……想當初在潯安城,若不是楚姐姐一直以來的庇佑,我恐怕早就慘遭那些富甲的毒手……只可惜建平二十年,她卻突然消失不見,如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出現過……」
「姑娘,若是有朝一日你遇見一個和你長得很像的名為楚問均的女子,一定記得替我問候一聲。一定要告訴楚姐姐,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找她,我從未忘記過她……」
與陳楚卿道過別後,夜色已深。二人並肩走在回宮的路上,萬壽節沒有宵禁,整個元京城喧囂不停,煙火輝煌。
見樓徽寧從剛才開始就眉頭緊鎖,樓徽和探了探頭:「怎麼?還在想那陳楚卿的事情?」
「我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阿青曾跟我提起過一嘴,說那陳楚卿的女兒陳莞莞前去定北侯府尋過霍少將軍,難不成他們二人間有什麼關係?」
「霍愛卿常年在外征戰,留在京中的日子少之又少,除了入宮伴讀那段時日幾乎都遠在邊疆,他們二人能有什麼聯繫?倒是那陳楚卿……」
樓徽和話音一頓,轉眼瞥向沉思的樓徽寧:「關於陳楚卿和陳若虛兩人的關係,昌寧覺得如何?」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們旁人又能多說什麼?」
「我雖沒能見過這位陳姨娘的女兒,但是阿青曾與她們有過一面之緣。聽阿青的描述,那陳莞莞應當也是個惹人憐惜的美人兒。陳楚卿口中帶走陳莞莞的『他們』到底是誰,她不願意說,我們也無從得知。」
她撇撇嘴,長舒一口氣:「至於陳楚卿與陳若虛的關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讓他們自己糾纏拉扯去吧。」
畢竟——她們也不過是萍水相逢,也就一面之緣。若不是看她比較合眼緣,又覺著實在是可憐,她是萬萬不該插手的。
人各有命,她能做的,便只有這些了。
第72章 真身現幻妖伴君側⑤ 「國之將亡,必有……
萬壽佳節, 數九寒天。
夜幕如墨,群星隱匿。泠泠如玉的月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宮中斑駁的小路上。
樓徽寧本欲回去公主府, 但耐不住樓徽和請求她陪他共飲佳釀、秉燭夜談,最終還是應了下來。
二人回到宮中時夜已近三更。樓徽和坦言要親自去取自己釀的青梅酒,便讓樓徽寧先在殿中等候。等候間困意逐漸襲來, 樓徽寧一手托腮,靠在殿中的小几上閉目養神。
窗外突然傳來些許動靜, 聲音很小,但樓徽寧行事一向敏銳,所以輕易便覺察了。
她猛地回過神來, 反手伸到繁瑣的髮髻間。
指尖觸碰到發間的梅花簪子,這是她當初送給昭陽郡主的同款暗器簪。樓徽寧放輕了步子, 躡手躡腳地朝著窗邊走去。
透過窗戶的縫隙,樓徽寧貼近牆邊往外瞧去。可還不等她看清外邊的狀況, 下一瞬一道黑影迅猛地掠過。
只聽「噗嗤」的一聲, 無比熟悉的聲響傳到耳邊, 緊隨其後的是肉|體被穿透傳來的沉悶而黏膩的聲響。
樓徽寧幾乎是猛地瞪大了眼,迅速縮回脖子, 後背抵在牆上屏住了呼吸。
腦海里一片混亂,混沌的思緒中不斷重複著一個殘忍的事實——
——殺人了。
南胥國萬壽節, 當今聖上的生辰壽宴,居然有手腳不乾淨的人躲過了層層看守混入皇帝宮中,在皇宮中肆無忌憚地大開殺戒……
禁衛軍居然無人發覺嗎?還是說看守的人都已經死了?這究竟是何人的手筆?又有何目的?
因為事發突然,一切都來的太快,那人又蒙著面,樓徽寧沒有來得及看清出手那人的樣貌。
略一停頓後, 見外面那人半天沒了動靜,樓徽寧稍微卸下了些許防備,小心翼翼湊到窗前,再次透過窗縫朝外望去。
不曾想一扭頭,赫然對上一雙目光明澈卻異常冷凜的眼睛。
——那是一雙十分熟悉卻又無比陌生的,碧綠色的眸子。
「砰——!」
眼前驀地划過一道寒光,不等樓徽寧反應過來,掛著明亮宮燈的窗戶被瞬間劈成兩半,一雙冰冷僵硬的手逼猛地扼住她的脖頸。
「呃!」
握住脖子的手悄然收緊,樓徽寧突然意識到,窗外那人真的動了殺心。
呼吸有些急促,一口氣差點提不上來。微啟的朱唇此刻儼然失了血色,霎時間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樓徽寧嘴唇輕啟,雙手死死抓住那隻掐住自己脖子的手,微微顫抖著聲音道:「……大膽!本宮可是當今南胥公主,你活膩了嗎?」
話音剛落,那人明顯動作一滯,堪堪收住,尖銳的指甲卻還是在她的脖
頸上劃了一道淺淺的傷口。血水漸漸泌出,染了些許在那人冷的指尖上,顯得格外無情。
樓徽寧見狀連連後退幾步,抬眼望著那殺人不眨眼的傢伙,卻發現二人之間僅僅隔著幾層繡有金絲的薄紗簾幔,她大概能看見那人身形。
好生熟悉的影子……一定在哪裡見過,但她一時想不起來了。
樓徽寧一手捂著脖頸,不動聲色地垂下眼睫。晃動的簾幔下露出一片青色衣角,在鮮血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妖冶詭異。她心下微微有些詫異,放緩了呼吸,默默將身後那隻手裡緊握的簪子藏回袖中。
樓徽寧眼疾手快,趁機豁然抬手持簪一揮,上好的金絲簾幔已然從中間被劃破,金紗自中間被撕裂出一道口子,樓徽寧透過那道裂縫抬頭——借著屋內搖曳昏黃的燭光,她終於看清來人的模樣。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