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樓徽寧臉上的笑容僵硬一瞬。樓徽和敏銳地捕捉到她的不對勁,壓低了聲音問:「怎麼了?」
樓徽寧臉色有些煞白,她微微張開有些顫抖的唇,囁囁道:「沒什麼……沒什麼……」
此時,二人身邊有人忍不住問道:「豫王妃!是那個……死得極不體面的豫王妃?」
「還能有哪個豫王妃?話說回來,這豫王妃好歹也是大家閨秀,曾經名動京城的美人兒,未曾想落得個這般難看的下場……」
眾人紛紛搖頭惋惜:「嘖嘖,造化弄人吶……」
說書先生說得頭頭是道:「前段日子好不容易出現個庇佑南胥百姓的天道,如今又鬧出個什麼幻妖……你們說,這個所謂的幻妖有沒有可能就是北邙蠻人用巫蠱之術試煉出來的怪物?他們這是遭了天譴,一心想要報復呢!」
台上戴著面具的說書人講得繪聲繪色,台下諸位聽客皆是屏息凝神,大氣不敢出。
「還有小道消息傳言,說那幻妖作祟南姜,是為了傳說中的寶物——長生石。」
有人疑惑不解:「長生石?這是何物?」
說書先生捋了捋鬍子,故作神秘道:「古人有言,長生石可活死人,肉白骨,重塑肉身,拼湊殘魂,眾人嚮往之。而這長生石有且只有一次現世,不在別處,就在南姜元京城。」
話音剛落,台下眾人瞬間躁動起來:「可是那傳聞中現世如曇花一現的長生石?」
「那這
寶物如今在何處?」
「……」
「誒,諸位,長生石不過是傳聞罷了,沒有人真正見過這寶物,也無人知曉它是否真的存在於世。所以有關這長生石的事情就此翻篇罷,我來為諸位講些當下最受歡迎的消息。」
說書人說著,舉起醒木猛地一拍案板:「要說這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當屬這皇宮密談。」
「誒?不會又是什麼皇帝丹青公主文墨,才子佳人天造地設什麼的吧?」
台下眾人不禁唏噓:「誒,你這皇帝和公主才子佳人的戲碼不知說過多少遍了,耳朵都聽起繭子了!」
樓下的兩位當事人心照不宣地相視一眼,有些尷尬地別過頭去。
「諸位,稍安勿躁。此皇宮密談非彼皇宮密談。今日的主角兒可不是陛下和公主,而是當今萬人之上的太后娘娘,和當年名噪一時的風流王爺——豫王。」
第70章 真身現幻妖伴君側③ 混亂嘈雜中,他護……
「諸位, 稍安勿躁。此皇宮密談非彼皇宮密談。今日的主角兒可不是陛下和公主,而是當今萬人之上的太后娘娘,和當年名噪一時的風流王爺——豫王。」
此言一出, 台下原本沸沸揚揚的人聲瞬間安靜下來。
畢竟當初這豫王犯下大逆不道之罪,最終淪落為滿門抄斬的下場,可謂是人盡皆知。所以這麼多年來這個人物一直都被奉為宮中禁忌, 鮮有人提。
但世人往往天生反骨,越是不讓做的事情他們越要做, 坊間說書更是喜歡以此禁忌為噱頭吸引眾人。這不,豫王的名號一出,一開始有些不耐煩的聽眾們紛紛被激起了欲望, 議論聲漸漸瀰漫在整個酒館中。
「這……這是什麼新鮮事?未曾聽聞過他們有交集,快說來聽聽!」
「當今位高權重的太后娘娘和那大逆不道的反賊豫王?這可不興亂講的呀, 消息保真嗎?」
「得了!管他什麼真不真的!別吊人胃口了,到底怎麼回事, 快點說罷!」
說書人語氣帶笑, 右手立於身前。他揮了揮手中的摺扇, 語氣慢慢悠悠:「諸位,稍安勿躁, 且聽我細細道來。」
台上人侃侃而談,台下人屏息傾聽, 唯有角落處的樓徽寧顯得局促不安。她餘光瞥見沉默的樓徽和,只見他兀自低頭,望著手中的茶水一聲不吭。
「陛下……你可還好?」她試探著、輕聲喚他。
樓徽和眸色一顫,半盞殘茶中映出他那張蒼白憔悴的臉。他握緊了放在袖中的手,強自壓住微微抽動的嘴角,隨即移開目光。
他遞給樓徽寧一個安心的眼神, 放在桌上的食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擊著桌面:「朕……我倒是很好奇,這坊間能編排出什麼驚天秘密。」
說書人聲音爽朗:「根據宮中秘聞有言,當年為尚為貴妃的榮昌太后接生的太醫和穩婆全都消失不見,如人間蒸發一般。而就在李貴妃生產前後,身為親王的豫王曾多次暗地裡出入後宮,可謂是大逆不道!意欲不軌!」
樓徽寧難以置信地自語喃喃:「荒唐……簡直是,胡說八道!」
她本以為樓徽和會龍顏大怒,不曾想後者卻直起身子往身後的椅背上一靠,嘴角微微翹起一絲弧度,一副饒有興致的模樣。
「好一個大逆不道,意欲不軌……有趣,有趣。」
樓徽寧聽得後背冷汗直流,心中萬般後悔今日帶樓徽和來了這號稱元京城「消息通」的茶樓。如今這說書人口出驚人,她現下又不能暴露二人身份,只得輕輕撫摸著樓徽和那隻放在桌上的逐漸收緊蜷縮的手,盡力安撫他。
只聽「啪」清脆的一聲響,說書人猛地一拍案板,聲音驟然拔高——
「但豫王的怪異舉止遠不止於此!相傳當年有豫王的門客多次登門拜訪,豫王都頻繁出京,每次都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去做了什麼。恰巧在李尚書府夜裡遇刺慘遭滅門之後,豫王便再也沒有頻繁出京……在諸位看來,這二者之間是否有何關聯?」
「夠了!」
不等那說書人繼續禍從口出,樓徽寧陡然拍桌站起,怒目圓瞪:「你打著說書的旗號,屢次妄議皇室,置皇家顏面於不顧,編排當今太后,其罪可誅!你可知救你今日說的這些話,夠你九族洗乾淨脖子等死!」
說書人顯然有些慌了,一改往前的從容,急於自辯:「我不過是個說書人,大家來這兒也就是當個樂子聽聽,萬萬當不得真的。若是我說什麼姑娘便信什麼,那才是件怪事!」
「巧舌如簧。」
樓徽寧沒好氣地瞪他一眼,轉身看向坐在原地不動的樓徽和,心下忐忑不安。
她俯身湊到樓徽和耳邊,壓低了聲音道:「陛下,此人的話不可信,昌寧唯恐那些謠言穢語髒了陛下的耳朵,我們還是快些遠離這是非之地罷。」
她說著,不緊不慢拉著樓徽和走出了酒樓大門。她朝守在門口的宮婢與柳使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你好,立刻轉身退下。
-
時值大雪,景和帝生辰、南胥萬壽節、景和十五年葭月十六。
光禿禿的樹枝上張燈結彩,護城河上水波輕緩,十六的月亮在半空中高懸。城中百姓將眾多花燈放上水面,掠起陣陣久聚不散的漣漪,將河中那一輪圓月壓扁又拉長。
南胥習俗,在葭月十六這天晚上放河燈並許願,願望會隨著河水順流而下,流到上古仙人所在之處。神仙看見百姓們的願望便會幫他們實現。
樓徽寧打趣著身邊人:「良辰吉日,陛下何不共賞盛景,與民同樂?」
樓徽和伸手勾開她纏繞在頸間的髮絲,唇角牽起一抹寵溺的笑:「出宮本就是為了你的心愿,都隨你。」
樓徽寧歪頭笑笑,隨即轉身去鬧市攤邊買了兩盞河燈、一個玉兔燈。她拉著樓徽和一路小跑來到元京城的護城河邊,俯身將手裡那盞精緻的蓮花燈放入粼粼波光里,在這喧囂街市外、漫天煙火中緩緩閉上雙眸。
燈影幢幢之下,樓徽寧雙手合十,朱唇微動,虔誠地向神明許願。
和風微送,清澈如鏡的河面倒映出兩岸的金碧樓台,火樹銀花。滿城街市燈虹熠熠,魚龍歌舞響徹元京,玉壺轉伴歡聲笑語,翩然舞隨一曲驚鴻,此情此景一時難分天上人間。
樓徽和站在一旁手捧玉兔燈為樓徽寧照明,昏黃的光亮照在她的鬢角處。少女的笑容真摯爛漫,在暖橘色燈光下漾開,融化在滿河星火中。
樓徽和凝視著她眸中蕩漾的點點燈火,心中微動,回過神時話已問出口:「昌寧許了什麼願?」
樓徽寧順著他的聲音抬眼,卻見平日裡嚴謹得一絲不苟的當今聖上正微微俯身,降尊紆貴地為她提燈照亮。
心口有一處柔軟的地方微微有些蕩漾。她不太自在地別開眼,佯裝惱怒:「陛下這是作甚?願望這東西,說出來可就不靈了。」
「朕就非要許個明願,朕倒是要看看,這說法到底靈是不靈。」
樓徽和說罷將手裡提著的玉兔燈塞到她手裡,隨即雙手合十,閉眼喃喃:「朕願這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百姓安康,福祚綿長。」
樓徽寧凝視著他的側顏,一時間心中百感交集。她知曉樓徽和一向不信鬼神,可只要是關於南胥江山和黎明百姓的事情,他就從不馬虎。
回過神來時,身為一國之君的樓徽和已經蹲下身子,將手裡的河燈輕輕放入河面,向神明虔誠祈福,庇佑南胥子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樓徽寧臉色有些煞白,她微微張開有些顫抖的唇,囁囁道:「沒什麼……沒什麼……」
此時,二人身邊有人忍不住問道:「豫王妃!是那個……死得極不體面的豫王妃?」
「還能有哪個豫王妃?話說回來,這豫王妃好歹也是大家閨秀,曾經名動京城的美人兒,未曾想落得個這般難看的下場……」
眾人紛紛搖頭惋惜:「嘖嘖,造化弄人吶……」
說書先生說得頭頭是道:「前段日子好不容易出現個庇佑南胥百姓的天道,如今又鬧出個什麼幻妖……你們說,這個所謂的幻妖有沒有可能就是北邙蠻人用巫蠱之術試煉出來的怪物?他們這是遭了天譴,一心想要報復呢!」
台上戴著面具的說書人講得繪聲繪色,台下諸位聽客皆是屏息凝神,大氣不敢出。
「還有小道消息傳言,說那幻妖作祟南姜,是為了傳說中的寶物——長生石。」
有人疑惑不解:「長生石?這是何物?」
說書先生捋了捋鬍子,故作神秘道:「古人有言,長生石可活死人,肉白骨,重塑肉身,拼湊殘魂,眾人嚮往之。而這長生石有且只有一次現世,不在別處,就在南姜元京城。」
話音剛落,台下眾人瞬間躁動起來:「可是那傳聞中現世如曇花一現的長生石?」
「那這
寶物如今在何處?」
「……」
「誒,諸位,長生石不過是傳聞罷了,沒有人真正見過這寶物,也無人知曉它是否真的存在於世。所以有關這長生石的事情就此翻篇罷,我來為諸位講些當下最受歡迎的消息。」
說書人說著,舉起醒木猛地一拍案板:「要說這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當屬這皇宮密談。」
「誒?不會又是什麼皇帝丹青公主文墨,才子佳人天造地設什麼的吧?」
台下眾人不禁唏噓:「誒,你這皇帝和公主才子佳人的戲碼不知說過多少遍了,耳朵都聽起繭子了!」
樓下的兩位當事人心照不宣地相視一眼,有些尷尬地別過頭去。
「諸位,稍安勿躁。此皇宮密談非彼皇宮密談。今日的主角兒可不是陛下和公主,而是當今萬人之上的太后娘娘,和當年名噪一時的風流王爺——豫王。」
第70章 真身現幻妖伴君側③ 混亂嘈雜中,他護……
「諸位, 稍安勿躁。此皇宮密談非彼皇宮密談。今日的主角兒可不是陛下和公主,而是當今萬人之上的太后娘娘,和當年名噪一時的風流王爺——豫王。」
此言一出, 台下原本沸沸揚揚的人聲瞬間安靜下來。
畢竟當初這豫王犯下大逆不道之罪,最終淪落為滿門抄斬的下場,可謂是人盡皆知。所以這麼多年來這個人物一直都被奉為宮中禁忌, 鮮有人提。
但世人往往天生反骨,越是不讓做的事情他們越要做, 坊間說書更是喜歡以此禁忌為噱頭吸引眾人。這不,豫王的名號一出,一開始有些不耐煩的聽眾們紛紛被激起了欲望, 議論聲漸漸瀰漫在整個酒館中。
「這……這是什麼新鮮事?未曾聽聞過他們有交集,快說來聽聽!」
「當今位高權重的太后娘娘和那大逆不道的反賊豫王?這可不興亂講的呀, 消息保真嗎?」
「得了!管他什麼真不真的!別吊人胃口了,到底怎麼回事, 快點說罷!」
說書人語氣帶笑, 右手立於身前。他揮了揮手中的摺扇, 語氣慢慢悠悠:「諸位,稍安勿躁, 且聽我細細道來。」
台上人侃侃而談,台下人屏息傾聽, 唯有角落處的樓徽寧顯得局促不安。她餘光瞥見沉默的樓徽和,只見他兀自低頭,望著手中的茶水一聲不吭。
「陛下……你可還好?」她試探著、輕聲喚他。
樓徽和眸色一顫,半盞殘茶中映出他那張蒼白憔悴的臉。他握緊了放在袖中的手,強自壓住微微抽動的嘴角,隨即移開目光。
他遞給樓徽寧一個安心的眼神, 放在桌上的食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擊著桌面:「朕……我倒是很好奇,這坊間能編排出什麼驚天秘密。」
說書人聲音爽朗:「根據宮中秘聞有言,當年為尚為貴妃的榮昌太后接生的太醫和穩婆全都消失不見,如人間蒸發一般。而就在李貴妃生產前後,身為親王的豫王曾多次暗地裡出入後宮,可謂是大逆不道!意欲不軌!」
樓徽寧難以置信地自語喃喃:「荒唐……簡直是,胡說八道!」
她本以為樓徽和會龍顏大怒,不曾想後者卻直起身子往身後的椅背上一靠,嘴角微微翹起一絲弧度,一副饒有興致的模樣。
「好一個大逆不道,意欲不軌……有趣,有趣。」
樓徽寧聽得後背冷汗直流,心中萬般後悔今日帶樓徽和來了這號稱元京城「消息通」的茶樓。如今這說書人口出驚人,她現下又不能暴露二人身份,只得輕輕撫摸著樓徽和那隻放在桌上的逐漸收緊蜷縮的手,盡力安撫他。
只聽「啪」清脆的一聲響,說書人猛地一拍案板,聲音驟然拔高——
「但豫王的怪異舉止遠不止於此!相傳當年有豫王的門客多次登門拜訪,豫王都頻繁出京,每次都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去做了什麼。恰巧在李尚書府夜裡遇刺慘遭滅門之後,豫王便再也沒有頻繁出京……在諸位看來,這二者之間是否有何關聯?」
「夠了!」
不等那說書人繼續禍從口出,樓徽寧陡然拍桌站起,怒目圓瞪:「你打著說書的旗號,屢次妄議皇室,置皇家顏面於不顧,編排當今太后,其罪可誅!你可知救你今日說的這些話,夠你九族洗乾淨脖子等死!」
說書人顯然有些慌了,一改往前的從容,急於自辯:「我不過是個說書人,大家來這兒也就是當個樂子聽聽,萬萬當不得真的。若是我說什麼姑娘便信什麼,那才是件怪事!」
「巧舌如簧。」
樓徽寧沒好氣地瞪他一眼,轉身看向坐在原地不動的樓徽和,心下忐忑不安。
她俯身湊到樓徽和耳邊,壓低了聲音道:「陛下,此人的話不可信,昌寧唯恐那些謠言穢語髒了陛下的耳朵,我們還是快些遠離這是非之地罷。」
她說著,不緊不慢拉著樓徽和走出了酒樓大門。她朝守在門口的宮婢與柳使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你好,立刻轉身退下。
-
時值大雪,景和帝生辰、南胥萬壽節、景和十五年葭月十六。
光禿禿的樹枝上張燈結彩,護城河上水波輕緩,十六的月亮在半空中高懸。城中百姓將眾多花燈放上水面,掠起陣陣久聚不散的漣漪,將河中那一輪圓月壓扁又拉長。
南胥習俗,在葭月十六這天晚上放河燈並許願,願望會隨著河水順流而下,流到上古仙人所在之處。神仙看見百姓們的願望便會幫他們實現。
樓徽寧打趣著身邊人:「良辰吉日,陛下何不共賞盛景,與民同樂?」
樓徽和伸手勾開她纏繞在頸間的髮絲,唇角牽起一抹寵溺的笑:「出宮本就是為了你的心愿,都隨你。」
樓徽寧歪頭笑笑,隨即轉身去鬧市攤邊買了兩盞河燈、一個玉兔燈。她拉著樓徽和一路小跑來到元京城的護城河邊,俯身將手裡那盞精緻的蓮花燈放入粼粼波光里,在這喧囂街市外、漫天煙火中緩緩閉上雙眸。
燈影幢幢之下,樓徽寧雙手合十,朱唇微動,虔誠地向神明許願。
和風微送,清澈如鏡的河面倒映出兩岸的金碧樓台,火樹銀花。滿城街市燈虹熠熠,魚龍歌舞響徹元京,玉壺轉伴歡聲笑語,翩然舞隨一曲驚鴻,此情此景一時難分天上人間。
樓徽和站在一旁手捧玉兔燈為樓徽寧照明,昏黃的光亮照在她的鬢角處。少女的笑容真摯爛漫,在暖橘色燈光下漾開,融化在滿河星火中。
樓徽和凝視著她眸中蕩漾的點點燈火,心中微動,回過神時話已問出口:「昌寧許了什麼願?」
樓徽寧順著他的聲音抬眼,卻見平日裡嚴謹得一絲不苟的當今聖上正微微俯身,降尊紆貴地為她提燈照亮。
心口有一處柔軟的地方微微有些蕩漾。她不太自在地別開眼,佯裝惱怒:「陛下這是作甚?願望這東西,說出來可就不靈了。」
「朕就非要許個明願,朕倒是要看看,這說法到底靈是不靈。」
樓徽和說罷將手裡提著的玉兔燈塞到她手裡,隨即雙手合十,閉眼喃喃:「朕願這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百姓安康,福祚綿長。」
樓徽寧凝視著他的側顏,一時間心中百感交集。她知曉樓徽和一向不信鬼神,可只要是關於南胥江山和黎明百姓的事情,他就從不馬虎。
回過神來時,身為一國之君的樓徽和已經蹲下身子,將手裡的河燈輕輕放入河面,向神明虔誠祈福,庇佑南胥子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