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於是三人走上禁道,行得百餘步,兩邊建築已是大不如前,再往前,便是一座雄偉的宮殿群,數丈高的大門,在宮人出示通行的令牌後緩緩開啟,那門厚達數尺,用兩棵滿百年的黑桐木刷上層層黑漆,邊角渡銅,厚重無比,開門時便是一股沉重的壓迫感迎面撲來。進了宮來,白玉台階,重重簾幕,鑲金嵌玉,奢華難描,等到見了孫權,三條紫髯,虎目燕頷,兩人於是一鞠到底卻不行跪拜之禮,孫權似面有不愉之色也不明說,周瑜換了一身紅服,對兩人笑了笑,也不多說。於是兩人就立在殿中,早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
立了半盞茶的功夫,趙雲已是劍眉倒豎,欲開聲叱駡,諸葛亮拉了拉他的袖子,輕道了聲不可造次,諸葛亮一直保持著微微低首的姿勢,難得的是他面上微微的笑容,一直沒有退去。周瑜靜靜的看著殿中,臉上的笑意也更濃了。
這時諸葛亮輕輕前了一步,一恭問道:“不知將軍請我等前來,相議何時?”旁邊群臣中相顧一視,然後一人出列,正是正是諸葛亮之兄,諸葛瑾,兩人雖是同氣連枝,但學藝起便難得相見,各自為政已久,如同陌不相識。諸葛瑾答道:“曹操送來檄文,勸我等歸降,此事難商,故請先生前來相議。”說著遞上手中檄文。
只見檄文上寫道: “孤近承帝命,奉詞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幸勿觀望, 速賜回音。”
諸葛亮看到此文,暗暗苦笑,這裡面非但文采華美,汪洋恣肆不談,且有情有禮,有理有據。可若東吳一答應歸順,只怕蜀漢便是死無全屍的地步,當下打起精神,笑著問孫權:“將軍以為如何?”孫權答曰:“未有定論。”
一旁張昭出列,昂然答道:“曹操擁百萬之眾,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順。且主公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既得荊州,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勢不可敵。以我之計,不如納降,為萬安之策。”
一時,眾人十之六七,皆頷首笑說:“子布之言,正合天意。”
諸葛亮見孫權低頭不語,暗暗心驚,臉上卻不露聲色,對張昭一禮道:“可願聽亮一言。”張昭輕輕嗤笑道:“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仲之賢相,遠非區區可比也。吾聞劉備三顧先生於糙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今一旦我等歸附曹操,料得先生再無先前之誇誇其談之神氣了,未審是何主見?”
諸葛亮也不動怒,想到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於是答道:“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閒可知也。”
張昭笑駡道:“先生在糙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劉備未得先生之前,縱橫寰宇,割據城池,得了先生後,人皆仰望,就算是三尺童蒙,也都是說彪虎生翼,馬上就可以見到漢室復興,曹氏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就在這個時候。可為什麽自從先生歸附劉備,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劉備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開始了啊?先生自比於管仲、樂毅,他們難道僅僅是這樣的才華嗎?”
諸葛亮啞然而笑,正要作答。只見周瑜笑著從殿上走下來,說:“孔明乃當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難,非敬客之禮也。曹操大軍臨境,不思退敵之策,爭吵斗口有何用?”說著一手執了諸葛亮的手,對孫權說:“將軍,人多無益,不如去內室相商。”
第3章
見孫權微微頷首,周瑜右手執了諸葛之手,一同沿著長長走廊前往殿內,背後百官譁然,而諸葛亦是微微訝異,於是輕輕抽出那隻手,再用那手指著殿內布置掩飾說:“東吳物華天寶,布置果然雅致。”周瑜只是笑了笑,輕輕握了握空空蕩蕩的右手說:“是公瑾交淺言深了。”諸葛皺了皺眉頭,然後強笑著說:“都督見笑了,孔明三尺微命,哪裡能同都督平輩論交。”
周瑜不再說話,往前快步走了幾步,然後停下腳步,背對著諸葛幽幽的說:“我只是在珍惜,你以為……這世上還有幾個人,能懂得我?”諸葛笑了,一種儒雅在他面上潑墨般的渲染看來,他說:“孔明以為,有人懂得,並不是什麽好事。”
這時走在前面的孫權在一扇小門前停下腳步,回望兩人,只看到兩人面上和善和歡娛的笑容,微微蹙了眉頭,喊到:“二位,這邊來。”
那是一間不大的屋宇,卻不同於正殿的恢宏,而是竹簾紗簾,木刻雕花,一張長長的矮几,黑桐的筆架,旁邊的梅花罇裡面有幾枝枯萎的花枝,厚實而柔軟的氈毛毯子鋪了滿地,諸葛學著周瑜的樣子與他並排合身坐在桌几面前,毛毯很軟,也可以看清楚案榻上雕刻複雜的圖案,孫權在案榻上找了一會,翻出最近的一副羊皮,鋪開,正是一副中原的地圖。
周瑜見兩人都將注意力轉向那方寸之間的地圖上,微微的笑了。他斜坐在軟墊上,左手熟練的擺弄桌上的紫砂茶具,他仿佛對兩人間的政事全不關心,一心一意的笑著去泡他精心收藏的幾兩好茶。
孫權笑著對諸葛說:“先生前段時間一直在新野,輔佐劉備與曹操決戰,必定深知曹軍虛實。”諸葛含笑答曰:“主上兵微將寡,加上新野城小無糧,如何能與與曹操相持。”孫權驚訝的問道:“曹兵共有多少人馬?”諸葛答曰曰:“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
見到孫權臉上色變,諸葛一手拉起素色的衣袖,露出一雙白皙纖長,有些消瘦的手,那手在地圖上微微停頓,指著在青州,荊州等地,說道:“曹操就兗州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以此計之,不下一百五十萬。”孫權面上變色,說道:“如今曹操平定了荊、楚,是否下一步便要直取東吳?”諸葛答曰:“即今沿江下寨,準備戰船,不欲圖江東,待取何地?”
孫權默然不語,良久道:“戰與不戰,請先生為我一決。”諸葛答道:“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孫權勃然怒道:“依足下之言,豈非勸東吳束手就擒?”
沉默已久的周瑜在一旁笑著打斷,說:“二位,水開了,先試試公瑾泡得茶吧。”
小小的爐火催開了一壺清水,沸騰的水渲染出朦朧的霧氣,霧氣後,周瑜如玉雕成的手用茶壺沖開碧綠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水都是碧綠的,帶著銀邊的茶葉在水裡沉浮,疏影橫斜。周瑜將茶杯送到兩人身前,看到孫權淺酌一口,怒氣燒減。周瑜才笑著說:“將軍,無需介意,孔明定有退敵之策。”孫權一聽,轉怒為喜,連忙說:“是我莽撞了,希望先生不要怪罪。”諸葛笑說無妨。
孫權說:“想那曹操一生所忌憚的人,莫過於呂布、劉表、袁紹、袁術、劉備與我。現在數雄已滅,只剩下劉備和我。我不願意為了全東吳而受制於人。想來世上,出了劉備沒有能與曹操抗衡的人,可是劉備新敗之後,如何抵抗曹操呢?”諸葛見一番激將法後,孫權已流露出聯合蜀漢的意思,心中一陣大喜,從容應說:“主上雖然剛剛戰敗,然關羽還率領著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的士兵,遠來疲憊,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不過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士民之所以歸附曹操,只是迫於形勢而不是出於本心。今將軍誠能與主上協力同心,一定能大破曹軍。操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一定日益強盛,那麽三足鼎立的形式也能夠因此而形成。成敗之機,惟將軍裁之。”孫權聞言,撫掌而笑道:“先生之言,頓開茅塞。吾意已決,更無他疑。即日商議起兵,卻不知二位有何破敵妙策?”
周瑜這時放下手中茶盞,從袖中摸出一副小小的軸卷,放在桌上慢慢攤開,只見畫的是東吳沿岸的地形,兩邊用硃筆勾畫的圈圈點點。
周瑜側著臉不著痕跡的留意著諸葛,見諸葛看了一會軸卷,嘴邊雖然還是在溫文的笑著,但眼睛裡卻逐漸閃現著一種奇異的光彩,而那光彩被他小心的掩飾著,清俊的面孔卻還是因這光彩多了幾分耀眼和奪目,像一朵小心異意隱藏自己光華的虎或是龍般的異獸,就算拔掉了牙,就算斬下了爪,就算異獸心裡都忘了自己是異獸,它還是異獸,它絕不會轉了其他的東西,像是溫順的貓兒,或是忠誠的狗——就算異獸外表溫順的像貓,心裡忠誠的像狗。
立了半盞茶的功夫,趙雲已是劍眉倒豎,欲開聲叱駡,諸葛亮拉了拉他的袖子,輕道了聲不可造次,諸葛亮一直保持著微微低首的姿勢,難得的是他面上微微的笑容,一直沒有退去。周瑜靜靜的看著殿中,臉上的笑意也更濃了。
這時諸葛亮輕輕前了一步,一恭問道:“不知將軍請我等前來,相議何時?”旁邊群臣中相顧一視,然後一人出列,正是正是諸葛亮之兄,諸葛瑾,兩人雖是同氣連枝,但學藝起便難得相見,各自為政已久,如同陌不相識。諸葛瑾答道:“曹操送來檄文,勸我等歸降,此事難商,故請先生前來相議。”說著遞上手中檄文。
只見檄文上寫道: “孤近承帝命,奉詞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幸勿觀望, 速賜回音。”
諸葛亮看到此文,暗暗苦笑,這裡面非但文采華美,汪洋恣肆不談,且有情有禮,有理有據。可若東吳一答應歸順,只怕蜀漢便是死無全屍的地步,當下打起精神,笑著問孫權:“將軍以為如何?”孫權答曰:“未有定論。”
一旁張昭出列,昂然答道:“曹操擁百萬之眾,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順。且主公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既得荊州,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勢不可敵。以我之計,不如納降,為萬安之策。”
一時,眾人十之六七,皆頷首笑說:“子布之言,正合天意。”
諸葛亮見孫權低頭不語,暗暗心驚,臉上卻不露聲色,對張昭一禮道:“可願聽亮一言。”張昭輕輕嗤笑道:“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仲之賢相,遠非區區可比也。吾聞劉備三顧先生於糙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今一旦我等歸附曹操,料得先生再無先前之誇誇其談之神氣了,未審是何主見?”
諸葛亮也不動怒,想到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於是答道:“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閒可知也。”
張昭笑駡道:“先生在糙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劉備未得先生之前,縱橫寰宇,割據城池,得了先生後,人皆仰望,就算是三尺童蒙,也都是說彪虎生翼,馬上就可以見到漢室復興,曹氏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就在這個時候。可為什麽自從先生歸附劉備,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劉備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開始了啊?先生自比於管仲、樂毅,他們難道僅僅是這樣的才華嗎?”
諸葛亮啞然而笑,正要作答。只見周瑜笑著從殿上走下來,說:“孔明乃當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難,非敬客之禮也。曹操大軍臨境,不思退敵之策,爭吵斗口有何用?”說著一手執了諸葛亮的手,對孫權說:“將軍,人多無益,不如去內室相商。”
第3章
見孫權微微頷首,周瑜右手執了諸葛之手,一同沿著長長走廊前往殿內,背後百官譁然,而諸葛亦是微微訝異,於是輕輕抽出那隻手,再用那手指著殿內布置掩飾說:“東吳物華天寶,布置果然雅致。”周瑜只是笑了笑,輕輕握了握空空蕩蕩的右手說:“是公瑾交淺言深了。”諸葛皺了皺眉頭,然後強笑著說:“都督見笑了,孔明三尺微命,哪裡能同都督平輩論交。”
周瑜不再說話,往前快步走了幾步,然後停下腳步,背對著諸葛幽幽的說:“我只是在珍惜,你以為……這世上還有幾個人,能懂得我?”諸葛笑了,一種儒雅在他面上潑墨般的渲染看來,他說:“孔明以為,有人懂得,並不是什麽好事。”
這時走在前面的孫權在一扇小門前停下腳步,回望兩人,只看到兩人面上和善和歡娛的笑容,微微蹙了眉頭,喊到:“二位,這邊來。”
那是一間不大的屋宇,卻不同於正殿的恢宏,而是竹簾紗簾,木刻雕花,一張長長的矮几,黑桐的筆架,旁邊的梅花罇裡面有幾枝枯萎的花枝,厚實而柔軟的氈毛毯子鋪了滿地,諸葛學著周瑜的樣子與他並排合身坐在桌几面前,毛毯很軟,也可以看清楚案榻上雕刻複雜的圖案,孫權在案榻上找了一會,翻出最近的一副羊皮,鋪開,正是一副中原的地圖。
周瑜見兩人都將注意力轉向那方寸之間的地圖上,微微的笑了。他斜坐在軟墊上,左手熟練的擺弄桌上的紫砂茶具,他仿佛對兩人間的政事全不關心,一心一意的笑著去泡他精心收藏的幾兩好茶。
孫權笑著對諸葛說:“先生前段時間一直在新野,輔佐劉備與曹操決戰,必定深知曹軍虛實。”諸葛含笑答曰:“主上兵微將寡,加上新野城小無糧,如何能與與曹操相持。”孫權驚訝的問道:“曹兵共有多少人馬?”諸葛答曰曰:“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
見到孫權臉上色變,諸葛一手拉起素色的衣袖,露出一雙白皙纖長,有些消瘦的手,那手在地圖上微微停頓,指著在青州,荊州等地,說道:“曹操就兗州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以此計之,不下一百五十萬。”孫權面上變色,說道:“如今曹操平定了荊、楚,是否下一步便要直取東吳?”諸葛答曰:“即今沿江下寨,準備戰船,不欲圖江東,待取何地?”
孫權默然不語,良久道:“戰與不戰,請先生為我一決。”諸葛答道:“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孫權勃然怒道:“依足下之言,豈非勸東吳束手就擒?”
沉默已久的周瑜在一旁笑著打斷,說:“二位,水開了,先試試公瑾泡得茶吧。”
小小的爐火催開了一壺清水,沸騰的水渲染出朦朧的霧氣,霧氣後,周瑜如玉雕成的手用茶壺沖開碧綠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水都是碧綠的,帶著銀邊的茶葉在水裡沉浮,疏影橫斜。周瑜將茶杯送到兩人身前,看到孫權淺酌一口,怒氣燒減。周瑜才笑著說:“將軍,無需介意,孔明定有退敵之策。”孫權一聽,轉怒為喜,連忙說:“是我莽撞了,希望先生不要怪罪。”諸葛笑說無妨。
孫權說:“想那曹操一生所忌憚的人,莫過於呂布、劉表、袁紹、袁術、劉備與我。現在數雄已滅,只剩下劉備和我。我不願意為了全東吳而受制於人。想來世上,出了劉備沒有能與曹操抗衡的人,可是劉備新敗之後,如何抵抗曹操呢?”諸葛見一番激將法後,孫權已流露出聯合蜀漢的意思,心中一陣大喜,從容應說:“主上雖然剛剛戰敗,然關羽還率領著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的士兵,遠來疲憊,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不過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士民之所以歸附曹操,只是迫於形勢而不是出於本心。今將軍誠能與主上協力同心,一定能大破曹軍。操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一定日益強盛,那麽三足鼎立的形式也能夠因此而形成。成敗之機,惟將軍裁之。”孫權聞言,撫掌而笑道:“先生之言,頓開茅塞。吾意已決,更無他疑。即日商議起兵,卻不知二位有何破敵妙策?”
周瑜這時放下手中茶盞,從袖中摸出一副小小的軸卷,放在桌上慢慢攤開,只見畫的是東吳沿岸的地形,兩邊用硃筆勾畫的圈圈點點。
周瑜側著臉不著痕跡的留意著諸葛,見諸葛看了一會軸卷,嘴邊雖然還是在溫文的笑著,但眼睛裡卻逐漸閃現著一種奇異的光彩,而那光彩被他小心的掩飾著,清俊的面孔卻還是因這光彩多了幾分耀眼和奪目,像一朵小心異意隱藏自己光華的虎或是龍般的異獸,就算拔掉了牙,就算斬下了爪,就算異獸心裡都忘了自己是異獸,它還是異獸,它絕不會轉了其他的東西,像是溫順的貓兒,或是忠誠的狗——就算異獸外表溫順的像貓,心裡忠誠的像狗。